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和生物活性剂复合增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油方法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微生物和生物活性剂复合增产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生物强化采油技术 (MEOR) 是四大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 ( 化学、 热力、 气驱、 微生 物 )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研究始于 20 世纪 20 年代,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方法是指将地 面分离培养的微生物菌液和营养液注入油层, 或单纯注入营养液激活油层内微生物, 使其 在油层内生长繁殖, 产生有利于提高采收率的代谢产物, 通过筛选菌种的特性、 功能、 作用 以及适应性, 改变原油的性质与油藏环境。其主要机理是利用微生物在油藏中降解原油来 降低原油粘度, 提高原油的流动性 ; 代谢生物表面活性剂、 代谢有机溶剂提高洗油效率 ; 在 油层中生长, 剥离油膜等作用提高原油的采收率。微生物采油法特别适用于油田的后期采 油。由于该项技术成本低、 适用范围广、 施工简便而引起石油界的高度重视。
目前, 现场应用并证实有效的 MEOR 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 单井吞吐解堵 ( 周期 )、 微生物驱、 增注、 调剖、 压裂、 日常清蜡和降粘。
微生物强化采油技术已经产生了良好的增产增效成果, 但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一 些局限 : 一、 由于细菌繁殖需要一个过程, 产生效果相对比较慢 ; 二、 针对相对较稠的原油 解堵, 微生物采油效果一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和生物活性剂 复合增产方法, 将微生物和生物活性剂配合使用, 使其达到效果叠加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
一种微生物和生物活性剂复合增产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一、 先配置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 配方包括占总重量 1-5 %的营养剂, 余量为 7 9 水和微生物活菌, 微生物活菌为 10 -10 cfu/mL, 所述的微生物活菌为好氧和 / 或兼性 厌 氧 菌, 所 述 的 营 养 剂 含 有 酵 母 膏 50-500ppm、 蛋 白 胨 0-400ppm、 NH4Cl 100-600ppm 和 K2HPO450-300ppm ;
二、 配置生物活性剂, 配方组成为 : 包括占总重量 15-30%的鼠李糖脂, 10-30%的 海藻糖脂, 4-25%的烷基糖苷, 余量为水 ;
三、 将步骤一中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配成 0.5% -5%的水溶液, 将步骤二 中配好的生物活性剂也配成 0.5% -5%的水溶液, 将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 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按照 1 ∶ 1 或者 1 ∶ 2 的比例, 利用连续注入方式或者复配方式在一起 注入油层 ;
四、 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注入油层的量为 : V= 2 πR hΦ, 其中 V 表示注入的两种水溶液量总量, R 表示油层的油井处理半径, H 表示油层有
效厚度, Φ 表示油层有效孔隙度, 注入完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 后, 关井 7-15 天后再开井开采。
本发明中生物活性剂是由生物体产生的具有亲水和亲油基团、 并能降低表面张力 的物质, 也能被生物体所降解的物质, 可有效降低岩石、 油、 水系统的界面张力, 降低粘度和 油流通过压力, 疏通岩孔, 增加油水流动性, 解除油藏稠油积垢堵塞, 提高原油采收率。
生物活性剂在水和原油中都有一定的溶解度, 在界面形成稳定的油 / 水乳状液 ; 在低浓度下形成较低的界面张力。具有特殊的性能, 能溶于地层水和注入水中, 在油 - 水界 面有较高的界面活性 ; 在含油岩石表面润湿性好, 能剥落油膜, 分散原油, 具有很强的乳化 原油的能力。已经在油田油水井增产中开始取得良好的效果。
由于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和生物活性剂可以有效兼容, 将高效的微生物和生物活 性剂性能结合起来, 可以有效的弥补微生物单独操作的局限性, 相互促进功能的延展, 充分 发挥生物采油和生物化学提高采收率的功效, 使得作业后增产效果反应快, 有效期长。
由于本发明中所注入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为好氧和 / 或兼性厌氧菌, 充足的氧 是保证其具有高活性的前提, 而地层水中溶解氧的量是有限的, 这种低含量的溶解氧成为 它们发酵生长的限制性因子。为满足注入到油藏中的微生物对氧的需求, 刺激微生物的繁 殖和代谢, 本发明在注入菌液的同时采用冲加空气的补氧方法。 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进入油藏后需先经过适应调整期然后才能进入生长期, 一方 面加入的生物活性剂可在此期间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在活性剂和生物活性剂溶 液注入地层后采用关井发酵的方法, 随着生物活性剂在油藏作用而减少, 微生物解堵驱油 菌剂已经大量繁殖发挥作用, 因此此工艺最大程度的发挥了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采油与生 物活性剂采油的优点, 为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本发明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与生物活性剂复配体系主要瞄准的是区块提高采收 率, 包括单井的吞吐解堵增产措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
1、 本发明可有效解除油藏稠油积垢堵塞, 提高原油采收率。
2、 本发明可使注入到油藏中的微生物和生物活性剂的活性达到更高的水平, 最大 限度的发挥两者的性能优点, 从而提高解堵驱油效果。
3、 本发明适应性强, 见效快, 有效期长。
4、 针对同时含有无机垢堵塞的情况, 可以调整配方以达到最好效果。
5、 不伤害地层, 不污染环境, 无毒无害, 使用安全。
6、 施工工艺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
一、 先配置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 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即为解堵驱油菌剂, 配 9 方包括占总重量 1 %的营养剂, 余量为水和微生物活菌, 微生物活菌为 10 cfu/mL, 所述 的微生物活菌为好氧和兼性厌氧菌, 所述的营养剂含有酵母膏 500ppm、 NH4Cl100ppm 和 K2HPO4300ppm ;二、 配置生物活性剂, 配方组成为 : 包括占总重量 15%的鼠李糖脂, 30%的海藻糖 脂, 15%的烷基糖苷, 余量为水 ;
三、 将步骤一中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配成 0.5%的水溶液, 将步骤二中配好 的生物活性剂也配成 0.5%的水溶液, 将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 水溶液按照 1 ∶ 1 的比例, 利用连续注入方式或者复配方式在一起注入油层 ;
四、 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注入油层的量为 : V= 2 πR hΦ, 其中 V 表示注入的两种水溶液量总量, R 表示油层的油井处理半径, H 表示油层有 效厚度, Φ 表示油层有效孔隙度, 注入完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 后, 关井 15 天后再开井开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
一、 先配置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 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即为解堵驱油菌剂, 配方 7 包括占总重量 5 %的营养剂, 余量为水和微生物活菌, 微生物活菌为 10 cfu/mL, 所述的 微生物活菌为好氧菌, 所述的营养剂含有酵母膏 50ppm、 蛋白胨 400ppm、 NH4Cl300ppm 和 K2HPO4200ppm ; 二、 配置生物活性剂, 配方组成为 : 包括占总重量 20%的鼠李糖脂, 25%的海藻糖 脂, 10%的烷基糖苷, 余量为水 ;
三、 将步骤一中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配成 2%的水溶液, 将步骤二中配好的 生物活性剂也配成 2%的水溶液, 将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 液按照 1 ∶ 2 的比例, 利用连续注入方式或者复配方式在一起注入油层 ;
四、 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注入油层的量为 : V= 2 πR hΦ, 其中 V 表示注入的两种水溶液量总量, R 表示油层的油井处理半径, H 表示油层有 效厚度, Φ 表示油层有效孔隙度, 注入完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 后, 关井 7 天后再开井开采。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
一、 先配置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 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即为解堵驱油菌剂, 配方包 8 括占总重量 3 %的营养剂, 余量为水和微生物活菌, 微生物活菌为 10 cfu/mL, 所述的微生 物活菌为兼性厌氧菌, 所述的营养剂含有酵母膏 300ppm、 蛋白胨 200ppm、 NH4Cl600ppm 和 K2HPO450ppm ;
二、 配置生物活性剂, 配方组成为 : 包括占总重量 25%的鼠李糖脂, 20%的海藻糖 脂, 20%的烷基糖苷, 余量为水。
三、 将步骤一中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配成 1%的水溶液, 将步骤二中配好的 生物活性剂也配成 1%的水溶液, 将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 液按照 1 ∶ 1 的比例, 利用连续注入方式或者复配方式在一起注入油层 ;
四、 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注入油层的量为 : V= 2 πR hΦ, 其中 V 表示注入的两种水溶液量总量, R 表示油层的油井处理半径, H 表示油层有 效厚度, Φ 表示油层有效孔隙度, 注入完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 后, 关井 10 天后再开井开采。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
一、 先配置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 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即为解堵驱油菌剂, 配方包 8 括占总重量 2%的营养剂, 余量为水和微生物活菌, 微生物活菌为 5*10 cfu/mL, 所述的微生 物活菌为好氧和兼性厌氧菌,
所述的营养剂含有酵母膏 150ppm、 蛋白胨 300ppm、 NH4Cl200ppm 和 K2HPO4150ppm ;
二、 配置生物活性剂, 配方组成为 : 包括占总重量 30%的鼠李糖脂, 10%的海藻糖 脂, 4%的烷基糖苷, 余量为水 ;
三、 将步骤一中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配成 5%的水溶液, 将步骤二中配好的 生物活性剂也配成 5%的水溶液, 将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 液按照 1 ∶ 2 的比例, 利用连续注入方式或者复配方式在一起注入油层 ;
四、 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注入油层的量为 : V= 2 πR hΦ, 其中 V 表示注入的两种水溶液量总量, R 表示油层的油井处理半径, H 表示油层有 效厚度, Φ 表示油层有效孔隙度, 注入完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 后, 关井 13 天后再开井开采。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
一、 先配置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 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即为解堵驱油菌剂, 配方包 8 括占总重量 4 %的营养剂, 余量为水和微生物活菌, 微生物活菌为 8*10 cfu/mL, 所述的微 生物活菌为兼性厌氧菌, 所述的营养剂含有酵母膏 400ppm、 蛋白胨 100ppm、 NH4Cl450ppm 和 K2HPO4100ppm ;
二、 配置生物活性剂, 配方组成为 : 包括占总重量 18%的鼠李糖脂, 15%的海藻糖 脂, 25%的烷基糖苷, 余量为水 ;
三、 将步骤一中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配成 3.5%的水溶液, 将步骤二中配好 的生物活性剂也配成 3.5%的水溶液, 将配好的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 水溶液按照 1 ∶ 1 的比例, 利用连续注入方式或者复配方式在一起注入油层 ;
四、 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注入油层的量为 : V= 2 πR hΦ, 其中 V 表示注入的两种水溶液量总量, R 表示油层的油井处理半径, H 表示油层有 效厚度, Φ 表示油层有效孔隙度, 注入完微生物解堵驱油菌剂水溶液和生物活性剂水溶液 后, 关井 14 天后再开井开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