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贮藏冬枣的固体保鲜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贮藏冬枣的保鲜剂,属水果保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枣业是我国的独有果业。枣树栽培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品种达700多个,全国栽培的枣树主导品种为制干型,鲜食型较少,枣果味美,营养极为丰富,富含蛋白质和脂肪,还含有钙、铁、磷等矿物质和维生素,枣果有食疗保健功能,具有滋阴补肾、强身健体、软化血管、开胃健脾等多项功能,是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有“百果之王”的美称。
冬枣是近年来开发的枣的鲜食品种,由于它成熟期晚,一般在十月中下旬,故而得名“冬枣”。冬枣个大,皮薄汁多,甜度大,口感酥脆,是枣中极品,只适于鲜食。然而,冬枣又属于不耐贮藏的果品,易腐烂,长途运销风险大,致使冬枣市场价格随时间大幅上升,储藏成本居高不下。
目前冬枣的贮藏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大型气调库,这种方法虽然保鲜时间较长,达3个月,但其建设成本与运行成本昂贵,不利于推广、普及;二是普通机械小冷库,单纯靠低温来保鲜枣果,这种方法最多能保鲜两个月的时间。
中国专利00129686.8号公开了“一种冰温保鲜贮藏枣的方法”,它采用的方法是先将鲜枣预冷到0℃左右,然后用塑料袋包装放入一个装置内,该装置要求零下低温和高湿度,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其不足之处为,该方法对冷库的环境湿度要求太高,要求达到90%-99%的湿度,且需使用特殊冷库,否则便无法达到保鲜效果。而且投资较大,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地缺点而提供一种贮藏期长、投资成本较低的贮藏冬枣的固体保鲜剂。
本发明所说问题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贮藏冬枣的固体保鲜剂,它由硅酸钙、铁粉、高锰酸钾、活性炭、富马酸二钾酯组成,各组分按重量单位配比为:硅酸钙5~10、铁粉2~8、高锰酸钾7~12、活性炭3~5、富马酸二钾酯6~11,将各组分粉碎后混匀包装即可。
上述贮藏冬枣的固体保鲜剂,其配比为:硅酸钙7、铁粉5、高锰酸钾10、活性炭4、富马酸二钾酯9。
本发明保鲜的机理是控制冬枣的有氧呼吸,让其尽量少发生,但是有不能让其进行无氧呼吸,那样会使乙醇大量产生,使冬枣出现酒化现象。果蔬在储藏过程中还会产生乙烯,要加以控制。活性炭、高锰酸钾都用于乙烯吸附,铁粉是脱氧剂,硅酸钙有协助脱氧、脱除乙烯的作用。富马酸二甲酯用作防腐剂。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固体保鲜剂,可用来调节小环境中的气体组成,可造成一个低氧气、高二氧化碳的贮藏小环境,它能抑制冬枣的生理活动,减少枣果释放出的乙烯含量。在这种微气调的环境下,果实的呼吸强度被抑制,果实中糖分等固形物的消耗被减少;较低的乙烯浓度,延缓了果实的成熟和衰老,从而延长了保鲜期。用它来配合冰温保鲜,效果更为理想。
本发明中的主要成分是一些对人体无害的无机盐,对人体及环境无毒无害,除用于保存冬枣外,也可用于其它品种枣、果的贮藏保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的优点是:①保鲜时间长,由于可运用保鲜剂与冰温条件相配合,对环境的湿度要求不甚严格,而保鲜期可达5个月,超过了普通机械小冷库和大型气调库对冬枣的保鲜时间;②与大型气调库相比,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与运行成本。③对冷库环境湿度要求不高,70%以上即可,贮藏方法简便易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硅酸钙 5 8 10
铁粉 2 4 8
高锰酸钾 7 9 12
活性炭 3 4 5
富马酸二钾酯 6 8 11
制作时,称取各组分,粉碎后机械混匀,约每2~5g装一塑料袋。使用时,在塑料袋的两个侧面扎孔,每个侧面约扎孔10个左右,孔径小如缝衣针孔。
本发明用于贮藏冬枣的步骤为:
a.备好一个可调温的冷库,其面积为6~50m2之间,并预先消毒;
b.将半红期的冬枣小心地采摘,最好连带枣柄,尽量减少机械碰伤,将其放入塑料筐中,约30kg一筐,用塑料薄膜盖好;
c.把小袋固体保鲜剂与枣一起放入塑料筐中,每5KG枣放置保鲜剂4袋,用前保鲜袋扎孔,一个月之后再更换新保鲜剂;
d.冬枣入库,冷库温度控制在-1℃~+2℃;冷库湿度控制在70%以上,可码放;
e.冬枣出库时应缓慢升温。
按上述方法保存,冬枣保藏期可达5个月,其好果率达90%,脆果率达85%,香脆可口,颜色既红又亮。具体指标:
总酸 0.23%~0.21%
总糖 24.0%~26.30%
水分 70.80%~69.00%
VC 286.0~218.0mg/100g
硬度 12.0~9.53×105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