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气弹簧的超行程压力释放.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77190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81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94454.X

申请日:

2014.03.14

公开号:

CN104047988A

公开日:

2014.09.1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F 9/32申请日:20140314|||公开

IPC分类号:

F16F9/32; F16F9/36

主分类号:

F16F9/32

申请人:

达德科公司

发明人:

J.P.科特

地址:

美国密执安州

优先权:

2013.03.15 US 61/799719; 2013.09.19 US 14/031900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董均华;谭祐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气弹簧的活塞杆壳体组件包括活塞杆壳体,所述活塞杆壳体包括内部端部、与内部端部轴向隔开的外部端部、以及轴向延伸通过活塞杆壳体且与外部端部相交的超行程压力释放通道。所述组件还包括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承载在超行程压力释放通道中且具有轴向突出超出所述活塞杆壳体的外部端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气弹簧的活塞杆壳体组件,包括:
活塞杆壳体,所述活塞杆壳体包括:
内部端部、
与内部端部轴向隔开的外部端部、以及
总体上轴向延伸通过活塞杆壳体且与外部端部相交的超行程压力释放通道;以及
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承载在超行程压力释放通道中且具有轴向突出超出所述活塞杆壳体的外部端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还包括承载在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的外部端部周围的保护罩。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是管状构件,其中,外部端部是封闭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管状构件包括开口的内部端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管状构件通过干涉配合、楔接、粘合剂或熔焊中的至少一种联接到壳体。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管状构件由钢、铜、黄铜或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构成。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通道是还与活塞杆壳体的内部端部相交的贯穿通道,且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是管状构件,其中,其外部端部是封闭的。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通道是在活塞杆壳体的内部端部处具有底壁的盲通道,且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包括设置在超行程压力释放通道的底壁附近的内部端部且配置成在超行程状况期间使得底壁破裂。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包括中空杆或实心销,带有轴向延伸的径向释放部,具有带有至少一个长钉的内部端部,且其中,外部端部增大且配置成在超行程状况期间压配合保持到活塞杆壳体。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是销,承载在活塞杆壳体的盲孔中且具有与驱动构件接触的外部端部和在驱动构件将销进一步驱动到活塞杆壳体中时使得活塞杆壳体的一部分破裂的内部端部。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销具有纵向延伸释放部以在销和活塞杆壳体之间限定超压力释放通道。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是销,承载在活塞杆壳体的通孔中且具有开口端部,盲孔在开口端部中且终止于与驱动构件接触的封闭外部端部,其中,外部端部具有弱化部,以在驱动构件将销朝向活塞杆壳体驱动时使得销破裂。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销还具有螺纹连接到活塞杆壳体的通孔的对应带螺纹部分中的带螺纹部分,弱化部是在销的封闭外部端部的侧面中的弦状延伸平坦部。

14.
   一种用于成型设备的气弹簧,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轴向延伸的侧壁、开口端部、与所述开口端部轴向隔开的横向延伸的封闭端壁、由所述侧壁和所述端壁部分地建立以接收压力气体的压力室;
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至少部分地接收在所述外壳中以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往复运动;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所述组件设置在活塞杆和外壳之间。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弹簧,还包括承载在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的外部端部周围的保护罩,其中,所述保护罩包括抵靠壳体的外部端部定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的外部端部的轴向外表面齐平或者轴向突出超出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的外部端部的轴向外表面。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弹簧,还包括承载在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的外部端部周围的保护罩,其中,所述保护罩包括抵靠壳体的外部端部定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凹进到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的外部端部的轴向外表面下方,且还包括与活塞杆壳体相互接合的轴向延伸环状部分。

说明书

用于气弹簧的超行程压力释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气弹簧,以及更特定地涉及用于气弹簧的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
背景技术
气弹簧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已被使用在用于片材金属冲压操作的压力机的模具中。例如,除了许多其它类型的应用之外,气弹簧可以用作压力机垫。传统的气弹簧包括:外壳;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被承载在该外壳中;支承和密封壳体,所述支承和密封壳体通过保持器保持在该外壳中,以便在该外壳中引导和保持该活塞杆;以及,压力室,所述压力室用于保持加压气体(在一些应用中通常是在例如2,000至5,000 PSI的工作压力下的氮)。壳体包括引导活塞杆在外壳内移动的一个或多个轴承以及防止压力室泄漏的一个或多个密封部。该加压气体将活塞杆偏压到延伸位置并且可屈服地抵抗活塞杆从延伸位置移动到缩回位置。但是活塞杆可超行程超出设计意图的缩回位置,且这种超行程可导致不希望的超压力和其它状况。
发明内容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成型设备的气弹簧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轴向延伸的侧壁、开口端部、与所述开口端部轴向隔开的横向延伸的封闭端壁、以及由所述侧壁和所述端壁部分地建立以接收压力气体的压力室。所述气弹簧还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至少部分地接收在所述外壳中以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往复运动;以及活塞杆壳体,所述活塞杆壳体在活塞杆和外壳之间至少部分地接收在所述外壳中。所述活塞杆壳体包括内部端部、与内部端部轴向隔开的外部端部、以及轴向延伸通过活塞杆壳体且与其外部端部相交的超行程压力释放通道。所述气弹簧还包括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承载在超行程压力释放通道中且具有轴向突出超出所述活塞杆壳体的外部端部。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气弹簧的活塞杆壳体组件包括活塞杆壳体,所述活塞杆壳体包括内部端部、与内部端部轴向隔开的外部端部、以及轴向延伸通过活塞杆壳体且与外部端部相交的超行程压力释放通道。所述组件还包括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承载在超行程压力释放通道中且具有轴向突出超出所述活塞杆壳体的外部端部。
本文所提出的气弹簧和/其部件的一些潜在目的、特征和优点包括提供一种装置,所述装置能容易地与宽范围的成型设备一起使用,容易地允许使用在具有不同配置和构造的气弹簧之中共同的部件,且能够易于根据需要维护并且更换其部件,能够用在具有不同尺寸和力要求的宽范围的应用中,容易适用于宽范围的压力机配置,包括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并且设计相对简单、制造和组装经济、坚固、耐用、可靠并且在使用中具有长的使用寿命。当然,实施本发明的设备可能根本不获得、获得一些、全部或不同的目的、特征或优点(与关于本文所公开的解释性实施例所提出的那些相比)。
附图说明
将根据附图提出优选实施例和最佳模式的以下详细描述,在附图中:
图1是带有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的气弹簧的当前优选形式的俯视图;
图2是沿图1的线2-2截取的图1的气弹簧的放大截面图,图示了活塞相对于外壳处于超行程位置;
图3是沿图2的椭圆3截取的图1的气弹簧的一部分的放大部分截面图;
图4是活塞杆壳体和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的组件的当前优选形式的部分截面图;
图5是图4的壳体和构件的放大部分截面图,其中,构件图示为从超行程状况破裂;
图6是活塞杆壳体和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的组件的另一当前优选形式的部分截面图;
图6A是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的另一当前优选形式的侧视图;
图6B是图6A的构件的端视图;
图7是图6的壳体和构件的放大部分截面图,其中,壳体图示为从超行程状况破裂;
图8是活塞杆壳体和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的组件的另一当前优选形式的部分截面图,采用直接由板驱动器致动的销;
图9是图8的实施例中采用的销的端部的放大部分截面图;
图10是活塞杆壳体和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的组件的另一当前优选形式的部分截面图,采用直接由板驱动器致动的壳体配件;
图11是图10的实施例的放大部分截面图;
图12是图10和11的壳体配件的侧视图,图示了配件处于破裂状况;
图13是图10和11的配件的透视图,图示了配件处于未破裂状况;
图14是活塞杆壳体和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的组件的另一当前优选形式的部分截面图,带有直接由模具致动的壳体配件;
图15是图14的实施例的销的放大部分截面图;
图16是图14的实施例的销的透视图;和
图17是活塞杆壳体和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的组件的另一当前优选形式的部分截面图,带有直接由模具致动的销。
具体实施方式
更详细地参考附图,图1图示了气弹簧10,所述气弹簧10可以在成型设备(例如片材金属冲压模具和机械压力机(未示出))中使用。总体上,气弹簧10可以包括外壳12、由该外壳12承载的引导和密封组件14、由外壳12承载并且延伸通过该引导和密封组件14的活塞杆16、以及压力室17。活塞杆16的外部轴向端部可以与压力机的模具构件或另一部分或成型设备(未示出)的构件接合或者由其接合。
例如,在各个实施方式中,气弹簧10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于成型设备中以提供可移动部件,以便用屈服力或回复力来支撑成型模具或工件。例如,在压边圈实施方式中,气弹簧10可以抵靠成型模具的压边圈来提供屈服力以在成型模具的另一部分成型、切割、拉伸或弯曲工件时保持金属工件。在提升器实施方式中,气弹簧10可以提供屈服力和回复力以将工件提离成型模具的表面或者以其他方式保持工件的控制。在凸轮工具实施方式中,气弹簧10可以施加屈服力以使得凸轮致动工具返回到其原始位置。当然,气弹簧10可以用于宽范围的其它实施方式中。
根据本公开,在可能使用气弹簧10的活塞杆的超行程状况的情况下,气弹簧10包括超冲程或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18。如下文更详细讨论的那样,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18可以是引导和密封组件14的一部分,可以与压力室17流体连通,且可以工作以允许加压气体传送到压力室17之外,以提供超行程状况的保护,包括压力室17中的气体的可能超压力。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18在没有与气弹簧10有关的超行程状况的情况下防止压力室17中的气体离开气弹簧10。但是在超行程状况的情况下,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18可以被致动以从气弹簧10的压力室17释放加压气体。如本文使用的,术语“超行程状况”包括气弹簧10与其相互作用的模具构件或任何其它机器部件使得活塞杆缩回到行进超出气弹簧10中的设计意图位置的情形的状况。
参考图2,外壳12可以包括侧壁20,所述侧壁20可以在封闭端部22处以及在其中接收所述引导和密封组件14以及活塞杆16的开口端部24处轴向地终止。压力室17至少部分地由侧壁20和端壁22建立,以接收压力气体(gas under pressure)。封闭端部22可以是附连(例如通过焊接接头)到侧壁20的独立部件或可以与侧壁20整体生产。外壳12的侧壁20具有至少部分地限定压力室17的内表面26,以及外表面30。外壳12可以为总体上例如圆柱形的形状,其中内表面26或外表面30中的至少一个是圆柱形的。侧壁20的内表面26可以具有周向保持器槽32,所述保持器槽32被构造用于接收保持器(本文通过示例方式示出为开口环(split ring)34),以将气弹簧10保持在其组装状态。为了有利于将气弹簧10安装和定位在压力机内,一对纵向地隔开的周向槽36,38可以被机加工、成型或以其它方式设置在邻近其端部22,24的外壳12的外表面30中。为了将气体导入到气弹簧10中,外壳12可以包括通道或填充端口40,所述通道或填充端口40可以以任何适合的方式设置通过外壳12的封闭端部22。填充端口40可以包括用于将填充阀41(例如,Schrader填充阀)联接到外壳12的带螺纹通道42。外壳12的封闭端部22还可以包括在压力室17和填充端口40之间并且与它们流体连通的通道39。
引导和密封组件14可以布置在外壳12的开口端部24中并且可以密封地联接到外壳12。所述组件14可以包括活塞杆壳体44、引导衬套46、杆密封部48、密封部备用47、杆刮拭器50、防尘罩52、O形环外壳密封部54和密封部备用56,所有这些都可以由壳体44承载。引导衬套46可以由任何适合的低摩擦材料构成,并且可以定尺寸以可滑动地接合活塞杆16从而引导活塞杆16以在外壳12内轴向往复运动。壳体44可以包括在其外表面中的肩部45以与开口环34协作,所述开口环34可移除地将壳体44保持在外壳12中。
活塞杆16被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外壳12中并穿过引导和密封组件14以在气弹簧10的循环内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沿着轴线A往复运动,所述气弹簧10的循环包括缩回行程和延伸或返回行程。活塞杆16通过在压力室17中的加压气体起作用,以朝向延伸位置偏压活塞杆16远离缩回位置。活塞杆16通过引导和密封组件壳体44延伸到外壳12之外,并且包括:轴向外部端部和轴向内部端部,所述轴向内部端部设置在外壳12中并可以径向地增大,并可与活塞杆壳体44的一部分接合以将活塞杆16保持在外壳12中。活塞杆16与杆密封部48成密封接合并且与活塞杆衬套46成滑动接合以引导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的相对运动。
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18可包括由活塞杆壳体44承载且在内部端部62处与压力室17连通的中空杆、销或管60。管60轴向延伸在外部端部64处溢出或超出壳体44和外壳12。内部端部62可以是开口的,外部端部64可以是封闭的。当活塞16行进经过设计意图完全缩回位置时,如图2和3所示,管60还轴向延伸超出活塞16,使得活塞16的轴向外表面位于管60的外部端部64的轴向外表面和外壳12的开口端部24之间。管60可以承载在壳体44中的贯通通道66内。通道66可以在壳体44的内部端部68和壳体44的外部端部70之间轴向延伸并与其相交,且在壳体44的径向内部和外部周边之间径向地延伸。
管60可以以任何合适方式联接到壳体44。例如,管的内部端部62可以扩口以建立肩部以便与壳体44的内部端部68接合且将管60轴向地保持到壳体44。管60可以例如通过压配合、冷缩配合或以任何其它合适方式在通道66内干涉配合。管60的外部端部64可包括肩部72以接合壳体44的外部端部70且将管60轴向地保持到壳体44。管60可以轴向地捕获在壳体44中,例如,在管60在壳体44的内部端部68处扩口且在壳体44的外部端部70处具有肩部72两者,或者以任何其它合适方式。
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18还可以包括在管60的外部端部64周围承载的管保护罩74。罩74可包括抵靠壳体44的外部端部70定位的第一表面76和可以轴向突出超出管端部64的轴向外表面或者与其齐平的第二表面78。罩74可以由可变形泡沫热塑性材料或任何其它合适的可变形或可压缩材料构成。
气弹簧10可以以任何适当的方式组装,并且其各种部件可以以任何适当的方式制造并且可由任何适当材料构成。例如,外壳12可以由金属管和/或金属棒材(例如钢)车削、打孔、钻孔、攻丝和/或以其他方式机加工。在另一实施例中,管60可以由例如钢、黄铜、铜、碳纤维和/或任何其它合适材料构造。管60的封闭端部可以通过成型操作、通过熔焊、通过粘合剂、通过端塞和/或以任何其它合适方式封闭。管60的内部端部可以通过成型操作、通过熔焊、通过粘合剂、和/或以任何其它合适方式密封到壳体44。此外,管60的从内部端部轴向隔开的径向外表面可以通过成型操作、通过熔焊、通过粘合剂、和/或以任何其它合适方式密封到壳体通道66的对应径向内表面。
在组装时,引导和密封组件14可以被预组装,包括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18。如上文所述,管60可以以任何其它合适方式与壳体44干涉配合、型锻、粘附和/或联接。之后,活塞杆16可以组装通过壳体44,且在其中带有杆16的组件14可以组装到外壳12中并以任何适当的方式被保持在其中,例如,经由开口环34的组装。
在操作时,参考图2,任何适当的加压装置(未示出)可以被联接到端口42以打开阀64且将加压气体引进端口40中。一旦达到期望压力,加压装置就可以缩回以允许阀64关闭且从而密封压力室17内的加压气体。
之后,气弹簧10可以用于任何合适目的,且在机器部件相对于气弹簧10行进超出设计意图位置的超行程状况的情况下,机器部件撞击管60的外部端部64,导致管60破裂,例如在管60的外部端部64处。这种破裂将允许室17中的加压气体通过破裂管60逸出到气弹簧外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管60还可以用作超压力装置,例如,其中,管60的端部部分64的壁厚度针对正确或期望失效压力合适地标定。
图4和5图示了组件114(图4)的另一当前优选形式。该形式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图1-3的形式,且贯穿附图的若干视图,在所述形式之间类似附图标记总体上指代类似或对应的元件。因而,实施例的描述通过参考彼此全部引入,且相同主题的描述可能通常不在此重复。
组件114包括活塞杆壳体144和由壳体144承载的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118。其它部分,如密封部、轴承和刮拭器,未被示出。特征118可以包括由活塞杆壳体144承载的中空杆或管160且可以包括内部端部162,且可以在外部端部164处轴向延伸溢出或超出壳体144。管160可以承载在壳体144的贯穿通道166中,通道166在壳体144的内部端部168和壳体144的外部端部170之间轴向延伸且与其相交。
管内部端部162可以在壳体144的内部端部168内凹进,且可以扩口以建立肩部接合壳体144。管外部端部162可以包括增大的环状珠状物172以接合壳体144的外部端部170。管160可以在扩口内部端部168和外部端部162处的珠状物172之间轴向地捕获到壳体144。例如,珠状物172可以在管160被制造时或者在管160组装到壳体144之后通过轴向地压缩管160来产生。
参考图5,管160的外部端部164配置成在撞击时破裂。例如,在机器部件行进超出设计意图位置的超行程状况的情况下,机器部件撞击管160的外部端部164,导致管160破裂,例如在管160的外部端部164处。因此,外部端部164可产生孔口165,其可以是裂纹、孔或任何其它合适通道,以允许加压气体通过其逸出。在任何情况下,这种破裂将允许压力室中的加压气体通过破裂管160逸出。
图6-7图示了组件214(图6)的另一当前优选形式。该形式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图1-5的形式,且贯穿附图的若干视图,在所述形式之间类似附图标记总体上指代类似或对应的元件。因而,实施例的描述通过参考彼此全部引入,且相同主题的描述可能通常不在此重复。
组件214包括活塞杆壳体244和由壳体244承载的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218。特征218可以包括由活塞杆壳体244承载的柱塞销260且可以包括内部端部262,且可以在外部端部264处轴向延伸溢出或超出壳体244。在所示示例中,销260是中空的,且在两端均开口,但是如下文所述,销260可以是实心的。外部端部264可以增大,且配置用于在超行程状况期间压配合保持到活塞杆壳体244。
例如,柱塞销260可以可滑动地承载在壳体244的盲通道266中,通道266在壳体244的端部268,270之间轴向延伸且与外部端部270相交。销260可以借助于增大的外部端部264与通道266处于干涉配合状况而安装。干涉配合可以用于将销保持到位,尤其是因为气弹簧可能颠倒。干涉配合不会产生足够大的力以抵消在杆260在超行程状况期间被轴向向内驱动时刺穿壳体的功能。在另一端部,通道266包括在壳体244的内部端部268处的底端部或壁269,且杆260的内部端部262邻近或轴向靠近底端部或壁269。底壁269相对薄;足够厚以在由于气弹簧压力室内的正常操作压力引起的力下不会破裂,但是足够薄以利于在超行程状况期间由柱塞销260刺穿。销260应当具有足够的壁厚度和材料强度,使得其足够刚硬以沿其长度传输纵向位移且自己不变形。
因而,参考图7,杆260配置成在超行程状况期间使得薄底壁269破裂。例如,杆260的内部端部262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长钉263,在杆260在超行程状况期间被轴向向内驱动时可刺穿底壁269。在其它实施例中,杆260的内部端部262可以是尖的,或者具有任何其它合适几何形状,且可以具有任何其它合适特征以刺穿或以其他方式切割或破裂底壁269。
在机器部件行进超出设计意图位置的超行程状况的情况下,机器部件撞击柱塞销260的外部端部264,从而将柱塞销260驱动到壳体244中,使得杆262的内部端部262破裂壳体244的薄壁部分269。这种破裂将允许压力室中的加压气体通过中空或切平的柱塞销260逸出。
在图6A和6B所示的实施例中,销360可包括圆柱形或圆形本体359和轴向延伸径向释放部361,例如凹槽或平坦部。因此,当销360承载在通道266(图6)中时,流体路径可以在释放部361和通道266(图6)之间限定。因而,在超行程状况的情况下,加压气体可以流动通过破裂的薄壁269(图6)沿释放部361且流动到气弹簧之外。在其它实施例中,销360可以是实心的,且以任何其它合适方式被轴向释放,例如,一个或多个外部沟槽、螺旋形凹槽或任何其它合适释放部。
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218还可以包括在杆260的外部端部264周围承载的保护罩174。在该实施例中,罩174可以是防尘罩,可用于取代图1-3的实施例的防尘罩52。换句话说,保护罩174可以双重地用作防尘罩。保护罩174包括抵靠壳体244的外部端部270定位的第一表面176和凹进到杆260的外部端部264的轴向外表面以下的第二表面178。罩174还可以包括与活塞杆壳体244以任何合适方式相互接合的轴向延伸环状部分175,例如经由所示的相互接合轴向肩部或珠状物。
图8和9图示了组件314的另一当前优选形式,其中,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可以采用可以由板驱动器直接驱动的销。该形式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图1-7的形式,且贯穿附图的若干视图,在所述形式之间类似附图标记总体上指代类似或对应的元件。因而,实施例的描述通过参考彼此全部引入,且相同主题的描述可能通常不在此重复。
组件314可包括活塞杆壳体344和由壳体344承载的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318。活塞杆壳体344可以位于活塞杆316和外壳312的内部之间。一个或多个引导衬套346可以位于活塞杆316的外表面和活塞杆壳体344的内表面之间。O形环外壳密封部354和支撑环355可以位于活塞杆壳体344的外表面和外壳312的内表面之间,杆密封部348可以位于活塞杆壳体344的内表面和活塞杆316的外表面之间。外壳密封部354和杆密封部348防止气体从压力室317逸出到环境。保持器凹槽332可以在外壳312的内表面上形成,开口环334可以位于保持器凹槽332中,以在壳体344的组装状态保持活塞杆壳体344。
壳体配件或释放销360具有前部或外部端部361和后部或内部端部362,且可以承载在活塞杆壳体344中形成的轴向延伸盲孔366内。与销360的其余部分相比,后部端部362可以具有减小的直径部分。纵向释放部367(例如,平坦部或凹槽)可以在销360的外表面上从前部端部361到后部端部362形成,使得在销360位于盲孔366中时压力释放通道368可以在释放部367和活塞杆壳体344中的盲孔366之间形成。环状槽道370可以在活塞杆壳体344形成,与压力室317流体连通,且正常情况下处于与压力室317中的气体相同的压力。边界壁372可以将环状槽道370从轴向延伸盲孔366的后部端部分开,以防止气体通过轴向孔366从环状槽道370逸出。壁372可以轴向设置在环状槽道370和密封部354之间,且可以相对于孔366径向向外延伸。销360的内部或后部端部362可以配置成响应于施加到销360的轴向力而刺穿边界壁372。
板驱动器374可以安装在活塞杆壳体344上且板密封部376可以位于板驱动器374中形成的凹槽377内,且可以在板驱动器374的圆柱形外表面378和外壳312的内表面之间形成密封。杆刮拭器379可以安装在活塞杆312的外表面和板驱动器374的面对表面384之间。板驱动器374具有可以与活塞杆312的面向外驱动表面384共面的面向外驱动表面382和可以支承在销360的前部或外部端部361上的面向内支承表面386。
参考图9,销360的内部或后部端部362位于活塞杆壳体344中形成的边界壁372附近,且配置成响应于被驱动到边界壁中而刺穿或以其他方式破坏边界壁372。
在机器部件行进超出设计意图位置的超行程状况的情况下,机器部件撞击板驱动器374。板驱动器374自由向后行进足够距离以将销360的内部或后部端部362驱动通过边界壁372进入环状槽道370中。得到的边界壁372的破坏将允许压力室317中的加压气体从环状槽道370逸出,通过由销360上的纵向释放部367和孔366之间的通路368形成的释放路径从环状槽道370逸出到外部环境,例如在驱动器374周围或者通过其中的任何合适通道或释放部。
图10和11图示了组件414的另一当前优选形式,其中,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可以采用可以由板驱动器直接驱动的易碎配件或销。该形式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图1-9的形式,且贯穿附图的若干视图,在所述形式之间类似附图标记总体上指代类似或对应的元件。因而,实施例的描述通过参考彼此全部引入,且相同主题的描述可能通常不在此重复。
组件414可包括活塞杆壳体444和由壳体444承载的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418。特征418可以包括可以位于活塞杆416和外壳412的内部之间的活塞杆壳体444。活塞杆壳体444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引导衬套446,其可以位于活塞杆416的外表面和活塞杆壳体444的内表面之间。外壳密封部454和密封部备用455可以位于活塞杆壳体444的外表面和外壳412的内表面之间,杆密封部448可以位于活塞杆壳体444的内表面和活塞杆416的外表面之间。外壳密封部454和杆密封部448防止加压气体从压力室417逸出到环境。保持器凹槽432可以在外壳412的内表面上形成,开口环434可以位于保持器凹槽432中,以在组装状态保持活塞杆壳体444。
环状槽道470可以在活塞杆壳体444形成,与压力室流体连通,且正常情况下处于与压力室中的气体相同的压力。轴向孔480可以延伸通过活塞杆壳体444从环状槽道470到易碎配件或销460的内部或后部端部,最佳地见于图11-13。板驱动器474可以安装在活塞杆壳体444上且可以由诸如铁或钢的材料或其它合适高强度材料形成。板密封部476可以位于板驱动器474中形成的凹槽477内,且可以在板驱动器474的圆柱形外表面478和外壳412的内表面之间形成密封。板驱动器474具有可以与活塞杆416的面向外驱动表面484平行的面向外驱动表面482和可以支承在易碎配件或销460的外部或前部端部或头部上的面向内支承表面486。板驱动器的面向外驱动表面482可以垂直于活塞杆在外壳中的轴线或正常行进方向。
易碎配件或销460在图12和13中详细地示出。易碎配件或销460并不限于结合图8所示的纤细设计,而可以是柱塞形,且可以具有本文所述的头部和增大直径本体。易碎销460可以由金属形成,且可以具有头部462和带有轴向盲孔465的本体部分464。孔465从刚好在头部462的前部或外部轴向端部后面的位置延伸到细长本体464的后部或内部轴向端部。换句话说,孔465可以是在销460的开口端部开口且在销460的封闭端部封闭的盲通道。
配件或销460的头部462和本体464的一部分可包括释放部分468以在释放部分468和孔465之间在本体中形成弱化部467。释放部分可以是可铣磨到销460中或者以其他方式机加工、成型或设置在其中的弦状延伸平坦部。弱化部467可以是单个特征或者多个特征以允许破裂或剪切,而不分离。配件或销460还可以包括带螺纹部分461,用于螺纹联接到孔465的对应带螺纹部分。同样,销460可以在带螺纹部分461和头部462之间承载密封部463以将销与孔465密封。
在机器部件行进超出设计意图位置的超行程状况的情况下,机器部件撞击板驱动器474。板驱动器474自由向后行进足够距离以撞击易碎销460的头部462,从而使得本体中的弱化部467破裂。该破裂将允许压力室中的加压气体从环状槽道470逸出,通过活塞杆壳体444中的轴向孔,通过易碎销460中的孔465,且通过易碎销中发生的破裂逸出到环境。
图14-16图示了组件514的另一当前优选形式,其中,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可以采用可以由模具直接驱动的易碎壳体配件。该形式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图1-13的形式,且贯穿附图的若干视图,在所述形式之间类似附图标记总体上指代类似或对应的元件。因而,实施例的描述通过参考彼此全部引入,且相同主题的描述可能通常不在此重复。
参考图14和15,组件514可包括活塞杆壳体544和由壳体544承载的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518。特征518可以位于活塞杆516和外壳512的内部之间。活塞杆壳体544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引导衬套546,其可以位于活塞杆516的外表面和活塞杆壳体544的内表面之间。外壳密封部554可以位于活塞杆壳体544的外表面和外壳512的内表面之间,杆密封部548可以位于活塞杆壳体544的内表面和活塞杆516的外表面之间。外壳密封部554和杆密封部548防止加压气体从压力室517逸出到环境。
环状槽道570可以在活塞杆壳体544形成,与压力室517流体连通,且正常情况下处于与压力室517中的气体相同的压力。轴向通道580可以延伸通过活塞杆壳体544从环状槽道570到易碎销或壳体配件560的后部端部。保持器凹槽532可以在外壳512的内表面上形成,开口环534可以位于保持器凹槽532中,以在组装状态保持活塞杆壳体544。塑料保护器590可以插入到外壳512的开口端部,且环绕活塞杆壳体544的前部端部。塑料保护器590可以延伸超出外壳512的开口端部的端部,且可以包含接收易碎壳体配件560的安装孔口592。
易碎壳体配件560在图16中详细地示出。易碎壳体配件560可以具有头部562和可以形成有轴向盲孔565的细长本体564。孔565从刚好在头部562的前部或外部轴向端壁后面的位置延伸到细长本体564的后部或内部轴向端部。换句话说,孔565可以是在销560的开口端部开口且在销560的封闭端部封闭的盲通道。孔565可以从刚好在头部562后面延伸到细长本体564的后部端部566。
头部562可包括释放部分568,其在释放部分568和孔565之间减少本体564的材料厚度,因而在释放部分568的区域中在本体564中形成弱化部567。孔565通过活塞杆壳体544与轴向通道580连通,其与活塞杆壳体544中形成的环状槽道570连通。释放部分可以是可铣磨到销560中或者以其他方式机加工、成型或设置在其中的弦状延伸平坦部。销560还可以包括带螺纹部分561,用于螺纹联接到孔565的对应带螺纹部分。同样,销560可以在带螺纹部分561和头部562之间承载密封部563以将销560与孔565密封。
在机器部件行进超出设计意图位置的超行程状况的情况下,机器部件撞击塑料保护器590的端部。塑料保护器590在机器部件的力下将变形,且机器部件的继续行进将撞击易碎壳体配件560的头部562,从而使得配件560中的弱化部567破碎或破裂。该破裂将允许压力室中的加压气体从环状槽道570逸出,通过活塞杆壳体544中的轴向通道580,通过易碎壳体配件560中的孔565,且通过易碎壳体配件560中的弱化部567中发生的破裂逸出到环境。
图17图示了组件614的另一当前优选形式,其中,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可以采用可以由模具直接致动的销。该形式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图1-16的形式,且贯穿附图的若干视图,在所述形式之间类似附图标记总体上指代类似或对应的元件。因而,实施例的描述通过参考彼此全部引入,且相同主题的描述可能通常不在此重复。
组件614可包括活塞杆壳体644和由壳体644承载的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618。特征618可以包括可以位于活塞杆616的圆柱形外表面和外壳612的内部之间的活塞杆壳体644。活塞杆壳体644可以本体,所述本体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引导衬套646,其可以位于活塞杆616的外表面和活塞杆壳体644的内表面之间。外壳密封部654可以位于活塞杆壳体644的外表面和外壳612的内表面之间,杆密封部648可以位于活塞杆壳体644的内表面和活塞杆616的外表面之间。外壳密封部654和杆密封部648防止加压气体从压力室617逸出到环境。
环状槽道670可以在活塞杆壳体644形成,与压力室617流体连通。边界壁672可以将环状槽道670从活塞杆壳体644中形成的轴向延伸盲孔666分开。保持器凹槽632可以在外壳612的内表面上形成,开口环634可以位于保持器凹槽632中,以在组装状态保持活塞杆壳体644。边界壁672可以轴向设置在环状槽道670和密封部654之间,且可以相对于盲孔666径向向外延伸。
塑料保护器690可以插入到外壳612的开口端部,且环绕活塞杆壳体644的前部端部。塑料保护器690可以延伸超出外壳612的开口端部的端部,且可以包含接收细长销660的轴向孔680。
细长销660可以类似于图8和9所示的销360。细长销660具有前部端部661和后部端部662,纵向释放部(例如,平坦部667)可以在销660的外表面上形成,使得在销660位于轴向孔666中时压力释放通道可以在平坦部667和活塞杆壳体644中的轴向孔666之间形成。细长销660的后部端部662可以配置成响应于施加到销660的轴向力而刺穿或以其他方式破坏边界壁672。
在机器部件行进超出设计意图位置的超行程状况的情况下,机器部件撞击塑料保护器690的端部。塑料保护器690在机器部件的力下将变形,且机器部件的继续行进将撞击销660的前部端部且将驱动销660的后部端部662通过边界壁672进入环状槽道672。边界壁672中的破裂将允许压力室中的加压气体从环状槽道670逸出,通过销660上的纵向平坦部667和孔666之间形成的通道,通过活塞杆壳体644逸出到环境。
图8,9和17的实施例包括超行程压力释放销360,660,其承载在活塞杆壳体344,644的盲孔366,666中且具有与驱动构件接触的外部端部361,661和在驱动构件进一步驱动销360,660到活塞杆壳体344,644中时用于破裂活塞杆壳体344,644的一部分的内部端部362,662,其中,销360,660可以具有纵向延伸释放部367,667以在销360,660和活塞杆壳体344,644之间限定超压力释放通道。
图10-16的实施例包括超行程压力释放销460,560,其承载在活塞杆壳体444,544的通孔480,580中且具有开口端部,盲孔465,565在开口端部中且终止于用于与驱动构件接触的封闭外部端部462,562,其中,外部端部462,562具有弱化部467,567,以在驱动构件朝向活塞杆壳体444,544驱动销460,560时破裂销460,560,且其中,销460,560还可具有螺纹连接到活塞杆壳体444,544的通孔480,580的对应带螺纹部分中的带螺纹部分461,561,弱化部467,567可以是在销460,560的封闭外部端部462,562的侧面中的弦状延伸平坦部。
在任何实施例中,驱动构件可以是机器部件,例如,模具板,或者驱动构件可以是联接到活塞杆的板或类似物。
在上文公开的形式中的一个或多个中,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在正常使用期间不会由于压力室内的气体压力波动(例如,在150-300 bar内)而失效。同样,该构件在超行程状况期间被保持以防止任何二次危害。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配置成在0.5至1.5 mm量级的超行程时排放压力。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允许气弹簧的正常操作且配置用于改型现有产品,其也可以通过现有产品修理套件和过程来维护。
应该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其它实施例。以上所示出和所描述的多种布置仅仅是解释性的,并非完整的或穷举的列举或陈述。当然,根据本公开仍然可以获得其它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旨在解释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

用于气弹簧的超行程压力释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用于气弹簧的超行程压力释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用于气弹簧的超行程压力释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气弹簧的超行程压力释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气弹簧的超行程压力释放.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47988A43申请公布日20140917CN104047988A21申请号201410094454X22申请日2014031461/79971920130315US14/03190020130919USF16F9/32200601F16F9/3620060171申请人达德科公司地址美国密执安州72发明人JP科特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代理人董均华谭祐祥54发明名称用于气弹簧的超行程压力释放57摘要一种用于气弹簧的活塞杆壳体组件包括活塞杆壳体,所述活塞杆壳体包括内部端部、与内部端部轴向隔开的外部端部、以及轴向延伸通过活塞杆壳体且与外部端部相交。

2、的超行程压力释放通道。所述组件还包括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承载在超行程压力释放通道中且具有轴向突出超出所述活塞杆壳体的外部端部。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0页附图1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0页附图16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47988ACN104047988A1/2页21一种用于气弹簧的活塞杆壳体组件,包括活塞杆壳体,所述活塞杆壳体包括内部端部、与内部端部轴向隔开的外部端部、以及总体上轴向延伸通过活塞杆壳体且与外部端部相交的超行程压力释放通道;以及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承载在超。

3、行程压力释放通道中且具有轴向突出超出所述活塞杆壳体的外部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还包括承载在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的外部端部周围的保护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是管状构件,其中,外部端部是封闭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管状构件包括开口的内部端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管状构件通过干涉配合、楔接、粘合剂或熔焊中的至少一种联接到壳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管状构件由钢、铜、黄铜或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通道是还与活塞杆壳体的内部端部相交的贯穿通道,且所述超。

4、行程压力释放构件是管状构件,其中,其外部端部是封闭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通道是在活塞杆壳体的内部端部处具有底壁的盲通道,且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包括设置在超行程压力释放通道的底壁附近的内部端部且配置成在超行程状况期间使得底壁破裂。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包括中空杆或实心销,带有轴向延伸的径向释放部,具有带有至少一个长钉的内部端部,且其中,外部端部增大且配置成在超行程状况期间压配合保持到活塞杆壳体。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是销,承载在活塞杆壳体的盲孔中且具有与驱动构件接触的外部端部和在驱动构件将销。

5、进一步驱动到活塞杆壳体中时使得活塞杆壳体的一部分破裂的内部端部。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销具有纵向延伸释放部以在销和活塞杆壳体之间限定超压力释放通道。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是销,承载在活塞杆壳体的通孔中且具有开口端部,盲孔在开口端部中且终止于与驱动构件接触的封闭外部端部,其中,外部端部具有弱化部,以在驱动构件将销朝向活塞杆壳体驱动时使得销破裂。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销还具有螺纹连接到活塞杆壳体的通孔的对应带螺纹部分中的带螺纹部分,弱化部是在销的封闭外部端部的侧面中的弦状延伸平坦部。14一种用于成型设备的气弹簧,包括外壳,。

6、所述外壳包括轴向延伸的侧壁、开口端部、与所述开口端部轴向隔开的横向延伸的封闭端壁、由所述侧壁和所述端壁部分地建立以接收压力气体的压力室;权利要求书CN104047988A2/2页3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至少部分地接收在所述外壳中以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往复运动;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所述组件设置在活塞杆和外壳之间。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弹簧,还包括承载在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的外部端部周围的保护罩,其中,所述保护罩包括抵靠壳体的外部端部定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的外部端部的轴向外表面齐平或者轴向突出超出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的外部端部的轴向外表面。

7、。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弹簧,还包括承载在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的外部端部周围的保护罩,其中,所述保护罩包括抵靠壳体的外部端部定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凹进到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的外部端部的轴向外表面下方,且还包括与活塞杆壳体相互接合的轴向延伸环状部分。权利要求书CN104047988A1/10页4用于气弹簧的超行程压力释放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总体上涉及气弹簧,以及更特定地涉及用于气弹簧的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背景技术0002气弹簧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已被使用在用于片材金属冲压操作的压力机的模具中。例如,除了许多其它类型的应用之外,气弹簧可以用作压力机垫。传统的气弹簧包括外壳;。

8、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被承载在该外壳中;支承和密封壳体,所述支承和密封壳体通过保持器保持在该外壳中,以便在该外壳中引导和保持该活塞杆;以及,压力室,所述压力室用于保持加压气体(在一些应用中通常是在例如2,000至5,000PSI的工作压力下的氮)。壳体包括引导活塞杆在外壳内移动的一个或多个轴承以及防止压力室泄漏的一个或多个密封部。该加压气体将活塞杆偏压到延伸位置并且可屈服地抵抗活塞杆从延伸位置移动到缩回位置。但是活塞杆可超行程超出设计意图的缩回位置,且这种超行程可导致不希望的超压力和其它状况。发明内容0003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成型设备的气弹簧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轴向延伸的侧壁、开口端。

9、部、与所述开口端部轴向隔开的横向延伸的封闭端壁、以及由所述侧壁和所述端壁部分地建立以接收压力气体的压力室。所述气弹簧还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至少部分地接收在所述外壳中以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往复运动;以及活塞杆壳体,所述活塞杆壳体在活塞杆和外壳之间至少部分地接收在所述外壳中。所述活塞杆壳体包括内部端部、与内部端部轴向隔开的外部端部、以及轴向延伸通过活塞杆壳体且与其外部端部相交的超行程压力释放通道。所述气弹簧还包括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承载在超行程压力释放通道中且具有轴向突出超出所述活塞杆壳体的外部端部。0004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气弹簧的活塞杆壳体组件包括活塞杆壳体。

10、,所述活塞杆壳体包括内部端部、与内部端部轴向隔开的外部端部、以及轴向延伸通过活塞杆壳体且与外部端部相交的超行程压力释放通道。所述组件还包括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所述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承载在超行程压力释放通道中且具有轴向突出超出所述活塞杆壳体的外部端部。0005本文所提出的气弹簧和/其部件的一些潜在目的、特征和优点包括提供一种装置,所述装置能容易地与宽范围的成型设备一起使用,容易地允许使用在具有不同配置和构造的气弹簧之中共同的部件,且能够易于根据需要维护并且更换其部件,能够用在具有不同尺寸和力要求的宽范围的应用中,容易适用于宽范围的压力机配置,包括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并且设计相对简单、制造和组装经。

11、济、坚固、耐用、可靠并且在使用中具有长的使用寿命。当然,实施本发明的设备可能根本不获得、获得一些、全部或不同的目的、特征或优说明书CN104047988A2/10页5点(与关于本文所公开的解释性实施例所提出的那些相比)。附图说明0006将根据附图提出优选实施例和最佳模式的以下详细描述,在附图中图1是带有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的气弹簧的当前优选形式的俯视图;图2是沿图1的线22截取的图1的气弹簧的放大截面图,图示了活塞相对于外壳处于超行程位置;图3是沿图2的椭圆3截取的图1的气弹簧的一部分的放大部分截面图;图4是活塞杆壳体和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的组件的当前优选形式的部分截面图;图5是图4的壳体和构件的。

12、放大部分截面图,其中,构件图示为从超行程状况破裂;图6是活塞杆壳体和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的组件的另一当前优选形式的部分截面图;图6A是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的另一当前优选形式的侧视图;图6B是图6A的构件的端视图;图7是图6的壳体和构件的放大部分截面图,其中,壳体图示为从超行程状况破裂;图8是活塞杆壳体和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的组件的另一当前优选形式的部分截面图,采用直接由板驱动器致动的销;图9是图8的实施例中采用的销的端部的放大部分截面图;图10是活塞杆壳体和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的组件的另一当前优选形式的部分截面图,采用直接由板驱动器致动的壳体配件;图11是图10的实施例的放大部分截面图;图12是图10。

13、和11的壳体配件的侧视图,图示了配件处于破裂状况;图13是图10和11的配件的透视图,图示了配件处于未破裂状况;图14是活塞杆壳体和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的组件的另一当前优选形式的部分截面图,带有直接由模具致动的壳体配件;图15是图14的实施例的销的放大部分截面图;图16是图14的实施例的销的透视图;和图17是活塞杆壳体和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的组件的另一当前优选形式的部分截面图,带有直接由模具致动的销。具体实施方式0007更详细地参考附图,图1图示了气弹簧10,所述气弹簧10可以在成型设备(例如片材金属冲压模具和机械压力机(未示出)中使用。总体上,气弹簧10可以包括外壳12、由该外壳12承载的引导和。

14、密封组件14、由外壳12承载并且延伸通过该引导和密封组件14的活塞杆16、以及压力室17。活塞杆16的外部轴向端部可以与压力机的模具构件或另一部分或成型设备(未示出)的构件接合或者由其接合。0008例如,在各个实施方式中,气弹簧10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于成型设备中以提供可移动部件,以便用屈服力或回复力来支撑成型模具或工件。例如,在压边圈实施方式中,气弹簧10可以抵靠成型模具的压边圈来提供屈服力以在成型模具的另一部分成型、切割、拉伸或弯曲工件时保持金属工件。在提升器实施方式中,气弹簧10可以提供屈服力和回复说明书CN104047988A3/10页6力以将工件提离成型模具的表面或者以其他方式保持工。

15、件的控制。在凸轮工具实施方式中,气弹簧10可以施加屈服力以使得凸轮致动工具返回到其原始位置。当然,气弹簧10可以用于宽范围的其它实施方式中。0009根据本公开,在可能使用气弹簧10的活塞杆的超行程状况的情况下,气弹簧10包括超冲程或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18。如下文更详细讨论的那样,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18可以是引导和密封组件14的一部分,可以与压力室17流体连通,且可以工作以允许加压气体传送到压力室17之外,以提供超行程状况的保护,包括压力室17中的气体的可能超压力。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18在没有与气弹簧10有关的超行程状况的情况下防止压力室17中的气体离开气弹簧10。但是在超行程状况的情况下,超行。

16、程压力释放特征18可以被致动以从气弹簧10的压力室17释放加压气体。如本文使用的,术语“超行程状况”包括气弹簧10与其相互作用的模具构件或任何其它机器部件使得活塞杆缩回到行进超出气弹簧10中的设计意图位置的情形的状况。0010参考图2,外壳12可以包括侧壁20,所述侧壁20可以在封闭端部22处以及在其中接收所述引导和密封组件14以及活塞杆16的开口端部24处轴向地终止。压力室17至少部分地由侧壁20和端壁22建立,以接收压力气体(GASUNDERPRESSURE)。封闭端部22可以是附连(例如通过焊接接头)到侧壁20的独立部件或可以与侧壁20整体生产。外壳12的侧壁20具有至少部分地限定压力室。

17、17的内表面26,以及外表面30。外壳12可以为总体上例如圆柱形的形状,其中内表面26或外表面30中的至少一个是圆柱形的。侧壁20的内表面26可以具有周向保持器槽32,所述保持器槽32被构造用于接收保持器(本文通过示例方式示出为开口环(SPLITRING)34),以将气弹簧10保持在其组装状态。为了有利于将气弹簧10安装和定位在压力机内,一对纵向地隔开的周向槽36,38可以被机加工、成型或以其它方式设置在邻近其端部22,24的外壳12的外表面30中。为了将气体导入到气弹簧10中,外壳12可以包括通道或填充端口40,所述通道或填充端口40可以以任何适合的方式设置通过外壳12的封闭端部22。填充端。

18、口40可以包括用于将填充阀41(例如,SCHRADER填充阀)联接到外壳12的带螺纹通道42。外壳12的封闭端部22还可以包括在压力室17和填充端口40之间并且与它们流体连通的通道39。0011引导和密封组件14可以布置在外壳12的开口端部24中并且可以密封地联接到外壳12。所述组件14可以包括活塞杆壳体44、引导衬套46、杆密封部48、密封部备用47、杆刮拭器50、防尘罩52、O形环外壳密封部54和密封部备用56,所有这些都可以由壳体44承载。引导衬套46可以由任何适合的低摩擦材料构成,并且可以定尺寸以可滑动地接合活塞杆16从而引导活塞杆16以在外壳12内轴向往复运动。壳体44可以包括在其外。

19、表面中的肩部45以与开口环34协作,所述开口环34可移除地将壳体44保持在外壳12中。0012活塞杆16被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外壳12中并穿过引导和密封组件14以在气弹簧10的循环内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沿着轴线A往复运动,所述气弹簧10的循环包括缩回行程和延伸或返回行程。活塞杆16通过在压力室17中的加压气体起作用,以朝向延伸位置偏压活塞杆16远离缩回位置。活塞杆16通过引导和密封组件壳体44延伸到外壳12之外,并且包括轴向外部端部和轴向内部端部,所述轴向内部端部设置在外壳12中并可以径向地增大,并可与活塞杆壳体44的一部分接合以将活塞杆16保持在外壳12中。活塞杆16与杆密封部48成密封接合。

20、并且与活塞杆衬套46成滑动接合以引导延伸位置和缩说明书CN104047988A4/10页7回位置之间的相对运动。0013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18可包括由活塞杆壳体44承载且在内部端部62处与压力室17连通的中空杆、销或管60。管60轴向延伸在外部端部64处溢出或超出壳体44和外壳12。内部端部62可以是开口的,外部端部64可以是封闭的。当活塞16行进经过设计意图完全缩回位置时,如图2和3所示,管60还轴向延伸超出活塞16,使得活塞16的轴向外表面位于管60的外部端部64的轴向外表面和外壳12的开口端部24之间。管60可以承载在壳体44中的贯通通道66内。通道66可以在壳体44的内部端部68和壳体。

21、44的外部端部70之间轴向延伸并与其相交,且在壳体44的径向内部和外部周边之间径向地延伸。0014管60可以以任何合适方式联接到壳体44。例如,管的内部端部62可以扩口以建立肩部以便与壳体44的内部端部68接合且将管60轴向地保持到壳体44。管60可以例如通过压配合、冷缩配合或以任何其它合适方式在通道66内干涉配合。管60的外部端部64可包括肩部72以接合壳体44的外部端部70且将管60轴向地保持到壳体44。管60可以轴向地捕获在壳体44中,例如,在管60在壳体44的内部端部68处扩口且在壳体44的外部端部70处具有肩部72两者,或者以任何其它合适方式。0015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18还可以包括。

22、在管60的外部端部64周围承载的管保护罩74。罩74可包括抵靠壳体44的外部端部70定位的第一表面76和可以轴向突出超出管端部64的轴向外表面或者与其齐平的第二表面78。罩74可以由可变形泡沫热塑性材料或任何其它合适的可变形或可压缩材料构成。0016气弹簧10可以以任何适当的方式组装,并且其各种部件可以以任何适当的方式制造并且可由任何适当材料构成。例如,外壳12可以由金属管和/或金属棒材(例如钢)车削、打孔、钻孔、攻丝和/或以其他方式机加工。在另一实施例中,管60可以由例如钢、黄铜、铜、碳纤维和/或任何其它合适材料构造。管60的封闭端部可以通过成型操作、通过熔焊、通过粘合剂、通过端塞和/或以任。

23、何其它合适方式封闭。管60的内部端部可以通过成型操作、通过熔焊、通过粘合剂、和/或以任何其它合适方式密封到壳体44。此外,管60的从内部端部轴向隔开的径向外表面可以通过成型操作、通过熔焊、通过粘合剂、和/或以任何其它合适方式密封到壳体通道66的对应径向内表面。0017在组装时,引导和密封组件14可以被预组装,包括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18。如上文所述,管60可以以任何其它合适方式与壳体44干涉配合、型锻、粘附和/或联接。之后,活塞杆16可以组装通过壳体44,且在其中带有杆16的组件14可以组装到外壳12中并以任何适当的方式被保持在其中,例如,经由开口环34的组装。0018在操作时,参考图2,任何适。

24、当的加压装置(未示出)可以被联接到端口42以打开阀64且将加压气体引进端口40中。一旦达到期望压力,加压装置就可以缩回以允许阀64关闭且从而密封压力室17内的加压气体。0019之后,气弹簧10可以用于任何合适目的,且在机器部件相对于气弹簧10行进超出设计意图位置的超行程状况的情况下,机器部件撞击管60的外部端部64,导致管60破裂,例如在管60的外部端部64处。这种破裂将允许室17中的加压气体通过破裂管60逸出到气弹簧外部。0020在一个实施例中,管60还可以用作超压力装置,例如,其中,管60的端部部分64的壁厚度针对正确或期望失效压力合适地标定。说明书CN104047988A5/10页800。

25、21图4和5图示了组件114(图4)的另一当前优选形式。该形式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图13的形式,且贯穿附图的若干视图,在所述形式之间类似附图标记总体上指代类似或对应的元件。因而,实施例的描述通过参考彼此全部引入,且相同主题的描述可能通常不在此重复。0022组件114包括活塞杆壳体144和由壳体144承载的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118。其它部分,如密封部、轴承和刮拭器,未被示出。特征118可以包括由活塞杆壳体144承载的中空杆或管160且可以包括内部端部162,且可以在外部端部164处轴向延伸溢出或超出壳体144。管160可以承载在壳体144的贯穿通道166中,通道166在壳体144的内部端部168和壳。

26、体144的外部端部170之间轴向延伸且与其相交。0023管内部端部162可以在壳体144的内部端部168内凹进,且可以扩口以建立肩部接合壳体144。管外部端部162可以包括增大的环状珠状物172以接合壳体144的外部端部170。管160可以在扩口内部端部168和外部端部162处的珠状物172之间轴向地捕获到壳体144。例如,珠状物172可以在管160被制造时或者在管160组装到壳体144之后通过轴向地压缩管160来产生。0024参考图5,管160的外部端部164配置成在撞击时破裂。例如,在机器部件行进超出设计意图位置的超行程状况的情况下,机器部件撞击管160的外部端部164,导致管160破裂,。

27、例如在管160的外部端部164处。因此,外部端部164可产生孔口165,其可以是裂纹、孔或任何其它合适通道,以允许加压气体通过其逸出。在任何情况下,这种破裂将允许压力室中的加压气体通过破裂管160逸出。0025图67图示了组件214(图6)的另一当前优选形式。该形式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图15的形式,且贯穿附图的若干视图,在所述形式之间类似附图标记总体上指代类似或对应的元件。因而,实施例的描述通过参考彼此全部引入,且相同主题的描述可能通常不在此重复。0026组件214包括活塞杆壳体244和由壳体244承载的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218。特征218可以包括由活塞杆壳体244承载的柱塞销260且可以包括内部。

28、端部262,且可以在外部端部264处轴向延伸溢出或超出壳体244。在所示示例中,销260是中空的,且在两端均开口,但是如下文所述,销260可以是实心的。外部端部264可以增大,且配置用于在超行程状况期间压配合保持到活塞杆壳体244。0027例如,柱塞销260可以可滑动地承载在壳体244的盲通道266中,通道266在壳体244的端部268,270之间轴向延伸且与外部端部270相交。销260可以借助于增大的外部端部264与通道266处于干涉配合状况而安装。干涉配合可以用于将销保持到位,尤其是因为气弹簧可能颠倒。干涉配合不会产生足够大的力以抵消在杆260在超行程状况期间被轴向向内驱动时刺穿壳体的功能。

29、。在另一端部,通道266包括在壳体244的内部端部268处的底端部或壁269,且杆260的内部端部262邻近或轴向靠近底端部或壁269。底壁269相对薄;足够厚以在由于气弹簧压力室内的正常操作压力引起的力下不会破裂,但是足够薄以利于在超行程状况期间由柱塞销260刺穿。销260应当具有足够的壁厚度和材料强度,使得其足够刚硬以沿其长度传输纵向位移且自己不变形。0028因而,参考图7,杆260配置成在超行程状况期间使得薄底壁269破裂。例如,杆260的内部端部262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长钉263,在杆260在超行程状况期间被轴向向内说明书CN104047988A6/10页9驱动时可刺穿底壁269。在其。

30、它实施例中,杆260的内部端部262可以是尖的,或者具有任何其它合适几何形状,且可以具有任何其它合适特征以刺穿或以其他方式切割或破裂底壁269。0029在机器部件行进超出设计意图位置的超行程状况的情况下,机器部件撞击柱塞销260的外部端部264,从而将柱塞销260驱动到壳体244中,使得杆262的内部端部262破裂壳体244的薄壁部分269。这种破裂将允许压力室中的加压气体通过中空或切平的柱塞销260逸出。0030在图6A和6B所示的实施例中,销360可包括圆柱形或圆形本体359和轴向延伸径向释放部361,例如凹槽或平坦部。因此,当销360承载在通道266(图6)中时,流体路径可以在释放部36。

31、1和通道266(图6)之间限定。因而,在超行程状况的情况下,加压气体可以流动通过破裂的薄壁269(图6)沿释放部361且流动到气弹簧之外。在其它实施例中,销360可以是实心的,且以任何其它合适方式被轴向释放,例如,一个或多个外部沟槽、螺旋形凹槽或任何其它合适释放部。0031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218还可以包括在杆260的外部端部264周围承载的保护罩174。在该实施例中,罩174可以是防尘罩,可用于取代图13的实施例的防尘罩52。换句话说,保护罩174可以双重地用作防尘罩。保护罩174包括抵靠壳体244的外部端部270定位的第一表面176和凹进到杆260的外部端部264的轴向外表面以下的第二表面。

32、178。罩174还可以包括与活塞杆壳体244以任何合适方式相互接合的轴向延伸环状部分175,例如经由所示的相互接合轴向肩部或珠状物。0032图8和9图示了组件314的另一当前优选形式,其中,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可以采用可以由板驱动器直接驱动的销。该形式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图17的形式,且贯穿附图的若干视图,在所述形式之间类似附图标记总体上指代类似或对应的元件。因而,实施例的描述通过参考彼此全部引入,且相同主题的描述可能通常不在此重复。0033组件314可包括活塞杆壳体344和由壳体344承载的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318。活塞杆壳体344可以位于活塞杆316和外壳312的内部之间。一个或多个引导衬套34。

33、6可以位于活塞杆316的外表面和活塞杆壳体344的内表面之间。O形环外壳密封部354和支撑环355可以位于活塞杆壳体344的外表面和外壳312的内表面之间,杆密封部348可以位于活塞杆壳体344的内表面和活塞杆316的外表面之间。外壳密封部354和杆密封部348防止气体从压力室317逸出到环境。保持器凹槽332可以在外壳312的内表面上形成,开口环334可以位于保持器凹槽332中,以在壳体344的组装状态保持活塞杆壳体344。0034壳体配件或释放销360具有前部或外部端部361和后部或内部端部362,且可以承载在活塞杆壳体344中形成的轴向延伸盲孔366内。与销360的其余部分相比,后部端部。

34、362可以具有减小的直径部分。纵向释放部367(例如,平坦部或凹槽)可以在销360的外表面上从前部端部361到后部端部362形成,使得在销360位于盲孔366中时压力释放通道368可以在释放部367和活塞杆壳体344中的盲孔366之间形成。环状槽道370可以在活塞杆壳体344形成,与压力室317流体连通,且正常情况下处于与压力室317中的气体相同的压力。边界壁372可以将环状槽道370从轴向延伸盲孔366的后部端部分开,以防止气体通过轴向孔366从环状槽道370逸出。壁372可以轴向设置在环状槽道370和密封部354之间,且可以相对于孔366径向向外延伸。销360的内部或后部端部362可以配置。

35、说明书CN104047988A7/10页10成响应于施加到销360的轴向力而刺穿边界壁372。0035板驱动器374可以安装在活塞杆壳体344上且板密封部376可以位于板驱动器374中形成的凹槽377内,且可以在板驱动器374的圆柱形外表面378和外壳312的内表面之间形成密封。杆刮拭器379可以安装在活塞杆312的外表面和板驱动器374的面对表面384之间。板驱动器374具有可以与活塞杆312的面向外驱动表面384共面的面向外驱动表面382和可以支承在销360的前部或外部端部361上的面向内支承表面386。0036参考图9,销360的内部或后部端部362位于活塞杆壳体344中形成的边界壁37。

36、2附近,且配置成响应于被驱动到边界壁中而刺穿或以其他方式破坏边界壁372。0037在机器部件行进超出设计意图位置的超行程状况的情况下,机器部件撞击板驱动器374。板驱动器374自由向后行进足够距离以将销360的内部或后部端部362驱动通过边界壁372进入环状槽道370中。得到的边界壁372的破坏将允许压力室317中的加压气体从环状槽道370逸出,通过由销360上的纵向释放部367和孔366之间的通路368形成的释放路径从环状槽道370逸出到外部环境,例如在驱动器374周围或者通过其中的任何合适通道或释放部。0038图10和11图示了组件414的另一当前优选形式,其中,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可以采用。

37、可以由板驱动器直接驱动的易碎配件或销。该形式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图19的形式,且贯穿附图的若干视图,在所述形式之间类似附图标记总体上指代类似或对应的元件。因而,实施例的描述通过参考彼此全部引入,且相同主题的描述可能通常不在此重复。0039组件414可包括活塞杆壳体444和由壳体444承载的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418。特征418可以包括可以位于活塞杆416和外壳412的内部之间的活塞杆壳体444。活塞杆壳体444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引导衬套446,其可以位于活塞杆416的外表面和活塞杆壳体444的内表面之间。外壳密封部454和密封部备用455可以位于活塞杆壳体444的外表面和外壳412的内表面之间,杆密。

38、封部448可以位于活塞杆壳体444的内表面和活塞杆416的外表面之间。外壳密封部454和杆密封部448防止加压气体从压力室417逸出到环境。保持器凹槽432可以在外壳412的内表面上形成,开口环434可以位于保持器凹槽432中,以在组装状态保持活塞杆壳体444。0040环状槽道470可以在活塞杆壳体444形成,与压力室流体连通,且正常情况下处于与压力室中的气体相同的压力。轴向孔480可以延伸通过活塞杆壳体444从环状槽道470到易碎配件或销460的内部或后部端部,最佳地见于图1113。板驱动器474可以安装在活塞杆壳体444上且可以由诸如铁或钢的材料或其它合适高强度材料形成。板密封部476可以。

39、位于板驱动器474中形成的凹槽477内,且可以在板驱动器474的圆柱形外表面478和外壳412的内表面之间形成密封。板驱动器474具有可以与活塞杆416的面向外驱动表面484平行的面向外驱动表面482和可以支承在易碎配件或销460的外部或前部端部或头部上的面向内支承表面486。板驱动器的面向外驱动表面482可以垂直于活塞杆在外壳中的轴线或正常行进方向。0041易碎配件或销460在图12和13中详细地示出。易碎配件或销460并不限于结合图8所示的纤细设计,而可以是柱塞形,且可以具有本文所述的头部和增大直径本体。易碎销460可以由金属形成,且可以具有头部462和带有轴向盲孔465的本体部分464。。

40、孔465从刚好在头部462的前部或外部轴向端部后面的位置延伸到细长本体464的后部或内部轴说明书CN104047988A108/10页11向端部。换句话说,孔465可以是在销460的开口端部开口且在销460的封闭端部封闭的盲通道。0042配件或销460的头部462和本体464的一部分可包括释放部分468以在释放部分468和孔465之间在本体中形成弱化部467。释放部分可以是可铣磨到销460中或者以其他方式机加工、成型或设置在其中的弦状延伸平坦部。弱化部467可以是单个特征或者多个特征以允许破裂或剪切,而不分离。配件或销460还可以包括带螺纹部分461,用于螺纹联接到孔465的对应带螺纹部分。同。

41、样,销460可以在带螺纹部分461和头部462之间承载密封部463以将销与孔465密封。0043在机器部件行进超出设计意图位置的超行程状况的情况下,机器部件撞击板驱动器474。板驱动器474自由向后行进足够距离以撞击易碎销460的头部462,从而使得本体中的弱化部467破裂。该破裂将允许压力室中的加压气体从环状槽道470逸出,通过活塞杆壳体444中的轴向孔,通过易碎销460中的孔465,且通过易碎销中发生的破裂逸出到环境。0044图1416图示了组件514的另一当前优选形式,其中,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可以采用可以由模具直接驱动的易碎壳体配件。该形式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图113的形式,且贯穿附图的若干。

42、视图,在所述形式之间类似附图标记总体上指代类似或对应的元件。因而,实施例的描述通过参考彼此全部引入,且相同主题的描述可能通常不在此重复。0045参考图14和15,组件514可包括活塞杆壳体544和由壳体544承载的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518。特征518可以位于活塞杆516和外壳512的内部之间。活塞杆壳体544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引导衬套546,其可以位于活塞杆516的外表面和活塞杆壳体544的内表面之间。外壳密封部554可以位于活塞杆壳体544的外表面和外壳512的内表面之间,杆密封部548可以位于活塞杆壳体544的内表面和活塞杆516的外表面之间。外壳密封部554和杆密封部548防止加压气体从。

43、压力室517逸出到环境。0046环状槽道570可以在活塞杆壳体544形成,与压力室517流体连通,且正常情况下处于与压力室517中的气体相同的压力。轴向通道580可以延伸通过活塞杆壳体544从环状槽道570到易碎销或壳体配件560的后部端部。保持器凹槽532可以在外壳512的内表面上形成,开口环534可以位于保持器凹槽532中,以在组装状态保持活塞杆壳体544。塑料保护器590可以插入到外壳512的开口端部,且环绕活塞杆壳体544的前部端部。塑料保护器590可以延伸超出外壳512的开口端部的端部,且可以包含接收易碎壳体配件560的安装孔口592。0047易碎壳体配件560在图16中详细地示出。。

44、易碎壳体配件560可以具有头部562和可以形成有轴向盲孔565的细长本体564。孔565从刚好在头部562的前部或外部轴向端壁后面的位置延伸到细长本体564的后部或内部轴向端部。换句话说,孔565可以是在销560的开口端部开口且在销560的封闭端部封闭的盲通道。孔565可以从刚好在头部562后面延伸到细长本体564的后部端部566。0048头部562可包括释放部分568,其在释放部分568和孔565之间减少本体564的材料厚度,因而在释放部分568的区域中在本体564中形成弱化部567。孔565通过活塞杆壳体544与轴向通道580连通,其与活塞杆壳体544中形成的环状槽道570连通。释放部分可。

45、以是可铣磨到销560中或者以其他方式机加工、成型或设置在其中的弦状延伸平坦说明书CN104047988A119/10页12部。销560还可以包括带螺纹部分561,用于螺纹联接到孔565的对应带螺纹部分。同样,销560可以在带螺纹部分561和头部562之间承载密封部563以将销560与孔565密封。0049在机器部件行进超出设计意图位置的超行程状况的情况下,机器部件撞击塑料保护器590的端部。塑料保护器590在机器部件的力下将变形,且机器部件的继续行进将撞击易碎壳体配件560的头部562,从而使得配件560中的弱化部567破碎或破裂。该破裂将允许压力室中的加压气体从环状槽道570逸出,通过活塞杆。

46、壳体544中的轴向通道580,通过易碎壳体配件560中的孔565,且通过易碎壳体配件560中的弱化部567中发生的破裂逸出到环境。0050图17图示了组件614的另一当前优选形式,其中,超行程压力释放构件可以采用可以由模具直接致动的销。该形式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图116的形式,且贯穿附图的若干视图,在所述形式之间类似附图标记总体上指代类似或对应的元件。因而,实施例的描述通过参考彼此全部引入,且相同主题的描述可能通常不在此重复。0051组件614可包括活塞杆壳体644和由壳体644承载的超行程压力释放特征618。特征618可以包括可以位于活塞杆616的圆柱形外表面和外壳612的内部之间的活塞杆壳体6。

47、44。活塞杆壳体644可以本体,所述本体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引导衬套646,其可以位于活塞杆616的外表面和活塞杆壳体644的内表面之间。外壳密封部654可以位于活塞杆壳体644的外表面和外壳612的内表面之间,杆密封部648可以位于活塞杆壳体644的内表面和活塞杆616的外表面之间。外壳密封部654和杆密封部648防止加压气体从压力室617逸出到环境。0052环状槽道670可以在活塞杆壳体644形成,与压力室617流体连通。边界壁672可以将环状槽道670从活塞杆壳体644中形成的轴向延伸盲孔666分开。保持器凹槽632可以在外壳612的内表面上形成,开口环634可以位于保持器凹槽632中,以在。

48、组装状态保持活塞杆壳体644。边界壁672可以轴向设置在环状槽道670和密封部654之间,且可以相对于盲孔666径向向外延伸。0053塑料保护器690可以插入到外壳612的开口端部,且环绕活塞杆壳体644的前部端部。塑料保护器690可以延伸超出外壳612的开口端部的端部,且可以包含接收细长销660的轴向孔680。0054细长销660可以类似于图8和9所示的销360。细长销660具有前部端部661和后部端部662,纵向释放部(例如,平坦部667)可以在销660的外表面上形成,使得在销660位于轴向孔666中时压力释放通道可以在平坦部667和活塞杆壳体644中的轴向孔666之间形成。细长销660的。

49、后部端部662可以配置成响应于施加到销660的轴向力而刺穿或以其他方式破坏边界壁672。0055在机器部件行进超出设计意图位置的超行程状况的情况下,机器部件撞击塑料保护器690的端部。塑料保护器690在机器部件的力下将变形,且机器部件的继续行进将撞击销660的前部端部且将驱动销660的后部端部662通过边界壁672进入环状槽道672。边界壁672中的破裂将允许压力室中的加压气体从环状槽道670逸出,通过销660上的纵向平坦部667和孔666之间形成的通道,通过活塞杆壳体644逸出到环境。0056图8,9和17的实施例包括超行程压力释放销360,660,其承载在活塞杆壳体344,644的盲孔366,666中且具有与驱动构件接触的外部端部361,661和在驱动构件进一步驱说明书CN104047988A1210/10页13动销360,660到活塞杆壳体344,644中时用于破裂活塞杆壳体344,644的一部分的内部端部362,662,其中,销360,660可以具有纵向延伸释放部367,667以在销360,660和活塞杆壳体344,644之间限定超压力释放通道。0057图1016的实施例包括超行程压力释放销460,560,其承载在活塞杆壳体444,544的通孔480,580中且具有开口端部,盲孔465,565在开口端部中且终止于用于与驱动构件接触的封闭外部端部462,562,其中,外部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