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流式吸油烟机纯风量表征空气性能的测试方案及其方法 本发明涉及气流测试技术及其方法。
国家标准GB/T 17713-1999规定了外排式吸油烟机的风量在每分钟等于或大于7立方米时的风压(静压):应该等于或大于80Pa,其测试方案详见该国标中的附录A。该测试方案适用于在吸油烟机排气口处,对排出的单股气流的性能测试。
该国标对传统型吸油烟机提出了最具权威的标准数据及其测试手段,然而,现今新技术层出不穷,在提出油烟绝对不触及电扇的一种射流式吸油烟机新类别后,上述的国标,特别是其中测试方案就已处于不能适用的状态。因为射流式吸油烟机工作时将产生最后相混合的二股气流:一股是由电扇产生地作为动力源的空气射流,而第二股是绝对不触及电扇的被卷吸的油烟气流,
有关“油烟绝对不触及电扇的绿色射流式吸油烟机”的各种机型描述见如下的相关专利:
ZL01140513.9,ZL01125604.4。--外环射流式吸油烟机。
ZL01140512.0,ZL01117649.0,ZL01102929.9。--中心射流式吸油烟机。
ZL02132303.8揭示了一种最早的射流式吸油烟机的空气性能测试方案及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
使得上述的ZL02132303.8技术所涉及的内容更趋完善,让测试的主要数据可以从多种途径获得,为简化测试操作提供选择余地。
本发明的技术关键是:
通过在测试操作上更易于获得的排气流量和吸烟流量中提取表征射流式吸油烟机的空气性能的主要数据,采用该方案及其方法测试并推算出来的上述流量值和比值,也能间接地充分反映出其中吸油烟时的风压(静压)状态(尽管不直接测出风压数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其测试装置所需要的测试器具至少包括:
A.设置在被测射流式吸油烟机油烟卷吸部分吸油烟进气口处的吸烟流速测试器具。
B.设置在被测射流式吸油烟机油烟卷吸部分最前端的混合气体出气口处的排气流速测试器具,或者设置在油烟卷吸部分射流气源进口处与射流电扇之间的射流流速测试器具。
--所有的流速测试器具是采用皮托管静压测速原理制做的,或者是采用迎风旋转型螺旋桨测速原理制做的。
其测试方法有二种,即如下的A或B:
A.其方法中不可少的步骤是:通过吸油烟进气口处的吸烟流速测试器具测取其流速并推算吸烟流量,以及通过混合气体出气口处的排气流速测试器具测取其流速并推算排气流量。
--排气流量(混合气体)=吸烟流量+射流流量
B.其方法中不可少的步骤是:通过吸油烟进气口处的吸烟流速测器具置测取其流速并推算吸烟流量,以及通射流气源进口处与射流电扇之间的射流流速测试器具测取其流速并推算射流流量。
--通过上述的测试方法最终从中录用的典型空气性能表征数据(两个)组为:
吸烟流量与射流流量的比值,以及吸烟流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的特点:
1.本发明测试方案为射流式吸油烟机所表征的二个空气性能数据中,尽管没有风压(静压)这个明确的数据,但“风压”要素已经包含在上述这二个表征数据中了。只测风速不测风压,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在测试条件较差的情况下,给测试带来了方便。
2.本发明在操作上较之ZL02132303.8所揭示的技术提供了更多的为获取主要测试数据可择优挑选的途径。
图示意了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测试方案(原理)。
1:排气流速测试器具;2:油烟套筒;3:吸油烟管;4:射流风扇(相关位置示意)5:射流流速测试器具(相关位置示意);6:吸烟流速测试器具;7:压力测试取样孔(圆周均布4孔为测取压力的平均值);8:吸油烟罩(相关位置示意);Q1:吸烟流量;Q2:射流流量;“Q1+Q2”:排气流量;P:射流式吸油烟机中的油烟卷吸部分。
图示意的被测射流式吸油烟机是一种“外环”射流式机型,其中的空气射流流量〖Q2〗是从油烟套筒〖2〗和吸油烟管〖3〗的环形夹层中喷射出来的,由于高速射流流量〖Q2〗在吸油烟管〖3〗的出口处形成低压区域而将吸烟流量〖Q1〗从吸油烟管〖3〗中卷吸出来。
图中不难看出:作为射流动力的射流风扇〖4〗,它可以不设在吸油烟罩〖8〗内,并可以完全独立地定位在室内或室外的任意位置,若将它定位在室外便于安装和检修的位置,非但能够大幅度地降低对室内的噪声影响,它从室外吸入的较冷的空气,还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排放油烟中的烟油冷凝回收率,于环境保护有利。
因此说:有可能成为传统型吸油烟机换代产品的这种射流式吸油烟机,它是以牺牲有限量的射流风扇〖4〗功率来换取“降低噪声影响”和“提高烟油回收率”的。有关上述这个“牺牲有限量”的代价,在本发明的测试中,是能够反映出来的。
若根据国家标准GB/T 17713-1999附录A中规定的方案,测试从“外环”射流式机型吸油烟管〖3〗中卷吸出来的油烟的风量与风(静压),显然是无法如愿的,因为国标附录A中规定的外排式空气性能试验装置,是无法安装在该“外环”射流式吸油烟机的油烟卷吸部分〖P〗中吸油烟管〖3〗的出口处来进行测试的。
本发明涉及的三个流速测试器具〖1〗、〖5〗和〖6〗都是采用依据静压测速原理制作的皮托管型装置。
按照本发明方案进行测试时,从吸油烟罩〖8〗下方吸入的油烟,在途径吸烟流速测试器具〖6〗时,通过该处圆周上均布的4个测压孔〖7〗取得平均值后显示的空气流速数据,再乘以该处过流断面的面积,即可求得吸烟流量〖Q1〗的数值。
以上述相同的测试方案及其方法步骤,通过射流流速测试器具〖5〗也完全可以测取射流风扇〖4〗吹出的空气射流流量〖Q2〗的数值。
具体操作时,若觉得:在射流式吸油烟机中的油烟卷吸部分〖P〗与射流风扇〖4〗之间安装设置射流流速测试器具〖5〗(用于直接测取射流流量〖Q2〗)不太方便,那么,也可以采用上述相同的测试方案及其方法步骤,先取用排气流速测试器具〖1〗测取在射流式吸油烟机中的油烟卷吸部分〖P〗最前端的排气流量〖Q1+Q2〗,再取该排气流量〖Q1+Q2〗与上述吸烟流量〖Q1〗的差值,也同样能够获取射流流量〖Q2〗的数值。
最后,取:“吸烟流量〖Q1〗/射流流量〖Q2〗”比值,以及“吸烟流量〖Q1〗”值就可以作为最典型的被测射流式吸油烟机的一组空气性能表征数据。
由于上述的吸烟流量〖Q1〗与射流流量〖Q2〗二者之间的比值,与射流流量〖Q2〗在射流式吸油烟机中的油烟卷吸部分〖P〗内部空间中,造成的反映被卷吸的吸烟流量〖Q1〗所在“区域”真空程度(风压)有关,因此,再加之限定其中之一被卷吸的吸烟流量〖Q1〗的“量值”(完全可以采用国标中给传统型吸油烟机规定的量值每分钟7立方米),这就从风压和风量二个方面完整地,然而是间接地,反映了射流式吸油烟机在现有的传统型吸油烟机国标(GB/T 17713-1999)中规定的空气性能指标的内函。
也就是说:
测取的数据组:“吸烟流量〖Q1〗/射流流量〖Q2〗”比值,以及“吸烟流量〖Q1〗”值,它们二者与国标(GB/T 17713-1999)中“风量大于或等于每分钟7立方米时的风压力于或等于80Pa”的规定,是可以建立某种程度的等效模拟关系的。只是这种等效模拟关系的建立,在具体的应用操作上,相当麻烦,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完全可以直接取用由二个数据组成的上述的数据组,来表征与国标(GB/T 17713-1999)为传统型吸油烟机规定的相类似的空气性能指标内函。
不难看出:
通过本发明测取的诸多数据中,选取可以作为表征射流式吸油烟机的成对数据是不少的,例如:
“吸烟流量〖Q1〗/射流流量〖Q2〗”和“射流流量〖Q2〗”;
“射流流量〖Q2〗/吸烟流量〖Q1〗”和“射流流量〖Q2〗”;
“射流流量〖Q2〗/吸烟流量〖Q1〗”和“吸烟流量〖Q1〗”;
“吸烟流量〖Q1〗/(吸烟流量〖Q1〗+射流流量〖Q2〗)”和“吸烟流量〖Q1〗”
“吸烟流量〖Q1〗/(吸烟流量〖Q1〗+射流流量〖Q2〗)”和“射流流量〖Q2〗”
......等等。
--依据排列组合规律,还可以继续列举下去。
但是,可以认为前述的那一组数据:
“吸烟流量〖Q1〗/射流流量〖Q2〗”比值,以及“吸烟流量〖Q1〗”值,是其中最为简捷的和实用的,因为,在射流式吸油烟机中的油烟卷吸部分〖P〗的几何形状确定后,这二者数据均与射流风扇〖4〗的风压和风量有关,并且都与它们成正比关系。同时,这二个表征数值的物理意义(涉及卷吸油烟的效率和力度)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