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制热及供热水的燃气热泵系统.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295179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5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71838.6

申请日:

2004.09.06

公开号:

CN1587871A

公开日:

2005.03.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25B30/02

主分类号:

F25B30/02

申请人:

项友谦;

发明人:

项友谦

地址:

300191天津市南开区华苑新城瑞泽园3号楼2门9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陆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制热及供热水的燃气热泵系统,包括燃气发动机、燃气发动机冷却水热交换器、压缩机、换向阀、第一热交换器、节流元件和第二热交换器,还包括补热燃烧器和烟气换热器,本发明的一种制冷、制热及供热水的燃气热泵系统,结构紧凑,便于对整个系统采取管理和安全措施,在实现供冷、供热的同时,还可以常年提供热水,节约能源,在冬季制热时,热源为空气和发动机及补热燃烧烟气,避免严寒天气时空气在换热器表面结霜,并由于提高了空气源的温度提高制热的效率;设置了补热燃烧器,提高了整套系统的负荷利用率,能保证常年提供热水。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制冷、制热及供热水的燃气热泵系统,包括燃气发动机(1)、燃气发动机冷却水热交换器(7)、压缩机(2)、换向阀(6)、第一热交换器(3)、节流元件(4)和第二热交换器(5),燃气供应管(11)经三通分别与燃气发动机(1)的进气口和补热燃烧器(8)的进气口连接,燃气发动机(1)的排气口通过管道和补热燃烧器(8)的进气口连接,补热燃烧器(8)的排气口与烟气换热器(9)的换热烟管进气口连接,烟气换热器(9)的换热烟管排出口通过三通分别经排烟管(12)与大气相通,并通过管道与空气入口管道(13)经三通与第一热交换器(3)的空气入口连接,第一热交换器(3)上的空气出口与排气管(14)连接,燃气发动机冷却水热交换器(7)的进水口与自来水管(17)连接,燃气发动机冷却水热交换器(7)的出水口通过三通分别与热水管(18)和烟气换热器(9)的换热盘管入口连接,烟气换热器(9)的换热盘管出口与热水管(18)连接,冷热媒回流管(16)经三通与第二热交换器(5)和烟气换热器(9)壳层的热媒入口连接,烟气换热器(9)壳层的热媒出口和第二换热器的热媒出口经三通与冷热媒供应管(15)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制热及供热水的燃气热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换向阀(6)为五通换向阀或四通换向阀。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冷、制热及供热水的燃气热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五通换向阀(6),包括阀体(28),阀体(28)一侧的中上部设置有第一接口(21),阀体(28)的中下部设置有第二接口(22),阀体(28)的上部设置有第三接口(23),阀体(28)的中部设置有第四接口(24),阀体(28)的下部设置有第五接口(25),阀体(28)内设置有第一阀芯(26)和第二阀芯(27),阀体(28)中心设置有阀杆(29),阀杆(29)与第一阀芯(26)和第二阀芯(27)连接,阀体(28)的顶部设置有阀杆(29)的填料密封函(30)。

说明书

制冷、制热及供热水的燃气热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供热水和冬季供暖多采用热水锅炉或蒸汽锅炉。燃气锅炉供热和供热水比较清洁,污染较小,但其有用能的利用率较低,成本高,且不利于燃气的季节调峰。采用电动热泵也可以制热制冷,但用电负荷大,易造成用电紧张。若分别建设制冷、制热和供热水的装置,总的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冷、制热及供热水的燃气热泵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制冷、制热及供热水的燃气热泵系统,包括燃气发动机1、燃气发动机冷却水热交换器7、压缩机2、换向阀6、第一热交换器3、节流元件4和第二热交换器5,燃气供应管11经三通分别与燃气发动机1的进气口和补热燃烧器8的进气口连接,燃气发动机1的排气口通过管道和补热燃烧器8的进气口连接,补热燃烧器8的排气口与烟气换热器9的换热烟管进气口连接,烟气换热器9的换热烟管排出口通过三通分别经排烟管12与大气相通,并通过管道与空气入口管道13经三通与第一热交换器3的空气入口连接,第一热交换器3上的空气出口与排气管14连接,燃气发动机冷却水热交换器7的进水口与自来水管17连接,燃气发动机冷却水热交换器7的出水口通过三通分别与热水管18和烟气换热器9的换热盘管入口连接,烟气换热器9的换热盘管出口与热水管18连接,冷热媒回流管16经三通与第二热交换器5和烟气换热器9壳层的热媒入口连接,烟气换热器9壳层的热媒出口和第二换热器5的热媒出口经三通与冷热媒供应管15连接。
换向阀6可以选五通换向阀或四通换向阀,四通换向阀是市场上出售的。
五通换向阀6,包括阀体28,阀体28一侧的中上部设置有第一接口21,阀体28的中下部设置有第二接口22,阀体28的上部设置有第三接口23,阀体28的中部设置有第四接口24,阀体28的下部设置有第五接口25,阀体28内设置有第一阀芯26和第二阀芯27,阀体28中心设置有阀杆29,阀杆29与第一阀芯26和第二阀芯27连接,阀体28的顶部设置有阀杆29的填料密封函30。
本发明的一种制冷、制热及供热水的燃气热泵系统,结构紧凑,便于对整个系统采取管理和安全措施,在实现供冷、供热的同时,还可以常年提供热水,节约能源,在冬季制热时,热源为空气和发动机及补热燃烧烟气,避免严寒天气时空气在换热器表面结霜,并由于提高了空气源的温度提高制热的效率;设置了补热燃烧器,提高了整套系统的负荷利用率,能保证常年提供热水。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五通换向阀,由于燃气热泵系统内的工质的切换频率非常低,因此采用五通换向阀来实现,该换向阀结构简单,加工容易,维修方便,易于操作,采用气动、液动均可,如同开关一个普通阀门一样,还可以采用手轮进行手动操作。
本发明主要用于中小型工业、商业及民用的集中供冷、供热及供热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各部件连接示意图;
图2为热泵用五通换向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制冷、制热及供热水的燃气热泵系统制冷工况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制冷、制热及供热水的燃气热泵系统制热工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制冷、制热及供热水的燃气热泵系统,(见图1)包括燃气发动机1、燃气发动机冷却水热交换器7、压缩机2、换向阀6、第一热交换器3、节流元件4和第二热交换器5,燃气供应管11经三通分别与燃气发动机1的进气口和补热燃烧器8的进气口连接,燃气发动机1的排气口通过管道和补热燃烧器8的进气口连接,补热燃烧器8的排气口与烟气换热器9的换热烟管进气口连接,烟气换热器9的换热烟管排出口通过三通分别经排烟管12与大气相通,并通过管道与空气入口管道13经三通与第一热交换器3的空气入口连接,第一热交换器3上的空气出口与排气管14连接,燃气发动机冷却水热交换器7的进水口与自来水管17连接,燃气发动机冷却水热交换器7的出水口通过三通分别与热水管18和烟气换热器9的换热盘管入口连接,烟气换热器9的换热盘管出口与热水管18连接,冷热媒回流管16经三通与第二热交换器5和烟气换热器9壳层的热媒入口连接,烟气换热器9壳层的热媒出口和第二换热器5的热媒出口经三通与冷热媒供应管15连接。
换向阀6为五通换向阀或四通换向阀。四通换向阀是市场上出售的。
五通换向阀(6),(见图2)包括阀体28,阀体28一侧的中上部设置有第一接口21,阀体28的中下部设置有第二接口22,阀体28的上部设置有第三接口23,阀体28的中部设置有第四接口24,阀体28的下部设置有第五接口25,阀体28内设置有第一阀芯26和第二阀芯27,阀体28中心设置有阀杆29,阀杆29与第一阀芯26和第二阀芯27连接,阀体28的顶部设置有阀杆29的填料密封函30。
阀体的顶部和阀体的侧壁可以是活动连接。
阀体28地顶部法兰31与阀体的侧壁法兰32采用螺栓连接,阀杆29的密封填料函30焊接在顶部法兰31上。
夏天制冷工况(见图3、图2):燃气进入燃气发动机1产生机械能,经靠背轮带动压缩机2工作。将五通换向阀的第一阀芯26和第二阀芯27置于下位状态,工质经压缩机2提高压力后经五通换向阀6上的第一接口21进入五通换向阀6内,再经第三接口23进入第一热交换器3,靠空气将工质冷凝放出的热量带走,冷凝后的工质经节流元件4减压,再进入第二热交换器5,靠吸收冷媒的热量进行蒸发,同时使冷媒降低温度,送至空调系统。蒸发后的气态工质又通过五通换向阀6的第四接口24进入五通换向阀6内,并通过第二接口22进入压缩机2再次被压缩,循环进行。
冬天制热工况(见图4、图2):将五通换向阀6的第一阀芯26和第二阀芯27置于上位状态,工质经压缩机2提高压力后经五通换向阀6上的第一接口21进入五通换向阀6内,工质再经第四接口24进入第二热交换器5,与热媒进行换热而冷凝,热媒获得工质冷凝放出的热量而升高温度后,进入供热系统。冷凝后的工质经节流元件4减压,再进入第一热交换器3,靠吸收空气的热量进行蒸发,蒸发后的气态工质又通过第五接口25进入五通换向阀6,并通过第二接口22进入压缩机2再次被压缩,循环进行。燃气发动机1排出的烟气进入补热燃烧器8,再进入烟气换热器9的换热烟管,将热量传给壳程的热媒后进入排烟管12,热媒与第二热交换器5出口管道出来的热媒一道进入供热系统。烟气换热器的壳程容积较大,以储备热媒。
热水制备过程:
自来水管17流经燃气发动机冷却水换热器7后,产生的热水为外供热水。当热水温度不够时,从燃气发动机冷却水换热器7流出的水经管道进入烟气换热器9的换热管程,与壳程的热媒进行换热而提高水的温度,继而供作热水。冬季,当供热负荷不足时,开启补热燃烧器8,燃气与燃气发动机1烟气中的剩余氧气及空气混合进行燃烧,产生的烟气通入烟气换热器。

制冷、制热及供热水的燃气热泵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制冷、制热及供热水的燃气热泵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制冷、制热及供热水的燃气热泵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冷、制热及供热水的燃气热泵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冷、制热及供热水的燃气热泵系统.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制热及供热水的燃气热泵系统,包括燃气发动机、燃气发动机冷却水热交换器、压缩机、换向阀、第一热交换器、节流元件和第二热交换器,还包括补热燃烧器和烟气换热器,本发明的一种制冷、制热及供热水的燃气热泵系统,结构紧凑,便于对整个系统采取管理和安全措施,在实现供冷、供热的同时,还可以常年提供热水,节约能源,在冬季制热时,热源为空气和发动机及补热燃烧烟气,避免严寒天气时空气在换热器表面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制冷或冷却;加热和制冷的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冰的制造或储存;气体的液化或固化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