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山茭白田套养泥鳅的养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山茭白田套养泥鳅的养殖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82196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8CN104082196A21申请号201410267119522申请日20140616A01K61/00200601A01G1/0020060171申请人胡宏处地址241224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繁阳镇峨溪路新世纪花园小区E3幢204室72发明人胡宏处54发明名称一种高山茭白田套养泥鳅的养殖方法57摘要一种高山茭白田套养泥鳅的养殖方法,包括品种选择,田块选择与田间工程,茭白移植,消毒施肥,鳅苗的放养、饲养管理和捕捞收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高山茭白田套养泥鳅的养殖方法,充分根据茭白的生长特点和泥鳅的生长发育规律,整个养殖过。
2、程操作简单,投入成本低,种养管理方便,经济产出率高,同时充分利用茭白与泥鳅生长共性,大量地使用有机肥而减少化肥和有机磷等农药用量,做到了生态养殖,提高了茭白和泥鳅的品质,保护了环境,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82196ACN104082196A1/1页21一种高山茭白田套养泥鳅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步骤组成步骤1品种选择,泥鳅选择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的大鳞副泥鳅作为养殖对象;茭白选择生长快的杭州茭白作为种植对象;步骤2田块选择与田间。
3、工程,选择高山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容易、管理方便的田块;面积以12亩为好;鱼沟开挖成“田”字或“井”字形,沟宽40CM,深50CM;鱼溜设在田块的四角或对角,鱼溜宽12M,深5060CM,鱼溜与鱼沟相通;鱼沟、鱼溜的面积占田块总面积的36;在开挖鱼沟、鱼溜的同时,可利用土方加高田埂,使田埂高出田板60CM,以保证茭白田蓄水时水深达到2540CM;进排水口呈对角设置,进排水口安装过滤网,高出田埂30CM;步骤3茭白移植,在春季4月份茭白旧茬分蘖期进行移植,行、株距为05M05M,且要浅栽,水位保持在1015CM;步骤4消毒施肥,鳅苗放养前10天左右,每亩用生石灰1520KG或漂白粉1。
4、25KG,兑水搅拌后均匀泼洒;在茭白田灌水前,每亩施经发酵过的有机粪肥750KG左右;步骤5鳅苗放养,茭白田套养泥鳅的最好是来源于泥鳅原种场,选择体形好、个体大、无病无伤的年龄在2龄,雌性体重1525G,雄性体重12G以上,于茭白移植成活后放养,一般亩放35克/尾规格的鳅苗225万尾,放养前用3的食盐液浸泡10分钟,消毒后入田;步骤6饲养管理,茭白田套养泥鳅,饲养管理主要集中在施肥、投饲、水质调节和防逃防害等几个方面;在养殖过程中应在鱼沟、鱼溜中定期追施经发酵的畜、禽粪等,田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CM,水色以黄绿色为好;当水温在2023时,动、植物性饲料应各占50,水温2428时动物性饲料应占。
5、70;日投喂两次,上午710时和下午46时各一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5;茭白移植和苗种放养初期,鱼幼苗矮可以浅灌,水位保持1015CM;随着茭白长高,鱼种长大,要逐步加高水位至20CM左右;茭白田排水时,不宜过急过快;夏季高温季节要适当提高水位或换水降温;鱼沟、鱼溜中要定期泼洒生石灰进行消毒;要坚持每天巡田;防治茭白病虫害时应尽量采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控制安全用量;步骤7捕捞收获,泥鳅采用饵料诱捕,把炒香的米糠及其他泥鳅喜食的饵料放在网具内进行诱捕;适时地收割茭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山茭白田套养泥鳅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养殖面积为12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山。
6、茭白田套养泥鳅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鱼沟开挖成“田”字或“井”字形,沟宽40CM,深5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山茭白田套养泥鳅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亩放35克/尾规格的鳅苗225万尾。权利要求书CN104082196A1/4页3一种高山茭白田套养泥鳅的养殖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是涉及立体生态农业养殖模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山茭白田套养泥鳅的养殖方法。背景技术0002泥鳅生态养殖大都采用小水泥池、网箱种植水草的养殖等方式。泥鳅,拉丁学名ORIENTALWEATHERSH,泥鳅属。在中国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各地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天然淡水水。
7、域中均有分布,尤其在长江和珠江流域中下游地区,泥鳅的人工养殖随着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全国也都大体呈现这种趋势。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泥鳅为高蛋白质、低脂肪类型的名优水产品种。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泥鳅的可食部分占整个鱼体的80左右,高于一般淡水鱼类。据测定,每100克泥鳅肉中含蛋白质226克,脂肪29克,糖类25克,灰分16克,钙51毫克,磷154毫克,铁29毫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茭白为禾本科多年生水生宿根植物,株高162米,有叶58片,叶由叶片和叶鞘两部分而成。叶片与叶鞘相接处有。
8、三角形的叶枕,称“茭白眼”。茭白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蛋白质、脂肪、核黄素、维生素E、钾、钠等。0003泥鳅的繁殖率高、病害少、适应力强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特别是日本、韩国和我国港澳台等地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由于天然资源日益破坏,天然产量不断下降,发展泥鳅集约化养殖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在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养殖户的不懈努力下,探索出了一些养殖方法如小水泥池、网箱养殖,这些养殖方法虽然提高了泥鳅的产出量,但因投入较高、管理技术难度大,也不生态。因此,提供一种经济收益高、综合利用有效资源、多种种养结合的生态泥鳅养殖模式,已成为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养殖户新的关注问题。发明内容0004针对上述情况,本。
9、发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高山茭白田套养泥鳅的养殖方法。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步骤组成00061、品种选择。泥鳅选择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的大鳞副泥鳅作为养殖对象;茭白选择生长快的杭州茭白作为种植对象。00072、田块选择与田间工程。选择高山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容易、管理方便的田块。面积以12亩为好。鱼沟是泥鳅活动的主要场所,可开挖成“田”字或“井”字形,沟宽40CM,深50CM;鱼溜设在田块的四角或对角,鱼溜宽12M,深5060CM,鱼溜与鱼沟相通。鱼沟、鱼溜的面积占田块总面积的36。在开挖鱼沟、鱼溜的同时,可利用土方加高田埂,使田埂高出田板60。
10、CM,以保证茭白田蓄水时水深达到2540CM。进排水口呈对角设置,进水口处设置过滤网,防止野杂鱼、蝌蚪等敌害生物进入田中,排水口安装密网眼铁丝网栅拦,栅拦端高出田埂30CM。00083、茭白移植。在春季4月份茭白旧茬分蘖期进行移植,行、株距为05M05M,且说明书CN104082196A2/4页4要浅栽,水位保持在1015CM。00094、消毒施肥。鳅苗放养前10天左右,每亩用生石灰1520KG或漂白粉125KG,兑水搅拌后均匀泼洒,杀灭田中的致病菌和敌害生物。在茭白田灌水前,每亩施经发酵过的有机粪肥750KG左右。00105、鳅苗放养。茭白田套养泥鳅的最好是来源于泥鳅原种场,选择体形好、个体。
11、大、无病无伤的年龄在2龄,雌性体重1525G,雄性体重12G以上,于茭白移植成活后放养,一般亩放35克/尾规格的鳅苗225万尾,放养前用3的食盐液浸泡10分钟,消毒后入田。00116、饲养管理。茭白田套养泥鳅,饲养管理主要集中在施肥、投饲、水质调节和防逃防害等方面。泥鳅属杂食性鱼类,常以有机碎屑、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为饵料。在养殖过程中应在鱼沟、鱼溜中定期追施经发酵的畜、禽粪等,田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CM,水色以黄绿色为好。泥鳅食性很广,喜食畜禽内脏、猪血、鱼粉和米糠、麸皮、豆腐渣以及人工配合饲料等。当水温在2023时,动、植物性饲料应各占50,水温2428时动物性饲料应占70。日投喂两次,上。
12、午710时和下午46时各一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5,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茭白移植和苗种放养初期,水位保持1015CM。随着茭白长高,鱼种长大,要逐步加高水位至20CM左右,使泥鳅始终能在茭白丛中畅游索饵。茭白田排水时,不宜过急过快;夏季高温季节要适当提高水位或换水降温。鱼沟、鱼溜中要定期泼洒生石灰进行消毒。要坚持每天巡田。防治茭白病虫害时应尽量采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控制安全用量。00127、捕捞收获。泥鳅采用饵料诱捕,把炒香的米糠及其他泥鳅喜食的饵料放在网具内进行诱捕;适时地收割茭白。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一种高山茭白田套养泥鳅的养殖方法,充分根据茭白的生长特点和泥鳅的生长。
13、发育规律,整个养殖过程操作简单,投入成本低,种养管理方便,经济产出率高,同时充分利用茭白与泥鳅生长共性,大量地使用有机肥而减少化肥和有机磷等农药用量,做到了生态养殖,提高了茭白和泥鳅的品质,保护了环境,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0014图1为本发明生产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0015以下结合具体情况和生产工艺流程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0016实施例100171、品种选择。泥鳅选择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的大鳞副泥鳅作为养殖对象;茭白选择生长快的杭州茭白作为种植对象。00182、田块选择与田间工程。选择高山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容易、管理方便的田块,面积为1亩。鱼。
14、沟开挖成“田”字形,沟宽40CM,深50CM;鱼溜设在田块的四角或对角,鱼溜宽12M,深5060CM,鱼溜与鱼沟相通。鱼沟、鱼溜的面积占田块总面积的36。在开挖鱼沟、鱼溜的同时,可利用土方加高田埂,使田埂高出田板60CM,以保证茭白田蓄水时水深达到2540CM。进排水口呈对角设置。进水口处设置过滤网,防止野杂鱼、说明书CN104082196A3/4页5蝌蚪等敌害生物进入田中。排水口安装密网眼铁丝网栅拦,栅拦端高出田埂30CM。00193、茭白移植。在春季4月份茭白旧茬分蘖期进行移植,行、株距为05M05M,浅栽,水位保持在1015CM。00204、消毒施肥。鳅苗放养前10天左右,每亩用生石灰1。
15、520KG或漂白粉125KG,兑水搅拌后均匀泼洒,杀灭田中的致病菌和敌害生物。在茭白田灌水前,每亩施经发酵过的有机粪肥750KG左右。00215、鳅苗放养。茭白田套养的泥鳅来源于泥鳅原种场,选择体形好、个体大、无病无伤的年龄在2龄,雌性体重1525G,雄性体重12G以上,于茭白移植成活后放养,亩放35克/尾规格的鳅苗2万尾,放养前用3的食盐液浸泡10分钟,消毒后入田。00226、饲养管理。茭白田套养泥鳅,饲养管理主要集中在施肥、投饲、水质调节和防逃防害等方面。泥鳅属杂食性鱼类,常以有机碎屑、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为饵料。在养殖过程中应在鱼沟、鱼溜中定期追施经发酵的畜、禽粪等,田水透明度控制在152。
16、0CM,水色以黄绿色为好。泥鳅食性很广,喜食畜禽内脏、猪血、鱼粉和米糠、麸皮、豆腐渣以及人工配合饲料等。当水温在2023时,动、植物性饲料应各占50,水温2428时动物性饲料应占70。日投喂两次,上午710时和下午46时各一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5,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茭白移植和苗种放养初期,水位保持1015CM。随着茭白长高,鱼种长大,要逐步加高水位至20CM左右,使泥鳅始终能在茭白丛中畅游索饵。茭白田排水时,不宜过急过快;夏季高温季节要适当提高水位或换水降温。鱼沟、鱼溜中要定期泼洒生石灰进行消毒。要坚持每天巡田。防治茭白病虫害时应尽量采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控制安全用量。0023。
17、7、捕捞收获。泥鳅采用饵料诱捕,把炒香的米糠及其他泥鳅喜食的饵料放在网具内进行诱捕;适时地收割茭白。0024实施例200251、品种选择。泥鳅选择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的大鳞副泥鳅作为养殖对象;茭白选择生长快的杭州茭白作为种植对象。00262、田块选择与田间工程。选择高山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容易、管理方便的田块,面积为2亩。鱼沟开挖成“井”字形,沟宽40CM,深50CM;鱼溜设在田块的四角或对角,鱼溜宽12M,深5060CM,鱼溜与鱼沟相通。鱼沟、鱼溜的面积占田块总面积的36。在开挖鱼沟、鱼溜的同时,可利用土方加高田埂,使田埂高出田板60CM,以保证茭白田蓄水时水深达到2540CM。进。
18、排水口呈对角设置。进水口处设置过滤网,防止野杂鱼、蝌蚪等敌害生物进入田中。排水口安装密网眼铁丝网栅拦,栅拦端高出田埂30CM。00273、茭白移植。在春季4月份茭白旧茬分蘖期进行移植,行、株距为05M05M,且要浅栽,水位保持在1015CM。00284、消毒施肥。鳅苗放养前10天左右,每亩用生石灰1520KG或漂白粉125KG,兑水搅拌后均匀泼洒,杀灭田中的致病菌和敌害生物。在茭白田灌水前,每亩施经发酵过的有机粪肥750KG左右。00295、鳅苗放养。茭白田套养的泥鳅种苗来源于泥鳅原种场,选择体形好、个体大、无病无伤的年龄在2龄,雌性体重1525G,雄性体重12G以上,于茭白移植成活后放养,亩。
19、放35克/尾规格的鳅苗25万尾,放养前用3的食盐液浸泡10分钟,消毒后入田。说明书CN104082196A4/4页600306、饲养管理。茭白田套养泥鳅,饲养管理主要集中在施肥、投饲、水质调节和防逃防害等方面。泥鳅属杂食性鱼类,常以有机碎屑、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为饵料。在养殖过程中应在鱼沟、鱼溜中定期追施经发酵的畜、禽粪等,田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CM,水色以黄绿色为好。泥鳅食性很广,喜食畜禽内脏、猪血、鱼粉和米糠、麸皮、豆腐渣以及人工配合饲料等。当水温在2023时,动、植物性饲料应各占50,水温2428时动物性饲料应占70。日投喂两次,上午710时和下午46时各一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5,做。
20、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茭白移植和苗种放养初期,水位保持1015CM。随着茭白长高,鱼种长大,要逐步加高水位至20CM左右,使泥鳅始终能在茭白丛中畅游索饵。茭白田排水时,不宜过急过快;夏季高温季节要适当提高水位或换水降温。鱼沟、鱼溜中要定期泼洒生石灰进行消毒。要坚持每天巡田。防治茭白病虫害时应尽量采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控制安全用量。00317、捕捞收获。泥鳅采用饵料诱捕,把炒香的米糠及其他泥鳅喜食的饵料放在网具内进行诱捕;适时地收割茭白。0032本发明通过效果检验,高山茭白田套养泥鳅是充分利用泥鳅与茭白一生均只需浅水位这一共性,在田块中既种茭白又养泥鳅;茭白行、株距较宽,可为泥鳅提供足够的生活空间,盛夏高温季节,茭白叶高挺且宽、丛生繁茂,成为天然的遮荫棚,十分有利于泥鳅避暑度夏;泥鳅喜食水中细菌、小型寄生虫等动物性饵料,从而大大减少茭白病虫害的发生,泥鳅的粪便又是茭白的优质肥料,从而可获得茭白、泥鳅双增产;经济效益高,亩获成品鳅100150KG、茭白7000KG以上。0033总而言之,本发明方法是对茭白、泥鳅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种养方式,是立体生态的种养一大创新,特别是利用泥鳅与茭白的相互共性,大大提高了泥鳅的产量,满足了人们对营养价值高的泥鳅和茭白的需求,也解决了国内外供需矛盾。说明书CN104082196A1/1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8219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