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状物的卷绕机构.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298977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84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00540.6

申请日:

2004.01.12

公开号:

CN1521030A

公开日:

2004.08.1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0J3/02

主分类号:

B60J3/02

申请人:

株式会社利富高;

发明人:

小杉昭男; 白势右一; 三本松亨

地址:

日本神奈川

优先权:

2003.01.15 JP 2003-006548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熊志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使各种片状物以可以拉出的状态保持成卷绕状的卷绕机构的改进。在使片状物以能够拉出的状态保持卷绕状的卷绕机构中,在卷绕时给与卷绕轴一定的制动的同时,在拉出时完全不给与这样的制动,从而能无阻力地将片状物拉出。本发明的卷绕机构具有:片状物S的一端被固定的该片状物S的卷绕轴(1)上;一直给与卷绕轴(1)朝向片状物S被卷绕到卷绕轴(1)上的正转方向f的弹力的弹力装置(2);仅对卷绕轴(1)的正转给与恒定制动的制动装置(3)。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片状物的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片状物的一端被固 定的该片状物的卷绕轴;一直给与该卷绕轴朝向片状物被卷绕到上述卷 绕轴上的正转方向的弹力的弹力装置;仅对卷绕轴的上述正转给与恒定 制动的制动装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物的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动 装置具有:安装在卷绕轴上并伴随着该卷绕轴的旋转而旋转的内侧旋转 体;使内侧旋转体以放在内部的状态下并可旋转的外侧旋转体;收放外 侧旋转体的壳体;被收放在从内侧旋转体的外圆周侧向旋转中心侧凹陷 的凹部的行星齿轮体;在外侧旋转体的内壁部设有与行星齿轮体咬合的 圆周状齿轨部,在外侧旋转体和壳体之间形成间隙的同时,还在该间隙 中封入粘性流体,而且,在伴随着卷绕轴正转的内侧旋转体也正转时, 使行星齿轮体的旋转受到限制。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状物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卷绕 轴的两端分别备有制动装置。

说明书


片状物的卷绕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各种片状物以可以拉出的状态保持成卷绕状的卷绕机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9-185148号公报)所示,在汽车后座罩装置中,在卷绕轴收放盒的内壁设置与该汽车后座罩弹性接触的弹簧部件。

    但是专利文献1的装置在拉出汽车后座罩时也受到了因弹簧部件的制动的作用。

    在专利文献1的图3所示地方式中,虽然制动只作用在拉出的最初阶段,但拉出汽车后座罩时制动起作用的状态这一点没有变化。

    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相对于卷绕轴的制动力根据汽车后座罩的拉出量而容易变化,尤其难以使卷绕速度稳定。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使片状物以能够拉出的状态保持成卷绕状的卷绕机构中,在卷绕时给与卷绕轴一定制动的同时,在拉出时完全不给与这样的制动,从而使片状物的拉出无阻力地进行。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片状物卷绕机构,其具有:片状物的一端被固定的该片状物的卷绕轴;一直给与该卷绕轴朝向片状物被卷绕到上述卷绕轴上的正转方向的弹力的弹力装置;仅对卷绕轴的上述正转给与恒定制动的制动装置。

    采用这种结构,在片状物的拉出操作时能够使卷绕轴阻力很小地反转,从而能够使拉出顺利地进行。另一方面,一旦通过解除在拉出的片状物的另一侧的把持和一次性的固定而容许卷绕轴正转时,就使该卷绕轴的正转自动开始,能够卷绕该片状物的同时,还能够使该卷绕的势头减小而在卷绕时不产生各部件强烈的撞击和破损。另外,能够避免不协调感的片状物的卷绕。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片状物卷绕机构,是在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是,上述制动装置具有:安装在卷绕轴上并伴随着该卷绕轴的旋转而旋转的内侧旋转体;使内侧旋转体以放在内部的状态下并可旋转的外侧旋转体;收放外侧旋转体的壳体;被收放在从内侧旋转体的外圆周侧向旋转中心侧凹陷的凹部的行星齿轮体;在外侧旋转体的内壁部设有与行星齿轮体咬合的圆周状齿轨部,在外侧旋转体和壳体之间形成间隙的同时,还在该间隙中封入粘性流体,而且,在伴随着卷绕轴正转的内侧旋转体也正转时,使行星齿轮体的旋转受到限制。

    采用该结构,在卷绕轴反转时,使通过利用该卷绕轴的反转在外侧旋转体内反转的内侧旋转体而被推压的行星齿轮体能够沿外侧旋转体的圆周状齿轨部边旋转边移动,从而在该反转时能使外侧旋转体不随内侧旋转体的旋转而旋转。由于粘性流体被封入外侧旋转体和壳体之间的间隙,所以不会对内侧旋转体的反转、即卷绕轴的反转给与制动。并且,能够可靠地得到在对片状物的拉出操作时不产生阻力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卷绕轴正转时,能够对通过利用该卷绕轴的正转而在外侧旋转体内被正转的内侧旋转体推压的行星齿轮体的旋转进行限制。一旦行星齿轮体的旋转这样被限制时,通过与外侧旋转体的圆周状齿轨部咬合的行星齿轮体,在该正转时也可以使外侧旋转体随着内侧旋转体的旋转而旋转。这样当外侧旋转体旋转时,利用上述粘性流体,能对外侧旋转体的内侧旋转体的正转,亦即,卷绕轴的正转给与制动。总之,能够利用弹力装置可靠地得到对拉出的片状体进行自动卷绕的动作产生阻力的状态。

    另外,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的片状物卷绕机构,是在本发明的第一或第二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是,在卷绕轴的两端分别备有制动装置。

    采用该结构,由于能够在卷绕轴的两端分别产生通过使卷绕轴正转时因制动装置的制动,能够使卷绕轴的正转稳定的同时,还对该卷绕轴的正转给与适当的制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卷绕机构的概要的斜视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卷绕机构的重要部位的截面结构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卷绕机构的重要部位的截面结构图。

    图4是制动装置3的俯视图。

    图5是制动装置3的侧视图。

    图6是制动装置3的仰视图。

    图7是图4的沿A-A线的截面图。

    图8是图7的沿B-B线的截面图(正转时)。

    图9是图7的沿A-A线的截面图(反转时)。

    图中

    S  片状物

    F  正转方向

    1  卷绕轴

    2  弹力装置

    3  制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至图9对本发明的典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还有,为了易于理解卷绕机构的概要,其中的图1分离表示构成该机构的各部件。还有,图2、图3分别以截面表示组装构成该机构的制动装置3的一侧、和组装构成该机构的弹力装置2的一侧。另外,图4至图9,分别表示制动装置3,其中图8、图9分别表示卷绕轴1正转时的制动装置3内部的样子、和卷绕轴1反转时的制动装置3内部的样子。

    该实施方式的卷绕机构是在可以将各种片状物S拉出的状态下保持卷绕状的一种机构。

    作为这些片状物S,预定为各种纺织品、编织品、网状体、合成树脂制的片状物等。

    另外,该卷绕机构能够用于在可以将如下片状物拉出的状态下保持卷绕状,这些片状物是:成为汽车后座罩的片状物S、成为遮阳罩的片状物S、成为卷帘的片状物S等以可以被。

    该卷绕机构具备:

    (1)卷绕轴1、

    (2)弹力装置2、

    (3)制动装置3。

    卷绕轴1使片状物S的一端固定。然后,将这被固定的片状物S通过卷绕轴1的正转而卷绕上,另外,在把持被卷绕的片状物S的另一端进行操作以拉拽该片状物S时,通过卷绕轴1的反转以容许将这样被拉拽的片状物S的拉出。

    弹力装置2一直给与该卷绕轴1朝向片状物S被卷绕到该卷绕轴1上的正转方向f的弹力。即,通过该弹力装置2,一旦解除对如上所述被拉出的片状物S的另一端的把持和一次性的固定,容许卷绕轴1正转的同时,该卷绕轴的正转会自动进行,使得该片状物S被卷绕在卷绕轴1上。被拉出的片状物S的另一端的一次性固定,典型的是,能够通过使设置在该片状物S的另一端的挂钩等挂在设置在位于片状物S的拉出的前端的壁面等的被挂住部。例如,在片状物S用作汽车后座罩的场合,在车辆的后门一侧设置上述被挂住部,通过使该片状物S的钩挂在该被挂住部,能够使用该片状物S覆盖车辆的后部收放部的上方的片状物S维持拉出状态。一旦解除该挂钩的挂住,片状物S如上所述那样被卷绕,车辆后部的收放部的覆盖状态以一次操作就予以解除。

    制动装置3其结构是只对卷绕轴1的上述正转给与一定制动。即,制动装置3其结构对卷绕轴1的上述反转不给与主动的制动。

    因此,采用该实施方式的卷绕机构,在片状物S的拉出操作中能够无阻力地使卷绕轴1反转,能够使该拉出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当通过解除对被拉出的片状物S的另一端的把持和一次性的固定而容许卷绕轴1正转时,使该卷绕轴1的正转自动开始,能够卷绕该片状物S的同时,还能够使该卷绕的势头受到抑制从而在卷绕时使各部件不产生强烈的撞击和破损。另外,能够避免不舒适感的片状物的卷绕。

    也有把该制动装置3分别配备在卷绕轴1的两端部的情况。

    这种场合,由于卷绕轴1正转之际能够由制动装置3在卷绕轴1的两端部分别产生制动,能够使卷绕轴1的正转稳定的同时,能对该卷绕轴1的正转给与更加适当的制动。

    在图示的例子中,卷绕轴1的结构为两端开放的空心筒状体。片状物S,沿其宽度方向的一侧的边缘部,亦即,使一端沿着该卷绕轴1的轴线方向被固定在该卷绕轴1的外圆周部。

    在图示的例子中,该卷绕轴1可以旋转地收放在沿长度方向具有上述片状物S的拉出狭缝41的细长主盒4内。

    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在该主盒4的一端可旋转地支承卷绕轴1的一端的同时,在该主盒4的另一端,通过构成制动装置3的后述的内侧旋转体30的接合部30d可旋转地支承卷绕轴1的另一端。

    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弹力装置2是由从卷绕轴1的一端装入该卷绕轴1的内部的螺旋弹簧20构成的。在图示的例子中,该螺旋弹簧20的一端20a从卷绕轴1的一端装入该卷绕轴1内、被固定在设置于支承该卷绕轴1的一端的主盒4的一端部的轴体42上,而且,该螺旋弹簧20的另一端20b被固定在卷绕轴1的内部。然后,通过使卷绕轴1反转,使螺旋弹簧20的直径弹性收缩,在该螺旋弹簧20中就积蓄了对卷绕轴1的正转方向f的弹力。

    另一方面,在图示的例子中,制动装置3的结构具备:

    (1)内侧旋转体30、

    (2)外侧旋转体31、

    (3)壳体32、

    (4)行星齿轮体33、

    (5)粘性流体(图示省略)、

    内侧旋转体30采用的是安装在卷绕轴1上并伴随该卷绕轴1的旋转而旋转的结构。

    在图示的例子中,由一面敞开的壳体底座32a和从前方堵住该壳体底座32a的敞开部32b的外边缘部、在前面具备大的通孔32e的盖体32d构成上述壳体32的同时,将外侧旋转体32收放在该壳体底座32a中后,将内侧旋转体30收放在该外侧旋转体31的里面,之后,再把盖体32d安装在该壳体底座32a上从而堵住壳体底座32a的敞开部32b,这样来装配制动装置3。这样装配的制动装置3在图示的例子中,通过被嵌入堵住主盒4的另一端的固定具43内,并把该固定具43固定在主盒4的另一端,从而对主盒4进行组装。

    内侧旋转体30使处于与其旋转轴x垂直方向的两个面中的一个面(以下称为内侧旋转体30的前面30a)面对盖体32d的内表面,而且,使这两面中的另一个面(以下称为内侧旋转体30的背面30b)面对外侧旋转体31的后述的底面31a,而且使处于这两个面之间的侧面30c面对外侧旋转体31的内壁31b来组装。

    在内侧旋转体30的前面30a上成一体设置朝该内侧旋转体30的旋转轴x的方向突出的接合部30d。在图示的例子中,该接合部30d的构造使其呈圆筒一端与内侧旋转体30的前面30a连接成一体的圆筒状结构,呈使形成于上述盖体32d的中央位置的通孔32e突出于外方。而且,在图示的例子中,通过从卷绕轴1的另一端把该接合部30d插入该卷绕轴1内,使其经由该内侧旋转体30将卷绕轴1的另一端支承在上述主盒4的另一端部。在图示的例子中,在该接合部的外圆周部沿该接合部30d的圆筒轴线形成延伸的定位的加强筋30e的同时,在卷绕轴1的另一端,在该卷绕轴1的另一端敞开部32b形成向外敞开的、沿该卷绕轴1的另一端的旋转轴线延伸的切口10,通过使该定位的加强筋30e插入该切口10来使接合部30d插入卷绕轴1内,从而使卷绕轴1与内侧旋转体30一体化。

    另外,在内侧旋转体30的背面30b,在该内侧旋转体30的旋转中心位置形成向该内侧旋转体30的前面30a一侧凹进去的轴孔30f。

    另一方面,外侧旋转体31以把内侧旋转体30收放在内部的状态可以在壳体32内旋转。在图示的例子中,该外侧旋转体31具有朝向壳体底座32a的内侧面的旋转侧板部31c和底板部31d,其结构使得可从与底板部31d相对的敞开一侧把内侧旋转体30放进其内部。与此同时,在由外侧旋转体31的底板部31d构成的底面31a,即在该外侧旋转体31的旋转中心位置形成轴突部31e。然后,在图示的例子中,使该轴突部31e在插入内侧旋转体30的轴孔30f的状态下,将内侧旋转体30放进外侧旋转体31内,从而使内侧旋转体30以外侧旋转体31的轴突部31e为中心旋转。

    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壳体底座32a底部的大致中央位置形成轴凹部32c的同时,在外侧旋转体31的底板部31d的外侧面,在该外侧旋转体31的旋转中心位置形成插入该轴凹部32c的轴突部31f。

    另外,内侧旋转体30具有从内侧旋转体30的外圆周向旋转中心侧凹进去的凹部30g。而且,上述行星齿轮体33被放入在该内侧旋转体30的凹部30g中。

    另外,在外侧旋转体31的内壁部(旋转侧板部31c的内侧面部),设置与行星齿轮体33咬合的旋转状齿轨部31g。

    然后,伴随着上述卷绕轴1的正转的内侧旋转体30正转时,行星齿轮体33的旋转被限制。

    另外,在外侧旋转体31与壳体32之间形成间隙34的同时,在该间隙34中封入未图示的粘性流体。

    具体说来,在图示的例子中,外侧旋转体31的底板部31d的外面与壳体底座32a的底部之间形成间隙34,将硅油等粘性流体封入该间隙34中。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外侧旋转体31的旋转侧板部31c的前端外侧镶上密封环35,以免该粘性流体从壳体底座32a的敞开部32b流出来。

    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内侧旋转体30上形成三处凹部30g··30g。各凹部30g··30g间的间距在环绕内侧旋转体30的旋转轴的方向上基本相等。另外,各凹部30g··30g是尺寸形状都基本相同的结构。

    该凹部30g在内侧旋转体30的侧面和内侧旋转体30的前面30a以及背面都朝外方敞开。

    另外,该凹部30g使在内侧旋转体30反转时按压收放在凹部30g中的行星齿轮体33的凹部30g壁面为该行星齿轮体33的外圆周,亦即通过齿轮齿的前端沿假想圆的圆弧的圆弧面30h。

    另外,该凹部30g使在内侧旋转体30正转时按压收放在凹部30g的行星齿轮体33的凹部30g壁面为与该行星齿轮体33的外圆周的连线、即为大致沿通过行星齿轮体33的旋转中心和内侧旋转体30的旋转中心的假想直线的直面30i。然后,在该直面30i和内侧旋转体30的外圆周面之间,该直面30i被推压到行星齿轮体33进行上述正转时,形成有比行星齿轮体33的外圆周面更加稍向内部嵌入的角部30j。

    即,凹部30g的圆弧面30h和直面30i之间的间距比行星齿轮体33的上述外圆周的直径稍大,另外,行星齿轮体33不以内侧旋转体30及外侧旋转体31任何一个为轴来支撑。

    另一方面,收放在三处的凹部30g的行星齿轮体33的任何一个都以大致相同的尺寸和相同的形状来构成。另外,任一个行星齿轮体33也以该行星齿轮体33的旋转轴x’大致沿着内侧旋转体30的旋转轴的方向收放在内侧旋转体30的凹部30g内,

    然后,内侧旋转体30的凹部30g的底和外侧旋转体31的内壁部之间的间距的构成使其与行星齿轮体33的直径大致相等。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在卷绕轴1反转时,能够使通过利用卷绕轴1的反转在外侧旋转体31内反转的内侧旋转体30而被推压的行星齿轮体33沿着外侧旋转体31的圆周状齿轨部31g一边旋转一边移动,在该反转时能够使外侧旋转体31不随着内侧旋转体30的旋转而旋转。(图9)由于在外侧旋转体31和壳体32之间的空隙34中封入了粘性流体,就不会对内侧旋转体30的反转,亦即卷绕轴1的反转给与制动。总之,能够可靠地得到不对片状体的拉出操作产生阻力的状态。

    具体地说,一旦这样使内侧旋转体30反转时,内侧旋转体30就使上述凹部30g的圆弧面30h对行星齿轮体33进行推压,但由于该圆弧面30h是沿行星齿轮体33的外圆周的面,因而不会因该推压而妨碍行星齿轮体33的旋转,行星齿轮体33就沿上述圆周状齿轨部31g边旋转边移动,而不会使圆周状齿轨部31g,亦即,外侧旋转体31旋转。

    另一方面,在卷绕轴1正转时,能够对通过利用该卷绕轴1的正转在外侧旋转体31内正转的内侧旋转体30而被推压的行星齿轮体33的旋转进行限制。一旦这样对行星齿轮体33的旋转进行限制,通过与外侧旋转体31的圆周状齿轨部31g咬合的行星齿轮体33,该正转时能够使外侧旋转体31也随着内侧旋转体30的旋转而旋转。(图8)这样当外侧旋转体31回转时,利用上述粘性流体对外侧旋转体31的内侧旋转体30的正转,亦即卷绕轴1的正转给与制动。总之,能够可靠地得到对通过拉出的片状体的弹力装置2对自动的卷绕动作产生阻力的状态。

    具体地说,一旦这样使内侧旋转体30正转时,内侧旋转体30使上述凹部30g的直面30i对行星齿轮体33进行推压的同时,由于该直面30i和内侧旋转体30的外周面的相互连接的角部30j,亦即,在凹部30g的入口的角部30j的一侧嵌入临近行星齿轮体33的齿轮的齿之间,因此行星齿轮体33的旋转受到该推压的限制,使圆周状的齿轨部31g与该行星齿轮体33咬合的外侧旋转体31就与内侧旋转体30在相同的方向上旋转。

    采用本发明的片状物卷绕机构,能够在卷绕时给与卷绕轴稳定的制动的同时,在拉出时完全不给与这样的制动,能够毫无阻力地进行片状物的拉出。

片状物的卷绕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片状物的卷绕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片状物的卷绕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片状物的卷绕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片状物的卷绕机构.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使各种片状物以可以拉出的状态保持成卷绕状的卷绕机构的改进。在使片状物以能够拉出的状态保持卷绕状的卷绕机构中,在卷绕时给与卷绕轴一定的制动的同时,在拉出时完全不给与这样的制动,从而能无阻力地将片状物拉出。本发明的卷绕机构具有:片状物S的一端被固定的该片状物S的卷绕轴(1)上;一直给与卷绕轴(1)朝向片状物S被卷绕到卷绕轴(1)上的正转方向f的弹力的弹力装置(2);仅对卷绕轴(1)的正转给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