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野生古茶树鲜叶制作红茶的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28732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4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31038.7

申请日:

2015.03.25

公开号:

CN104757158A

公开日:

2015.07.08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08

主分类号:

A23F3/08

申请人:

贵州新景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兰东; 贺永龙; 罗忆钗; 沈强

地址:

565300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和平镇(县政府旁)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52102

代理人:

刘学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野生古茶树鲜叶制作红茶的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1.茶青采摘标准为1芽1叶;2.萎凋方式为控温萎凋;3.揉捻;4.发酵方式为通氧发酵,时间为2-3h;5.初烘温度在110-120℃,茶叶干度为7-8成干;6.复焙温度在80-90℃,茶叶干度为9-9.5成干;7.提香方式为“低温长时”提香,温度在50-60℃,时间在5-10h。采用本方法制作的野生古茶树红茶外形条索紧细、色泽油润,香气具有甜香、滋味甜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野生古茶树鲜叶制作红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茶青采摘:野生古茶树鲜叶采摘标准为1芽1叶原料;
2)萎凋:将采摘下来的野生古茶树鲜叶置于空调萎凋屋内,鲜叶摊放在萎凋槽内,厚度为5-10cm,温度控制在30-35℃,萎凋时间5-8h,中途轻翻1-2次,使其鲜叶含水率达到55%-65%;
3)揉捻:采用“轻-重-轻”的揉捻方式,轻柔时间10-15min,重揉时间20-30min,轻柔时间10-15min,使其揉捻叶成条率达到95%以上,细胞破碎率达90%以上;
4)发酵:在特制的发酵室内进行发酵,发酵叶厚度5-8cm,发酵温度为25-35℃,在整个发酵过程中持续不断的通氧气,发酵时间为2-3h;
5)初烘:采用烘培机进行干燥,将发酵叶均匀摊放在烘培机上,初烘温度为110-120℃,中途轻翻茶叶5-10次,使茶叶达到7-8成干,下斗进行摊凉;
6)复烘:将冷却后的茶叶继续在烘培机上进行复烘,复烘温度为80-90℃,中途轻翻2-4次,使其茶叶达到9-9.5成干,下斗进行摊凉;
7)提香:将茶叶均匀放入提香机中进行“低温长时”提香,茶叶厚度8-12cm,提香温度50-60℃,提香时间5-10h。

说明书

一种用野生古茶树鲜叶制作红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红茶的方法,尤其是一种用野生古茶树的鲜叶制作红茶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西南是茶树原产地,贵州因其自然地理的特殊性,被誉为茶树种质资源的宝库。野生古茶树是指分布于天然林中的野生古茶树及其群落、半驯化的人工栽培的野生茶树和人工栽培的百年以上的古茶园(林);古茶树多生长在空气清新、土壤优质的地域,具有天然的保健功效,成为茶叶市场的宠物。由于野生古茶树的根部深入土壤,更利于吸收地下深层土壤的养分,并转化为营养物质,因此古茶树内含物质丰富,古茶树叶也因此更加的耐泡,更具香气,滋味醇厚,回甘生津,相较于其它茶而言,无需施肥,更天然。
然而现有加工红茶的技术具有发酵时间长,红茶发酵时间过长易造成红茶品质“发酸”,影响红茶的品质;传统红茶加工发酵环节所需时间7-10h,劳动强度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野生古茶树鲜叶制作红茶的加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使其发酵时间得到大大缩短,而且制作的红茶外形条索紧细、色泽油润,香气具有甜香、滋味甜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野生古茶树鲜叶制作红茶的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茶青采摘:野生古茶树鲜叶采摘标准为1芽1叶原料;
(2)萎凋:将采摘下来的野生古茶树鲜叶置于空调萎凋屋内,鲜叶摊放在萎凋槽内,厚度为5-10cm,温度控制在30-35℃,萎凋时间5-8h,中途轻翻1-2次,使其鲜叶含水率达到55%-65%;
(3)揉捻:采用“轻-重-轻”的揉捻方式,轻柔时间10-15min,重揉时间20-30min,轻柔时间10-15min,使其揉捻叶成条率达到95%以上,细胞破碎率达90%以上;
(4)发酵:在特制的发酵室内进行发酵,发酵叶厚度5-8cm,发酵温度为25-35℃,在整个发酵过程中持续不断的通氧气,发酵时间为2-3h;
(5)初烘:采用烘培机进行干燥,将发酵叶均匀摊放在烘培机上,初烘温度为110-120℃,中途轻翻茶叶5-10次,使茶叶达到7-8成干,下斗进行摊凉;
(6)复烘:将冷却后的茶叶继续在烘培机上进行复烘,复烘温度为80-90℃,中途轻翻2-4次,使其茶叶达到9-9.5成干,下斗进行摊凉;
(7)提香:将茶叶均匀放入提香机中进行“低温长时”提香,茶叶厚度8-12cm,提香温度50-60℃,提香时间5-10h。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上述制作方法制备出的野生古茶树红茶,外形条索紧细、色泽油润,香气具有甜香、滋味甜醇。本发明中的鲜叶采摘标准为1芽1叶,芽叶均匀,内含物质丰富,耐冲泡。本发明采取通氧发酵方法,大大缩短了传统红茶发酵时间,节约了劳动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用野生古茶树鲜叶制作红茶的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茶青采摘:野生古茶树鲜叶采摘标准为1芽1叶原料;
(2)萎凋:将采摘下来的野生古茶树鲜叶置于空调萎凋屋内,鲜叶摊放在萎凋槽内,厚度为5cm,温度控制在30℃,萎凋时间8h,中途轻翻2次,使其鲜叶含水率达到65%;
(3)揉捻:采用“轻-重-轻”的揉捻方式,轻柔时间10min,重揉时间30min,轻柔时间15min,使其揉捻叶成条率达到95%以上,细胞破碎率达90%以上;
(4)发酵:在特制的发酵室内进行发酵,发酵叶厚度5cm,发酵温度为35℃,在整个发酵过程中持续不断的通氧气,发酵时间为2h;
(5)初烘:采用烘培机进行干燥,将发酵叶均匀摊放在烘培机上,初烘温度为110℃,反复轻翻茶叶8次,使茶叶达到8成干,下斗进行摊凉;
(6)复烘:将冷却后的茶叶继续在烘培机上进行复烘,复烘温度为80℃,中途轻翻3次,使其茶叶达到9成干,下斗进行摊凉;
(7)提香:将茶叶均匀放入提香机中进行“低温长时”提香,茶叶厚度8cm,提香温度50℃,提香时间6h。
实施例二
一种用野生古茶树鲜叶制作红茶的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茶青采摘:野生古茶树鲜叶采摘标准为1芽1叶原料;
(2)萎凋:将采摘下来的野生古茶树鲜叶置于空调萎凋屋内,鲜叶摊放在萎凋槽内,厚度为7cm,温度控制在32℃,萎凋时间6h,中途轻翻2次,使其鲜叶含水率达到60%;
(3)揉捻:采用“轻-重-轻”的揉捻方式,轻柔时间12min,重揉时间25min,轻柔时间15min,使其揉捻叶成条率达到95%以上,细胞破碎率达90%以上;
(4)发酵:在特制的发酵室内进行发酵,发酵叶厚度7cm,发酵温度为30℃,在整个发酵过程中持续不断的通氧气,发酵时间为2.5h;
(5)初烘:采用烘培机进行干燥,将发酵叶均匀摊放在烘培机上,初烘温度为120℃,反复轻翻茶叶5次,使茶叶达到8成干,下斗进行摊凉;
(6)复烘:将冷却后的茶叶继续在烘培机上进行复烘,复烘温度为85℃,中途轻翻2次,使其茶叶达到9.5成干,下斗进行摊凉;
(7)提香:将茶叶均匀放入提香机中进行“低温长时”提香,茶叶厚度10cm,提香温度55℃,提香时间8h。
实施例三
一种用野生古茶树鲜叶制作红茶的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茶青采摘:野生古茶树鲜叶采摘标准为1芽1叶原料;
(2)萎凋:将采摘下来的野生古茶树鲜叶置于空调萎凋屋内,鲜叶摊放在萎凋槽内,厚度为8cm,温度控制在35℃,萎凋时间5h,中途轻翻1次,使其鲜叶含水率达到55%;
(3)揉捻:采用“轻-重-轻”的揉捻方式,轻柔时间15min,重揉时间20min,轻柔时间15min,使其揉捻叶成条率达到95%以上,细胞破碎率达90%以上;
(4)发酵:在特制的发酵室内进行发酵,发酵叶厚度8cm,发酵温度为25℃,在整个发酵过程中持续不断的通氧气,发酵时间为3h;
(5)初烘:采用烘培机进行干燥,将发酵叶均匀摊放在烘培机上,初烘温度为115℃,反复轻翻茶叶6次,使茶叶达到7.5成干,下斗进行摊凉;
(6)复烘:将冷却后的茶叶继续在烘培机上进行复烘,复烘温度为90℃,中途轻翻2次,使其茶叶达到9.5成干,下斗进行摊凉;
(7)提香:将茶叶均匀放入提香机中进行“低温长时”提香,茶叶厚度12cm,提香温度60℃,提香时间7h。
实施例四
一种用野生古茶树鲜叶制作红茶的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茶青采摘:野生古茶树鲜叶采摘标准为1芽1叶原料;
(2)萎凋:将采摘下来的野生古茶树鲜叶置于空调萎凋屋内,鲜叶摊放在萎凋槽内,厚度为6cm,温度控制在34℃,萎凋时间6.5h,中途轻翻2次,使其鲜叶含水率达到58%;
(3)揉捻:采用“轻-重-轻”的揉捻方式,轻柔时间14min,重揉时间25min,轻柔时间13min,使其揉捻叶成条率达到95%以上,细胞破碎率达90%以上;
(4)发酵:在特制的发酵室内进行发酵,发酵叶厚度6cm,发酵温度为32℃,在整个发酵过程中持续不断的通氧气,发酵时间为2.5h;
(5)初烘:采用烘培机进行干燥,将发酵叶均匀摊放在烘培机上,初烘温度为110℃,反复轻翻茶叶7次,使茶叶达到7.5成干,下斗进行摊凉;
(6)复烘:将冷却后的茶叶继续在烘培机上进行复烘,复烘温度为90℃,中途轻翻2次,使其茶叶达到9成干,下斗进行摊凉;
(7)提香:将茶叶均匀放入提香机中进行“低温长时”提香,茶叶厚度11cm,提香温度55℃,提香时间8h。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一种用野生古茶树鲜叶制作红茶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用野生古茶树鲜叶制作红茶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用野生古茶树鲜叶制作红茶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野生古茶树鲜叶制作红茶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野生古茶树鲜叶制作红茶的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野生古茶树鲜叶制作红茶的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1.茶青采摘标准为1芽1叶;2.萎凋方式为控温萎凋;3.揉捻;4.发酵方式为通氧发酵,时间为2-3h;5.初烘温度在110-120,茶叶干度为7-8成干;6.复焙温度在80-90,茶叶干度为9-9.5成干;7.提香方式为“低温长时”提香,温度在50-60,时间在5-10h。采用本方法制作的野生古茶树红茶外形条索紧细、色泽油润,香气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