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接三个板桩壁部件的连接型件及由板桩壁部件借助该连接型件组成的结构.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93640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99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80037007.4

申请日:

2006.07.21

公开号:

CN101313111A

公开日:

2008.11.2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2D 5/08申请日:20060721授权公告日:20110601终止日期:20120721|||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2D 5/08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派尔普罗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康特克索股份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美国南达科他州变更后权利人:瑞士罗特克莱兹-楚格登记生效日:20110117|||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2D5/08

主分类号:

E02D5/08

申请人:

派尔普罗有限公司

发明人:

R·海因德尔; R·温特

地址:

美国南达科他州

优先权:

2005.8.9 DE 102005037564.2; 2006.1.2 DE 102006000624.0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钟守期;杨 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互相连接三板桩壁部件的等截面的连接型件。所述连接型件(10)具有一个基体(12),沿三个预定的结合方向(X,Y,Z)从该基体伸出的三个相同的用于插接板桩壁的锁件(14,16,18)。每个锁件(14,16,18)包括一个拇指带(20)以及一个弧形伸展的手指带(22),所述拇指带上具有一个中央板条(26),在中央板条上模制一个横交于其纵向伸展的、突出于中央板条(26)上方的拇指件(28),所述手指带(22)的自由末端指向拇指带(20)的方向,两者构成一个截面至少为近似椭圆形的插锁腔(24),并且在手指带(22)所指向的拇指件(28)的末端上形成一个用于插接板桩壁部件(40)的锁件(42)的钳口开口(30),所述钳口开口(30)和插锁腔(24)构成为使,插接于连接型件(10)的锁件(14、16、18)中的板桩壁部件(40)的锁栓(42)可在锁件(14、16、18)中以至少15°的摆角摆动。

权利要求书

1.  截面恒定的连接型件,用于将板桩之类的三个板桩壁部件连接在一起,
具有一个基体(12),从该基体沿预定的结合方向(X、Y、Z)伸出用于插接板桩壁部件(40)的三个锁件(14、16、18),
所述每个锁件(14、16、18)具有一个拇指带(20)以及一个弧形伸展的手指带(22),所述拇指带上具有一个中央板条(26),在中央板条上模制有一个横交于其纵向伸展的、伸出中央板条(26)的拇指件(28),所述手指带(22)的自由末端指向拇指带(20)的方向,并和拇指带构成一个截面至少近似为椭圆形或椭圆的插锁腔(24),并且在手指带(22)所指方向的拇指件(28)的末端上形成一个用于有待插接的板桩壁部件(40)的锁件(42)的钳口开口(30),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钳口开口(30)和插锁腔(24)这样构成,即插接于连接型件(10)的锁件(14、16、18)中的板桩壁部件(40)的锁栓(42)能够在锁件(14、16、18)中以至少15°的转动角转动。

2.
  如权利要求1的连接型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锁件(14、16、18)相对于其预定的结合方向(X、Y、Z)从截面方向看是这样偏离的,即板桩壁部件(40)的有待插接于锁件(14、16、18)中的锁栓(42)的主要作用力方向(F)可围绕预定的结合方向(X、Y、Z)以至少±8°至±12°的转动范围转动。

3.
  如权利要求2的连接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件(14,16,18)延伸时,其截面为椭圆形的插锁腔(24)的主轴(b)相对于其预定的结合方向(X,Y,Z)成5°至10°的倾角,其中所述锁件的拇指件(20)偏离预定的结合方向(X,Y,Z)。

4.
  如权利要求2或3的连接型件,其特征在于,所有的锁件(14,16,18)相对于预定的结合方向(X,Y,Z)以5°至10°的倾角伸展,其中其拇指件(20)彼此紧邻地构成于基体(12)上的两个锁件(16、18)彼此倾斜延伸。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型件,其特征在于,每个锁件(14,16,18)有一个工作点(A),沿结合方向(X,Y,Z)延伸的插接板桩壁部件(40)产生的拉力作用于该点上,并且所述锁件(14,16,18)的工作点(A)到连接型件(10)的面重心(S)的径向距离(f)相等。

6.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型件,其特征在于,其拇指件(20)彼此紧邻地形成于基体(12)上的两个锁件(16、18)到面重心的距离大于三个锁件中的另一个锁件(14)到连接型件(10)的面重心的距离。

7.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型件,其特征在于,钳口开口(30)的开口宽度(a)与插锁腔(24)的最大开口宽度(b)的比例在1比2至1比2.5的范围内。

8.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型件,其特征在于,横交于中央板条(26)的纵向的中央板条的厚度(c)与钳口开口(30)的开口宽度(a)的比例在1比1.2至1比1.4范围内。

9.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型件,其特征在于,横交于中央板条(26)的纵向的中央板条的厚度(c)与横交于中央板条(26)的纵向的拇指件(28)的长度的比例在1比2.3至1比2.5的范围内。

10.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型件,其特征在于,横交于中央板条(26)的纵向的拇指件(28)的长度(d)与插锁腔(24)的最大开口宽度(d)的比例在1比1.2至1比1.4的范围内。

11.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型件,其特征在于,每一个锁件(14、16、18)的弧形伸展的手指带(22)的壁厚(e)比横交于中央板条(26)的纵向的中央板条(26)的厚度(c)大,且倍数为1.1至1.3,其中所述壁厚(e)在插锁腔(24)的最大开口宽度(b)范围内,所述厚度(c)在插锁腔(24)的最大开口宽度(b)范围内。

12.
  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锁件(14、16、18)的三个结合方向(X、Y、Z)彼此成120°伸展。

13.
  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型件,其特征在于,基体(12)在结合方向(X、Y、Z)上具有星形伸出的板条(32),在该板条末端上模制有锁件(14、16、18)。

14.
  由通过连接型件连接在一起的三个板桩壁部件组成的结构,所述三个板桩壁部件如三个板桩或两个板桩加一个支承件,其特征在于,连接型件(10)是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制成的。

15.
  如权利要求14的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结合在连接型件(10)的锁件(16、18)上的板桩壁部件,即板桩(40),最好是联合-扁平型件,它们通过一个弓形或多边型板桩壁段(44)结合于另外的板桩(40)上,所述锁件的拇指件彼此紧邻地形成于基体上,其特征还在于板桩壁段(44)的最后一个板桩(40)插接于一个连接型件(10)上。

16.
  如权利要求14或15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形成于连接型件(10)的基体(12)上的与另外两个锁件(16、18)的手指带(22)相邻的锁件(14)与最少一个板桩(40)连接,该板桩可直接或通过啮合于板桩(40)的板桩(40)间接地连接于一个支承件(50)上。

说明书

用于连接三个板桩壁部件的连接型件及由板桩壁部件借助该连接型件组成的结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截面恒定的连接型件,该连接型件用于连接三个板桩壁部件,例如三个板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4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结构,该结构由至少三个板桩壁部件通过所述连接型件连接而成。
在建造板桩壁时,可使用不同的板桩壁部件,例如板桩、支承件和连接型件,使它们相互连接。为进行相互连接,板桩和连接型件,必要时还有支承件,通常都装配有锁栓,它们彼此啮合。
如果要将三个板桩壁部分相互连接,则可使用开始时描述的连接型件。为此,该连接型件具有总共三个沿不同的预定结合方向从连接型件基体伸出的相同锁件,其中每个锁件具有一个拇指带和一个弧形的手指带,用于插接板桩壁部件。有待插接的板桩壁部件的锁栓相应地具有一个拇指带和一个弧形的手指带。
结合方向此处应理解为是这样的方向,即沿该方向,板桩与连接型件的锁件插接上的锁栓在截面上构成所谓的三点连接。此时,板桩壁部件的锁栓上的拇指件纳入连接型件锁件的插锁腔中,而连接型件的拇指件纳入板桩壁部件的锁栓的插锁腔中。如果在结合方向上对板桩壁部件施加一个拉力,那么两个拇指件一方面彼此支撑,另一方面各自通过另一个锁栓的手指带支撑,以使两个锁栓在截面上于三点处相互依靠或彼此支撑。
这样的连接型件在US 3,688,508或DE 39 07 348 A1中已知,但仅此而已,并未投入使用。
US 3,688,508中已知的连接型件的问题在于该连接型件的锁件和板桩壁的锁栓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导致在将板桩壁部件夯入土壤中时,锁栓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使相互啮合的锁栓升温,以致于它们被焊接在一起,并且在最坏的情况下锁栓甚至断裂。
而DE 39 07 348 A1中已知的连接型件还未投入使用,是因为所述形式的连接型件,即在基体的纵向上具有延伸孔道的连接型件无法制造。
基于现有技术的状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相互连接三个板桩壁部件的连接型件,或者提供一种由三个通过上述连接型件连接在一起的板桩壁部件组成的结构,利用所述连接型件或所述结构可以顺利建立板桩壁。
该目的可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连接型件来实现。此外,该目的可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4所述特征的结构来解决。
利用本发明的连接型件,可以使插接于连接型件的锁件上的板桩壁部件,例如板桩等,可较为自由移动地处于连接型件锁件的锁腔中,且因此在夯入土壤中时,可基本上排除板桩壁部件的锁栓在连接型件的锁件中发生弯曲。在将板桩壁部件夯入土壤的过程中,即使很小心,但由于例如岩石、砾石层而使土地总存在不均匀状态,板桩壁部件仍因此而移位、扭转或转向,然而,本发明的连接型件通过板桩壁部件锁栓在锁腔中的可转动性而提供了可靠的连接。此外,还可补偿那些应通过连接型件连接在一起的三个板桩壁的走向上的不精确性。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可由下面的描述、附图以及从属权利要求给出。
本发明连接型件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锁件相对于预定的结合方向从截面看来以这样的方式倾斜,即板桩壁部件待插接于锁件上的锁栓可以围绕前述的结合方向摆动,其主要作用力方向的摆动范围为至少±8°至±12°。已证明,对于由拇指带和手指带组成的锁件,当其被精确地调整至基体的预定结合方向上时,板桩壁部件由预定的结合方向至拇指带方向上的转动是有限的,而板桩壁部件由预定的结合方向朝相反的摆动方向转动的可能性是上述的数倍。通过基体锁件相对于预定结合方向倾斜这一结构,其锁栓在本发明的连接型件的锁件中的板桩壁部件,相对于预定结合方向,在两个可能的摆动方向可以以至少大致相同的最大摆角摆动。
在本发明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锁件延伸时,其截面为椭圆形的插锁腔的主轴相对于其预定的结合方向(X,Y,Z)成5°至10°的倾,其中其拇指带偏离预定的结合方向。如果锁件以该倾角相对于基体伸展,那么板桩壁部件就可相对于预定结合方向以大约相同的摆角在两个可能的摆动方向上摆动。此处业已证明特别有利的是锁件倾角为7°至8°。
为使所有板桩壁部件都可相对于预定结合方向在相反方向上以至少大约相同的转动角转动,进一步提出:所有锁件相对于各自预定的结合方向以一个5°至10°的倾角伸展,其中其拇指带在基体上彼此紧邻地构成的两个锁件彼此倾斜。
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作用方向相互间各成120°,每个锁件的工作点与另外两个锁件的工作点到连接型件面重心的距离相等,沿结合方向伸展的插接板桩壁部件所产生的拉力作用在所述工作点上。通过连接型件中这些工作点到连接型件的面重心的径向距离相等这一结构,可以一方面使通过插接板桩壁段作用于连接型件上的拉力被平均分布在连接型件上,并且因此至少一部分相互抵消。另一方面,连接型件的安装位置变得不重要。这样连接型件就可以一端打入土地中,而且另一端也可以打入土中。另外,哪个板桩壁部件与哪个连接型件的锁件啮合也不重要了。之前已示出,不对称的连接型件在用于连接三个板桩壁段时总是带来以下问题,即在没有控制正确的安装位置的情况下将工地上的连接型件夯入土中。然而,在不对称的连接型件定位不正确的情况下,板桩壁段间的相互走向并不符合建筑规程,以致于作用在板桩壁段的力不均匀地传递至连接型件上,或者板桩壁部件不能或仅勉强能够在想要的安装位置上建造。
如果安装地点没有问题也可使用一个如下的连接型件,其中该连接型件的其拇指带彼此紧邻形成于基体上的锁件到连接型件面重心的距离比三个锁件中的其它两个锁件到连接型件面重心的距离大。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使板桩壁部件有足够的转动空间,并且不会与连接型件的基体发生冲突,所述的板桩壁部件的锁件与彼此紧邻形成的拇指带插接。
为使板桩壁部件的锁栓在本发明的连接型件的锁件中有足够的转动空间,在本发明连接型件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变型中,每个锁件的钳口开口的开口宽度与相应锁件的插锁腔的最大开口宽度的比例在1比2至1比2.5的范围内。为此,对于本发明连接型件的每一个锁件,横交于中央板条纵向上的拇指件的长度与插锁腔的最大开口宽度的比例在1比1.2至1比1.4的范围内也是有利的。对于相应的拇指件结构,一方面保证板桩壁部件的锁栓在插锁腔内有充分的转动性,另一方面,补偿锁栓与锁件的充分钩接性,通过这些可以避免啮合在一起的锁栓意外松动。
另外,为改善板桩壁部件的可转动性,在本发明连接型件的一个变型中建议拇指带的中央板条应这样构成,即横交于该中央板条纵向上的中央板条的厚度与钳口开口的开口宽度的比例在1比1.2至1比1.4的范围内。
前述的三种结构特征,即钳口开口的开口宽度与插锁腔的开口宽度的比例、拇指件的长度与插锁腔的开口宽度的比例以及中央板条的厚度与钳口开口的开口宽度的比例,可以根据使用目的在至少一个锁件上共同地,单独地或者部分地被加以实施。
为保证可向锁件施加通常为好几千KN(Kilonewton)的作用力而不破坏锁件,还建议对于本发明连接型件的每个锁件,横交于其纵向上的中央板条的厚度与横交于中央板条纵向上的拇指件的长度的比例在至少1比2.3至1比2.5的范围内。同样,拇指件的长度对于板桩壁部件的锁栓的可转动性也很重要,因为锁栓围绕拇指带的拇指件来回转动,并且锁栓特别地与拇指带的拇指件啮合且必须将拇指件部分箍住,由此保证其可靠地保持在插锁腔内。这又反过来使得在其上模制拇指件的中央板条的厚度只能如此确定,即,一方面使锁栓可在插锁腔中无阻碍地转动,另一方面使拇指带的强度应高到足以防止拇指带变形或脱落。
为使本发明的连接型件的锁件具有足够的强度,还建议每个锁件的弧形伸展的手指带的壁厚以1.1至1.3的倍数大于横交于中央板纵向的中央板条的厚度,所述手指带的壁厚在插锁腔的最大开口宽度范围内,所述中央板条的厚度在插锁腔的最大开口宽度范围内。
在本发明连接型件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三个锁件的三个结合方向互相成120°角延伸,以使板桩壁段可被连接在一起,这些板桩壁段以彼此成约120°角通向连接型件。然而,还有可能这样制造本发明的连接型件,例如两个锁件以相反的结合方向从基体上伸出,彼此成180°,同时第三个锁件例如与另外两个锁件成90°角延伸。
本发明的连接型件的基体可制成一个圆柱形,由径向向外在不同的结合方向制有锁件。或者还可将基体制成星形,也就是说,其在三个结合方向上具有伸出的板条,板条的末端模制有锁件。一个如此制成的连接型件适于用来例如桥接应被连接在一起的每个板桩壁部件之间的更大距离。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涉及一个由通过本发明的连接型件连接在一起的三个板桩壁部件组成的结构,所述三个板桩壁部件如三个板桩或两个板桩加一个支承部件。
对于一个特别优选的结构,其中两个结合于连接型件的锁件上的板桩壁部件构成板桩并通过一个圆弓形或多边形的板桩壁段结合于另外的板桩上,所述锁件的拇指件彼此紧邻地形成于基体上,而第三个与本发明的连接型件的第三个锁件相互啮合的板桩壁部件作为连接型件的固定件(Verankerung)并用于支撑连接型件。
最后,板桩壁部件可被建成为例如双T型梁的支承件、管状桩(Rohrpfahl)或类似的部件。或者还可将板桩壁部件建成为板桩,该板桩可直接或通过啮合于板桩的板桩间接地连接于一个支承件上。
下面根据一个实施例及其多个变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图1本发明的一个具有三个锁件的连接型件的实施例的正面平面图,其结合方向为彼此成120°径向向外;
图2图1的连接型件的一个平面图,其中共插接有三个作为板桩壁部件的扁平型件(Flachprofil);
图3图1和2所示实施例的第一变型的正面平面图,其中几个锁件的工作点到面重心的径向距离相等;
图4由三个通过本发明的连接型件钩在一起的板桩壁组成的结构的一个平面图;
图5本发明连接型件的第二变型的一个平面图,其中锁件没有相对结合方向倾斜伸展;
图6本发明连接型件的第三变型的一个平面图,其中基体是弧形延伸的,并且拇指带彼此相对的两个锁件形成于弧形基体的末端;
图7本发明连接型件的第四变型的一个平面图,在其基体上形成一个板条,在板条末端模制有锁件;
图8本发明连接型件的第五变型的一个平面图,其基体上有三个星形伸展的圆形板条,在板条末端模制有锁件;
图9本发明连接型件的第六变型的一个平面图,其基体上有三个星形伸展的直边板条,在板条末端模制有锁件;
图10本发明连接型件的第七变型的一个平面图,其基体上有三个星形伸展的加强型板条,在板条末端模制有锁件;以及
图11本发明连接型件的第八变型的一个平面图,其基体上有三个星形伸展的圆形加强型板条,在板条末端模制有锁件。
图1和2示出本发明的连接型件10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其整个长度上具有恒定的截面。连接型件10用于将三个板桩壁部件例如板桩连接在一起,它们彼此在不同的方向上伸展。图1和2中所示的连接型件10具有三个预定的结合方向X、Y和Z,它们彼此成120°伸展。结合方向X、Y或Z在本文中是指这样的方向,即沿该方向,插接板桩壁部件和该连接型件从截面上看,总是形成所谓的三点连接。
连接型件10具有一个基体12,三个锁件14、16和18沿三个结合方向X、Y和Z从该基体伸出。由于锁件14、16和18的结构相同,因此,下面参照图1,根据上述图1中的锁件14进一步说明锁件14、16和18的结构。
锁件14具有一个拇指带20和一个与其对置的手指带22,它们都从基体12伸出,并且部分围起形成一个插锁腔24。
拇指带20由一个从基体12伸出的中央板条26构成,在其自由端上模制一个横交于纵向伸展的拇指件28,该拇指件在两个方向上都伸出中央板条26。
手指带22同样地从基体12伸出,并且弧形地朝向拇指带20。这样,手指带22与拇指件28的外表面一起终止于一个切面(未示出),并且与拇指件28上指向手指带22方向的末端一起围成一个钳口开口30。
基体12到中央板条26的过渡段、中央板条22到拇指件28的过渡段和基体12到手指带22的过渡段是圆整的,并且其走向匹配于椭圆形,即插锁腔24具有至少近似为椭圆形的内截面。
使用连接型件10可以使待插接的板桩壁部件的锁栓在锁件14、16和18的插锁腔24中有限地转动,由此在板桩壁部件的每个转动位置都可以保证板桩壁部件的锁栓更可靠地保持在连接型件10的插锁腔24中。
为使转动容易,附加给出本发明的连接型件10的以下结构特征。首先,钳口开口30的开口宽度a与插锁腔24的最大开口宽度b的比例为约1比2.1。横交于纵向上的中央板条26的厚度c与钳口开口30的开口宽度a的比例又为1比1.3。横交于中央板条的纵向的中央板条26的厚度c与横交于中央板条26的纵向的拇指件28的长度d的比例为1比2.3。另外,中央板条26的纵向的拇指件28的长度d与插锁腔24的最大开口宽度b的比例为1比1.25。
这些结构特征可保证板桩壁的锁栓可以在约16°的转动范围转动,而板桩壁部件的锁栓不会从连接型件10的锁件14、16或18中脱出。
然而为了确保在板桩壁部件可能摆动的情况下,锁件14、16或18仍可以经受所产生的制动力并且不会破裂,还应相应地根据形成的板条20和22来确定锁件14、16或18的尺寸。
每个锁件14、16和18的弧形走向的手指带22的壁厚e比横交于纵向的中央板条26的厚度c大,倍数为1.2,其中所述壁厚e在插锁腔24的最大开口宽度b的范围内,所述厚度c在插锁腔34的最大开口宽度b的范围内。因为沿中央板条26纵向作用于拇指带20上的拉力比剪应力高出很多,因此拇指带20的中央板条26可以被设计成比手指带22更弱。与之相反,作用于手指带22的剪力部分更大,以使作用于手指带22上的弯矩相对偏高,该弯矩必须由手指带22吸收。
为使待插接的板桩壁部件相对于每个结合方向X、Y和Z可以围绕至少近似相同的角度转动,三个锁件14、16和18分别偏离于结合方向X、Y和Z形成于基体12上,如下文所述。
因此,在图1上部示出的锁件14相对于结合方向X以α角倾斜,在本发明中该α角为7.5°,其中拇指带22相对于结合方向X偏离地伸展。另外的两个锁件16和18同样地也以7.5°角偏离各自的结合方向Y或Z形成于基体12上,拇指带22相对于结合方向Y和Z偏离地伸展。
因为在图1下部示出的两个锁件16和18通过其偏离的走向彼此相邻地排列,因此两个锁件16和18到连接型件10的面重心S的距离大于上部示出的锁件14到所述面重心S的距离。借此可以确保,随后被插接至两个锁件16和18的板桩壁部件即使在它们互相转动至最大程度时彼此也不接触。
图2中示出了本发明的连接型件10,在其锁件14、16和18上,所谓板桩壁部件的联合-扁平型件40通过其锁栓42被插接。此外,图2在上部示出的锁件14中表明了转动范围,在此范围内扁平型件40可相对于连接型件10偏转。在所述实例中,始于正常位置的扁平型件40(用实线表示)可以被插接于连接型件10上,在第一终点位置和第二终点位置之间各以约8.5°的角度枢转(两个都用虚线表示),因此转动范围为±8.5°,在所述正常位置上,扁平型件40的主要作用力方向F平行于结合方向X伸展以及相互啮合的锁栓14和42从截面上看于三点处彼此依靠。
为说明扁平型件40自身在极限位置上不会接触,图中示出了两个扁平型件40在另外两个锁件16和18中的相向枢转的末端位置。
图3示出了图1和2中示出的连接型件10的第一变型。在该连接型件的变型10a中,锁件14a、16a和18a同样彼此成120°构成于基体12a上。连接型件10a的特点在于,每个锁件14a、16a或18a的工作点A和另外两个锁件16a、18a或14a的工作点A到连接型件10a的面重心S的径向距离f相等,在结合方向X、Y或Z上延伸并插接的板桩壁部件40产生的拉力作用于所述A点上。通过连接型件10a的这些工作点A到连接型件10a的面重心S的径向距离相同这一构型,可使得通过插接的板桩壁部件40作用到连接型件10a上的拉力被平均分布于连接型件10a上,并且至少部分地相互抵消。此外还因为连接型件10a的安装位置是可改变的,从而使连接型件10a在各个部位中都可加以应用,而不必在插接板桩壁部件40时特别注意锁件14a、16a和18a的走向。
图4示出共由九个扁平型件40组成的结构,它们相互钩住形成一个弓形板桩壁段44。板桩壁段44中排列于相对的端部的两个末端扁平型件40被插接于本发明的两个连接型件的锁件16或18上。其它板桩壁段(虚线示出)以相应的方式分别插接于两个连接型件10的另一锁件18或16中。
每个连接型件10的第三个锁件14通过扁平型件40与另外的板桩壁段46插接,该板桩壁段46通过一个焊接型件48与一个双T型梁50连接。
如图4的结构所具体指示的,可以利用本发明的连接型件10来补偿板桩壁部件走向上的偏离,这一点对于许多应该结合于一个共同点上的板桩壁段来说是特别重要的。
图5至10示出了连接型件10的其它变型,在这些变型中基体12例如是由星形伸展的板条构成的,在板条自由端上模制有锁件14、16和18。然而也指出,在所有示出的变型中,关于钳口开口30的开口宽度a、插锁腔24的开口宽度b、中央板条26的厚度c、拇指件的长度d和手指带22的壁厚e的结构特征以相应的方式加以设置。然而,在前述的变型中,锁件14、16和18当然没有相对于结合方向X、Y和Z呈倾斜走向,它们而是被构成为,插锁腔24的最大开口宽度b至少近似垂直于各自的结合方向X、Y和Z伸展。
然而还应指出,在这些变型中,锁件14、16和18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结合方向X、Y和Z呈倾斜走向是可行的,如之前图1和2中描述的。
图5示出本发明连接型件的一个第二变型10b,其中锁件14b、16b和18b没有相对于结合方向X、Y和Z呈倾斜走向。
图6是本发明连接型件10的一个第三变型10c,其中基体12c弧形伸展地延伸,并且在弧形基体12c的末端形成两个锁件16c和18c。相反,第三个锁件14c形成于弧形基体12c的中央。
图7示出本发明连接型件10的一个第四变型10d的平面图,其中基体12d上形成一个板条32d,在该板条末端模制有一个锁件14d。
图8示出本发明连接型件10的一个第五变型10e的平面图,其中基体12e上具有三个星形伸展的圆形板条32e,在该板条末端模制有锁件14e、16e和18e。通过板条32e的圆形走向可以使作用于锁件14e、16e和18e的应力被更好地导引开。
图9示出本发明连接型件10的一个第六变型10f的平面图,其中基体12f具有三个星形伸展直板条32f,在该板条末端模制锁件14f、16f和18f。
图10示出本发明连接型件10的一个第七变型10g的平面图,其中基体12g具有三个星形伸展的加强的板条32g,在该板条末端模制有锁件14g、16g和18g。通过对板条32g的加强可阻止在极高的拉力下锁件14g、16g和18g破裂。
最后,图11示出本发明连接型件10的一个第八变型10h的平面图,其中基体12h具有三个星形伸展的圆整加强型板条32h,在该板条末端模制锁件14h、16h和18h。通过此处的圆整走向可使压力更好地被分散。所述的变型仅是可能结构中的几个。例如,基体12还可如此制成,即锁件14、16和18位于不同的结合方向上。最重要的仅是锁件14、16和18根据本发明制成。
附图标记列表:
10    连接型件
12    基体
X     结合方向
Y     结合方向
Z     结合方向
14    锁件
16    锁件
18    锁件
20    拇指带
22    手指带
24    插锁腔
26    中央板条
28    拇指件
30    钳口开口
a     钳口开口30的开口宽度
b     插锁腔24的的开口宽度
c     中央板条26的厚度
d     拇指件28的厚度
e     手指带的壁厚
α    角度
S     面重心
A     工作点
f     工作点到面重心的距离
32    板条
40    联合-扁平型件
42  锁栓
F   主要作用力方向
44  板桩壁段
46  另一个板桩壁段
48  焊接型件
50  双T型梁

用于连接三个板桩壁部件的连接型件及由板桩壁部件借助该连接型件组成的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用于连接三个板桩壁部件的连接型件及由板桩壁部件借助该连接型件组成的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用于连接三个板桩壁部件的连接型件及由板桩壁部件借助该连接型件组成的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连接三个板桩壁部件的连接型件及由板桩壁部件借助该连接型件组成的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连接三个板桩壁部件的连接型件及由板桩壁部件借助该连接型件组成的结构.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互相连接三板桩壁部件的等截面的连接型件。所述连接型件(10)具有一个基体(12),沿三个预定的结合方向(X,Y,Z)从该基体伸出的三个相同的用于插接板桩壁的锁件(14,16,18)。每个锁件(14,16,18)包括一个拇指带(20)以及一个弧形伸展的手指带(22),所述拇指带上具有一个中央板条(26),在中央板条上模制一个横交于其纵向伸展的、突出于中央板条(26)上方的拇指件(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