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肿瘤化疗的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辅助肿瘤化疗的中药。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当今社会最常见的疾病,涉及人体各个系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早期的癌症通常选择手术治疗,但术后仍然面临着复发与转移的问题。而中、晚期癌症的主要治疗方法目前仍是以化学治疗为主。化疗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癌细胞,延长患者的生命,但是在化疗过程中,由于化疗药物抑制免疫细胞,会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因此,辅助肿瘤化疗的药物的改进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辅助肿瘤化疗的中药,可有效解决化疗后肿瘤患者普遍出现的免疫功能低下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白术10-25份、茯苓10-30份、鸡内金10-25份、麦冬5-20份、玉竹10-20份、金刚刺5-20份、卷柏3-15份、藕节10-20份、皂角刺5-20份、抱树莲10-30份和阴地蕨5-30份,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没,浸泡30-60min,武火煎开,再文火煎煮30-40min,过滤,得第一次滤液,药渣再加水浸没,武火煎开,再文火煎煮30-40min,过滤,得第二次滤液,合并两次滤液,混匀即成。
本发明白术、茯苓、鸡内金扶正固本,麦冬、玉竹清养肺胃,金刚刺、卷柏、藕节活血化淤,皂角刺、抱树莲、阴地蕨解毒化浊,在提高化疗患者机体免疫力方面,疗效肯定,是辅助肿瘤化疗的药物上的创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可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白术11份、茯苓29份、鸡内金11份、麦冬19份、玉竹11份、金刚刺19份、卷柏4份、藕节19份、皂角刺6份、抱树莲29份和阴地蕨6份,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没,浸泡30-60min,武火煎开,再文火煎煮30-40min,过滤,得第一次滤液,药渣再加水浸没,武火煎开,再文火煎煮30-40min,过滤,得第二次滤液,合并两次滤液,混匀即成。
实施例2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还可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白术17份、茯苓20份、鸡内金18份、麦冬12份、玉竹15份、金刚刺13份、卷柏9份、藕节15份、皂角刺13份、抱树莲20份和阴地蕨17份,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没,浸泡30-60min,武火煎开,再文火煎煮30-40min,过滤,得第一次滤液,药渣再加水浸没,武火煎开,再文火煎煮30-40min,过滤,得第二次滤液,合并两次滤液,混匀即成。
实施例3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还可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白术24份、茯苓11份、鸡内金24份、麦冬6份、玉竹19份、金刚刺6份、卷柏14份、藕节11份、皂角刺19份、抱树莲11份和阴地蕨29份,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没,浸泡30-60min,武火煎开,再文火煎煮30-40min,过滤,得第一次滤液,药渣再加水浸没,武火煎开,再文火煎煮30-40min,过滤,得第二次滤液,合并两次滤液,混匀即成。
实施例4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还可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白术10-17份、茯苓10-20份、鸡内金10-18份、麦冬5-12份、玉竹10-15份、金刚刺5-13份、卷柏3-9份、藕节10-15份、皂角刺5-13份、抱树莲10-20份和阴地蕨5-17份,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没,浸泡30-60min,武火煎开,再文火煎煮30-40min,过滤,得第一次滤液,药渣再加水浸没,武火煎开,再文火煎煮30-40min,过滤,得第二次滤液,合并两次滤液,混匀即成。
实施例5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还可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白术18-25份、茯苓21-30份、鸡内金19-25份、麦冬13-20份、玉竹16-20份、金刚刺14-20份、卷柏10-15份、藕节16-20份、皂角刺14-20份、抱树莲21-30份和阴地蕨18-30份,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没,浸泡30-60min,武火煎开,再文火煎煮30-40min,过滤,得第一次滤液,药渣再加水浸没,武火煎开,再文火煎煮30-40min,过滤,得第二次滤液,合并两次滤液,混匀即成。
本发明组分中: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茯苓: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鸡内金: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健胃消食,涩精止遗。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
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玉竹:甘,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金刚刺:味苦辛,性平。除风湿,活血,解毒,镇惊息风,抗癌。治风湿腰腿痛,小儿惊风,肠炎,疮疖,瘰疬,癌肿。
卷柏:辛,平。归肝、心经。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癓瘕痞块,跌扑损伤。卷柏炭化瘀止血。用于吐血,崩漏,便血,脱肛。
藕节:甘、涩,平。:归肝、肺、胃经。止血,消瘀。用于吐血,咯血,尿血,崩漏。
皂角刺:辛,温。归肝、胃经。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抱树莲:甘;淡;微凉。归肝;肺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血。主湿热黄疸;目赤肿痛;化脓性中耳炎;腮腺炎;淋巴结炎;疥癞;跌打损伤。
阴地蕨:甘;苦;凉;微寒。归肺;肝经。清热解毒;平肝熄风;止咳;止血;明目去翳。主小儿高热惊搐;肺热咳嗽;咳血;百日咳;癫狂;痫疾;疮疡肿毒;瘰疬;毒蛇咬伤;目赤火眼;目生翳障。
上述组份科学、合理配伍,互相支持,具有扶正固本、清养肺胃、活血化淤、解毒化浊的功效,有效解决了化疗后肿瘤患者普遍出现的免疫功能低下的问题,疗效好,用药安全,并经实验得到了充分证明,有关实验资料如下:
一、本发明临床试验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入选标准:
(1)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的恶性实体瘤;(2)一般行为状态(kam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50分;(3)年龄≥18岁;(4)预计有完成治疗及研究所要求的经济条件。
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者;对所使用药物过敏者;合并有心、肝、肾、内分泌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者;已应用其他升白药物者。
1.2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7月—2009年7月收治的符合入组条件的恶性实体瘤患者,主要是肺癌、胃癌、结肠癌、乳腺癌104例,入组后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见表1。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资料的比较
1.3治疗方案
对照组:采用化疗方案:小细胞肺癌用EP方案[(VP-16足叶乙苷)100mg,d1~d3,DDP(顺铂)40mg,d1~d3,每3周重复];乳腺癌用CMF方案[CTX 600mg,d1、d8,MTX(甲氨喋呤)40mg,d1、d8,5-Fu(氟尿嘧啶)500mg,d1、d8,每4周重复];胃癌、肠癌用PLF方案[DDP(顺铂)20mg,d1~d5,CF(亚叶酸)200mg,d1~d5,5-Fu 500mg,d1~d5,每4周重复]。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本发明中药,早晚各一次,温服,每次200-300ml。连服3周为1疗程。2组均于1个疗程结束时评定疗效。
1.4疗效标准1.4.1临床症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证候记分法进行评定。重度3分,中度2分,轻度1分,无症状0分。治愈: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为0;显效:治疗后积分下降≥2/3;有效:治疗后积分下降≥1/3,但<2/3;无效:治疗后积分下降<1/3。
1.4.2KPS评分。按照WHO疗效评价标准评定。显效:治疗后较治疗前KPS评分提高20分以上者;有效:治疗后较治疗前KPS评分提高10分者;无效:治疗前后KPS评分无改变者。
1.4.3体重变化。显效:治疗后较治疗前体重增加1kg以上;有效:治疗后较治疗前体重增加不足1kg以上;无效:治疗前后体重无变化。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用
表示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一般症状改善情况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一般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2中的治愈,并非是指癌症患者治愈,仅指所列项症状的得分情况。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情况比较。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变化情况比较。结果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变化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4本发明中药对免疫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注:各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结论
由上述可以看出,本发明中药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用于辅助肿瘤化疗药物中的应用,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
二、本发明药理学实验如下:
建立荷瘤小鼠动物模型,观察本发明中药对肿瘤化疗小鼠肿瘤抑制率、淋巴细胞增殖、巨噬细胞吞噬功能、NO、TNF-α、血常规变化及造血祖细胞集落生成能力的影响,以此探讨本发明中药的肿瘤化疗辅助作用及其机制,具体通过以下实验进行。
2.材料与方法
2.1小鼠及肿瘤细胞
雄性Balb/c小鼠(6-8周,重20.0±2.0g)40只。S180细胞系,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药理室提供。
2.2药品与试剂
药品为本发明中药。
试剂为注射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
2.3动物分组及处理
实验分为生理盐水组、环磷酰胺组(CTX)、本发明中药组(TCM)、本发明中药加环磷酰 胺组(TCM+CTX),每组10只。将S180腹水瘤小鼠乳白色腹水,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106个/mL且活细胞数大于95%,以0.2mL接种于小鼠右腋皮下,接种肿瘤细胞第二天,TCM组和TCM+CTX组按照中药制剂20g/kg灌胃,每天一次,连续7天,TCM+CTX组和CTX组:注射用环磷酰胺按预实验结果10mg/kg,每天1次,共7天。
2.4脾淋巴细胞的制备
取出脾脏放入盛有少量PBS液的培养皿中,用5mL注射器针芯研磨脾脏,移入离心管中,吸管吹打数次,300目尼龙布过滤,260×g离心5min收集细胞,2mL红细胞裂解液裂解红细胞,用PBS液洗3遍。悬浮于RPMI 1640完全培养基中,实验待用。
2.5检测指标
2.5.1抑瘤率测定
实验结束,剥离肿瘤和脾脏,称重。肿瘤抑制率=[(生理盐水组平均肿瘤重量-治疗组平均肿瘤重量)]/生理盐水组平均肿瘤重量×100。
2.5.2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测定
调整脾淋巴细胞5×106/ml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另设一组加ConA(终质量浓度为5.0μg/mL),在饱和湿度5%CO2、37℃条件下,培养44h,每孔加入20μLMTT溶液(5mg/mL),避光培养4小时,吸弃上清液,每孔加入150μL二甲基亚砜,于酶标仪上测定波长为570nm时的吸光度值。
2.5.3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
10ml冷磷酸盐缓冲液冲洗小鼠腹膜腔,收集腹膜渗出淋巴细胞,720×g,40℃离心10分钟,预冷D-Hanks液冲洗一次,96孔板每孔100ul(5×106/ml)制备细胞悬液,3h后细胞贴壁,吸弃细胞上清液,各孔加入0.075%中性红(100ul/孔),孵育1h,预热D-Hanks液洗涤细胞3次(pH 7.2),各孔加入100ul裂解液,完全混合均匀,于酶标仪上测定波长为540nm时的吸光度值。
2.5.4NO测定
如2.5.3描述制备腹膜渗出细胞,依照每孔1×106接种于48孔板,巨噬细胞粘附于细胞培养板底部,37℃孵育1小时,预热D-Hanks液清洗非贴壁细胞,贴壁巨噬细胞37℃孵育48小时,收集培养上清液,细胞培养上清与等量Griess液混合,室温孵育10分钟,用NaNO2制作标准曲线,540nm检测NO浓度。
2.5.5TNF-α检测
小鼠眼眶取血,600×g离心15min,收集动物血清,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检测TNF-α含量。
2.5.6血常规变化情况
于化疗后7天各组小鼠全部经目内眦眼底取血,检测血常规。
2.5.7造血祖细胞集落生成能力检测
第七天处死小鼠,消毒后于无菌环境分离小鼠股骨,用培养液冲打骨髓细胞,参照甲基纤维素法,分别用03534培养基和03334培养基培养骨髓有核细胞(CFU-GM)体系和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BFU-E)培养体系,参照试剂盒说明书,将骨髓细胞悬液和培养基以相应比例分别加入到24孔板,每孔0.5mL,于37℃、饱和湿度、5%CO2培养箱中连续培养。第7天观察计数CFU-GM,多于50个细胞为一个集落;计数BFU-E,大于50个细胞为一个集落。
2.6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皆以
表示,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3结果
3.1本发明中药单独使用与环磷酰胺联合使用对S180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本发明中药组及本发明中药加CTX组脾指数较生理盐水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各用药组瘤重明显减轻,CTX组瘤重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本发明中药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瘤重减轻,有统计学意义。CTX抑瘤率达到51.2%,本发明中药组抑瘤率达到38.7%。环磷酰胺加本发明中药组抑瘤率达到62.3%。见表3。
表3 本发明中药单独使用与环磷酰胺联合使用对S180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P<0.05,**P<0.01,vs生理盐水组;#P<0.05,vsCTX组.##P<0.01,vsCTX组
3.2本发明中药单独使用与环磷酰胺联合使用对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本发明中药组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不管有无ConA干预,本发明中药加CTX组与CTX组相比,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本发明中药单独使用与环磷酰胺联合使用对S180荷瘤小鼠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P<0.05,**P<0.01,vs生理盐水组;#P<0.05,vsCTX组.##P<0.01,vsCTX组
3.3本发明中药单独使用与环磷酰胺联合使用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本发明中药组巨噬细胞吞噬能力、NO、TNF-α分泌水平显著提高,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与CTX组比较,本发明中药加CTX组巨噬细胞吞噬能力、NO分泌水平升高(P<0.05)。见表5。
表5 本发明中药单独使用与环磷酰胺联合使用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P<0.05,**P<0.01,vs生理盐水组;#P<0.05,vs CTX组.##P<0.01,vs CTX组
3.4本发明中药单独使用与环磷酰胺联合使用对血常规的影响
与环磷酰胺组比较,本发明中药组能明显提高WBC数,显著提高HB及PLT水平;本发明中药加CTX组明显提高HB及PLT水平。见表6。
表6 本发明中药单独使用与环磷酰胺联合使用对血常规的影响
*P<0.05,**P<0.01,vs生理盐水组;#P<0.05,vs CTX组.##P<0.01,vs CTX组
3.5本发明中药单独使用与环磷酰胺联合使用对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
与环磷酰胺组比较,本发明中药组、本发明中药加环磷酰胺组能显著升高CFU-GM及BFU-E数,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本发明中药组显著升高BFU-E数,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显示了本发明中药可显著提高化疗后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数量。见表7。
表7 本发明中药单独使用与环磷酰胺联合使用对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
#P<0.05,vs CTX组.##P<0.01,vs CTX组
综上,本发明中药具有辅助治疗的功效,在提高化疗患者机体免疫力方面,疗效肯定, 有益于肿瘤的治疗,是辅助肿瘤化疗的药物上的创新,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和统计学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