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蓝-紫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工艺.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307777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35466.3

申请日:

2000.12.13

公开号:

CN1358820A

公开日:

2002.07.1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09K 11/00申请日:20001213授权公告日:20050420终止日期:20121213|||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C09K11/00

主分类号:

C09K11/0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发明人:

王志光; 金运范; 谢二庆

地址:

730000甘肃省兰州市南昌路36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玉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硅基蓝-紫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工艺,该发光材料是在单晶硅基片层上设有发光层,在发光层上设有薄膜保护层;其制备工艺是先将单晶硅片在高温加气氛下进行热处理;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单晶硅片注入离子进行掺杂;再用高能重离子对掺杂硅片进行辐照;本发明的性能稳定且发光效率较高,可发出蓝-紫光;其制备工艺代替了传统工艺。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新型硅基蓝—紫光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在单晶硅基片层(1) 上设有发光层(2),在发光层(2)上设有薄膜保护层(3)。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硅基蓝—紫光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发光层(2)为C x Si y O 1-x-y 结构。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硅基蓝—紫光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薄膜保护层(3)具有类SiO 2 结构。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硅基蓝—紫光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薄膜保护层(3)的厚度为0.08-2.0μm,发光层(2)厚度为0.05-4.0μm, 发光中心微区面密度为1×10 9 -1×10 15 cm -2 ,发光波长为370nm-470nm。
5: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硅基蓝—紫光发光材料的制备工艺, 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先将单晶硅片在高温加气氛下进行热处理; 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单晶硅片注入离子进行掺杂;再用高能重离子对掺杂 硅片进行辐照。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硅基蓝—紫光发光材料的制备工艺,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单晶硅片的热处理温度为700-1300℃,气氛为高纯氧气 或高纯水蒸汽。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硅基蓝—紫光发光材料的制备工艺,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处理后的硅片掺杂是采用碳离子进行注入,其能量为 10KeV-5MeV。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硅基蓝—紫光发光材料的制备工艺,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掺杂后硅片进行重离子辐照时,其辐照能量为100MeV- 3.0GeV。

说明书


硅基蓝—紫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基发光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尤其是一种硅基蓝—紫光发光材料。

    目前,硅基发光材料的制作一般采用普通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工艺,如化学腐蚀、射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高温氧化后处理、离子注入结合退火处理等。用这些工艺所制作的硅基发光材料通常为发射长波长光波(如红光)的发光材料,一般不能得到发射蓝—紫光的发光材料。另外用上述工艺制作的材料的性能参数重复性也较差。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性能稳定且发光效率较高的硅基蓝—紫光发光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通过采用高能重离子束加工结合离子注入的工艺,以代替传统工艺,生产性能稳定且发光效率较高的硅基蓝—紫光发光材料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

    一种硅基蓝—紫光发光材料是在单晶硅基片层上设有发光层,在发光层上设有薄膜保护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

    一种硅基蓝—紫光发光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下述步骤:先将单晶硅片在高温加气氛下进行热处理;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单晶硅片注入离子进行掺杂;再用高能离子对掺杂硅片进行辐照。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高能离子束加工已进行碳离子注入的样片,所制作的发光材料的性能参数重复性好,且性能稳定。

    2、本发明采用地碳离子注入可在给定的样片内部要求深度区制作设定形状的基层,随后的高能重离子束加工在该基层中制作出发光点和发光中心而使其成为发光层,发光层的形状和厚度等可控制,发光点和发光中心在发光层中的分布均匀,且也可控制。

    3、本发明所制作的发光材料为发射蓝—紫光的新型硅基发光材料,具有透光保护层—发光层—硅基片层三明治结构,表面的透光保护层薄膜可保护发光层使其不易遭到损坏。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单晶硅基片层    2—发光层    3—薄膜保护层

    本发明还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参照图1,一种新型蓝—紫光发光材料是在单晶硅基片层1上设有发光层2,在发光层2上设有薄膜保护层3。

    所述的发光层2为具有CxSiyO1-x-y的结构,其中x=0.005-0.92,y=0.02-0.45;发光层2厚度为0.05-4.0μm,发光中心微区面密度为1×109-1×1015cm-2,发光波长为370nm-470nm。。

    所述的薄膜保护层3具有类SiO2结构,厚度为0.08-2.0μm。

    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包括下述步骤:先将单晶硅片在高温700-1300℃,气氛为高纯氧气或高纯水蒸汽下进行热处理;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单晶硅片采用碳离子进行掺杂注入,其能量为10KeV-5MeV;再用高能重离子对掺杂硅片进行辐照,其辐照能量为100MeV-3.0GeV。

硅基蓝-紫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硅基蓝-紫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硅基蓝-紫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硅基蓝-紫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硅基蓝-紫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硅基蓝紫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工艺,该发光材料是在单晶硅基片层上设有发光层,在发光层上设有薄膜保护层;其制备工艺是先将单晶硅片在高温加气氛下进行热处理;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单晶硅片注入离子进行掺杂;再用高能重离子对掺杂硅片进行辐照;本发明的性能稳定且发光效率较高,可发出蓝紫光;其制备工艺代替了传统工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