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轮式立体全自动智能车库.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288230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7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016277.3

申请日:

2007.08.21

公开号:

CN101135197A

公开日:

2008.03.0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H 6/16公开日:20080305|||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H6/16

主分类号:

E04H6/16

申请人:

王学章

发明人:

王学章

地址:

271100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朝阳小区29号楼4单元3楼东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轮式立体全自动智能车库,由大转轮,支架,电动机及驱动装置构成,其特征是:在大转轮中至少设有三个可随大转轮的转动而自由转动的转筒式储车室,并在转筒式储车室中设有不受大转轮和转筒式储车室的转动影响而始终下垂在转筒式储车室的下面且与地平面平行或基本平行的停车平台;整个操作过程由遥控器和智能控制装置控制。由于采取了在大转轮中设置转筒式储车室的方法,故可省掉较复杂的直上直下式提升机构,车辆可直接开入储车室或开出储车室,并可多辆车同时开入储车室或开出储车室,因而,使用更为方便,既省时又省力,智能化程度较高,占地少、效率高,适用场合更广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转轮式立体全自动智能车库,由大转轮(1),支架(2),电动机(3)及驱动装置构成,其特征是:在大转轮(1)中设有若干个可随大转轮(1)的转动而自由转动的转筒式储车室(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轮式立体全自动智能车库,其特征是:在大转轮(1)中至少设有三个转筒式储车室(4)。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轮式立体全自动智能车库,其特征是:在转筒式储车室(4)的下面设有停车平台(7)。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轮式立体全自动智能车库,其特征是:停车平台(7)的平面始终垂在转筒式储车室(4)的下边且与地平面(14)平行。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轮式立体全自动智能车库,其特征是:在大转轮(1)中设置四个以上转筒式储车室(4)时,每圈转筒式储车室(4)的圆心连线为正多边形。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轮式立体全自动智能车库,其特征是:在停车平台(7)或车库台(9)或支架(2)上设有电磁弹力锁(8),并设有对大转轮(1)的刹车制动装置。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轮式立体全自动智能车库,其特征是:驱动装置至少包括主动齿轮(6)和从动齿轮(5);在主动齿轮(6)和从动齿轮(5)之间可设变速器(13)。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轮式立体全自动智能车库,其特征是:电动机(3)和电磁弹力锁(8)由智能控制装置(11)控制,智能控制装置(11)可由遥控器控制。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轮式立体全自动智能车库,其特征是:在大转轮(1)中设置七个以上转筒式储车室(4)时,应将大转轮(1)的下半部分设置于地平面(14)以下,车库台(9)应高于地平面(14)十厘米至五十厘米,支架(2)固定于车库台(9)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轮式立体全自动智能车库,其特征是:转筒式储车室(4)和大转轮(1)的两侧为敞口状;转筒式储车室(4)两端通过滑件(10)与大转轮(1)滑动作用在一起。

说明书

转轮式立体全自动智能车库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车库,特别是一种转轮式立体全自动智能车库。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汽车为代表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将越来越多地进入百姓的家庭生活。居住环境、政治经济环境的城市化,也对车辆的停放问题带来了严重的挑战。泊车占地面积过大且不方便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为此,科技人员曾想出了好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如,建立楼房式高层汽车公寓,建立负向井筒式的地下汽车公寓和钢构式的多层叠罗式的公共车库等等。上述这些车库大都存在以下缺点:1、施工难度大,结构复杂,耗材耗时多;2、除一层外,不能将车直接开入或开出而必须至少使用一部提升机;3、使用不方便,出车、入车等待时间长;4、智能化控制程度难以提高;5、停电后无法操作。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成本较低,可用遥控器操作,停电后可人工手动操作,入车出车等待时间短,可多辆车同时直接开入或开出,结构较简单,操作更方便,坚固而耐用,占地面积小,效率高的转轮式立体全自动智能车库。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该转轮式立体全自动智能车库,由大转轮,支架,电动机,驱动装置构成,在大转轮中设有若干个能随大转轮的转动而自由转动的转筒式储车室。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为增加储车的库容,应在大转轮中至少设置三个转筒式储车室(三个转筒式储车室的圆心连线应为正三边形),根据需要可设置四个以上转筒式储车室,当设置四个以上转筒式储车室时,每圈转筒式储车室的圆心连线应为正多边形。为便于放车,应在转筒式储车室的下面设置不受大转轮和转筒式储车室的转动影响而始终下垂且与地平(表)面平行或基本平行的停车平台。为保证出车入车的安全性,应在停车平台或车库台或支架上设置电磁弹力锁,出车或入车时,应先将大转轮和转筒式储车室通过电磁弹力锁锁定,使之不转动。驱动装置至少应包括一个主动齿轮和一个从动齿轮,可视其情况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设置变速器,以满足加速或减速的需要。为操作更方便省力,电动机和电磁弹力锁可由智能控制装置和遥控器控制,电动机可在智能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可任意正反转动,电磁弹力锁可在智能控制装置的控制下自动上锁或解锁。为防止停电后无法操作,可在电动机的转子轴的一端上或其它合适的位置处设置手动装置,当停电时,可临时操作该手动装置将车辆开入或开出。在大转轮中设置七个以上(包括七个)转筒式储车室时,车库的下半部分应设置在地平(表)面以下,车库台应高于地平(表)面10-50CM,以防止雨雪进入下面地槽中。为牢固起见,支架应固定在车库台上。为使驾驶员和其他乘客能出入自如和缩小使用空间,应将转筒式储车室的两侧做成敞口状。为使转筒式储车室在大转轮中能转动自如,应在转筒式储车室两端的圈外与大转轮衔接处设置滑件。
本发明转轮式立体全自动智能车库与已有的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由于采取在大转轮中设置转筒式储车室的方法,故可省掉较复杂的直上直下式提升机构,车辆可不通过提升机构而直接开入或开出,并可多辆车同时开入或开出,使用较为方便,省时省力,智能化可应用程度较高,占地少、效率高,适用场合广泛。
下面参照附图对制作本发明的两个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一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六车室正视图。
图二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七车室正视图。
图中,1大转轮,2支架,3电动机,4转筒式储车室,5从动齿轮,6主动齿轮,7停车平台,8电磁弹力锁,9车库台,10滑件,11智能控制装置,12手动装置,13变速器,14地平面,15大转轮轴,16载入车辆。
图一中,在大转轮1中对称设置六个可随大转轮1的转动而自由转动的转筒式储车室4。大转轮1全部设置在地平面14以上,支架2设置为等边三角形,使等边三角形支架2的顶点与大转轮1的大转轮轴15的轴心点重合。支架2的下边固定于车库台9上。电动机3设置于车库台9上,并使主动齿轮6通过变速器13与从动齿轮5啮合作用在一起。电动机3在智能控制装置11的控制下,通过其任意正反转动来推动大转轮1作任意正反转动。在转筒式储车室4的底面设置停车平台7,并使停车平台7的重量足以使转筒式储车室4的停车平台7随着大转轮1和转筒式储车室4的转动而始终垂在转筒式储车室4的下面且与地平面14保持平行或基本平行。为充分保证出车和入车的安全性,应在停车平台7或车库台9或支架2上设置电磁弹力锁8,入车或出车时应先通过智能控制装置11或手动装置12将大转轮1和转筒式储车室4锁定,使之不转动。为使转筒式储车室4在大转轮1中能更加自由顺畅的转动,应在大转轮1和转筒式储车室4的衔接处设置滑件10。在电动机3的转子轴的一端或其它适当的位置设置手动装置12,在停电的状态下,可通过人工操作手动装置12将大转轮1转动,并使大转轮1和转筒式储车室4锁定在所需要的位置。应将车库台9的台面与停车平台7的台面设置在同一平面内。上述情况下,最下面的一个转筒式储车室4为出车室或入车室。
图二中,在大转轮1中对称设置七个可随大转轮1的转动而自由转动的转筒式储车室4。大转轮1的下半部分设置在地平面14以下,支架2设置在中间的转筒式储车室4上,使支架2的上面托住转筒式储车室4向外延长的筒圈(图中未作表示)从而支撑起大转轮1。支架2的下边固定于车库台9上,以不仿碍左右两转筒式储车室4的出车和入车为准。电动机3设置于车库台9上,从动齿轮5设置在大转轮1上,并使主动齿轮6通过变速器13与从动齿轮5啮合作用在一起。电动机3在智能控制装置11的控制下,通过其任意正反转动来推动大转轮1作任意正反转动。在转筒式储车室4的底面设置停车平台7,并使停车平台7的重量足以使转筒式储车室4的停车平台7随着大转轮1和转筒式储车室4的转动而始终垂在下面且与地平面14保持平行或基本平行。为充分保证出车和入车的安全性,应在停车平台7或车库台9或支架2上设置电磁弹力锁8,入车或出车时应先通过智能控制装置11或手动装置12将大转轮1和转筒式储车室4锁定,使之不转动。为使转筒式储车室4在大转轮1中能更加自由顺畅的转动,应在大转轮1和转筒式储车室4的衔接处设置滑件10。在电动机3的转子轴的一端或其它适当的位置设置手动装置12,在停电的状态下,可通过人工操作手动装置12将大转轮1转动,并使大转轮1和转筒式储车室4锁定在所需要的位置。应将车库台9的台面与停车平台7的台面设置在同一平面内。为确保不让雨雪进入地槽,应使车库台高于地面10-50CM,在洼地建造时应更高些。在上述设置七个以上车室的情况下,以中间一个转筒式储车室4和左右并列的各转筒式储车室4均为出车室或入车室。
为操作更方便,可使用遥控器等进行操作(图中未作表示)。为方便驾驶员及乘客的出入,应将转筒式储车室4和大转轮1的两侧设为敞口状(图中未作表示)。为保护整个车库装置,应在车库的上方设置车库棚(图中未作表示)。可将六车室(包括六车室)以下的形式,大部分设置于地平面以下,此时,应将最上面一个转筒式储车室4作为出车室或入车室(图中未作表示)。设置更多个或更少个转筒式储车室4时,只在大转轮1中用相同的方法累加或递减转筒式储车室4即可(图中未作表示)。在大转轮1上或其它适当的位置设有对大转轮1的刹车制动装置(图中未作表示),可在智能控制装置11或人工控制下对大转轮1的转动进行刹车制动以配合电磁弹力锁8的使用。

转轮式立体全自动智能车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转轮式立体全自动智能车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转轮式立体全自动智能车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轮式立体全自动智能车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轮式立体全自动智能车库.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轮式立体全自动智能车库,由大转轮,支架,电动机及驱动装置构成,其特征是:在大转轮中至少设有三个可随大转轮的转动而自由转动的转筒式储车室,并在转筒式储车室中设有不受大转轮和转筒式储车室的转动影响而始终下垂在转筒式储车室的下面且与地平面平行或基本平行的停车平台;整个操作过程由遥控器和智能控制装置控制。由于采取了在大转轮中设置转筒式储车室的方法,故可省掉较复杂的直上直下式提升机构,车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