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膜分离提取红霉素的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306867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2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45403.5

申请日:

2002.11.15

公开号:

CN1500799A

公开日:

2004.06.0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7H17/08; C07H1/06

主分类号:

C07H17/08; C07H1/06

申请人:

凯能高科技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发明人:

葛文越

地址:

201203上海市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居里路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秦炯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利用膜分离提取红霉素的方法,涉及一种红霉素提取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产品收率低等问题;其中:发酵液先经微滤处理,合并滤液,经连续离心萃取,转盐及进一步处理得到红霉素碱;或采用先微滤再经超滤处理发酵液,合并滤液,溶媒萃取,转盐及进一步处理得到红霉素碱;或经过微滤、超滤的滤出液再经纳滤处理,浓缩液经萃取、转盐得到产品,或直接在浓缩液中加入硫氰酸或乳酸得到硫氰酸红霉素产品或乳酸红霉素;本发明主要用于提取红霉素。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利用膜分离提取红霉素的方法,包括微滤、超滤,纳滤,溶媒萃取或硫 氰酸或乳酸成盐各工序;其特征在于:其中发酵液先经微滤处理,操作压力为 0.1-1.0兆帕,操作温度为10-60摄氏度,滤出液占进料液体积20%-90%,透析 水量占进料液体积的30%-90%。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膜分离提取红霉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把微滤 滤液再经超滤处理操作压力为0.1-1.4兆帕,操作温度为10-50摄氏度,滤出液 占进料液体积的80%-95%,透析水量占进料液体积10%-50%。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利用膜分离提取红霉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把经微滤、 超滤处理后的滤液用纳滤处理,操作压力为1.5-3.0兆帕,操作温度为10-50摄 氏度,滤出液占进料液体积的80%-90%。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膜分离提取红霉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微滤 或超滤的材质为无机或有机材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膜分离提取红霉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微滤 或超滤的无机材质为金属基材或陶瓷基材。

说明书


利用膜分离提取红霉素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霉素提取方法,特别是一种采用膜分离系统对发酵液中的红霉素进行提取分离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红霉素是一类重要的抗生素,生产过程先需要发酵,发酵液中的红霉素经过一系列提取可得产品。现有的红霉素发酵液提取工艺采用板框过滤工艺,其第一次投入较低,工作原理简单。但是板框过滤操作的自动化程度很低,劳动强度很高,而生产效率较低;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添加大量的助滤剂——硫酸锌,每年都需更换大量的滤布,产生大量废水废渣,造成环境污染,增加生产成本;由于加入助滤剂,从而影响产品的纯度和收率,使产品质量较差且产品收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膜分离提取红霉素的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产品收率低等问题。

    发酵液先经微滤去除菌体、不溶性蛋白、胶体及其它大分子物质,同传统过滤方式相比,提高滤液质量,减少溶媒乳化的产生,提高过滤单元收率,提高产品收率及产品质量。微滤的操作压力为0.1-1.0兆帕,操作温度为10-60摄氏度,滤出液占进料液体积20%-90%,透析水量占进料液体积的30%-90%。合并滤出液,滤出液采用溶媒萃取,可以减少乳化层,提高产物收率及产品质量,同时减少废液中的有机物量,常规后续操作得到红霉素产品。

    发酵液经微滤去除菌体、不溶性蛋白、胶体及其它大分子物质,滤液再经超滤进一步去除发酵液中的可溶性蛋白,彻底去除溶媒萃取过程乳化的产生,无需离心单元操作,只需静置即可分层。合并滤液,经溶媒萃取,及其它常规操作得到红霉素产品。其特点是发酵液经过微滤与超滤处理,替代传统工艺中板框与离心操作,使产品收率、质量进一步提高,同时进一步减少废液中有机物含量,减低废液处理难度。超滤的操作条件:压力为0.1-1.4兆帕,操作温度为10-50摄氏度,滤出液占进料液体积80%-95%,透析水量占进料液体积10-50%。

    其中微滤或超滤的材质为无机或有机材质,其中无机材质为不绣钢基材或陶瓷基材。

    发酵液在经上述微滤、超滤处理后,透过液再用纳滤浓缩、脱盐;然后该浓缩液经溶媒萃取,及其它常规操作,得到红霉素碱成品;或者采用硫氰酸或乳酸将浓缩液中红霉素碱沉淀,得到硫氰酸红霉素粗品或乳酸红霉素,进一步处理得到红霉素碱成品。在纳滤工序中,操作压力为1.5-3.0兆帕,操作温度为10-50摄氏度,滤出液占进料液体积的80%-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优势:

    1.生产工艺过程自动化控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2.过滤过程中无助滤剂等添加物,不产生含锌废水和废渣,减少环境污染物,过滤完毕地菌渣可通过干燥而制成饲料,废水可回用,无需助滤剂和滤布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3.滤液的质量提高,产品质量好;

    4.由于直接对发酵液进行处理,而无需添加任何絮凝剂和助滤剂,因而对产品破坏少,另外微滤可使产品被带入滤液中,从而产品收率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准确计量红霉素发酵液200升加入料罐中,将发酵液经微滤处理,操作压力为0.2兆帕,操作温度为10摄氏度,进行微滤操作,收集滤液,并计量体积,当滤出液占进料液体积70%时,开始透析,当加入透析水量占进料液体积50%时停机。合并滤液,溶媒萃取,成盐,转碱得到红霉素碱。

    实施例2:

    经实施实例1所得的滤液进入超滤系统;准确计量微滤液加入料罐中,再用超滤处理,操作压力为0.2兆帕,操作温度为10摄氏度,收集滤液,并计量体积,当滤出液占进料液体积80%时,开始透析,加入透析水量占进料液体积10%;合并滤液,经溶媒萃取,成盐,转碱得到红霉素碱。

    实施例3:

    经过上述微滤、超滤处理的滤液,准确计量后加入料罐中,经纳滤浓缩,在操作压力为1.5兆帕,操作温度为10摄氏度,当滤出液占进料液体积85%时,浓缩液用溶媒萃取,成盐,转碱得到红霉素。

    实施例4:

    经过上述微滤、超滤处理的滤液,准确计量后加入料罐中,经纳滤浓缩,在操作压力为1.5兆帕,操作温度为10摄氏度,当滤出液占进料液体积85%时,浓缩液直接加硫氰酸成盐,得到红霉素硫氰酸盐。

利用膜分离提取红霉素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利用膜分离提取红霉素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利用膜分离提取红霉素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用膜分离提取红霉素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膜分离提取红霉素的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利用膜分离提取红霉素的方法,涉及一种红霉素提取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产品收率低等问题;其中:发酵液先经微滤处理,合并滤液,经连续离心萃取,转盐及进一步处理得到红霉素碱;或采用先微滤再经超滤处理发酵液,合并滤液,溶媒萃取,转盐及进一步处理得到红霉素碱;或经过微滤、超滤的滤出液再经纳滤处理,浓缩液经萃取、转盐得到产品,或直接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