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能力评估模型.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29331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27558.3

申请日:

2014.05.23

公开号:

CN104083174A

公开日:

2014.10.08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B 5/22申请日:20140523|||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61B 5/22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奥美之路(北京)技术顾问有限公司变更后:奥美之路(北京)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19号商服中心3层变更后: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19号商服中心3层|||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61B 5/22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奥美之路(北京)技术顾问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奥美之路(北京)技术顾问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19号商服中心3层变更后权利人: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19号商服中心3层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褚锃 童链登记生效日:20150518|||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61B 5/22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徐峻华变更后:徐峻华 褚锃 童链|||公开

IPC分类号:

A61B5/22; A61B5/16; A61B5/11; A61B5/0205; A61B5/00; G06F19/00(2011.01)I

主分类号:

A61B5/22

申请人:

奥美之路(北京)技术顾问有限公司; 褚锃; 童链

发明人:

徐峻华

地址: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19号商服中心3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运动能力评估模型,是综合评价运动能力的一种方法,属于健康测评的范畴。运动能力评估模型,包括心肺素质、力量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平衡素质和身体形态6大模块的内容。各个模块下又设置对应的具体测试项目。通过具体指标和测试项目的评价,然后逐级加权求和,得到最后的得分。测试项目的确定、权重的分配和评价标准的建立是该模型的核心内容。通过对运动能力的评估,可以发现运动能力中需要关注的弱项,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同时,运动能力的弱项,也是在运动中容易诱发运动损伤的风险,因此,及早发现,可引起重视,减少损伤。

权利要求书

1.  运动能力评估模型,包括
(1)心肺素质、力量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平衡素质、身体形态6个模块的评价体系;
(2)六个模块下,不同年龄段人群不同的测试项目;
(3)六个模块的权重;
(4)运动能力评估的评价标准;
(5)运动能力综合评价报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了由心肺素质、力量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平衡素质、身体形态6个模块组成的运动能力综合评估系统。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于身体机能水平随年龄的增长具有规律,因此不同年龄段(从20岁开始,每10岁一个年龄段)的测试,选用最适合该年龄段的测试方法。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根据各个模块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程度,确定对应的权重。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测试的大量数据,采用离差法,制定运动能力综合评价的标准。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计了“运动能力评估报告”,并采用代表不同运动能力的动画小人的方式来表达不同的运动能力。

说明书

运动能力评估模型
技术领域
运动能力评估,是指采用采用运动测试和健康测评的手段,综合评价与运动能力相关的各个项目的水平,进而对整个的运动能力进行评价;整体来看,属于健康评价的领域。该评估模型,包括心肺素质、力量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平衡素质和身体形态6部分内容。每个部分下面,都有对应的测试项目。该模型的灵活性在于,由于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功能不同,因此同一性质的测试下,不同年龄采用的测试方法会有所不同。而且随着年龄的不同,各个评估模块甚至各个测试项目所占的权重会随之变化。因此不同的年龄段,各个模块和项目的权重是不同的。通过各个项目的测试,加权求和,最后得出科学合理的运动能力的评估,为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整体评估模型的框架如图1所示。
背景技术
运动能力,是指人体在参加运动时所具备的能力,是人体的形态、素质、机能、技能和心理等的综合体现。狭义的运动能力,通常指骨骼肌肉系统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通过自主做功或对抗外力做功,来完成运动需求时,身体所需的能力。运动能力在人的一生中,尤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性。人体初生时,只有一些粗大的运动,而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后天的习练,逐渐掌握精细的动作。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能力逐渐成熟并发展至顶峰。人体运动能力的强化和保持,与针对性的锻炼密不可分。这也是运动员可以保持某一项目极高运动水平的原因。人体随着年龄增长机体的功能逐步衰退,运动能力有增龄性下降的趋势;此外,疾病、肌肉废用、不良饮食习惯、长期不良姿势等,都会影响人体的运动能力。因此,对运动能力的测评,可以及时发现运动能力中的弱项,进行针对性的锻炼,可以强化运动能力,保持较好的健康状态。
运动能力的测评,人们也一直在使用。例如国民体质中的单脚闭眼站立、坐位体前屈等项目,例如学校教育中的100米、800米、3000米跑等项目,以及跳远、跳高等项目,都是对运动能力的测试。但以往的测试大多零散,且绝大多数都是只针对特定的人群。因此,在以往测试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一个综合的运动能力评估模型,融合多个内容模块,选择有代表性的测试项目,通过逐层加权求和,最后求得综合评分。运动能力评估模型包括:(1)心肺素质:通过心脏功能能力(台阶试验)、肺功能、中长跑等项目来评价心肺素质;(2)力量素质:通过身体的肌肉含量、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3个方面,来综合评价身体的力量素质;(3)柔韧素质:通过坐位体前屈、脊柱柔韧性、后背对指等测试,综合评价柔韧素质;(4)灵敏素质,通过选择反应时测试,评价身体在收到刺激后迅速作出动作反应的能力;(5)平衡素质,通过静态平衡和动态协调的评估,反应身体的平衡能力;(6)身体形态:身体的形态对运动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考虑将体型的评价结果作为重要的影响因子给与赋权,以便对运动能力做出更科学的评估。
发明内容
1运动能力评估模型6个模块的整体构架和对应的指标体系
运动能力评估模型,构建了综合评价人体运动能力的测评体系,所包含的项目既有代表性,且测试过程相对简单,不受测试仪器和场地的严苛限制,易于模型的推广。且针对不同的年龄,选用不同的测试项目,使得测试并非“一刀切”样的死板,而更有针对性。不同年龄和性别,各个模块甚至测试项目的权重都会有所调整,以保证整体评估模型的科学性。
6大模块及其所包含的具体项目如下:
(1)心肺素质:通过台阶试验、心脏功能能力、中长跑、肺功能等项目来进行心肺功能的素质。
(2)力量素质:从肌肉含量、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三个方面来综合评价力量素质;其中肌肉力量包含上肢力量、下肢力量和躯干力量三部分。
(3)柔韧素质:通过坐位体前屈、肌肉柔韧性、后背对指等项目来综合评价人体的柔韧素质。
(4)灵敏素质:通过选择反应时来反映灵敏素质,表示人体从接收信号到快速做出动作反应的时间。
(5)平衡素质:平衡包括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两方面,而动态平衡,即是运动中的协调。静态平衡可以通过单脚闭眼站立、静态平衡仪等进行测试;而运动协调可通过象限跳、变向跑等进行测试。
(6)身体形态:即通过体成分、身体围度、BMI等来判断身体形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程度。
详细模型及指标体系见图1。
2各测试项目、各模块权重的确定
在6个模块中,有些模块只有1个测试单项,而有些模块则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对于包含多个测试项目的模块,如力量素质,包含肌肉含量、肌肉力量、肌肉耐力三个方面的内容;而肌肉力量又分为上肢力量、下肢力量和躯干力量。对于这种有类似逐级分支的细分项目,需要从底层向上,依次确定各个级别的权重,直到可以计算出模块的得分。各个模块的得分得出后,需要对各个模块进行赋权,以便得到最终的综合评价。所有权重的确定均采用专家赋权法。
3整个模型的算法和评价标准
单项测试之后,根据其在模型中所占的权重,通过加权求和,可以得到模块的评价结果;各个模块的结果,再结合其在整体模型中的权重,通过加权求和,得到运动能力的综合评分。
运动能力综合评分的评价标准,是基于大样本人群的测试,根据离差法,采用5级评价标准制定而出的。5个级别的评价为:差,稍差,中等,良好,优秀。为精确评价,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都有自己对应的标准,通常是不同性别随年龄变化的标准曲线。离差法的准确性与数据量有很大关系,随着参与制作标准的数据量越大,其评价越接近真实水平。
4运动能力评估报告和对应算法
为使得受试者能够直观的看到测试的结果,设计了运动能力评估报告,如图2所示。使得测试结果清晰明了的呈现出来。根据报告的设计,报告中需要输出的内容,需要有对应的知识库做支撑。如不同评价结果出什么样的评价和建议语句等。有了报告的设计和表达方式,有了对应的知识库作为支撑;而知识库 的内容和报告的表达之间需要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就需要特定的规则来执行,这就是报告算法。
附图说明
图1运动能力评估模型
图2运动能力评估报告
具体实施方式
运动能力评估模型,测试项目中,无论是设备测试,还是徒手测试;数据自动采集,还是手动记录和录入,最终的测试结果,都会汇总至软件平台,进行运动能力的综合评价。其具体的测试流程如下:
1.会员注册和基本信息的录入
2.各个单项的测试
在各个单项进行测试时,要依照合理的先后次序,安排好各个测试项之间的时间间隔和衔接,保证在受试人员较多时,仍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流水线式测评。
在每个单项进行测试时候,要询问受试者是否有测试禁忌,若无,则叮嘱受试者按照标准的测量姿势进行测量。
3.数据汇总和报告打印
在测试完成后,将所有的结果汇总至软件平台,则系统进行自动评估,并生成运动能力评估报告,可以很方便的进行预览和打印。
4.报告讲解
针对运动能力的重要意义、测试内容的构成、测试结构的优劣、结果对健康的影响、针对性的锻炼建议等内容,结合报告,给客户进行分析讲解。

运动能力评估模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运动能力评估模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运动能力评估模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能力评估模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能力评估模型.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83174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8CN104083174A21申请号201410227558322申请日20140523A61B5/22200601A61B5/16200601A61B5/11200601A61B5/0205200601A61B5/00200601G06F19/0020110171申请人奥美之路北京技术顾问有限公司地址100085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19号商服中心3层申请人褚锃童链72发明人徐峻华54发明名称运动能力评估模型57摘要运动能力评估模型,是综合评价运动能力的一种方法,属于健康测评的范畴。运动能力评估模型,包括心肺素质、力量素质、柔。

2、韧素质、灵敏素质、平衡素质和身体形态6大模块的内容。各个模块下又设置对应的具体测试项目。通过具体指标和测试项目的评价,然后逐级加权求和,得到最后的得分。测试项目的确定、权重的分配和评价标准的建立是该模型的核心内容。通过对运动能力的评估,可以发现运动能力中需要关注的弱项,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同时,运动能力的弱项,也是在运动中容易诱发运动损伤的风险,因此,及早发现,可引起重视,减少损伤。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83174ACN104083174A1/1页21运动能力评估。

3、模型,包括1心肺素质、力量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平衡素质、身体形态6个模块的评价体系;2六个模块下,不同年龄段人群不同的测试项目;3六个模块的权重;4运动能力评估的评价标准;5运动能力综合评价报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了由心肺素质、力量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平衡素质、身体形态6个模块组成的运动能力综合评估系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于身体机能水平随年龄的增长具有规律,因此不同年龄段从20岁开始,每10岁一个年龄段的测试,选用最适合该年龄段的测试方法。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根据各个模块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程度,确定对应的权重。5如权。

4、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测试的大量数据,采用离差法,制定运动能力综合评价的标准。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计了“运动能力评估报告”,并采用代表不同运动能力的动画小人的方式来表达不同的运动能力。权利要求书CN104083174A1/3页3运动能力评估模型技术领域0001运动能力评估,是指采用采用运动测试和健康测评的手段,综合评价与运动能力相关的各个项目的水平,进而对整个的运动能力进行评价;整体来看,属于健康评价的领域。该评估模型,包括心肺素质、力量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平衡素质和身体形态6部分内容。每个部分下面,都有对应的测试项目。该模型的灵活性在于,由于不同年龄段。

5、的生理功能不同,因此同一性质的测试下,不同年龄采用的测试方法会有所不同。而且随着年龄的不同,各个评估模块甚至各个测试项目所占的权重会随之变化。因此不同的年龄段,各个模块和项目的权重是不同的。通过各个项目的测试,加权求和,最后得出科学合理的运动能力的评估,为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整体评估模型的框架如图1所示。背景技术0002运动能力,是指人体在参加运动时所具备的能力,是人体的形态、素质、机能、技能和心理等的综合体现。狭义的运动能力,通常指骨骼肌肉系统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通过自主做功或对抗外力做功,来完成运动需求时,身体所需的能力。运动能力在人的一生中,尤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性。人体初生时,只有。

6、一些粗大的运动,而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后天的习练,逐渐掌握精细的动作。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能力逐渐成熟并发展至顶峰。人体运动能力的强化和保持,与针对性的锻炼密不可分。这也是运动员可以保持某一项目极高运动水平的原因。人体随着年龄增长机体的功能逐步衰退,运动能力有增龄性下降的趋势;此外,疾病、肌肉废用、不良饮食习惯、长期不良姿势等,都会影响人体的运动能力。因此,对运动能力的测评,可以及时发现运动能力中的弱项,进行针对性的锻炼,可以强化运动能力,保持较好的健康状态。0003运动能力的测评,人们也一直在使用。例如国民体质中的单脚闭眼站立、坐位体前屈等项目,例如学校教育中的100米、800米、3000米。

7、跑等项目,以及跳远、跳高等项目,都是对运动能力的测试。但以往的测试大多零散,且绝大多数都是只针对特定的人群。因此,在以往测试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一个综合的运动能力评估模型,融合多个内容模块,选择有代表性的测试项目,通过逐层加权求和,最后求得综合评分。运动能力评估模型包括1心肺素质通过心脏功能能力台阶试验、肺功能、中长跑等项目来评价心肺素质;2力量素质通过身体的肌肉含量、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3个方面,来综合评价身体的力量素质;3柔韧素质通过坐位体前屈、脊柱柔韧性、后背对指等测试,综合评价柔韧素质;4灵敏素质,通过选择反应时测试,评价身体在收到刺激后迅速作出动作反应的能力;5平衡素质,通过静态平衡。

8、和动态协调的评估,反应身体的平衡能力;6身体形态身体的形态对运动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考虑将体型的评价结果作为重要的影响因子给与赋权,以便对运动能力做出更科学的评估。发明内容00041运动能力评估模型6个模块的整体构架和对应的指标体系说明书CN104083174A2/3页40005运动能力评估模型,构建了综合评价人体运动能力的测评体系,所包含的项目既有代表性,且测试过程相对简单,不受测试仪器和场地的严苛限制,易于模型的推广。且针对不同的年龄,选用不同的测试项目,使得测试并非“一刀切”样的死板,而更有针对性。不同年龄和性别,各个模块甚至测试项目的权重都会有所调整,以保证整体评估模型的科学性。00。

9、066大模块及其所包含的具体项目如下00071心肺素质通过台阶试验、心脏功能能力、中长跑、肺功能等项目来进行心肺功能的素质。00082力量素质从肌肉含量、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三个方面来综合评价力量素质;其中肌肉力量包含上肢力量、下肢力量和躯干力量三部分。00093柔韧素质通过坐位体前屈、肌肉柔韧性、后背对指等项目来综合评价人体的柔韧素质。00104灵敏素质通过选择反应时来反映灵敏素质,表示人体从接收信号到快速做出动作反应的时间。00115平衡素质平衡包括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两方面,而动态平衡,即是运动中的协调。静态平衡可以通过单脚闭眼站立、静态平衡仪等进行测试;而运动协调可通过象限跳、变向跑等进行。

10、测试。00126身体形态即通过体成分、身体围度、BMI等来判断身体形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程度。0013详细模型及指标体系见图1。00142各测试项目、各模块权重的确定0015在6个模块中,有些模块只有1个测试单项,而有些模块则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对于包含多个测试项目的模块,如力量素质,包含肌肉含量、肌肉力量、肌肉耐力三个方面的内容;而肌肉力量又分为上肢力量、下肢力量和躯干力量。对于这种有类似逐级分支的细分项目,需要从底层向上,依次确定各个级别的权重,直到可以计算出模块的得分。各个模块的得分得出后,需要对各个模块进行赋权,以便得到最终的综合评价。所有权重的确定均采用专家赋权法。00163整个模型的。

11、算法和评价标准0017单项测试之后,根据其在模型中所占的权重,通过加权求和,可以得到模块的评价结果;各个模块的结果,再结合其在整体模型中的权重,通过加权求和,得到运动能力的综合评分。0018运动能力综合评分的评价标准,是基于大样本人群的测试,根据离差法,采用5级评价标准制定而出的。5个级别的评价为差,稍差,中等,良好,优秀。为精确评价,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都有自己对应的标准,通常是不同性别随年龄变化的标准曲线。离差法的准确性与数据量有很大关系,随着参与制作标准的数据量越大,其评价越接近真实水平。00194运动能力评估报告和对应算法0020为使得受试者能够直观的看到测试的结果,设计了运动能力评估。

12、报告,如图2所示。使得测试结果清晰明了的呈现出来。根据报告的设计,报告中需要输出的内容,需要有对应的知识库做支撑。如不同评价结果出什么样的评价和建议语句等。有了报告的设计和说明书CN104083174A3/3页5表达方式,有了对应的知识库作为支撑;而知识库的内容和报告的表达之间需要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就需要特定的规则来执行,这就是报告算法。附图说明0021图1运动能力评估模型0022图2运动能力评估报告具体实施方式0023运动能力评估模型,测试项目中,无论是设备测试,还是徒手测试;数据自动采集,还是手动记录和录入,最终的测试结果,都会汇总至软件平台,进行运动能力的综合评价。其具体的测试流程如下。

13、00241会员注册和基本信息的录入00252各个单项的测试0026在各个单项进行测试时,要依照合理的先后次序,安排好各个测试项之间的时间间隔和衔接,保证在受试人员较多时,仍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流水线式测评。0027在每个单项进行测试时候,要询问受试者是否有测试禁忌,若无,则叮嘱受试者按照标准的测量姿势进行测量。00283数据汇总和报告打印0029在测试完成后,将所有的结果汇总至软件平台,则系统进行自动评估,并生成运动能力评估报告,可以很方便的进行预览和打印。00304报告讲解0031针对运动能力的重要意义、测试内容的构成、测试结构的优劣、结果对健康的影响、针对性的锻炼建议等内容,结合报告,给客户进行分析讲解。说明书CN104083174A1/1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8317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