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288207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45.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14314.6

申请日:

2009.02.13

公开号:

CN101487252A

公开日:

2009.07.2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2D 5/38公开日:20090722|||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2D5/38; E02D15/04

主分类号:

E02D5/38

申请人: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迪安; 柴永征; 刘广文; 徐爱杰; 陈永伟; 秦家顺; 刘炳川; 赵海峰; 吕守龙; 和 嘉; 张凤兰

地址:

250001山东省济南市工业南路8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维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木工程中的桩基施工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该工艺中在软土层段将钢护筒沉设至致密土层的上表面,利用钢护筒护壁,然后采用带摩阻式钻杆的旋挖钻机干成孔,在致密土层段更换为带机锁式钻杆的旋挖钻机成孔,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钻孔偏斜和桩体扩径,提高了桩体质量和作业效率;致密土层段若为地下水较多的地质,成孔时采用泥浆护壁,成孔完毕静置一段时间后,采用筒形旋挖钻斗捞取桩底沉渣;若致密土层为基本无地下水或地下水很少的地质,成孔时采用干成孔,这种施工工艺不但可以避免坍孔,而且降低了泥浆的排放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1)沉设钢护筒;(2)成孔;(3)清除沉渣;(4)下钢筋笼;(5)下导管,清孔;(6)灌注混凝土;(7)拔出钢护筒;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钢护筒下端沉设至致密土层的上表面,步骤(2)的成孔分阶段进行:在软土层段采用带摩阻式钻杆的旋挖钻机成孔,在致密土层采用带机锁式钻杆的旋挖钻机成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钢护筒为内径比桩径大100mm、壁厚≥8mm、长度≥7m的钢板螺旋焊管,钢护筒上部带有溢流口。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带摩阻式钻杆的旋挖钻机的钻头采用旋挖钻斗,带机锁式钻杆的旋挖钻机的钻头采用螺旋钻头;上述钻头的直径与桩孔内径大小相等。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软土层采用带摩阻式钻杆的旋挖钻机干成孔;所述致密土层段若为地下水较多的地质,成孔时采用泥浆护壁;若致密土层为基本无地下水或地下水很少的地质,成孔时采用干成孔。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钢筋笼分节下放,两节钢筋笼之间在孔口采用搭接焊。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导管下端口距离孔底0.3~0.5m,二次清孔时通过导管输入的泥浆密度≤1.15。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6)中灌注混凝土时导管下端装上隔水塞,混凝土的最小初灌量需满足导管底端埋入混凝土中的长度≥0.8m,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要保证导管始终埋于混凝土中≥2m,灌注过程式中每次提升导管的高度≤5m,最佳提升高度为2.5m。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其特征是:步骤(6)中使用的混凝土的坍落度为18~22cm,其中的含砂率为45%~50%,水灰比例为0.5~0.6;混凝土中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导管直径的1/8和钢筋最小净距的1/4且≤40mm。

说明书

一种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土木工程中的桩基施工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桩基施工中,常采用的成孔方法为回转钻机、泥浆护壁成孔,回转钻机适于用软土层,采用该工艺,一方面成孔周期长,在限定时间内需投入大量的成桩机械作业,造成施工场地狭小,另一方面,在成孔过程中软土层部位易出现塌孔现象,成孔后桩体扩径现象严重,桩底沉渣不易清除,降低了桩体质量;对于软土层下卧有风化岩层的地质条件,若采用该工艺,当钻头遇到较大孤石、探头石时,易造成钻孔偏斜,此时需填入土石(砂或砾石)重新钻孔,极大地降低了作业效率;成孔整个过程采用泥浆护壁,泥浆排放量较大,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旋挖钻机代替回转钻机的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针对软土层采用钢护筒进行护壁,同时对于软土层和致密土层可以更换不同的钻头,避免了坍孔和桩体扩径,提高了桩体的质量和作业效率,且在致密土层成孔时若采用泥浆护壁的工艺,因其成孔周期短,仅在二次清孔阶段采用循环泥浆,泥浆排放量小;若采用干成孔时不用泥浆护壁,这较回转钻机成孔极大地降低了泥浆的排放量,减少了环境污染。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该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机械手沉设钢护筒至致密土层的上表面;(2)成孔;(3)清除沉渣;(4)下钢筋笼;(5)下导管,清孔;(6)灌注混凝土;(7)采用机械手拔出钢护筒;所述步骤(2)的成孔分阶段进行:在软土层段采用带摩阻式钻杆的旋挖钻机成孔,在致密土层采用带机锁式钻杆的旋挖钻机成孔。
上述钢护筒为内径比桩径大100mm、壁厚≥8mm、长度≥7m的钢板螺旋焊管,钢护筒上部带有溢流口。
上述带摩阻式钻杆的旋挖钻机的钻头采用旋挖钻斗,带机锁式钻杆的旋挖钻机的钻头采用螺旋钻头;上述钻头的直径与桩径大小相等。
上述软土层采用带摩阻式钻杆的旋挖钻机干成孔;致密土层段若为地下水较多的地质,成孔时采用泥浆护壁,成孔完毕静置一段时间后,采用筒形旋挖钻斗捞取桩底沉渣;若致密土层为基本无地下水或地下水很少的地质,成孔时采用干成孔。
上述的钢筋笼分节下放,两节钢筋笼之间在孔口采用搭接焊。
上述导管下端口距离孔底0.3~0.5m,清孔时通过导管输入的泥浆密度≤1.15。
上述步骤(6)中灌注混凝土时导管下端装上隔水塞,混凝土的最小初灌量需满足导管底端埋入混凝土中的长度≥0.8m,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要保证导管始终埋于混凝土中≥2m,灌注过程式中每次提升导管的高度≤5m,最佳提升高度为2.5m。
上述步骤(6)中使用的混凝土的坍落度为18~22cm,其中的含砂率为45%~50%,水灰比例为0.5~0.6;混凝土中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导管直径的1/8和钢筋最小净距的1/4且≤40mm。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在软土层段将钢护筒沉设至致密土层的上表面,采用带摩阻式钻杆的旋挖钻机干成孔,在致密土层段更换为带机锁式钻杆的旋挖钻机成孔,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钻孔偏斜和桩体扩径,提高了桩体质量和作业效率;所述致密土层段若为地下水较多的地质,成孔时采用泥浆护壁,若致密土层为基本无地下水或地下水很少的地质,成孔时采用干成孔,这种结构不但可以避免坍孔,而且降低了泥浆的排放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本方案的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沉设钢护筒:采用机械手将钢护筒就位,调整好位置和垂直度后,振动下沉至致密土层的上表面,钢护筒为内径比桩径大100mm、壁厚≥8mm、长度≥7m的钢板螺旋焊管,且钢护筒上部带有溢流口。
(2)成孔:在软土层段采用带摩阻式钻杆的旋挖钻机干成孔,成孔时使用的钻头为旋挖钻斗,旋挖钻斗的直径与桩径大小相等,通过旋挖钻斗将钢护筒内的软土取出;在致密土层段更换为带机锁式钻杆的旋挖钻机成孔,此时采用的钻头为螺旋钻头,钻头的直径与桩径大小相等,致密土层段若为地下水较多的地质,成孔时采用泥浆护壁,成孔完毕静置一段时间后,采用筒形旋挖钻斗捞取桩底沉渣;若致密土层为基本无地下水或地下水很少的地质,成孔时采用干成孔。施工过程中应控制旋挖钻的下钻速度,如φ800mm的桩径,旋挖钻斗和螺旋钻头的升降速度宜保持在0.7~1m/s,避免加压过大造成钻头损坏掉落构件在桩孔内,同时可以保护钻杆正常使用。
(3)清除沉渣:成孔至设计标高后,移开旋挖钻机,将该桩孔静置一段时间,然后用旋挖钻斗将桩底沉渣清出桩孔。
(4)下钢筋笼:钢筋笼分节下放,先将下段挂在孔内,吊高第二段进行焊接,焊接采用搭接焊,逐段焊接逐段下放,下放时校正位置使其垂直,防止碰到孔壁引起坍壁和将泥土杂物带入孔内,钢筋笼下放到设计位置后必须固定好,笼顶、笼底标高偏差在±50mm之间。
(5)下导管,清孔:导管节口采用丝口连接,并加垫密封圈,导管下端口距离孔底0.3~0.5m,清孔时通过导管输入的泥浆密度≤1.15。
(6)灌注混凝土:灌注混凝土时导管下端装上隔水塞,采用球胆隔水塞,混凝土的最小初灌量需满足导管底端埋入混凝土中的长度≥0.8m,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要保证导管始终埋于混凝土中≥2m,灌注过程式中每次提升导管的高度≤5m,最佳提升高度为2.5m,混凝土的坍落度为18~22cm,其中的含砂率为45%~50%,水灰比例为0.5~0.6,水泥一般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1.5h,强度等级在325以上的水泥,混凝土中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导管直径的1/8和钢筋最小净距的1/4且≤40mm,其中的粗骨料宜选用坚硬的卵砾石和碎石,细骨料宜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为提高和易性,在混凝土中加入减水剂、缓凝剂和早强剂等外加剂;混凝土浇筑完毕进行捞渣,即检查混凝土完成面是否达到设计标高。
(7)采用机械手拔出钢护筒:混凝土浇筑完毕,拆除导管后,通过机械手的机械臂端部的振动,缓缓拔出钢护筒。
(8)桩孔回填:工程桩浇筑完毕24小时后,利用挖掘机将桩孔进行回填。
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木工程中的桩基施工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该工艺中在软土层段将钢护筒沉设至致密土层的上表面,利用钢护筒护壁,然后采用带摩阻式钻杆的旋挖钻机干成孔,在致密土层段更换为带机锁式钻杆的旋挖钻机成孔,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钻孔偏斜和桩体扩径,提高了桩体质量和作业效率;致密土层段若为地下水较多的地质,成孔时采用泥浆护壁,成孔完毕静置一段时间后,采用筒形旋挖钻斗捞取桩底沉渣;若致密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