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的气流转换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93843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78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14462.5

申请日:

2004.03.26

公开号:

CN1561896A

公开日:

2005.01.1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47L 9/00申请日:20040326授权公告日:20080521终止日期:20110326|||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47L9/00; A47L9/20

主分类号:

A47L9/00; A47L9/20

申请人:

张周新;

发明人:

张周新

地址:

214431江苏省江阴市虹桥西村37幢303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唐纫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尘器的气流转换装置,适用于普通吸尘器或吸尘机器人。它包括外筒体、转盘、转盘座以及回风管,转盘座位于垃圾腔与吸尘器叶轮之间,与外筒体相连,转盘下部置于转盘座内,转盘上有排风挡板,还分别开设有上、中、下三组窗口,转盘座上相应于转盘上的三组窗口也开设有上、中、下三组窗口,转盘座上还开设有出风口,回风管两端分别与转盘座的上窗口和出风口相连,外筒体上开设有进风窗口和排风窗口,进风窗口设置在转盘座外侧的外筒体上,排风窗口设置在转盘上侧的外筒体上或外筒体顶板上,排风挡板设置于转盘外侧贴合外筒体上排风窗口的地方。本发明利用转盘的转动,改变吸尘器内部的气流流经,可将吸尘器内部的垃圾吹出吸尘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吸尘器的气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筒体(1)、转盘 (5)、转盘座(4)以及回风管(3),转盘座(4)外筒体(1)上部相连, 转盘(5)下部置于转盘座(4)内,转盘(5)上有排风挡板(54),还分 别开设有上、中、下三组窗口(511)、(521)、(531),转盘座(4)上相应 于转盘上的三组窗口(511)、(521)、(531)也开设有上、中、下三组窗口 (411)、(421)、(431),转盘座(4)上开设有出风口(441),回风管(3) 两端分别与转盘座(4)的上窗口(411)和出风口(441)相连,外筒体(1) 上开设有进风窗口(2)和排风窗口(8),进风窗口(2)设置在转盘座(4) 外侧的外筒体(1)上,排风窗口(8)设置在转盘(5)上侧的外筒体(1) 上或外筒体(1)顶板上,排风挡板(54)设置于转盘(5)外侧贴合外筒 体(1)上排风窗口(8)的地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的气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转盘(5)的下端面与转盘座(4)的上端面形状一致,当转盘(5)上的下 窗口(531)转到与转盘座(4)上的下窗口(431)对齐时,转盘座(4) 上的上窗口(411)被转盘(5)上的上窗口(511)之外的部分挡住,转盘 (5)上的中窗口(521)被转盘座(4)上中窗口(421)之外的部分挡住, 转盘座(4)上的中窗口(421)被转盘(5)上的中窗口(521)之外的部 分挡住,而外筒体(1)上的排风窗口(8)未被转盘(4)上的排风挡板(54) 挡住;当转盘(5)上的上窗口(511)转到与转盘座(4)上的上窗口(411) 对齐时,转盘(5)上的中窗口(521)与转盘座(4)上的中窗口(421) 对齐,转盘(5)上的下窗口(531)被转盘座(4)上的下窗口(431)之 外的部分挡住,转盘座(4)上的下窗口(431)被转盘(5)上的下窗口(531) 之外的部分挡住,而外筒体(1)上的排风窗口(8)则被转盘(4)上的排 风挡板(54)挡住。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的气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转 盘(5)呈倒置的帽形,包括上帽沿(51)、帽筒(52)和下帽顶(53);转 盘座(4)呈工字形,包括筒身(42)和上、下法兰边(41)、(44),筒身 (42)内腔或筒身下边缘横向设置有一分隔板(43),转盘座(4)的下法 兰边(44)和上法兰边(41)连接于外筒体(1)内壁中间,转盘(5)帽 筒(52)部分插置于转盘座(4)的筒身(42)内,而上帽沿(51)则贴合 于转盘座(4)的上法兰边(41)上,下帽顶(53)则贴合于转盘座(4) 的分隔板(43)上,转盘(5)的上帽沿(51)、帽筒(52)和下帽顶(53) 上分别开设上窗口(511)、中窗口(521)和下窗口(531),转盘座(4) 上法兰边(41)、筒身(42)和分隔板(43)上相应于转盘(5)上的上窗 口(511)、中窗口(521)和下窗口(531)也开设有上窗口(411)、中窗 口(421)和下窗口(431),筒身(42)处于分隔板(43)下的部位或下法 兰边(44)上开设下出风口(441)。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吸尘器的气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转盘(5)的一侧排风挡板(54)外侧连接有一转盘旋转手柄(61)。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的气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 于转盘(5)上连接一转盘旋转装置,所述的转盘旋转装置包括主动小齿轮 (64)、连接杆(65)、连接于连接杆(65)下部的转换齿轮(66)以及与 转换齿轮(66)啮合的设置于转盘(5)外沿局部边缘的外齿,主动小齿轮 (64)与转换齿轮(66)啮合,连接杆(65)下端插置于转盘座(4)上的 转换轴孔(413)内。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的气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转 换齿轮(66)外沿设置有一向内凹的卡槽(661),转换齿轮(66)外沿边 缘设置一转换控制开关(67),转换控制开关(67)触头伸出时置于卡槽(661) 内,退回时与转换齿轮(66)压合。

说明书


吸尘器的气流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尘器的气流转换装置。主要用于即将出现的全自动吸尘器或称吸尘机器人,也适用于普通真空吸尘器以提升其性能。

    背景技术:

    目前的真空吸尘器在清除内部垃圾时,要把吸尘器拆开,取出集尘袋或倒出垃圾,非常不方便,对于装着一些传感器的并且垃圾腔容量较小的自动吸尘器来说,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在申请号为03132397.9的发明专利中描述了一种吸尘器的空气回流装置,通过吸尘器内部的一个转盘转换,可将吸尘器内部垃圾吹出吸尘器,但该发明主要是针对排气还流式吸尘器的,如果用在普通吸尘器上,气流流经的通道稍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本着尽量缩短吸尘器内部气流通道,提高气流的动能的原则,提供一种针对普通真空吸尘器或非排气还流式吸尘机器人的气流转换装置。

    本发明的目地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吸尘器的气流转换装置,它包括外筒体、转盘、转盘座以及回风管,转盘座位于垃圾腔与吸尘器叶轮之间,与外筒体相连,转盘下部置于转盘座内,转盘上有排风挡板,还分别开设有上、中、下三组窗口,转盘座上相应于转盘上的三组窗口也开设有上、中、下三组窗口,转盘座上还开设有出风口,回风管两端分别与转盘座的上窗口和出风口相连,外筒体上开设有进风窗口和排风窗口,进风窗口设置在转盘座外侧的外筒体上,排风窗口设置在转盘上侧的外筒体上或外筒体顶板上,排风挡板设置于转盘外侧贴合外筒体上排风窗口的地方。

    转盘的下端面与转盘座的上端面形状一致,当转盘被转到下窗口与转盘座上的下窗口对齐时,转盘上的上窗口被转盘座上的上窗口之外的部分挡住,转盘座上的上窗口被转盘上的上窗口之外的部分挡住,转盘上的中窗口被转盘座上中窗口之外的部分挡住,转盘座上的中窗口被转盘上的中窗口之外的部分挡住,而外筒体上的排风窗口未被转盘上的排风挡板挡住,气流便可从吸尘器的吸口通过吸口通道进入垃圾腔,在通过过滤网进入下腔室时将垃圾留在垃圾腔,再通过转盘座下窗口与转盘下窗口进入上腔室,被叶轮与风机推入电机腔,再通过电机腔为电机散热后排出吸尘器排风窗口,这便是吸尘工作方式。

    当转盘被转到上窗口与转盘座上窗口对齐时,转盘上的中窗口与转盘座上的中窗口对齐,转盘上的下窗口被转盘座上的下窗口之外的部分挡住,转盘座上的下窗口被转盘上的下窗口之外的部分挡住,而外筒体上的排风窗口则被转盘上的排风挡板挡住。吸尘电机工作时气流便可通过进风窗口进入外筒体与转盘座上下沿之间形成的中腔室,通过转盘座上的中窗口与转盘上的中窗口进入上腔室,被叶轮与风机推入电机腔,通过转换通道、转盘上窗口与转盘座上窗口进入回风通道,通过转盘座出风口进入下腔室,通过滤网进入垃圾腔,带着垃圾通过吸口通道,吹出吸口。这便是吹垃圾工作方式。

    本发明利用上述的气流转换装置改变传统的真空吸尘器的内部气流的流径,在需要除去内部垃圾时,通过转盘、转盘座及回风管对空气流径进行切换,气流通过回风通道从垃圾滤网上部吹出,可将积累在垃圾腔的灰尘吹出,吹进专用的垃圾箱,或通过插在吸口通道里的垃圾导管,将垃圾吹进透气型垃圾袋或水桶(箱)中。这些效用尤其对全自动吸尘器有很大的意义,对普通真空吸尘器来说,这种清理垃圾的方式也有意义:不必拆开吸尘器倾倒积累在内部的垃圾,还可防止过滤网被积累的垃圾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转盘半剖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转盘座半剖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在吸尘时转盘与转盘座半剖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在吹尘时转盘与转盘座半剖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在吹尘时转盘与转盘座、电动型转盘旋转装置半剖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电动型转盘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采用本发明的只有叶轮无风机的吸尘机器人在吸尘时气流流径图。

    图10为采用本发明的只有叶轮无风机的吸尘机器人在吹尘时气流流径图。

    图11为采用本发明的有风机的吸尘机器人在吸尘时气流流径图。

    图12为采用本发明的有风机的吸尘机器人在吹尘时气流流径图。

    图13~20为本发明的结构的几种形状局部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发明为一种吸尘器的气流转换装置,它主要由外筒体1、转盘5、转盘座4以及回风管3和转盘旋转装置组成。转盘座4位于外筒体1内垃圾腔上方并固定在外筒体1上,如图2~4,转盘5呈倒置的帽形,由上帽沿51、帽筒52、下帽顶53和排风挡板54组成。转盘座4侧截面呈工字形,由筒身42、上、下法兰边41、44和分隔板43组成。分隔板43横向分隔设置于筒身42内腔。转盘座4的下法兰边44外侧边缘和上法兰边41外侧边缘连接于外筒体1内壁中间,转盘5帽筒52插置于转盘座4筒身42内,而上帽沿51下端面则贴合于转盘座4的上法兰边41上,置于叶轮7下方,下帽顶53则贴合于转盘座4的分隔板43上。转盘5上帽沿51、帽筒52和下帽顶53上分别开设上窗口511、中窗口521和下窗口531,转盘座4上法兰边41、筒身42和分隔板43上相应于转盘5上的上窗口511、中窗口521和下窗口531也开分别设有上窗口411、中窗口421和下窗口431,而筒身42下部(参见图11~12)或下法兰边44上(参见图1~2、图9~10、图13~20)开设有下出风口441,回风管3两端分别与转盘座上窗口411和下出风口441相连,外筒体1上开设有进风窗口2和排风窗口8,进风窗口2设置在转盘座上法兰边间的外筒体上,排风窗口8设置在转盘上帽沿外侧的外筒体上,排风挡板54设置在转盘外侧边上并向上弯折贴合在与外筒体上排风窗口8的相对应的地方,转盘5可通过转盘旋转装置6在转盘座4与叶轮7之间转动一定的角度。垃圾滤网9四周的滤网架固定在转盘座4下法兰边44下端面上(参见图11~12),或者固定在外筒体1的内壁面上(参见图1~2、图9~10)。

    所述的转盘旋转装置有手动和电动型两种:

    如图5~6,手动型转盘旋转装置是一条状手柄61,该手柄被设置在转盘5的一侧排风挡板54外侧,将此手柄拨向一边时,外筒体上的排风窗口被打开;拨向另一边时,排风窗口被关闭。转盘5被连同一起转动,引起转盘5和转盘座4上相关的窗口被打开或关闭。

    如图7~8,电动型转盘旋转装置由主动小齿轮64、连接杆65、连接于连接杆下部的转换齿轮66以及与转换齿轮66啮合的设置于转盘外沿边缘的外齿组成。主动小齿轮64与转换齿轮66啮合,连接杆65下端插置于转盘座4上的转换轴孔413内。转换齿轮66外沿设置有一向内凹的卡槽661,转换齿轮66外沿边缘设置一转换控制开关67,转换控制开关67触头伸出时置于卡槽661内,退回时与转换齿轮66压合接触。

    上述图中12为吸尘电机;13为吸尘电机支架;15为转盘转换电机;16为转盘转换电机支架;17为滤网架限位架,架上有可转动的限位销,当限位销全部转至一个方向时,可取下滤网架,全部转至另外的方向时,限位销用以固定滤网架;18为透气型过滤网;19为上滤网架;20为下滤网架,其中间为实心的圆盘。转盘5为圆形,外筒体1、转盘座4周边为方形,在实际使用中,上述结构可为其它形状,比如:外筒体1、转盘座4周边也可为圆形,各种窗口的形状、数量并不限定;排风窗口也可设置在外筒体顶部——转盘上的排风挡板也需弯折至外筒体顶部,其形状和数量与排风窗口相对应。对于普通真空吸尘器而言,外筒体其实就是吸尘器的外壳,进风窗口和排风窗口直接开设在吸尘器外壳上;对于吸尘机器人来说,因为要安装传感器等器件,外筒体只是机器人的外壳的一部分。

    如图9,当排风挡板被转至排风窗口一侧,引起排风窗口被打开时,转盘上帽沿上的上窗口被转盘座上法兰边上的上窗口之外的部分挡住,转盘座上法兰边上的上窗口被转盘上帽沿上上窗口之外的部分挡住,转盘帽筒上的中窗口被转盘座筒身上中窗口之外的部分挡住,转盘座筒身上的中窗口被转盘帽筒上的中窗口之外的部分挡住,转盘下帽顶上的下窗口与转盘座筒身中间分隔板上的下窗口对齐,气流便可从插置在垃圾腔下部分的分隔板10上的吸管11的吸口a通过吸口通道b进入垃圾腔c,通过滤网9进入下腔室d,通过转盘座下窗口、转盘下窗口进入上腔室e,被叶轮7推入转换通道f,经排风窗口i排出吸尘器。这便是吸尘工作方式。图中空气流向是:a-b-c-d-e-f-i。

    如图10,当排风挡板被转至排风窗口另一侧,引起排风窗口被关闭时,转盘被转到上帽沿上的上窗口与转盘座上法兰边上的上窗口对齐的位置,转盘帽筒上的中窗口与转盘座筒身上部的中窗口对齐,转盘帽顶上的下窗口被转盘座筒身中间分隔板上的下窗口之外的部分挡住,分隔板上的下窗口被转盘帽顶上的下窗口之外的部分挡住,气流便可从进风窗口h进入中腔室g,通过转盘座筒身上部的中窗口与转盘帽筒上的中窗口进入上腔室e,被叶轮7推入转换通道f、转盘上窗口与转盘座上窗口进入回风通道j,通过转盘座出风口进入下腔室d,通过滤网9进入垃圾腔c,带着垃圾通过吸口通道b,吹出吸口a,这便是吹垃圾工作方式。图中空气流向是:h-g-e-f-j-d-c-b-a。

    如图11~12对于有风机14的吸尘器而言,气流是从上腔室e通过叶轮被推入风机腔k再进入电机腔1,而后进入转换通道f的。

    如图10,吸尘时空气的流向是:a-b-c-d-e-k-l-f-i。

    如图12,吹尘时空气的流向是:h-g-e-k-l-f-j-d-c-b-a。

    图13~20为本发明的结构的几种形状局部剖示图(其中图15、17为吸尘时剖示图,其余为吹尘时剖示图),除此之外还可以是本发明使用例图中的一些图形的局部组合。分隔板43可横向分隔设置于筒身42内腔或筒身下边缘。如果回风管为螺旋形,如图15~17,则它的螺旋方向与叶轮的螺旋方向一致;回风管一般可以与其它部件注塑成一体,或与其它部位连接在一起:连接方式可以用连接头通过螺纹连接或者套接或者用密封胶粘接。在风机与转盘、转盘与转盘座之间、排风窗口附近的外筒体内壁可附着一些辅助密封材料,以防止气流泄漏。

    本发明所提到的名字的定义是相对的,是针对上下结构的吸尘器而言的,对于左右结构的吸尘器,除了名字定义有出入外,结构部分同样适用;或者说此种结构转过90度后,可以用于左右结构的吸尘器中。

吸尘器的气流转换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吸尘器的气流转换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吸尘器的气流转换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吸尘器的气流转换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尘器的气流转换装置.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尘器的气流转换装置,适用于普通吸尘器或吸尘机器人。它包括外筒体、转盘、转盘座以及回风管,转盘座位于垃圾腔与吸尘器叶轮之间,与外筒体相连,转盘下部置于转盘座内,转盘上有排风挡板,还分别开设有上、中、下三组窗口,转盘座上相应于转盘上的三组窗口也开设有上、中、下三组窗口,转盘座上还开设有出风口,回风管两端分别与转盘座的上窗口和出风口相连,外筒体上开设有进风窗口和排风窗口,进风窗口设置在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