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科用于调经止血消炎的药物.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305465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81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18845.8

申请日:

1993.10.08

公开号:

CN1101272A

公开日:

1995.04.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K9/16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K9/16

申请人:

蔡兰卿;

发明人:

蔡兰卿

地址:

730000甘肃省兰州市南昌路28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兰州大学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大黄、阿胶、丹皮、生蒲黄、黄芪、仙鹤草和以大黄、阿胶、丹参、补骨脂、淫羊藿,山萸肉或五味子、枸杞子等中草药配制而成的在妇科临床中用于止血、调经、消炎,特别是用于治疗宫腔中置节育器后引起的月经紊乱疾病的内服药物,以及这种药物的制做方法。

权利要求书

1: 1、妇科用止血、调经、消炎的内服药物,由来源于植物的材料和来源于动物的材料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
2: 1%~5.0%                生蒲黄        11.7%~18.0% 阿胶        11.1%~20.0%        黄芪                9.0%~24.1% 丹皮        7.4~2
3: 4%                仙鹤草        27.0~49.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1.4~1.8%        生蒲黄14.8~18.0% 阿胶14.8~18.0%        黄芪19.7~24.1% 丹皮9.8~12.0%        仙鹤草29.5~3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1.1~1.3%        生蒲黄11.7~1
4: 5% 阿胶11.7~13.5%        黄芪14.9~18.2% 丹皮7.4~9.0%        仙鹤草44.5~49.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2.8~3.4%        生蒲黄13.8~16.8% 阿胶13.8~16.8%        黄芪9.2~11.2% 丹皮18.4~22.4%        仙鹤草32.1~39.3% 5、妇科用止血、调经、消炎的内服药物,由来源于植物的材料和来源于动物的材料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5~5.0%        阿胶12.7~17.6% 丹参20.0~40.0%        补骨脂10.6~22.0% 淫羊藿10.6~22.0%        山萸肉12.0~14.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6~4.4%        阿胶14.4~17.6% 丹参36.0~40.0%        补骨脂12.0~14.6% 淫羊藿12.0~14.6%        山萸肉12.0~14.6% 7、妇科用止血、调经、消炎的内服药物,由来源于植物的材料和来源于动物的材料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2~5.0%        阿胶12.7~16.5% 丹参18.0~37.2%        补骨脂10.6~22.0% 淫羊藿10.6~22.0%        枸杞子9.0~13.0% 五味子9.0~1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2~3.9%        阿胶12.7~15.5% 丹参31.8~37.2%        补骨脂10.6~13.0% 淫羊藿10.6~13.0%        枸杞子10.6~13.0% 五味子10.6~13.0% 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药物的制做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除阿胶外其他药物加4-6倍水煎煮1.5~0.3小时,取清液待用,将滤出的药渣加2-4倍水煎煮0.5-1.5小时,取其清液并与第一次所得清液混合,浓缩至稠膏状,然后烘干粉碎为药粉待用,将阿胶蛤粉烫至无溏心为度并粉碎,将阿胶粉与前述药粉混合,制粒并干燥处理。
5: 1% 丹皮        7.4~22.4%                仙鹤草        27.0~49.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1.4~1.8%        生蒲黄14.8~18.0% 阿胶14.8~18.0%        黄芪19.7~24.1% 丹皮9.8~12.0%        仙鹤草29.5~3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1.1~1.3%        生蒲黄11.7~13.5% 阿胶11.7~13.5%        黄芪14.9~18.2% 丹皮7.4~9.0%        仙鹤草44.5~49.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2.8~3.4%        生蒲黄13.8~16.8% 阿胶13.8~16.8%        黄芪9.2~11.2% 丹皮18.4~22.4%        仙鹤草32.1~39.3% 5、妇科用止血、调经、消炎的内服药物,由来源于植物的材料和来源于动物的材料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5~5.0%        阿胶12.7~17.6% 丹参20.0~40.0%        补骨脂10.6~22.0% 淫羊藿10.6~22.0%        山萸肉12.0~14.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6~4.4%        阿胶14.4~17.6% 丹参36.0~40.0%        补骨脂12.0~14.6% 淫羊藿12.0~14.6%        山萸肉12.0~14.6% 7、妇科用止血、调经、消炎的内服药物,由来源于植物的材料和来源于动物的材料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2~5.0%        阿胶12.7~16.5% 丹参18.0~37.2%        补骨脂10.6~22.0% 淫羊藿10.6~22.0%        枸杞子9.0~13.0% 五味子9.0~1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2~3.9%        阿胶12.7~15.5% 丹参31.8~37.2%        补骨脂10.6~13.0% 淫羊藿10.6~13.0%        枸杞子10.6~13.0% 五味子10.6~13.0% 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药物的制做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除阿胶外其他药物加4-6倍水煎煮1.5~0.3小时,取清液待用,将滤出的药渣加2-4倍水煎煮0.5-1.5小时,取其清液并与第一次所得清液混合,浓缩至稠膏状,然后烘干粉碎为药粉待用,将阿胶蛤粉烫至无溏心为度并粉碎,将阿胶粉与前述药粉混合,制粒并干燥处理。
6: 0%                生蒲黄        11.7%~18.0% 阿胶        11.1%~20.0%        黄芪                9.0%~24.1% 丹皮        7.4~22.4%                仙鹤草        27.0~49.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1.4~1.8%        生蒲黄14.8~18.0% 阿胶14.8~18.0%        黄芪19.7~24.1% 丹皮9.8~12.0%        仙鹤草29.5~3
7: 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1.1~1.3%        生蒲黄11.7~13.5% 阿胶11.7~13.5%        黄芪14.9~18.2% 丹皮7.4~9.0%        仙鹤草44.5~49.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2.8~3.4%        生蒲黄13.8~16.8% 阿胶13.8~16.8%        黄芪9.2~11.2% 丹皮18.4~22.4%        仙鹤草32.1~39.3% 5、妇科用止血、调经、消炎的内服药物,由来源于植物的材料和来源于动物的材料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5~5.0%        阿胶12.7~17.6% 丹参20.0~40.0%        补骨脂10.6~22.0% 淫羊藿10.6~22.0%        山萸肉12.0~14.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6~4.4%        阿胶14.4~17.6% 丹参36.0~40.0%        补骨脂12.0~14.6% 淫羊藿12.0~14.6%        山萸肉12.0~14.6% 7、妇科用止血、调经、消炎的内服药物,由来源于植物的材料和来源于动物的材料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2~5.0%        阿胶12.7~16.5% 丹参18.0~37.2%        补骨脂10.6~22.0% 淫羊藿10.6~22.0%        枸杞子9.0~13.0% 五味子9.0~1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2~3.9%        阿胶12.7~15.5% 丹参31.8~37.2%        补骨脂10.6~13.0% 淫羊藿10.6~13.0%        枸杞子10.6~13.0% 五味子10.6~13.0% 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药物的制做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除阿胶外其他药物加4-6倍水煎煮1.5~0.3小时,取清液待用,将滤出的药渣加2-4倍水煎煮0.5-1.5小时,取其清液并与第一次所得清液混合,浓缩至稠膏状,然后烘干粉碎为药粉待用,将阿胶蛤粉烫至无溏心为度并粉碎,将阿胶粉与前述药粉混合,制粒并干燥处理。
8: 4~22.4%                仙鹤草        27.0~49.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1.4~1.8%        生蒲黄14.8~18.0% 阿胶14.8~18.0%        黄芪19.7~24.1% 丹皮9.8~12.0%        仙鹤草29.5~3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1.1~1.3%        生蒲黄11.7~13.5% 阿胶11.7~13.5%        黄芪14.9~18.2% 丹皮7.4~9.0%        仙鹤草44.5~49.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2.8~3.4%        生蒲黄13.8~16.8% 阿胶13.8~16.8%        黄芪9.2~11.2% 丹皮18.4~22.4%        仙鹤草32.1~39.3% 5、妇科用止血、调经、消炎的内服药物,由来源于植物的材料和来源于动物的材料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5~5.0%        阿胶12.7~17.6% 丹参20.0~40.0%        补骨脂10.6~22.0% 淫羊藿10.6~22.0%        山萸肉12.0~14.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6~4.4%        阿胶14.4~17.6% 丹参36.0~40.0%        补骨脂12.0~14.6% 淫羊藿12.0~14.6%        山萸肉12.0~14.6% 7、妇科用止血、调经、消炎的内服药物,由来源于植物的材料和来源于动物的材料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2~5.0%        阿胶12.7~16.5% 丹参18.0~37.2%        补骨脂10.6~22.0% 淫羊藿10.6~22.0%        枸杞子9.0~13.0% 五味子9.0~1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2~3.9%        阿胶12.7~15.5% 丹参31.8~37.2%        补骨脂10.6~13.0% 淫羊藿10.6~13.0%        枸杞子10.6~13.0% 五味子10.6~13.0% 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药物的制做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除阿胶外其他药物加4-6倍水煎煮1.5~0.3小时,取清液待用,将滤出的药渣加2-4倍水煎煮0.5-1.5小时,取其清液并与第一次所得清液混合,浓缩至稠膏状,然后烘干粉碎为药粉待用,将阿胶蛤粉烫至无溏心为度并粉碎,将阿胶粉与前述药粉混合,制粒并干燥处理。
9: 0% 阿胶        11.1%~20.0%        黄芪
10: 0%~24.1% 丹皮        7.4~22.4%                仙鹤草        27.0~49.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1.4~1.8%        生蒲黄14.8~18.0% 阿胶14.8~18.0%        黄芪19.7~24.1% 丹皮9.8~12.0%        仙鹤草29.5~3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1.1~1.3%        生蒲黄11.7~13.5% 阿胶11.7~13.5%        黄芪14.9~18.2% 丹皮7.4~9.0%        仙鹤草44.5~49.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2.8~3.4%        生蒲黄13.8~16.8% 阿胶13.8~16.8%        黄芪9.2~11.2% 丹皮18.4~22.4%        仙鹤草32.1~39.3% 5、妇科用止血、调经、消炎的内服药物,由来源于植物的材料和来源于动物的材料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5~5.0%        阿胶12.7~17.6% 丹参20.0~40.0%        补骨脂
11: 6~22.0% 淫羊藿10.6~22.0%        山萸肉12.0~14.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6~4.4%        阿胶14.4~17.6% 丹参36.0~40.0%        补骨脂12.0~14.6% 淫羊藿12.0~14.6%        山萸肉12.0~14.6% 7、妇科用止血、调经、消炎的内服药物,由来源于植物的材料和来源于动物的材料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2~5.0%        阿胶12.7~16.5% 丹参18.0~37.2%        补骨脂10.6~22.0% 淫羊藿10.6~22.0%        枸杞子9.0~13.0% 五味子9.0~1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2~3.9%        阿胶12.7~15.5% 丹参31.8~37.2%        补骨脂10.6~13.0% 淫羊藿10.6~13.0%        枸杞子10.6~13.0% 五味子10.6~13.0% 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药物的制做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除阿胶外其他药物加4-6倍水煎煮1.5~0.3小时,取清液待用,将滤出的药渣加2-4倍水煎煮0.5-1.5小时,取其清液并与第一次所得清液混合,浓缩至稠膏状,然后烘干粉碎为药粉待用,将阿胶蛤粉烫至无溏心为度并粉碎,将阿胶粉与前述药粉混合,制粒并干燥处理。
12: 7%~18.0% 阿胶        11.1%~20.0%        黄芪                9.0%~24.1% 丹皮        7.4~22.4%                仙鹤草        27.0~49.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1.4~1.8%        生蒲黄14.8~18.0% 阿胶14.8~18.0%        黄芪19.7~24.1% 丹皮9.8~
13: 0%        仙鹤草29.5~3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1.1~1.3%        生蒲黄11.7~
14: 5% 阿胶11.7~13.5%        黄芪14.9~18.2% 丹皮7.4~9.0%        仙鹤草44.5~49.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2.8~3.4%        生蒲黄13.8~16.8% 阿胶13.8~16.8%        黄芪9.2~11.2% 丹皮18.4~22.4%        仙鹤草32.1~39.3% 5、妇科用止血、调经、消炎的内服药物,由来源于植物的材料和来源于动物的材料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5~5.0%        阿胶12.7~17.6% 丹参20.0~40.0%        补骨脂10.6~22.0% 淫羊藿10.6~22.0%        山萸肉12.0~14.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6~4.4%        阿胶14.4~17.6% 丹参36.0~40.0%        补骨脂12.0~14.6% 淫羊藿12.0~14.6%        山萸肉12.0~14.6% 7、妇科用止血、调经、消炎的内服药物,由来源于植物的材料和来源于动物的材料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2~5.0%        阿胶12.7~16.5% 丹参18.0~37.2%        补骨脂10.6~22.0% 淫羊藿10.6~22.0%        枸杞子9.0~13.0% 五味子9.0~1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2~3.9%        阿胶12.7~15.5% 丹参31.8~37.2%        补骨脂10.6~13.0% 淫羊藿10.6~13.0%        枸杞子10.6~13.0% 五味子10.6~13.0% 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药物的制做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除阿胶外其他药物加4-6倍水煎煮1.5~0.3小时,取清液待用,将滤出的药渣加2-4倍水煎煮0.5-1.5小时,取其清液并与第一次所得清液混合,浓缩至稠膏状,然后烘干粉碎为药粉待用,将阿胶蛤粉烫至无溏心为度并粉碎,将阿胶粉与前述药粉混合,制粒并干燥处理。
15: 8~18.0% 阿胶14.8~18.0%        黄芪19.7~24.1% 丹皮9.8~12.0%        仙鹤草29.5~3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1.1~1.3%        生蒲黄11.7~13.5% 阿胶11.7~13.5%        黄芪14.9~18.2% 丹皮7.4~9.0%        仙鹤草44.5~49.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2.8~3.4%        生蒲黄13.8~16.8% 阿胶13.8~16.8%        黄芪9.2~11.2% 丹皮18.4~22.4%        仙鹤草32.1~39.3% 5、妇科用止血、调经、消炎的内服药物,由来源于植物的材料和来源于动物的材料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5~5.0%        阿胶12.7~17.6% 丹参20.0~40.0%        补骨脂10.6~22.0% 淫羊藿10.6~22.0%        山萸肉12.0~14.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6~4.4%        阿胶14.4~17.6% 丹参36.0~40.0%        补骨脂12.0~14.6% 淫羊藿12.0~14.6%        山萸肉12.0~14.6% 7、妇科用止血、调经、消炎的内服药物,由来源于植物的材料和来源于动物的材料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2~5.0%        阿胶12.7~16.5% 丹参18.0~37.2%        补骨脂10.6~22.0% 淫羊藿10.6~22.0%        枸杞子9.0~13.0% 五味子9.0~1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2~3.9%        阿胶12.7~
16: 5% 丹参31.8~37.2%        补骨脂10.6~13.0% 淫羊藿10.6~13.0%        枸杞子10.6~13.0% 五味子10.6~13.0% 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药物的制做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除阿胶外其他药物加4-6倍水煎煮1.5~0.3小时,取清液待用,将滤出的药渣加2-4倍水煎煮0.5-1.5小时,取其清液并与第一次所得清液混合,浓缩至稠膏状,然后烘干粉碎为药粉待用,将阿胶蛤粉烫至无溏心为度并粉碎,将阿胶粉与前述药粉混合,制粒并干燥处理。
17: 8% 阿胶13.8~16.8%        黄芪9.2~11.2% 丹皮18.4~22.4%        仙鹤草32.1~39.3% 5、妇科用止血、调经、消炎的内服药物,由来源于植物的材料和来源于动物的材料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5~5.0%        阿胶12.7~
18: 6% 丹参20.0~40.0%        补骨脂10.6~22.0% 淫羊藿10.6~22.0%        山萸肉12.0~14.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6~4.4%        阿胶14.4~17.6% 丹参36.0~40.0%        补骨脂12.0~14.6% 淫羊藿12.0~14.6%        山萸肉12.0~14.6% 7、妇科用止血、调经、消炎的内服药物,由来源于植物的材料和来源于动物的材料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2~5.0%        阿胶12.7~16.5% 丹参18.0~37.2%        补骨脂10.6~22.0% 淫羊藿10.6~22.0%        枸杞子9.0~13.0% 五味子9.0~1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2~3.9%        阿胶12.7~15.5% 丹参31.8~37.2%        补骨脂10.6~13.0% 淫羊藿10.6~13.0%        枸杞子10.6~13.0% 五味子10.6~13.0% 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药物的制做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除阿胶外其他药物加4-6倍水煎煮1.5~0.3小时,取清液待用,将滤出的药渣加2-4倍水煎煮0.5-1.5小时,取其清液并与第一次所得清液混合,浓缩至稠膏状,然后烘干粉碎为药粉待用,将阿胶蛤粉烫至无溏心为度并粉碎,将阿胶粉与前述药粉混合,制粒并干燥处理。
19: 0% 阿胶        11.1%~20.0%        黄芪                9.0%~24.1% 丹皮        7.4~22.4%                仙鹤草        27.0~49.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1.4~1.8%        生蒲黄14.8~18.0% 阿胶14.8~18.0%        黄芪
20: 7~24.1% 丹皮9.8~12.0%        仙鹤草29.5~3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1.1~1.3%        生蒲黄11.7~13.5% 阿胶11.7~13.5%        黄芪14.9~18.2% 丹皮7.4~9.0%        仙鹤草44.5~49.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2.8~3.4%        生蒲黄13.8~16.8% 阿胶13.8~16.8%        黄芪9.2~11.2% 丹皮18.4~22.4%        仙鹤草32.1~39.3% 5、妇科用止血、调经、消炎的内服药物,由来源于植物的材料和来源于动物的材料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5~5.0%        阿胶12.7~17.6% 丹参20.0~40.0%        补骨脂10.6~22.0% 淫羊藿10.6~22.0%        山萸肉12.0~14.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6~4.4%        阿胶14.4~17.6% 丹参36.0~40.0%        补骨脂12.0~14.6% 淫羊藿12.0~14.6%        山萸肉12.0~14.6% 7、妇科用止血、调经、消炎的内服药物,由来源于植物的材料和来源于动物的材料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2~5.0%        阿胶12.7~16.5% 丹参18.0~37.2%        补骨脂10.6~22.0% 淫羊藿10.6~22.0%        枸杞子9.0~13.0% 五味子9.0~1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2~3.9%        阿胶12.7~15.5% 丹参31.8~37.2%        补骨脂10.6~13.0% 淫羊藿10.6~13.0%        枸杞子10.6~13.0% 五味子10.6~13.0% 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药物的制做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除阿胶外其他药物加4-6倍水煎煮1.5~0.3小时,取清液待用,将滤出的药渣加2-4倍水煎煮0.5-1.5小时,取其清液并与第一次所得清液混合,浓缩至稠膏状,然后烘干粉碎为药粉待用,将阿胶蛤粉烫至无溏心为度并粉碎,将阿胶粉与前述药粉混合,制粒并干燥处理。
21: 0%        黄芪                9.0%~24.1% 丹皮        7.4~22.4%                仙鹤草        27.0~49.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1.4~1.8%        生蒲黄14.8~18.0% 阿胶14.8~18.0%        黄芪19.7~24.1% 丹皮9.8~12.0%        仙鹤草29.5~3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1.1~1.3%        生蒲黄11.7~13.5% 阿胶11.7~13.5%        黄芪14.9~18.2% 丹皮7.4~9.0%        仙鹤草44.5~49.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2.8~3.4%        生蒲黄13.8~16.8% 阿胶13.8~16.8%        黄芪9.2~11.2% 丹皮18.4~22.4%        仙鹤草32.1~39.3% 5、妇科用止血、调经、消炎的内服药物,由来源于植物的材料和来源于动物的材料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5~5.0%        阿胶12.7~17.6% 丹参20.0~40.0%        补骨脂10.6~22.0% 淫羊藿10.6~22.0%        山萸肉12.0~14.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6~4.4%        阿胶14.4~17.6% 丹参36.0~40.0%        补骨脂12.0~14.6% 淫羊藿12.0~14.6%        山萸肉12.0~14.6% 7、妇科用止血、调经、消炎的内服药物,由来源于植物的材料和来源于动物的材料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2~5.0%        阿胶12.7~16.5% 丹参18.0~37.2%        补骨脂10.6~22.0% 淫羊藿10.6~22.0%        枸杞子9.0~13.0% 五味子9.0~1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为: 大黄3.2~3.9%        阿胶12.7~15.5% 丹参31.8~37.2%        补骨脂10.6~13.0% 淫羊藿10.6~13.0%        枸杞子10.6~13.0% 五味子10.6~13.0% 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药物的制做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除阿胶外其他药物加4-6倍水煎煮1.5~0.3小时,取清液待用,将滤出的药渣加2-4倍水煎煮0.5-1.5小时,取其清液并与第一次所得清液混合,浓缩至稠膏状,然后烘干粉碎为药粉待用,将阿胶蛤粉烫至无溏心为度并粉碎,将阿胶粉与前述药粉混合,制粒并干燥处理。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中药复配制做的,即用来源于植物的材料和动物的材料配制的,在妇科临床中用于止血、调经、消炎,特别是用于治疗宫腔中置节育器后所致月经紊乱疾病的内服药物。

    宫腔内放置节育器是我国采用的一项重要节育措施。根据宫内节育器使用效果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置环后妇女发生月经紊乱的占12.8%至21.6%,常见症状为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周期缩短。临床统计还表明,置环后发生月经紊乱的患者中55%伴有盆腔及宫颈炎症,部分患者还伴有小腹病疼、腰痛等症状。

    临床对置环后发生的月经紊乱及并发的炎症、痛疼病症主要是采用抗菌素,止血药物或附加止痛药物进行治疗,其有效率为77.78~84.62,且复发率较高。

    根据文献介绍,采用中药治疗宫腔置环引起的月经量过多症状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1、艾汤(详见《艾汤治疗人流、放环后经漏疗效分析》谢震强/《新中医》1984,(8),25。

    2、安宫饮(详见《安宫饮治疗上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沈万生/〈上海中医药〉1988,(12)-11~12)。

    3、环漏汤(详见《环漏汤治疗放环后经漏52例》李丹/《淅江中医药》1990,25(4),~158)。

    4、环宁冲剂(详见《环宁冲剂治疗宫内节育器引起月经异常的疗效观察》朱淑蓉/〈上海中医药〉-1989,(9)。-10~11)。

    上述药物对宫内置节育器引起的月经量过多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对其他并发症状,如经期延长,月经周期缩短、并发炎症等的治疗效果却不很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同于现药物,用于治疗宫内置节育器引起的月经紊乱及其并发症,同时兼有止血、调经、消炎作用的口服药物。

    本发明的药物为二种,其第一种药(以下称药Ⅰ)成份为:

    大黄1.1~5.0%        生蒲黄11.7~15.0%

    阿胶11.1~20.0%        黄芪9.0~24.1%

    丹皮7.4~22.4%        仙鹤草27.0~49.4%

    其第二种药(以下称药Ⅱ)成份为:

    大黄3.5~5.0%        补骨脂10.6~25.0%

    阿胶12.7~18.8%        淫羊藿12.0~15.8%

    丹参20.0~44.0%        山萸肉12.0~15.8%

    本发明的药Ⅰ用于患者在月经期间服用,药Ⅱ在患者月经前和月经后服用。

    作为实现本发明的另一种措施是在药Ⅱ中将组份山萸肉用枸杞子和五味子替换,即药物成份为:

    大黄3.2~5%        淫羊藿9.0~12.9%

    阿胶12.7~16.5%        丹参18.0~38.8%

    补骨脂10.6~22.0%        枸杞子9.0~12.9%

    五味子9.0~12.9%

    采用上述药物既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又可以降低药物成本。

    本发明地另一目的是提供本发明公开药物的一种制做方法。其方法是将除阿胶外其他药物加4-6倍水煎煮1.5-3小时,取清液待用,将滤出药渣加2-4倍水煎煮0.5-1.5小时,取其清液并与第一次所得清液混合,浓缩为稠膏状然后烘干粉碎为药粉待用,将阿胶蛤粉烫至无溏心为度,粉碎后与前述药粉混合,制粒并干燥处理。

    本发明是用中医学理论在对因子宫内节育器引起的月经异常等病因的分析以及现代医学对中医瘀血证研究的基础上组方而成。中医学认为子宫内置节育器引起的月经紊乱不同于其他常见的月经紊乱,它是由于子宫内常期置放异物所致。我们认为根据中医学理论它属于金刃创伤所致胞宫血络损伤瘀阻的血瘀证。瘀结血室,可致胞脉失养,冲任不固而致肾虚、肝脾功能失调,故易致崩致漏;或由精血不足而经迟涩少;或由肝郁气滞而经无定期;或因温热乘袭而腰腹疼痛,赤白带下。因此本发明的组方以活血化瘀为主,兼补益冲任,益肾养血、调肝健脾之功效。为适应妇女月经周期变化的生理特点,制剂分为两型,药Ⅰ用于经期以化瘀消块、减少月经失血量的药物、阿胶、蒲黄等为主,辅以大黄少量,取其清热、凉血,祛瘀行滞,推陈致新,引血归经之义,加强止血作用并促使血小板再生,附加丹皮消炎、抑菌、镇痛,协同仙鹤草止血化瘀、更加黄芪健脾益气、摄血止血,起到活血化瘀、益气清热止血调经之功;药Ⅱ用于经期前后,以益肾填精的药物补骨脂、山萸肉涩精止血,以淫羊藿调补肝肾,补肾冲任,辅以丹参、阿胶、大黄化瘀止血、养血调经,共收益肾填精、养血、止血、调经之功。诸药合用,不仅益肾养血调冲任、活血通瘀兼固涩,而且能行瘀而血不伤,养血而不滞,扶正祛邪,守中有攻。以不同的药用于不同的生理期,二者相辅相成,协同治疗,可以提高和巩固疗效。

    本发明临床应用,经观察三个月经期以上,其有效率大于90%,在治疗过程中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无复发现象,还可使患者食欲增加,精神好转、改善性功能低下症状,减退面部褐斑,改善经期不适及头晕失眠等症状。动物实验表明本发明可以调整性腺分泌,促进血小板数量增加,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并且具有抗炎症、抗慢性钝痛的作用。这些均与临床疗效相吻合。本药物经动物实验未发现有急慢性毒副反应和致畸、致突变作用,对动物血红蛋白、红细胞、雌性激素无明显影响。

    以下提供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

    例1、动物急性毒性实验

    (一)实验动物

    小白鼠,昆明种,体重18-22g,雌雄各半。动物常规饲养。

    (二)实验药物

    药物Ⅰ:

    大黄5%        生蒲黄16.6%        阿胶20%

    黄芪9%        丹皮22.4%        仙鹤草27.0%

    药物Ⅱ

    大黄5%        淫羊藿12.5%        阿胶16.5%

    丹参18%        枸杞子13.0%        补骨脂22%

    (三)药物制备

    将药Ⅰ或药Ⅱ中除去阿胶外的成份加入4-6倍水煎煮1.5-3小时,然后过滤,取其清液待用,将滤出的药渣加2-4倍水煎煮0.5-1.5小时,然后过滤,取其清液并与第一次所得清液混合,将混合液浓缩至稠膏状,然后烘干粉碎为药粉待用。将阿胶蛤粉烫至无溏心为度,然后粉碎并与已粉碎的药粉混合。混合后的药粉制粒并干燥处理。制得药Ⅰ和药Ⅱ。

    (四)实验方法及结果

    将药Ⅰ和药Ⅱ的药粒分别水溶为混悬液。取小鼠60只,随机分为三组,基中一组为对照组。对实验鼠用前述混悬液最大可灌注浓度60%,按0.33ml/10g(体重)灌胃,每6小时一次,连灌三次总量相当于59.4g/Kg(体重)。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同法灌胃。给药后常规饲养,连续观察7天。

    结果:三组小鼠无一例死亡,其活动、摄食均正常,大小便无异常。7天后尸检,肉眼观察未见内脏有形态和颜色改变。此结果说明本发明药物半数致死量均大于59.4g/Kg(体重)。

    例2    动物长期毒性试验

    (一)实验动物

    大白鼠,SD种,体重160±20g,雌雄各半,分笼常规饲养。

    (二)实验药物

    药Ⅰ

    大黄5.0%        生蒲黄11.7%

    阿胶11.1%        黄芪15.4%

    丹参7.4%        仙鹤草49.4%

    药Ⅱ

    大黄5%        淫羊藿13%        枸杞子9.0%

    阿胶16.4%        丹参21.7%        五味子12.9%

    补骨脂22.0%

    (三)药物制备

    与例1相同

    (四)实验方法及结果

    大鼠98只,随机分为药Ⅰ大、中、小剂量,药Ⅱ大、中、小剂量及给水对照组等七组。按受试动物体表面积折合为日给药量2.0625g/Kg,以此剂量的10倍,5倍和2.5倍作计算,将大鼠的长期给药大中小剂量定为20g/Kg、10g/Kg、5g/Kg。作为大、中、小剂量。试验中将药物分1-2次灌胃,连续90天后称重,断头取血,检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取心、肝及左右肾,称重并进行病理检查。

    用药期间各组动物毛色光润,活动如常。受试各组动物摄食逐渐增加,大小便无异常。90天内受试动物无一例死亡。

    各项检查结果如下:

    1)药物对受试动物体重的影响见表1。

    表1 药物对动物体重的影响( X±SD)

    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

    实验结果是三个月后动物体重明显增加,表明本发明可促进动物生长发育。

    2)药物对受试动物外周血象的影响见表2。

    表2-1 药物灌胃三个月后对动物外周血象的影响( X±SD)

    与对照组相比**<0.01*P>0.05

    由实验表明本发明对血红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升高血小板计数,因此具有明显止血作用。

    3)药物对动物肝肾功能的影响。

    实验方法:用赖氏法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用二乙酰-肟显色测定尿素氮,结果见表3

    表3 药物对受度动物肝肾功能影响( X±SD)

    与对照组相比*P>0.05

    实验表明本发明对肝、肾功无明显影响。

    4)药物对受试动物心、肝、肾重量的影响见表4

    表4 药物灌胃三个月后对动物内脏重量的影响( X±SD)

    与对照组相比*P>0.05

    实验表明药物对动物内脏重量无明显影响。

    5)病理检查

    在受试的7组动物中各组随机选取三份心、肝、肾标本做病理切片镜检,结果是各给药组标本与对照组标本无异常。可以断言,本发明对动物内脏无损害作用。

    例3、药物对雌性激素的影响

    (一)实验动物

    刚断奶雌大白鼠,SD种,分笼常规饲养。

    (二)实验药物

    药Ⅰ

    大黄1.3%        生蒲黄13.5%

    阿胶13.5%        黄芪18.2%

    丹皮13.5%        仙鹤草40.0%

    药Ⅱ

    大黄3.2%        淫羊藿13.0%

    阿胶12.7%        丹参37.2%

    补骨脂12.7%        枸杞子10.6%

    五味子10.6%

    (三)药物制备

    同例1

    (四)试验方法及结果

    40只雌鼠随机分为四组,其中给药Ⅰ一组,给药Ⅱ一组,阳性对照组一组,给水对照组一组。给药组按每天1g/Kg(体重)灌胃;阳性对照组每天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5μg/只;给水对照组按每天0.5ml/只生盐水灌胃。给药7天,第8天断头取血测定雌二醇含量,并摘取双侧子宫称重。结果见表5。

    表5 服药一周后对幼大鼠子宫重量时及血清雌二醇的影响( X±SD)

    与给水对照组相比***P<0.01,*>0.05

    由此实验可得本发明对女性激素无明显影响。

    例4、药物止血作用

    (一)实验动物

    小白鼠40只,分笼常规饲养。

    (二)实验药物

    药物Ⅰ

    大黄1.4%        生蒲黄18.0%

    阿胶15.0%        黄芪23.8%

    丹皮11.8%        仙鹤草30.0%

    药Ⅱ

    大黄3.9%        淫羊藿13.0%

    阿胶15.5%        丹参31.8%

    补骨脂10.6%        枸杞子12.6%

    五味子12.6%

    (三)药物制备

    同例1

    (四)实验方法与结果

    受试动物随机分四组,其中给药Ⅰ一组,给药Ⅱ一组,空白对照一组,给血宁(即三黄泻心汤冲剂,重庆桐君阁药厂生产)对照组一组。实验中将药Ⅰ或药Ⅱ制成50%混悬液按0.6ml/10g(体重)分两次灌胃。血宁对照组系将血宁制成50%混悬液,按0.6ml/10g(体重)分两次灌胃。空白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六天。于最后一次给药后一小时测出血时间。

    测定方法为:先按0.15ml/10g(体重)腹腔注射0.5%的戊巴比妥纳轻麻后,将鼠尾尖端剪掉红2厘米,同时即启动秒表计时,每隔30秒用滤纸轻轻沾鼠尾残端,直到沾不到血迹时停止计时,秒表计时即为出血时间。

    结果见表6

    表6( X±SD)

    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

    与药Ⅱ组相比△△P<0.05

    例5、药物对动物凝血时间影响

    (一)实验药物

    同例4

    (二)药物制备

    同例1

    (三)实验动物

    同例4

    (四)实验方法及结果

    实验方法同前例。采血由受试动物内脏取血,用毛细管法测定凝血时间。结果如表7

    表7( X±SD)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1。与药Ⅰ相比△△△P<0.01结果表明该药物均可明显缩短凝血时间,且药Ⅰ作用优于药Ⅱ。

    例6、药物对动物循环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一)实验动物

    杂种白色短家兔,分笼常规饲养。

    (二)实验药物

    药物Ⅰ

    大黄1.3%        生蒲黄13.5%        阿胶13.5%

    黄芪18.2%        仙鹤草44.5%        丹皮9.0%

    药物Ⅱ

    大黄3.9%        补骨脂11.6%        阿胶13.7%

    丹参31.8%        淫羊藿13.0%        枸杞子13.0%

    五味子13.0%

    (三)药物制备

    同例1

    (四)实验方法及结果

    家兔32只,随机分为四组,其中给药Ⅰ一组,给药Ⅱ一组,给血宁一组,空白对照组一组。药Ⅰ、药Ⅱ及血宁冲剂各制成50%的混悬液,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实验中各组按20ml/Kg(体重)灌胃,连续六天给药,于最后一次给药一小时后,耳缘静脉采血,用Wu氏法测定循环内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见表8。

    表8( X±SD)

    与空白组相比***P<0.01

    与药Ⅱ组相比△P<0.01

    结果表明药物可明显促进循环内血小板聚集。药Ⅰ、药Ⅱ其止血作用与促进血小板凝集有关。

    例7、药物对动物凝血酶原时间的影响。

    (一)实验药物

    药Ⅰ

    大黄3.4%        生蒲黄15.0%        阿胶14.8%

    黄芪10.8%        丹皮20.4%        仙鹤草35.6%

    药Ⅱ

    大黄3.2%        补骨脂12.0%        阿胶14.5%

    淫羊藿12.0%        丹参34.3%        枸杞子12.0%

    五味子12.0%

    (二)药物制备

    同例1

    (三)实验动物

    同例5

    (四)实验方法及结果

    实验方法,动物分组与例5相同。由家兔耳缘静脉采血,制备贫血小板抗凝血浆,按照Quick氏一步法测定给药前及给药6天后的凝血酶原时间,结果如表9。

    表9 ( X±SD)

    与给药前相比*P>0.05

    实验表明本发明的止血作用与外源系统无明显关系。

    例8、药物对动物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的影响。

    (一)实验动物

    同上例

    (二)实验药物

    同上例

    (三)药物制备

    同上例

    (四)实验动物

    杂种白色短毛家兔,分笼常规饲养。

    (五)实验方法及结果

    动物分组、给药、及贫血小板抗凝血浆的制备同前。取0.5ml的贫血小板抗凝血浆,加入9ml蒸馏水,0.1ml醋酸,充分混合后置4℃冰箱10分钟,再以3000转/分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加入PH9的硼酸缓冲液0.5ml,轻搅1分钟,放入37℃水浴中2分钟,再加M/20氯化钙0.5ml,开始计时,待其凝固后每隔10分钟观察一次,直至凝块完全溶解,记录时间,即为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结果如表10。

    表10 ( X±SD)

    与给药前相比*P>0.05

    实验表明本发明对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无明显影响。可见本发明的止血作用与所溶系统无明显关系。

    例9、药物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一)实验动物

    大鼠,分笼常规饲养

    (二)实验药物

    药Ⅰ

    大黄1.8%        生蒲黄14.8%        阿胶18.0%

    黄芪19.7%        丹皮9.8%        仙鹤草35.9%

    药Ⅱ

    大黄3.9%        补骨脂11.2%        阿胶14.1%

    淫羊藿11.2%        丹参37.2%        枸杞子11.2%

    五味子11.2%

    (三)药物制备

    同例1

    (四)实验方法

    大鼠2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给药Ⅰ、给药Ⅱ三组。药物制成50%混悬液,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按4ml/100g灌胃,连续六天,最后一天给药后一小时断头取血,进行流变学测定。结果见表11。

    表11-1 ( X±SD)

    实验表明药物可使红细胞压积明显减少,对其他流变学指标无明显改变。

    例10、药物消炎作用实验

    (一)实验动物

    小鼠,分笼常规饲养。

    (二)实验药物

    药Ⅰ

    大黄1.2%        生蒲黄12.3%        阿胶11.7%

    黄芪18.2%        丹皮9.0%        仙鹤草47.6%

    药Ⅱ

    大黄3.9%        补骨脂12.%        阿胶15.5%

    淫羊藿12.0%        丹参32.6%        枸杞子12.0%

    五味子12.0%

    (三)药物制备

    同例1

    (四)实验方法及结果

    小鼠40只,随机分为药Ⅰ组、药Ⅱ组、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药物制成50%的混悬液。阳性对照组用0.5%的氢化可的松,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各组均按0.6ml/Kg分两次灌胃。第二次灌胃后一小时,分别在受试鼠左耳前后面涂混合致炎液(注:内含2%的巴豆油20%无水乙醇,5%蒸馏水和73%的乙醚)0.1ml。两小时后将动物处死,剪取两耳,用直径9mm的打孔器分别在受试鼠两耳同一部位打取耳片,用扭力天平称重,以左耳片重减去右耳片重之差为肿胀度。结果见表12。

    表12 ( X±SD)

    与空白组相比***P<0.01

    与药Ⅰ组相比△△△<0.01

    实验表明本发明具有抗炎症引起水肿的作用,且药Ⅱ作用优于药Ⅰ。

    例11、药物的镇痛作用

    (一)实验动物

    小鼠,分笼常规饲养。

    (二)实验药物

    药Ⅰ

    大黄3.0%        生蒲黄15.3%        阿胶15.3%

    黄芪10.2%        丹皮20.4%        仙鹤草35.8%

    药Ⅱ

    大黄3.6%        补骨脂11.8%        阿胶14.1%

    淫羊藿11.8%        丹参35.1%        枸杞子11.8%

    五味子11.8%

    (三)药物制备

    同例1

    (四)实验方法及结果

    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组、药Ⅰ组、药Ⅱ组四组。其余各组所用的药物灌胃、剂量等同例9。阳性组用0.1%的吗啡。第二次给药后一小时,腹腔注射0.6%的醋酸0.2ml/只,观察20分钟内小鼠出现扭体反应次数,并按下式计算其抑制率

    抑制率= (对照组扭体反应次数-给药组扭体反应次数)/(对照组扭体反应次数)

    实验结果见表13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

    与药Ⅱ组相比△P<0.01

    实验表明本发明对慢性钝痛有对抗作用。

    例12、药物临床使用

    (一)病例来源及患者情况

    以本发明用于临床治疗宫腔置节育器后月经紊乱病例共100多例,患者主要来自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甘肃省榆中县医院和兰州石油化工机器厂职工医院。患者年龄22岁至45岁,其中26岁至35岁者占75%,患者中以月经后或人流术后置环的为主,所置环型为钢环者占91.26%,余为塑料花环和T型环。所有患者均出现月经紊乱症状。患者经妇科检查,其中55.91%伴有妇科女性生殖器慢性炎症改变。经实验室检查表明患者中多有血液流变学及甲皱微循环检测指标异常。

    (二)治疗药物

    药Ⅰ

    大黄1.4%        生蒲黄14.8%        阿胶18.0%

    黄芪19.7%        丹皮10.0%        仙鹤草36.1%

    药Ⅱ

    大黄4.1%        丹参40.0%        阿胶16.%

    淫羊藿13.3%        补骨脂13.3%        山萸肉13.3%

    在治疗中为减低成本,部分患者所用药Ⅱ采用下述配方:

    药Ⅱ

    大黄3.5%        丹参35.3%        补骨脂11.8%

    淫羊藿11.8%        五味子11.8%        枸杞子11.8%

    阿胶14.0%

    上述药物在实际配制中有±5%(组分含量)的重量波动。

    (三)药物制备

    患者中70%用药采用例1方法制备,其余患者用药采用传统中药煎煮后溶液冲阿胶粉服用。

    (四)疗程

    用药观察至少三个月经周期。

    (五)治疗情况

    患者月经期服用药Ⅰ,经前、经后服用药Ⅱ。

    (六)对照组情况

    另设对照组20例,病例来源于兰州医学院妇科门诊。患者情况与治疗组相同。治疗用青霉素,庆大霉素、麦迪霉素消炎,以安络血,止血敏,K3或宫血宁止血。疗程为三个月经周期。

    (七)疗效标准与效果

    1)疗效标准

    1、痊愈:月经量、经期和/或周期恢复正常,且停药后三个月经周期以上仍保持正常者。

    2、基本痊愈:治疗期间月经量、经期和/或周期有两次以上恢复正常者。

    3、显效:治疗后月经量、经期和/或周期连续两次接近正常或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者。

    4、有效:治疗后月经量、经期和/或周期有所好转者。

    5、无效:经治疗症状无改变者。

    2)效果

    1、总疗效:见表14。

    表14

    *X2=7.05 P<0.01

    3)药物对置环后月经量、经期、月经周期紊乱的疗效见表15

    

一种妇科用于调经止血消炎的药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一种妇科用于调经止血消炎的药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一种妇科用于调经止血消炎的药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妇科用于调经止血消炎的药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妇科用于调经止血消炎的药物.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大黄、阿胶、丹皮、生蒲黄、黄芪、仙鹤草和以大黄、阿胶、丹参、补骨脂、淫羊藿,山萸肉或五味子、枸杞子等中草药配制而成的在妇科临床中用于止血、调经、消炎,特别是用于治疗宫腔中置节育器后引起的月经紊乱疾病的内服药物,以及这种药物的制做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