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装备在农用联合收割机或割捆机等机器上的园盘型秸秆切断装置。 在现有的上述那种秸秆切断装置中,有一种是配备在联合收割机后部将秸秆精细切断的装置。它是把联合收割机的脱谷装置输出的秸秆精细地切断成几厘米长,并将回转驱动的多个园盘刀具按规定的间隔配置的那种式样。
在上述那种秸秆精细切断装置中,由于园盘刀具的前端刀刃部分的磨损使切削能力降低这一点已成为问题。
因此,人们采取了对整个园盘刀具的刀刃部分进行热处理来提高整个刀刃部分的耐磨性的措施;但经过长时期使用后,刀刃部分4b的前端4e仍由于磨损而无论如何都不能保持如图10及图11所示那样地园弧形(点划线表示开始使用前的状态),因而造成园盘刀具4的切削能力降低。
在图10和图11所示的情况下,所得到的试验结果是外径为170毫米的园盘刀具4使用约130小时之后,它的前端4e磨损量大约是2.3毫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经过长时期使用也尽量不使切削能力降低的秸秆切断装置。
在上述这样的秸秆切断装置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它是有下面所说的结构,即
在回转驱动的园盘刀具的刀刃部一侧的侧面上,用熔敷或喷镀方法形成由耐磨材料构成的薄膜;从刀刃部分的断面看,耐磨材料的薄膜位于刀刃部分的径向外侧前端上,即在园盘刀具的外周缘部分上形成倾斜面从而构成园盘刀具,这种倾斜面在形成耐磨材料薄膜的那一侧面是直径较大的,而不形成薄膜的那一侧面则是直径较小的,此外,在与园盘刀具的回转轴平行的轴四周,以规定的小间隔并排设置一对由回转驱动将秸秆导引到园盘刀具刀刃部分上的导引构件,使上述的园盘刀具的刀刃部分伸入这一对导引构件之间。
如图11所示,在以前那种结构的刀刃部分4b上,由于两边的侧面4c、4d和4e全部是相同的硬度,因而刀刃部分4b本体无论多硬,两边的侧面4c都同样磨损,而且由于与秸秆接得最好的前端4e比其他部分在先磨损,因而前端的形状随着长时期使用就变得不园,从而使切削能力降低。
与此相对的是,用本发明的结构,即如图1所示,构成刀刃部分4b前端4e的耐磨材料膜5的那一侧面4c比相反一侧面4d有更高的硬度,因而,由于这硬度的差,随着切断作业进行,相反一侧面4d在先磨损,而有耐磨材料膜5的那一侧面4c比它迟后磨损。即,如图1所示的耐磨材料薄膜5平时总是成为尖锐的前端4e,与相反一侧面4d相比,耐磨材料膜5平时处在突出的状态,而且在切断作业进行后还能维持这状态。
由此,在刀刃部分4b上即使有磨损,由于平时总能保持锐利的前端4e,因此切削能力也不会降低。
而且如图1和图2所示,在象本发明那样并排地设置园盘刀具和一对回转的导引构件时,秸秆B处在由一对回转导引构件6、7支撑的状态下被园盘刀具4的刀刃部分4b切断,切断之后,秸秆B在由一对回转导引构件6、7支持的状态下向图2的纸面左斜下方输送。
这时,如图1所示,在园盘刀具4的刀刃部分4b上没有耐磨材料5的那一侧面4d构成向导引构件6的回转面倾斜的倾斜面,随着导引构件6回转,支撑在导引构件6上的秸秆B被压到相反侧面4d上,形成搓揉该相反一侧面4d的状态。
这样,在园盘刀具的刀刃部分上,通过使秸秆搓揉到相反一侧面上,就能进一步促进让上述那样的相反一侧面的在先磨损、而有耐磨材料一侧面比它迟磨损的状态,使两边的差别相当显著。
如上所说,本发明是通过将园盘刀具的刀刃部分一侧的侧面形成耐磨材料薄膜,提高它的硬度,同时使秸秆B在刀刃部分没有耐磨材料的那一侧面搓揉在这两方面加以改进,使园盘刀具的刀刃部分的两侧面磨损发展情况产生显著的差别而构成的。
因而,即使刀刃部分上有磨损,平时也能保持锐利的前端,不会降低切削能力,能使秸秆切断装置中的园盘刀具在再次研磨之前的寿命加长,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园盘刀具在第一和第二回转导引构件的回转前端附近的横断面图,
图2是用来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秸秆切断和输送状态的园盘刀具和第一回转导引构件的回转前端附近的侧面图。
图3是表示从低面右侧看到的图1所示园盘刀具的刀刃部分前端附近的视图,
图4是表示园盘刀具整体的侧面图,
图5是表示第一回转导引构件整体的侧面图,
图6是表示第二回转导引构件整体的侧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秸秆精细切断装置整体的平面图,
图8是表示将园盘刀具进行连续(280小时)切断试验后本发明的状态的刀刃部分附近的放大侧面图,
图9是图8所示的本发明园盘刀具的刀刃部分的断面图(点划线表示开始使用前的状态),
图10是表示将以前的园盘刀具连续进行(170小时)切断试验后的状态的刀刃部分附近的放大侧面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以前的园盘刀具刀刃部分的断面图(点划线表示开始使用前的状态)。
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7表示联合收割机用的秸秆精细切断装置,它是本发明的秸秆切断装置的一个例子。这个秸秆精细切断装置是水平地架设两根回转轴1、2,用间隔套管3把园盘刀具4按规定间隔安装在回转轴1上,用间隔套管8把第一回转导引构件6和第二回转导引构件7按规定间隔安装在回转轴2上而构成的,把从脱谷装置(图中未表示)输出的秸秆B提供到回转轴1、2之间,由园盘刀具4精细地切成几厘米长,排出到农场中。
下面,对园盘刀具4进行说明。如图1、3、4所示,它是在平板状的园盘刀具本体4a上,沿着从园盘刀具的回转轴心向外发散的方向,对构成刀具刃部4b的外周缘部分进行压力加工,形成放射状并且有相对于回转方向的前角A的波纹形(这里所谓的波纹形是指从沿着园盘刀具的侧面观看园盘刀具时的形状,即指图3上所看到的波状)。然后,如图1的断面图所见到的那样,通过熔敷或喷镀,在刀具刃部4b的纸面上侧面4c上形成耐磨性材料薄膜5。作为这种耐磨材料5的一个例子,它含有钒合金或陶瓷,耐磨材料薄膜5的厚度是8微米的程度,它的显微威氏硬度是3200的程度。
此后,如图1所示,在园盘刀具4的刀刃部分4b没有耐磨材料5的那一侧,如将多余部分切断那样,将面4d切成倾斜,使耐磨材料薄膜5位于刀刃部4b的前端4e上那样构成。用这种切断工序,开始时如图4所示,把园盘刀具4的刀刃部分4b形成放射状的波纹形,即形成一种锯齿状(这里所谓的波纹状是指沿着园盘刀具的回转轴心看它时所能见到的波纹状)。
如图5和图1所示第一回转导引构件6是园盘状的,与园盘刀具4一样,在把它的外周缘部分压力加工成波纹状之后,通过倾斜地切断也形成锯齿状。如图6和图1所示,第二回转导引构件7也是园盘状的,在它的外周缘部分上等间距地设置着六个大的第一突出部分7a,在各第一突出部分7a之间设置着小的第二突出部分7b。
如图1和图7所示,第一回转导引构件6和第二回转导引构件7以规定的小间隔安装在回转轴2上,把多对这样的第一和第二回转导引构件6、7以规定的间隔安装在回转轴2上。而且,把安装在回转轴1上的各个园盘刀具4的刀刃部分4b插入在第一及第二回转导引构件6、7之间。再有,回转轴1、2被回转驱动时,回转轴1、2的回转方向设定成逆时针方向,用比回转轴2更高的速度回转驱动园盘刀具4一侧的回转轴1。
由于上述的结构,从脱谷装置出来的秸秆B是与回转轴1、2平行地被投入到园盘刀具4和第一与第二回转导引构件6、7之间的,由上,如图1和图2所示,秸秆B的各个部分在由第一和第二回转导引构件6、7支撑的状态下被园盘刀具4的刀刃部分4b切断。在切断之后,秸秆B的各个部分在由第一与第二回转导引构件6、7支持的状态下,沿图2纸面向左斜下方输送。
这种情况下,如图1所示,与园盘刀具4的刀刃部分4b上有耐磨材料5的那一侧面4c相反的侧面4d构成向第一回转导引构件6的回转面倾斜的倾斜面,随着第一回转导引构件6的回转,支撑在第一回转导引构件6上的秸秆B的一部分压在相反侧面4d上,形成搓揉的状态。而且,由于园盘刀具4以比第一回转导引构件6更高速度回转,因此就更促进这种搓揉现象。与此相对,支撑在第二回转导引构件7上的秸秆B的一部分不是特别在园盘刀具4刀刃部分4b的有耐磨材料5的那一侧面4c上进行搓揉,它仍按原样向图2纸面左斜下方输送。
这样,由于采用了只把园盘刀具4的刀刃部分4b的一个面4c用耐磨材料5增硬,并且使秸秆B在刀丸部分4b上有耐磨材料5的那一侧面4c上不怎么搓揉,而使其在相反侧面4d上进行搓揉这两个措施,因而园盘刀具4刀刃部分4b的两个侧面4c、4d磨损情况就产生显著的差别。这样,即使园盘刀具4的刀刃部分4b上有磨损,也能使之经常保持尖锐的端部4e,可长时期地保持园盘刀具4的切削功能。
如上所述地构民园盘刀具4,并在配置第一回转导引构件6和第二回转导引构件7后进行试验时,得到了如图8和图9所示的试验结果。这时,外径约170毫米的园盘刀具4在约280小时使用后,它的前端4e的磨损量的试验结果大约是2.0毫米,这与图10和图11所示的以前的外径约170毫米的园盘刀具在约130小时使用后,它的前端4e的磨损量试验结果大约是2.3毫米相比较,每单位时间所磨损掉的尺寸有了显著的差别,而且从各个图的比较可清楚地看到,本发明与现有的园盘刀具相比,在维持刀刃断面形状的尖锐程度方面也有显著的差别。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是把外周缘的刀刃部分4b通过压力加工形成波纹状,但也可以形成具有波纹状交替角度的锯齿形,或不进行压力加工而作成简单的平板状。上述的实施例是具有多个园盘刀具4和第一、第二回转导引构件6、7组的秸秆精细切断装置,但在收割农场种植的秸秆类作物的收割机中,也能把本发明如同割捆机那样用在切断农场所种植的秸秆类作物的秸秆切断装置中,在这种情况下就只具有一组或两组园盘刀具4与第一、第二回转导引构件6、7。
为了便于与附图进行对照,把符号记入各项权利要求里,但不应因这种记入而理解成本发明仅局限于附图所示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