本发明涉及新型的甲氨喋呤衍生物,更详细说,是涉及用作抗风湿病药剂的新型甲氨喋呤衍生物。 甲氨喋呤从来都是作为白血病的治疗药在使用,但1951年Gubner等人提出有关将氨基喋呤用于慢性关节风湿病(RA)是有效的报告后,作为RA的治疗药而受到注意,并主要在欧美使用。最近,对用法、用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弄清楚了低用量甲氨喋呤疗法的副作用少,而且能发挥优良的有效性。然而,不能忽视由于服用甲氨喋呤而导致肝病和肺纤维化等副作用,因此仍然希望研究出进一步减少副作用,而且效力优良的药物。
迄今,作为在N10上引入除甲基以外的烷基的甲氨喋呤衍生物,例如已知有下式表示的化合物,但这些化合物活性不够。
图1表示被验药物在各种浓度下的细胞增殖率。
本发明的化合物虽然在WO92/9436公报中记载有其上位概念的通式,但它在实际制造中的例子都是已知文献从未记载过的新型化合物,例如是按以下方法合成的化合物。
(J.Med.Chem.,22,862(1979))
(J.Med.Chem.,25,877(1982))
本发明者为了在这种甲氨喋呤衍生物中,获得作为抗风湿病药剂而其药效好并且副作用少的更优良的化合物,进行了努力的研究,以致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涉及以下通式(Ⅰ)表示甲氨喋呤衍生物及其盐类。本发明还提供含有这些化合物中至少一种作为有效成分的抗风湿病药剂。
(式中,R1、R2可相同或不相同,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4的低级烷基。)
(式中,R1、R2可相同或不相同,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4的低级烷基,A表示保护基,X表示卤原子。)
由通式(1)地化合物和通式(2)的化合物得到通式(3)的化合物的反应是按照常用的酰胺结合生成反应进行,例如,将通式(1)的化合物悬浮在亚硫酰氯、草酰氯等酰基卤化剂中,在催化剂量的二甲基甲酰胺存在下,于室温下搅拌,将所得的酰基卤溶解在二氯甲烷等溶剂中的物质,在冰冷或水冷却下加到通式(2)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在碳酸钾、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等无机盐存在下,于室温进行搅拌。
式中,作为用A表示的保护基,可举出酰基等氨基的保护基,优选为苄酯基、对甲苯磺酰基、乙酰基等。通式(1)的化合物,例如,可用国际公开WO092/9434号公报记载的方法制得。
通式(3)的化合物可用通常的方法脱去保护基,变换成通式(4)的化合物。例如,当保护基是苄酯基、对甲苯磺酰基时,将茴香醚和苯酚等溶解在溴化氢-乙酸溶液中,在该溶中添加通式(3)的化合物,在10℃-60℃,优选在室温下搅拌之。此外,当保护基是苄酯基时,可将通式(3)的化合物溶解在甲醇、乙醇或乙酸等溶剂中,添加钯-碳后,在氢气氛中室温下进行搅拌。
由通式(4)的化合物和通式(5)的化合物得到通式(6)化合物的反应,是将通式(4)的化合物和通式(5)的化合物放在二甲基乙酰胺或二甲基甲酰胺等溶剂中,在0℃-100℃,优选是在50℃-70℃下进行搅拌。特别是,当R1、R2是氢原子时,进一步在甲醇或乙醇等溶剂中添加1N氢氧化钠水溶液等碱性水溶液,在0℃-60℃,优选在15℃-35℃搅拌,从而获得目的物。作为式中X表示的卤原子,可举出溴原子、氯原子。
本发明的化合物也可用以下方法合成。
(式中,R1、R2、R3可相同或不相同,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4的低级烷基,X表示卤原子。)
由通式(5)的化合物和通式(7)的化合物得到通式(8)化合物的反应,是按照由通式(4)的化合物和通式(5)的化合物得到通式(6)化合物的反应同样的方法进行。通式(7)的化合物,例如,可用国际公开WO92/9436号公报记载的方法得到。
由通式(8)的化合物和通式(2)的化合物得到通式(6)化合物的反应,是通过常用的酰胺结合生成反应进行。
本发明的化合物还可以用通常的方法作为盐的形式获得。作为使用的盐,例如,可举出盐酸盐、氢溴酸盐。氢碘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等无机盐,琥珀酸盐、丙二酸盐、乙酸盐、马来酸盐、富马酸盐、柠檬酸盐、葡糖酸盐、扁桃酸盐、安息香酸盐、水杨酸盐、甲磺酸盐、苯磺酸盐、对甲苯磺酸盐等有机酸盐、钠盐、钾盐、镁盐等金属盐,优选为无机酸盐或有机酸盐,最好是氢溴酸盐和甲磺酸盐。
含有本发明化合物的药剂可以口服或非口服投与,最好是口服或向关节腔内等局部投与。投与量根据患者的体重、症状而不同,通常最好是0.01-100mg/日/人。
含有本发明化合物的药剂的形式,可以是注射剂形式的液剂、片剂、胶囊、粉剂等。
用通式(1)表示的本发明化合物,与甲氨喋呤和已有的甲氨喋呤衍生物相比较,在抗风湿病的作用和毒性双方平衡方面优良,用作抗风湿病药剂是有效的。
以下,根据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化合物,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
参考例1
N-(4-苄酯基-3,4-二氢-2H-1,4-苯并噻嗪-7-羰基)-L-α-氨基己二酸二甲酯的合成
在4-苄酯基-3,4-二氢-2H-1,4-苯并噻嗪-7-羧酸(2.0g)中添加亚硫酰氯(10ml),于室温搅拌2小时,然后在减压下浓缩干固反应液。将所得固体溶解在二氯甲烷(25ml)中,在该溶液中顺次添加L-α-氨基己二酸二甲酯盐酸盐(1.4g)的水溶液(25ml),其次是碳酸钾(3.4g),搅拌一夜。将反应液加到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中,用氯仿萃取有机物。进而用1N盐酸洗涤氯仿层后,用硫酸钠干燥,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将所得残渣经过硅胶柱色谱提纯,作为洗脱溶剂使用氯仿∶甲醇=100∶1的混合液,获得标题化合物(2.35g)。
1HNMR(CDCl3、δ值)
1.6-2.1(4H,m)、2.37(2H,t,J=7.1Hz)、3.20(2H,m)、3.67(3H,s)、3.78(3H,s)、3.98(2H,m)、4.77(1H,m)、5.23(2H,s)、6.75(1H,d,J=7.3Hz)、7.36(5H,m)、7.48(2H,m)、7.63(1H,d,J=1.5Hz)
参考例2
N-(3,4-二氢-2H-1,4-苯并噻嗪-7-羰基)-L-α-氨基己二酸二甲酯的合成
在茴香醚(15g)的30%溴化氢-乙酸溶液(200ml)中添加参考例1的化合物(14.8g),于室温搅拌4小时。然后在反应液中添加大量的醚后,沉淀出红褐色的油状物。除去大部分的醚层并将油状物悬浮在氯仿中,用饱和碳酸氢钠洗涤该悬浮液,用氯仿萃取。用硫酸钠干燥氯仿层,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获得标题化合物(7.6g)。
1HNMR(CDCl3-CD3OD,δ值)
1.6-2.0(4H,m)、2.40(2H,t,J=6.8Hz)、3.01(2H,m)、3.68(5H,m)、3.78(3H,s)、4.65(1H,m)、6.50(1H,d,J=8.8Hz)、7.41(2H,m)、7.51(1H,d,J=2.0Hz)
实施例1
N-(1-((2,4-二氨基-6-喋啶基)甲基)-3,4-二氢-2H-1,4-苯并噻嗪-7-羰基)-L-α-氨基己二酸二甲酯的合成
将参考例2的化合物(7.6g)和6-溴代甲基-2,4-二氨基喋啶氢溴酸盐异丙醇加成物(8.2g)悬浮在二甲基乙酰胺(120ml)中,于60℃搅拌13小时。冷却后,将反应液倒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中,用氯仿∶甲醇=10∶1的混合溶剂萃取。用硫酸钠干燥有机层后,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将所得残渣经过硅胶柱色谱提纯,作为洗脱溶剂使用氯仿∶甲醇=10∶1的混合物,获得标题化合物(5.8g)。
1HNMR(CDCl3-CD3OD,δ值)
1.6-2.0(4H,m)、2.39(2H,t,J=7.1Hz)、3.17(2H,m)、3.68(3H,s)、3.76(3H,s)、3.94(2H,m)、4.66(1H,m)、4.79(2H,s)、6.70(1H,d,J=8.8Hz)、7.42(2H,m)、7.62(1H,d,J=2.4Hz)、8.67(1H,s)
实施例2
N-(1-((2,4-二氨基-6-喋啶基)甲基)-3,4-二氢-2H-1,4-苯并噻嗪-7-羰基)-L-α-氨基己二酸的合成
将实施例1的化合物(5.8g)溶解在甲醇(300ml)中,于35℃添加1N氢氧化钠水溶液(32.2ml),于室温搅拌一夜。然后在减压下使反应液干固。将所得固形物溶解在水(100ml)水中,使用1N盐酸将pH调至3.7,于冷处放置2小时。滤取析出的沉淀,获得标题化合物(4.5g)。
1HNMR(DMSO-d6,δ值)
1.5-1.9(4H,m)、2.21(2H,t,J=7.1Hz)、3.15(2H,m)、3.96(2H,m)、4.30(1H,m)、4.76(2H,s)、6.78(1H,d,J=8.8Hz)、7.44(1H,m)、7.60(1H,s)、8.17(1H,d,J=7.8Hz)、8.65(1H,s)
实施例3
N-(1-((2,4-二氨基-6-喋啶基)甲基)-3,4-二氢-2H-1,4-苯并噻嗪-7-羰基)-L-α-氨基己二酸氢溴酸盐(2/3水合物)的合成
将实施例2中获得的化合物(100mg)悬浮在2.4%的氢溴酸(10ml)中,在热水浴中加温至60℃使之溶解。然后经过棉条过滤,将滤液冷却至室温,放置一夜。滤取析出的针状结晶,真空加热干燥,获得标题化合物(92mg)。
1HNMR(DMSO-d6,δ值)
1.42-1.90(4H,m)、2.21(2H,t,J=7.3Hz)、3.19(2H,m)、3.97(2H,m)、4.26(1H,m)、4.84(2H,s)、6.76(1H,d,J=8.9Hz)、7.44(1H,dd,J=2.2Hz、8.8Hz)、7.62(1H,d,J=1.97Hz)、8.23(1H,d,J=8.2Hz)、8.80(1H,s)
元素分析值:
C:43.76 H:4.31 N:18.73
S:5.12 Br:13.43
计算值:
C:43.73 H:4.37 N:18.54
S:5.31 Br:13.22
分子式:
C22H24N8O5S·HBr·2/3H2O
试验例
来自风湿病患者的滑膜细胞的增殖抑制试验
将来自RA患者的滑膜细胞2.5×103个和各种浓度的被检验药一起,用具有96个小井(Well)的培养板进行培养。培养开始3天后,在各小井中添加1μCi3H-UdR,再培养2天。培养终止后,用闪烁计数器测定进入细胞内的3H-UdR。
使用的药物如下所示。
将结果示于图1。从图1可清楚地看到,本发明化合物具有的滑膜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比对照化合物优良。
通式(1)表示的本发明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抗风湿病作用,与甲氨喋呤相比较其毒性低,因此作为抗风湿病药剂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