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豇豆早春栽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长豇豆早春栽培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85646A43申请公布日20150121CN104285646A21申请号201410526014722申请日20140930A01G1/0020060171申请人江汉大学地址430056湖北省武汉市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江大路8号江汉大学72发明人胡志辉汪艳杰张凯陈禅友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8代理人徐立54发明名称一种长豇豆早春栽培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豇豆早春栽培方法,属于植物栽培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待长豇豆植株长到12M15M高时,摘除所述长豇豆植株高度1/3以下的叶片;待所述长豇豆植株长到2M22M高时,采摘达商品荚。
2、标准的成熟的嫩豆荚,并摘除所述长豇豆植株高度1/4以下的叶片和嫩豆荚;待所述长豇豆植株的主蔓长至22M25M米时,剪去所述主蔓的顶部,进行打顶;待所述长豇豆植株开花后1012天开始采收达商品荚标准的成熟嫩豆荚。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长豇豆早春栽培方法,增大了长豇豆的早期产量,提高了长豇豆的总产值,同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易行,且成本低廉,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并适合大面积推广。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85646ACN104285646A1/1页21一种长豇豆早春栽培方法,其特。
3、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待长豇豆植株长到12M15M高时,摘除所述长豇豆植株高度1/3以下的叶片;待所述长豇豆植株长到2M22M高时,采摘达商品荚标准的成熟的嫩豆荚,并摘除所述长豇豆植株高度1/4以下的叶片和嫩豆荚;待所述长豇豆植株的主蔓长至22M25M时,剪去所述主蔓的顶部,进行打顶;待所述长豇豆植株开花后1012天开始采收达商品荚标准的成熟的嫩豆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长豇豆植株的播种温度在101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长豇豆植种于大棚内,在所述大棚内套小拱棚并配合营养钵育苗,最低气温在1012时播种,播种后最低气温在。
4、1215时将营养钵幼苗移栽到露地定植,并用地膜覆盖套小拱棚栽培;或者将营养钵幼苗移栽在大棚内定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长豇豆植种于大棚内,在所述大棚内直播,最低气温在1215时播种,用地膜覆盖栽培。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长豇豆植种于露地,在所述露地内直播,最低气温在1518时播种,用地膜覆盖栽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豇豆栽种的行距为40厘米,所述长豇豆栽种的穴距为30厘米。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长豇豆植株播种前1015天整地并采用沟施法施基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长豇豆植株于初荚期时采用灌根法追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豇豆植株采用的种子为鄂豇豆6号。权利要求书CN104285646A1/6页3一种长豇豆早春栽培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长豇豆早春栽培方法。背景技术0002长豇豆因富含蛋白质逐渐被各国研究者重视,长豇豆是发展中国家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国的长豇豆栽培面积仅次于菜豆,是夏秋季的主要菜蔬之一。0003长豇豆早春栽培的主要目的是增大早期产量,因为商品越早出售则价格越高,但目前长豇豆早春栽培的总产值不高,需要改进长豇豆早春栽培方法以提高长豇豆早春的总产值。发明内容0004。
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长豇豆早春栽培的总产值不高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长豇豆早春栽培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000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长豇豆早春栽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0006待长豇豆植株长到12M15M高时,摘除所述长豇豆植株高度1/3以下的叶片;0007待所述长豇豆植株长到2M22M高时,采摘达商品荚标准的成熟的嫩豆荚,并摘除所述长豇豆植株高度1/4以下的叶片和嫩豆荚;0008待所述长豇豆植株的主蔓长至22M25M时,剪去所述主蔓的顶部,进行打顶;0009待所述长豇豆植株开花后1012天开始采收达商品荚标准的成熟的嫩豆荚。0010具体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长豇豆植株的播种温度在1018。
7、。0011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长豇豆植种于大棚内,在大棚内套小拱棚并配合营养钵育苗,最低气温在1012时播种,播种后最低气温在1215时将营养钵幼苗移栽到露地定植,并用地膜覆盖套小拱棚栽培;或者将营养钵幼苗移栽在大棚内定植。0012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长豇豆植种于大棚内,在大棚内直播,最低气温在1215时播种,用地膜覆盖栽培。0013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长豇豆植种于露地,最低气温在1518时露地直播,用地膜覆盖栽培。0014具体地,所述长豇豆栽种的行距为40厘米,所述长豇豆栽种的穴距为30厘米。0015进一步地,在所述长豇豆植株播种前1015天整地并采用沟施法施基肥。0016具体地,在所。
8、述长豇豆植株于初荚期时采用灌根法追肥。0017具体地,所述长豇豆植株采用的种子为鄂豇豆6号。001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长豇豆早春栽培方法,增大了长豇豆的早期产量,提高了长豇豆的总产值,同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易行,且成本低廉,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并适合大面积推广。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CN104285646A2/6页40019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0020实施例002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长豇豆早春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选择种子;确定播种时间;确定栽培环境;确定施肥时期;确定整枝方法。
9、。0022具体地,该长豇豆早春栽培的方法包括0023选择种子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种子为鄂豇豆6号,通过鄂豇豆6号培育长豇豆植株,早春大棚栽培长豇豆宜选用鄂豇豆6号,鄂豇豆6号蔓生且早熟性好,早期产量高,结荚多,丰产稳产,生长势强,持续结荚能力强,田间种植密度3200穴/亩,实际测产16916KG/667M2,其总产量维持在1700KG/667M2水平。0024此外,早春大棚栽培长豇豆也可以选用早熟、丰产稳产的短蔓豇豆品种鄂豇豆7号。0025播种时间本发明实施例的长豇豆种子的播种温度在1018。该长豇豆种植于武汉市,武汉当地温度在10以上时是3月10日左右。0026栽培环境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长豇豆。
10、采用高畦栽培,包沟133米作畦,起垄高15厘米成龟背形,每畦种2行,长豇豆栽种的行距为40厘米,长豇豆栽种的穴距为30厘米,每穴23株,每667M2种植10000株。同时,采用挖穴直播种子或定植幼苗该幼苗是由鄂豇豆6号的种子培育而成。合理的种植密度能够保证田间通风透光,使单株受光面积打,光合性能强,从而防止秧蔓陡长,降低花荚脱落率,提高单株产量进而提高亩产量。0027栽培设施长豇豆种植于大棚内,在大棚内套小拱棚并配合营养钵育苗,最低气温在1012播种,播种后最低气温在1215时将营养钵幼苗移栽到露地定植,并用地膜覆盖套小拱棚栽培;或者将营养钵幼苗移栽在大棚内定植。0028优选地,长豇豆种植于大。
11、棚内,在大棚内套小拱棚并配合营养钵育苗,最低气温在10播种,播种后最低气温在12时将营养钵幼苗移栽到露地定植,并用地膜覆盖套小拱棚栽培;或者将营养钵幼苗移栽在大棚内定植。0029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长豇豆植种于大棚内,在大棚内直播,最低气温在1215时播种,用地膜覆盖栽培。0030优选地,长豇豆植种于大棚内,在大棚内直播,最低气温在12时播种,用地膜覆盖栽培。0031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长豇豆植种于露地,最低气温在1518时露地直播,用地膜覆盖栽培。0032优选地,长豇豆植种于露地,最低气温在15时露地直播,用地膜覆盖栽培。0033施肥在长豇豆播种前1015天整地并采用沟施法施基肥。
12、。该基肥包括质量比为31的饼肥和复合肥151515,每亩施200公斤。0034具体地,在长豇豆植株于初荚期时采用灌根法追肥一次。所追肥料为复合肥151515,每亩施67公斤。长豇豆在初荚期时,营养物质大部分都供给了豆荚,若开花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不够,则会使花脱落,因此,在初荚期时应及时追肥,防止花脱落,从而提高单株产量,进而提高亩产量。0035当主蔓长至25CM左右时,用竹架搭成“人”字型,引蔓上架,并采用长豇豆田间常说明书CN104285646A3/6页5规管理合理施肥、灌水。0036采用上述施肥方法在长豇豆植株不同的生育时期分别进行追肥,比较其花荚脱落率、产量和利润,具体地,选取采用上述种植。
13、方法种植的长豇豆植株,共6组这6组的种植位置相邻,每组38株,重复3次实验,并取3次实验的平均值,具体结果参见表10037表1为长豇豆不同生育时期分别进行追肥对花荚脱落率、产量和利润的影响00380039对照采用施基肥但不追肥的种植方法。0040其中,产量的统计方法为667M2产量以试验小区6个组实际产量折算,产量KG/667M2小区产量KG/小区面积M2667。0041由表1可知,与对照的种植方法相比,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在初花期对长豇豆植株进行追肥,降低了长豇豆的花荚脱落率,显著提高了产量和利润。0042比较不同栽培设施对花荚脱落率、产量和利润的影响,具体地,选取鄂豇豆6号作为种子,采用施基肥。
14、并在初花期对长豇豆植株进行追肥的栽培方法进行栽培,得到的长豇豆植株分成4组进行试验这4组的种植位置相邻,每组38株,重复3次实验,并取3次实验的平均值,具体见表20043表2为不同的栽培设施对花荚脱落率、产量和利润的影响00440045说明书CN104285646A4/6页60046由此表2可见,采用大棚套小拱棚营养钵育苗移栽露地地膜覆盖套小拱棚栽培的方法,能够降低长豇豆植株的花荚脱落率,显著提高了长豇豆的产量和利润。0047整枝方法0048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待长豇豆植株长到12M15M高时开花期,摘除长豇豆植株高度1/3以下的叶片。在长豇豆形成豆荚时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若去叶量过大,则光合产量。
15、会降低,营养物质会减少,这样就不能保证豆荚的正常生长,造成豆荚的大量脱落,且不易形成成熟的豆荚,降低了长豇豆早春栽培的成荚率。本发明实施例摘除长豇豆植株高度1/3以下的叶片,摘除叶片后,其叶腋内的籽粒发育受到抑制,通过长豇豆植株自身的内部代谢调节,使得未去除叶节的叶片可向去除叶节的籽粒提供很大比例的光合产物,保证籽粒有一定程度的发育,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摘叶进行源库处理,其中库为籽粒,源为叶片,通过摘叶改变了原有的长豇豆植株的源库平衡,从而提高光能利用效率,进而提高了长豇豆的早期产量。0049优选地,待长豇豆植株长到12M高时开花期,摘除长豇豆植株高度1/3以下的叶片。0050待长豇豆植株长到2M。
16、22M高时初荚期,采摘达商品荚标准的成熟的嫩豆荚,并摘除长豇豆植株高度1/4以下的叶片和嫩豆荚。豆荚是积累光合产物主要的库,摘豆荚直接影响了干物质干物质是衡量植物的有机物的积累及营养成分多寡的一个重要指标的积累和籽粒的重量,植物的干物质约95是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光能合成的,提高作物产量干物质的关键是提高光能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通过摘叶和摘荚的源库处理,改变了长豇豆植株原有的源库平衡,在植株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中,通过自身内部代谢调节,在某一代谢水平上建立起新的平衡,长豇豆的光合产物有同侧供应、局部利用的特性,去掉不同层次部位的叶片和豆荚后,补偿作用发生在相邻层次部位,从而保持剩余。
17、叶片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和较长的光合时间,进而生产更多的光合产物,用于提高长豇豆的早期产量。0051优选地,待长豇豆植株长到2M高时初荚期,采摘达商品荚标准的成熟的嫩豆荚,并摘除长豇豆植株高度1/4以下的叶片和嫩豆荚。0052待长豇豆植株的主蔓长至22M25M时结荚期,剪去主蔓的顶部,进行打顶。0053优选地,待长豇豆植株的主蔓长至22M时结荚期,剪去主蔓的顶部,进行打顶。0054待长豇豆植株开花后1012天开始采收达商品荚标准的成熟的嫩豆荚。每12天收一次商品荚,商品荚适宜采收期以荚条颜色略变浅时为宜,结荚期适时采收,长豇豆植株在开花后1012天即可采收嫩荚,荚未鼓粒,达商品荚标准时,为采收适。
18、期。每12天收获1次,采收时用剪刀剪,防止伤到花和幼荚,在采收时还可以捏住豆荚基部,轻轻扭动摘下,防止伤到花和幼荚。说明书CN104285646A5/6页70055植株叶片产生的同化物供给整个植株的生长发育过程,在田间管理条件下植株的叶片形成冠层,冠层的结构与功能都与产量的高低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作物同化物的分配直接关系到植株的生长和产量,同化物向何处分配和分配多少,受植株内外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打顶能够充分发挥植株本身的生育特性,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存在的矛盾,通过人为措施控制营养物质向着生殖生长的方向流动。定期采收商品荚,可以延长植株的结荚能力。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植株产量是单位面积植。
19、株数与单株产量的乘积,单株产量是单株结荚数与单荚重的乘积,单位面积植株数系人为控制,单株结荚数受疏叶疏荚的调控,故单荚重对提高植株的产量有重要决定作用。整枝对作物产量和品质方面有重要影响,能使产品个体增大并提高品质,使植株通风透光,提高光能的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株数,减少病虫害和机械的损伤,进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以上几种整枝方式共同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长豇豆植株的产量。0056此外,在疏叶疏荚时,采用随机的方式进行摘除,但是,最好选取生长态势一致的叶或荚进行摘除。0057同时,在盛花期不对长豇豆植株进行摘叶处理,盛花期的长豇豆植株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如果去掉一部分叶片,则会直接影响到开花。
20、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花会直接脱落。0058具体地,选取鄂豇豆6号豇豆作为试验品种,对长豇豆植株采用施基肥并在初花期进行追肥,同时,采用大棚套小拱棚营养钵育苗移栽露地地膜覆盖套小拱棚栽培的方法进行栽培,得到的长豇豆植株,分成6组进行试验这6组的种植位置相邻,每组38株,将这6组植株分别进行开花期疏叶、初荚期疏叶疏荚、结荚期及时打顶、结荚期适时采收、4种整枝方法合并处理和传统种植方法,重复3次实验,并取3次实验的平均值,具体见表30059表3为不同的整枝方法与传统种植方法对比0060处理方法落花率成荚率产量KG/667M2开花期疏叶510315660343811741906974初荚期疏叶疏荚508。
21、6221652037188356829结荚期及时打顶445119272733462053468872结荚期适时采收5678223574525216569374944种整枝方法合并416321175853122268929252传统种植方法600010554853231607418730061其中,开花期疏叶是指植株长到12M15M高时,摘除长豇豆植株高度1/3以下的叶片;初荚期疏叶疏荚是指植株长到2M22M高时,采摘达商品荚标准的成熟的嫩豆荚,并摘除长豇豆植株高度1/4以下的叶片和嫩豆荚;结荚期及时打顶是指植株的主蔓长至22M25M米时,剪去主蔓的顶部,进行打顶;结荚期适时采收是指植株开花后1。
22、012天开始采收达商品荚标准的成熟嫩豆荚;4种整枝方法合并是指在不同植株高度将以上4种整枝方法合并处理;传统种植方法是指不采用疏叶疏荚和打顶等整枝技术,只是在结说明书CN104285646A6/6页8荚期根据商品销售需求不定期的采收商品荚。0062其中,落花率的统计方法为在长豇豆植株开花后,统计每天的开花数,每天统计长度达到001M的幼荚数,一个生育周期结束后用总开花数减去总幼荚数计算总落花率。0063成荚率的统计方法为长豇豆植株结荚后,每天统计长度达到001M的幼荚数,一个生育周期结束后统计最后的成荚数,用每天的幼荚数总和减去最后的成荚数,得到成荚率。0064由表3可见,采用开花期疏叶、初荚期疏叶疏荚、结荚期及时打顶和结荚期适时采收与传统种植方法相比,其落花率均有显著降低,同时,成荚率和产量均得到了显著提高。006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长豇豆早春栽培方法,增大了长豇豆的早期产量,提高了长豇豆的总产值,同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易行,且成本低廉,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并适合大面积推广。006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28564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