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配制酒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含奶、蛋、豆类蛋白质酒及其制造方法。 动植物蛋白质不能与酒精(乙醇)溶合,在有关资料里早已有定论。如《中药制剂学》一书说:“亲水性成分,除蛋白质、粘液质、果胶、淀粉和部份多糖外,大多能在乙醇中溶解。”该论述说明,制造含有蛋白质的酒尚缺乏先例。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过特殊处理,使含蛋白质类的物质能与酒配制成口味独特,营养丰富的含奶、蛋、豆类蛋白质酒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奶、蛋、豆这三种物质都属于碱性物质,因此,与它们配制的酒亦必须呈碱性,若有酸性物质或PH值较低(5以下)的物质加入,势必会引起蛋白质或快或慢的分解沉淀。啤酒、果酒、黄酒等的PH值均在5以下,故不能用来制造蛋白质酒。白酒的PH值在6的范围,但白酒在勾兑配制时,必须加入各种酸(如甲、乙、丙、丁、己、乳酸等)、各种酯(如乙酸乙酯、已酸乙酯、乳酸乙酯等)等酸性物质,且越是好酒、名酒越是适量的加多,所以市场上销售的瓶装白酒亦不能用来制蛋白质酒,只能用普通发酵刚蒸出来的白酒。酒精的PH值在6~6.5之间,其含酸率极低,即使是三级酒精也只是0.002%,将蛋白质类物质加到这样的酒精和白酒里,酒液呈溶合状态,但必须是食用酒精。如果发酵时用碱性物质,造出弱碱性酒,再配制成蛋白质酒就更稳定。
奶、蛋、豆类物质含脂肪量高,如牛奶含30.6%,蛋黄含30%,黄豆含18.4%,而脂肪不能溶于水和酒液,这些脂肪不除,它不仅会浮在酒面上,粘着瓶壁,影响雅观,时间长了还会引起蛋白质酒的水解变质,故必须除去蛋白质类物质里的脂肪。
如果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奶、蛋、豆这三类物质就可以制成奶酒、蛋清酒、蛋黄酒、全蛋酒、豆浆酒、蛋奶酒、豆奶酒等系列配制酒。由于这些酒的浓度比一般酒高,里面含有各种蛋白质,故各种口味独特,营养丰富,且不沉淀,不分离,口感很好。
蛋白质类酒制法如下:
1、奶酒:
无论是何种动物奶,只要它属于碱性,就可以制酒。牛奶、羊奶最明显呈碱性,又最大量,所以最宜用来制酒。将奶脱脂,这属已有成熟技术,故不详述,含脂要求在0.1%以下。
用脱脂鲜奶,或脱脂奶粉用热开水(最好是热蒸馏水)兑成奶液,加入未经勾兑的白酒或食用酒精,搅拌均匀即得淡奶酒,加糖或不加糖均可,由人而定,加糖则再多次搅拌,糖可先加也可后加,搅拌至充分溶解,即得甜奶酒。
2、豆酒:
凡属碱性的植物豆类,只要能磨制成浆,都可制酒。黄豆是公认能制浆的碱性豆,所以最好用黄豆制豆浆酒。将豆脱壳磨浆(或脱壳粉碎制浆),去渣脱脂。以后加酒也与奶酒的制法基本相同,只是制豆浆酒时,对含脂率要求可以松动一些,酒度可以提高一些。
3、蛋酒:
蛋类都可以制酒,但以鸡蛋、鹌鹑蛋制的酒最好喝,鸭蛋鹅蛋次之。蛋类各个部位含脂肪状况差别极大,如鸡蛋的全蛋含脂肪11.6%,蛋黄含30.6%,蛋清只含0.1%,所以用蛋清制酒不必脱脂,用全蛋或蛋黄制酒就需先脱脂。
以下分别说明:
a.蛋清酒:
新鲜地蛋清要用常温冷开水或常温冷蒸馏水稀释,最好是生物碱开的碱性水稀释,加糖搅拌,最后用未勾兑的白酒或酒精适量地加到有甜度的稀释的蛋清液里去,再搅拌至充分溶合即成蛋清酒。
b.全蛋和蛋黄酒:
将全蛋和蛋黄先脱脂,以后的制法与制奶酒基本一样。
4、蛋、奶、豆复合酒:
复合的奶蛋豆酒的制法就是互相调配。因为这些均属碱性物质,所以在制作时将脱脂后的奶蛋豆任意互相调配,或多或少,或先或后,或甜或淡都可以,配酒方法也与以上方法相同。
对有关物质和技术的要求:
1.对脱脂要求含脂率应在0.1%以下。
2.食用酒精与白酒均应达到国家标准,若能生产出弱碱性的白酒和酒精更好。
3.糖,一般为白砂糖,其他糖也可用,但PH值应在6.5以上。糖度(以干物质计)应在50~80%之间,少放或不放均可,但不能超过80%。
4.酒度要求不能过高,15~50%均可,20%最合适,过高会造成分离沉淀。
5.浓度,要求能流动为宜,浓稀均可由人。也可微量加入一点香精等添加剂。
实施例:
制20度奶酒。称取脱脂奶粉100Kg,加入400Kg90℃的热开水,调匀成奶液,加入80Kg20%的食用酒精,再加白砂糖50Kg,搅拌多次,每次三分钟,三小时一次,直至糖完全溶解,即可装瓶,得到奶酒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