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分离装置.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306559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4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08056.8

申请日:

2009.06.12

公开号:

CN101581241A

公开日:

2009.11.1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01M 11/08申请公布日:2009111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1M 11/08申请日:20090612|||公开

IPC分类号:

F01M11/08; B01D45/00

主分类号:

F01M11/08

申请人: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易 敏

地址:

241009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路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金阳行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杨大庆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包括有油气入口和回油孔的底板、壳体及内置的转子叶片、有油气出口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分一级壳体和二级壳体上下两级,所述的转子叶片也分上下两级,中间设置隔板;所述的隔板设置孔阵及回油孔。所述的一级壳体和二级壳体的内表面设置齿槽。所述的转子叶片迎风的一面设置径向导油槽。所述的底板还设台阶式环带回油槽,所述的回油孔均匀布置在环带回油槽中。由于采用分级离心分离及隔板分离,以及油在壳体凝聚、粘附的齿槽结构,加大了油气分离效果。适用于发动机气门室罩盖用的油气分离。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包括有油气入口(1)和回油孔(10)的底板(2)、壳体及内置的转子叶片(6)、有油气出口(8)的盖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分一级壳体(3)和二级壳体(5)上下两级,所述的转子叶片(6)也分上下两级,中间设置隔板(4);所述的隔板(4)设置孔阵(11)及回油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壳体(3)和二级壳体(5)的内表面设置齿槽(12)。

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叶片(6)迎风的一面设置径向导油槽(13)。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2)还设台阶式环带回油槽(9),所述的回油孔(10)均匀布置在环带回油槽(9)中。

说明书

一种油气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气门室罩盖用的油气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发动机气门室罩盖普遍使用迷宫来分离油气,使其绕挡板或穿孔阵,使油凝聚、粘附下来,气体流经迷宫出去。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510061317.7公开了一种迷宫式油气分离装置。这种设计油气分离空间内的部分油气没来得及与档板碰撞就流走了,致使机油没充分凝聚、油气分离不充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门罩盖的油气分离装置,解决目前油气分离装置油气分离不充分问题。可使油气旋转,以达到使油气离心式分离、油气与齿槽碰撞式分离,加强油气分离的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包括有油气入口和回油孔的底板、壳体及内置的转子叶片、有油气出口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分一级壳体和二级壳体上下两级,所述的转子叶片也分上下两级,中间设置隔板;所述的隔板设置孔阵及回油孔。
为了使油在壳体凝聚、粘附,所述的一级壳体和二级壳体的内表面设置齿槽。
为了使油在转子叶片凝聚、流向壳体收集,所述的转子叶片迎风的一面设置径向导油槽。
为了使回油没有死区,保证回油高效、充分,所述的底板还设台阶式环带回油槽,所述的回油孔均匀布置在环带回油槽中。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由于采用分级离心分离及隔板分离,以及油在壳体凝聚、粘附的齿槽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三次分离联系紧密、高效。即油气上升过程中与转子叶片上迎风的一面的导流槽碰撞、分离;叶片旋转使油气转动的离心式分离;旋转的油气与壳体上的齿槽碰撞、分离;2、分上下两级,重复分离,中间还有隔板孔阵分离,加大油气分离效果;3、分离出的油经壳体内壁流下,聚集在回油槽,产生一定油压,且叶片抹压油使其顺畅流出回油孔,避免油气上窜;4、具有环带回油槽和均匀分布的回油孔,使回油没有死区,保证回油高效、充分;5、转子叶片上的导流槽只布置在迎风的一面,使结构紧凑高效。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图中除去了盖板和一级壳体。
图3是本发明中隔板主视图。
图中:1、油气入口;2、底板;3、一级壳体;4、隔板;5、二级壳体;6、转子叶片;7、盖板;8、油气出口;9、回油槽;10、回油孔;11、孔阵;12、齿槽;13、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包括有油气入口1和回油孔10的底板2、壳体及内置的转子叶片6、有油气出口8的盖板7。所述的壳体分一级壳体3和二级壳体5上下两级,所述的转子叶片6也分上下两级,中间设置隔板4;所述的隔板4设置孔阵11及回油孔。
实施例2,为了使油在壳体凝聚、粘附,所述的一级壳体3和二级壳体5的内表面设置齿槽12。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为了使油在转子叶片凝聚、流向壳体收集,所述的转子叶片6迎风的一面设置径向导油槽13。其余同实施例1或2。
实施例4,为了使回油没有死区,保证回油高效、充分,所述的底板2还设台阶式环带回油槽9,所述的回油孔10均匀布置在环带回油槽中。其余同实施例1。
本发明工作过程:一种油气分离装置,油气出口8处负压吸气,使油气从入口1进到一级壳体3内,靠电动马达或废气涡轮驱动转子叶片6,油气先与壳体齿槽12碰撞、分离,同时被推动、旋转,在离心力下再次分离,靠近一级壳体3内壁的油气与其齿槽12又一次碰撞、分离;上升的油气经过中间隔板4上的孔阵11,又得到碰撞、分离;接着,进入二级壳体5内,重复一级壳体3里的分离过程;分离出的油全经壳体3或5的内壁,流到隔板4或底板2上的环带油槽,受叶片抹压,顺畅地流出回油孔;经过分离的油气最后上升到盖板7,从油气出口8排出。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油气分离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油气分离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油气分离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油气分离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油气分离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包括有油气入口和回油孔的底板、壳体及内置的转子叶片、有油气出口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分一级壳体和二级壳体上下两级,所述的转子叶片也分上下两级,中间设置隔板;所述的隔板设置孔阵及回油孔。所述的一级壳体和二级壳体的内表面设置齿槽。所述的转子叶片迎风的一面设置径向导油槽。所述的底板还设台阶式环带回油槽,所述的回油孔均匀布置在环带回油槽中。由于采用分级离心分离及隔板分离,以及油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一般机器或发动机;一般的发动机装置;蒸汽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