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组件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背光组件(backlight module),且特别是有关一种以可散热及结构平整度高的挤制型金属载体作为框架(bazel)的背光组件。
(2)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制作技术快速的进步,以及其具备有轻薄、省电及无幅射线等优点,使得液晶显示器大量地被应用于个人数字助理器(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笔记本计算机、数字相机、数字摄录像机、移动电话、计算机屏幕及液晶电视等各式电子产品中。再加上业界积极的投入研发以及采用大型化的生产设备,使液晶显示器的品质不断提升,且价格持续下降,因此使得液晶显示器的应用领域迅速扩大。但由于液晶显示器中的液晶显示面板为非自发光性的显示面板,需要藉助背光组件所提供的光线才能产生显示的功能。
请参照图1A,其是传统的背光组件的部分剖面图。在图1A中,背光组件10包括一框架(bazel)11、一反射片(reflector sheet)12、一由数个冷阴极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13所构成的光源组及一扩散板(diffuserplate)14。框架11的顶面形成一容置槽11a,反射片12是以黏贴的方式配置于容置槽11a的槽底11b及二槽壁11c上。这些冷阴极管13是排列于容置槽11a中,并位于反射片12的上方。其中,扩散板14是配置于这些冷阴极管13的上方。
由于框架11的材料通常为铝合金,并经由板金冲压模成型法完成。然而,在背光组件10走向大尺寸的趋势下,模具成本将会增高,且框架11因尺寸变大后也非常容易变形凹陷,如图1B所示,影响背光组件10的整体平整度甚巨。此外,在图1B中,由于框架11无法有效地将这些冷阴极管13所产生地热量传导至外界,造成背光组件10的辉度下降,且扩散板14容易受高温而变形凹陷。
(3)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背光组件。其以挤制型金属载体为框架的设计,一方面可以维持背光组件的整体平整度,避免背光组件的框架因尺寸变大而变形凹陷;另一方面可以将背光组件内部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外界,避免扩散板因高温而变形凹陷,以增加背光组件的辉度品质。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一种背光组件,包括一挤制型金属载体及一光源组。挤制型金属载体具有一载体顶面及数个散热通道,载体顶面形成一容置槽。其中,光源组是配置于容置槽中。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一种背光组件,包括一挤制型金属载体及一光源组。挤制型金属载体具有一底部本体及二侧边本体,底部本体具有一本体顶面及数个第一散热通道。二侧边本体是配置于本体顶面的两端上,并与底部本体围成一容置槽。二侧边本体具有数个第二散热通道,光源组是配置于容置槽中。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的一种背光组件,包括一铝矩型载体、反射片、数个冷阴极管及一扩散板。铝矩型载体具有一载体顶面及数个散热通道,载体顶面形成一容置槽,反射片是配置于容置槽中。这些冷阴极管是排列于容置槽中,并位于反射片的上方,扩散板是配置于这些冷阴极管的上方。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4)附图说明
图1A是传统的背光组件的部分剖面图。
图1B是图1A的框架及扩散板变形时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背光组件的部分剖面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背光组件的部分剖面图。
(5)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2,其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背光组件(backlight module)的部分剖面图。在图2中,背光组件20至少包括一挤制型金属载体21、反射片(reflector sheet)22、光源组23及扩散板(diffuser plate)24。挤制型金属载体21具有一载体顶面21a及数个散热通道21b,载体顶面21a形成一容置槽21c。其中,挤制型金属载体21例如是一铝矩型载体。此外,反射片22是配置于容置槽21c中。例如,反射片22是以黏贴或涂布的方式形成于容置槽21c的槽底21d及二槽壁21e上。
光源组23是配置于容置槽21c中,并位于反射片22的上方。光源组23例如是数个冷阴极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这些冷阴极管是排列于容置槽21c中,并位于反射片22的上方。另外,扩散板24是配置于光源组23的上方。例如,扩散板24的两端是位于载体表面21a上,且扩散板24是可封住容置槽21c的上端开口。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3,其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背光组件的部分剖面图。在图3中,背光组件30至少包括一挤制型金属载体31、反射片32、光源组33及扩散板34。挤制型金属载体31具有一底部本体31a及二侧边本体31b,底部本体31a具有一本体顶面31c及数个第一散热通道31d。二侧边本体31b是配置于本体顶面31c的两端上,并与底部本体31a围成一容置槽31e,两侧本体31b具有数个第二散热通道31f。
需要注意的是,二侧边本体31b是以与底部本体31a螺接的方式配置于本体顶面31c的两端上。例如,本发明利用数个螺丝35将底部本体31a及二侧边本体31b组装成挤制型金属载体31。其中,挤制型金属载体31例如是一铝矩型载体。
此外,反射片32是配置于容置槽31e中。例如,反射片32是以黏贴或涂布的方式形成于容置槽31e中的本体顶面31c及容置槽31e的二槽壁31h上。
光源组33是配置于容置槽31e中,并位于反射片32的上方。光源组33例如是数个冷阴极管,这些冷阴极管是排列于容置槽31e中,并位于反射片32的上方。另外,扩散板34是配置于光源组33的上方。例如,扩散板34的两端是位于二侧边本体31b的顶面上,且扩散板34是可封住容置槽31e的上端开口。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揭示的背光组件,由于挤制型金属载体是以挤制成型法完成,其结构强度高且不易变形的特性,非常适合大型的背光组件所使用,以维持背光组件的结构平整度。此外,以挤制型金属载体来进行复杂构件的设计较容易,且制造成本也降低许多。另外,挤制型金属载体可以将光源组所产生的热量更快速传导至外界,避免扩散板受到高温而变形凹陷,以增加背光组件的辉度品质。
虽然本发明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应理解其中可作各种变化和修改而在广义上没有脱离本发明,所以并非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形都将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