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器喷嘴结构.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14703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83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839838.X

申请日:

2014.12.30

公开号:

CN104764007A

公开日:

2015.07.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3D 11/38申请日:20141230|||公开

IPC分类号:

F23D11/38

主分类号:

F23D11/38

申请人:

株式会社KOVEA

发明人:

金相贤

地址:

韩国京畿道

优先权:

10-2014-0001642 2014.01.07 KR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3

代理人:

袁波; 刘继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稳定地进行点火的燃烧器的喷嘴结构,本发明提供的燃烧器的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在上表面贯通形成有喷出孔,在内部形成有与所述喷出孔连通的容纳空间;燃料供给构件,以端部与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连通的方式连接到所述壳体,使得能够向所述容纳空间的内侧供给液态的燃料;燃料供给调节部,以可升降移动的方式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在其端部具备通过随着升降移动选择性地插入到所述喷出孔或从其脱离而对供给的燃料的量进行微调的供给燃料微调构件;以及加热管,以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方式以不同的高度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两侧,使得能够使通过所述容纳空间供给的液态的燃料气化而向所述喷出孔侧进行供给。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燃烧器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在上表面贯通形成有喷出孔(110),在内部形成有与所述喷出孔(110)连通的容纳空间(120);
燃料供给构件(200),以端部与所述容纳空间(120)的一侧连通的方式连接到所述壳体(100),使得能够向所述容纳空间(120)的内侧供给液态的燃料;
燃料供给调节部(300),以可升降移动的方式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120),在其端部具备供给燃料微调构件(321),所述供给燃料微调构件(321)通过随着升降移动选择性地插入到所述喷出孔(110)或从其脱离而对供给的燃料的量进行微调;以及
加热管(400),以与所述容纳空间(120)连通的方式以不同的高度连接在所述壳体(100)的外表面两侧,使得能够使通过所述容纳空间(120)供给的液态的燃料气化而向所述喷出孔(110)侧进行供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出孔(110)的下部以直径朝向所述喷出孔(110)向上侧逐渐减小的方式形成为锥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空间(120)由以下部分构成:
供给部(122),与连接有燃料供给构件(200)的地点相比配置在上侧,与喷出孔(110)连通而供给燃料;
连通部(123),具备在连接有加热管(400)的一端的地点,使得向加热管(400)侧供给液态的燃料;以及
容纳部(124),与连接有燃料供给构件(200)的地点相比配置在下侧,容纳燃料供给调节部(300)的一部分,形成为具有比连通部(123)大的直径;
所述燃料供给调节部(300)包括:
遮挡构件(310),以与所述容纳部(124)相同的直径形成,配置在所述容纳部(124)的内部,通过进行升降移动而遮挡所述连通孔(121);以及
延伸构件(320),从所述遮挡构件(310)的上表面延伸固定长度而形成,形成为具有比所述遮挡构件(310)小的直径,配置在所述连通部(123)的内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器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部(123)与所述容纳部(124)的边界区域以及所述连通部(123)与所述供给部(122)的边界区域形成为锥形。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器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遮挡构件(310)的下表面具备把手构件(330),所述把手构件(330)向下侧延伸固定长度而形成,以向所述壳体(100)的外部凸出的方式配置。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器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遮挡构件(310)的外表面沿着所述遮挡构件(310)的高度方向隔开固定间隔具备多个环状的密封构件(311)。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器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遮挡构件(310)的下侧周面具备以固定的直径凸出形成的止动件(340),在壳体(100)的形成开口的下表面耦接有下部帽(130),所述下部帽(130)形成有通过与所述止动件(340)的一端接触而限制所述遮挡构件(310)的移动的台阶面(131)。

说明书

燃烧器喷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器喷嘴结构,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能够暂时切断液态燃料的供给的燃烧器喷嘴结构。
背景技术
在以往在野外作为烹饪用等而使用的液体燃料燃烧器的情况下,通过使以液态供给的燃料气化并使其燃烧而得到烹饪所需的热源,在这样的液体燃料燃烧器的情况下,存在如下的问题,即,由于包含在以液态供给的燃料中的杂质而堵塞供给燃料的喷出孔,或者由于杂质附着在喷出孔而不能顺利地进行点火,燃料不能进行稳定的燃烧。
不仅如此,在不能稳定地供给燃料的情况下,燃烧的火焰不稳定,会反复出现瞬间产生大量的火焰而后再减少的情况,成为使使用者感到不安的主要因素,但是在以往的液体燃料燃烧器的情况下,并没有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具备能够细微地调节所供给的燃料的量的另外的装置,因此存在造成使用者的不便的问题。
近年来,对解决这些问题而能够方便且稳定地进行使用的燃烧器的需求正在抬头。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燃烧器喷嘴结构,该燃烧器喷嘴结构能够对向燃烧器侧供给的燃料的量进行微调,从而能够使燃烧器进行稳定的燃烧,并且能够在喷嘴的端部附 着有杂质时有效地除去杂质而防止产生点火不良。
上述的本发明的这样的目的并不限于液体燃料燃烧器,当然,也能适用于气体燃烧器、提灯、灭虫器等多种野营装备。
本发明的目的不限于以上所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记载,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清楚地理解尚未言及的其它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用于达成如上所述的目的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燃烧器喷嘴结构构成为包括壳体、燃料供给构件、燃料供给调节部、以及加热管,其中,壳体在上表面贯通形成有喷出孔,在内部形成有与所述喷出孔连通的容纳空间,燃料供给构件以端部与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连通的方式连接到所述壳体,使得能够向所述容纳空间的内侧供给液态的燃料,燃料供给调节部以可升降移动的方式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在其端部具备供给燃料微调构件,该供给燃料微调构件通过随着升降移动选择性地插入到所述喷出孔或从其脱离而对供给的燃料的量进行微调,加热管以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方式以不同的高度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两侧,使得能够使通过所述容纳空间供给的液态的燃料气化而向所述喷出孔侧进行供给。
在此,所述容纳空间可以由供给部、连通部、以及容纳部构成,其中,供给部与连接有燃料供给构件的地点相比配置在上侧,与喷出孔连通而供给燃料,连通部具备在连接有加热管的一端的地点,使得向加热管侧供给液态的燃料,容纳部与连接有燃料供给构件的地点相比配置在下侧,容纳燃料供给调节部的一部分,形成为与连通部相比具有相对大的直径,所述燃料供给调节部可以包括遮挡构件和延伸构件,其中,遮挡构件以与所述容纳部相同的直径形成,配置在所述容纳部的内部,通过进行升降移动而遮挡所述连通孔,延伸构件从所述遮挡构件的上表面延伸固定长度而形成,形成为与所述遮挡构件相比具有相对小的直径,配置在所述连通部的内部。
另外,所述连通部与所述容纳部的边界区域以及所述连通部与所述供给部的边界区域可以形成为锥形。
此外,可以在所述遮挡构件的下表面具备把手构件,该把手构件向下侧延伸固定长度而形成,以向所述壳体的外部凸出的方式配置。
进而,可以在所述遮挡构件的外表面沿着所述遮挡构件的高度方向隔开固定间隔具备多个环状的密封构件。
另外,可以在所述遮挡构件的下侧周面具备以固定的直径凸出形成的止动件,在壳体的形成开口的下表面耦接有下部帽,该下部帽形成有通过与所述止动件的一端接触而限制所述遮挡构件的移动的台阶面。
发明效果
通过上述的课题解决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即,能够对向燃烧器侧供给的燃料的量进行微调,从而能够使燃烧器进行稳定的燃烧,并且能够在喷嘴的端部附着有杂质时有效地除去杂质而防止产生点火不良。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燃烧器喷嘴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示了图1的燃烧器喷嘴结构的供给燃料的状态的内部结构的纵剖面图。
图3是图示了图1的燃烧器喷嘴结构的未供给燃料的状态的结构的纵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图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燃烧器喷嘴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图示了图1的燃烧器喷嘴结构的供给燃料的状态的内部结构的纵剖面图,图3是图示了图1的燃烧器喷嘴结构的未供给燃料的状态的结构的纵剖面图。
如这些图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燃烧器喷嘴结构构成为包括壳体100、燃料供给构件200、燃料供给调节部300、以及加热管400,其中,壳体100在上表面贯通形成有喷出孔110,在内部形成有与所述喷出孔110连通的容纳空间120,燃料供给构件200以端部与容纳空间120的一侧连通的方式连接到壳体100,使得能向容纳空间120的内侧供给液态的燃料, 燃料供给调节部300以可升降移动的方式容纳在容纳空间120,在其端部具备供给燃料微调构件321,该供给燃料微调构件321通过随着升降移动选择性地插入到喷出孔110或从其脱离而对供给的燃料的量进行微调,加热管400以与容纳空间120连通的方式以不同的高度连接在壳体100的外表面两侧,使得能够使通过容纳空间120供给的液态的燃料气化而向喷出孔110侧进行供给。
壳体100是在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120的圆筒形状的构件,在其上表面贯通形成有将供给到容纳空间120的燃料通过连通构件500向燃烧部600侧进行供给的喷出孔110。
喷出孔110的下部可以以直径朝向喷出孔110向上侧逐渐减小的方式形成为锥形。
喷出孔110的下部形成为锥形,是为了根据供给燃料微调构件321插入到以锥形形成的喷出孔110的下部的深度来调节供给气化的燃料的量,从而使燃烧器能够进行稳定的燃烧。
喷出孔110的下部形成为锥形,是为了在燃料供给调节部300在后述的供给燃料微调构件321与喷出孔110的中心未配置在一条直线上的状态下进行升降的情况下,使供给燃料微调构件321能够一边沿着锥面进行滑动移动一边插入到喷出孔110。
这样的容纳空间120由供给部122、连通部123、以及容纳部124构成,其中,供给部122与连接有燃料供给构件200的地点相比配置在上侧,与喷出孔110连通而供给燃料,连通部123具备在连接有加热管400的一端的地点,使得向加热管400侧供给液态的燃料,容纳部124与连接有燃料供给构件200的地点相比配置在下侧,容纳燃料供给调节部300的一部分,形成为与连通部123相比具有相对大的直径。
供给部122的一侧外表面与加热管400的一端连接,使得能够向喷出孔110侧供给气化的燃料,连通部123的一侧外表面与加热管400的另一端连接,使得能够向内部供给液态的燃料。
优选分别与加热管400的一端和另一端连接的、供给部122的一侧外表面和连通部123的一侧外表面的高度配置得不同,从而使气化的燃料稳 定地向喷出孔110侧进行供给。
在形成开口的壳体100的下表面耦接有下部帽130,在下部帽130的上侧周缘形成有平坦的台阶面131,通过与形成在后述的燃料供给调节部300的止动件340的下表面接触而限制燃料供给调节部300的移动。
另外,在止动件340的侧面形成有螺纹,在与止动件340接触的壳体100的内表面形成有与形成在止动件340的螺纹啮合的螺纹,从而能够通过转动使燃料供给调节部300移动。
以具有相对大的直径的方式形成的容纳部124、以与容纳部124相比具有相对小的直径的方式形成的连通部123、以及以具有比连通部123小的直径的方式形成的供给部122各自的边界区域的周面具备如下的锥面T,该锥面T以直径向上侧逐渐减小的方式形成为锥形。
另外,燃料供给构件200连接在这样的以锥形形成的连通部123与容纳部124的边界区域的紧下侧而向容纳空间120的内部供给液态的燃料。
之所以不是燃料供给构件200与加热管400直接连接而供给液态的燃料的结构,而是燃料供给构件200连接在连通部123与容纳部124的边界区域的紧下侧而供给液态的燃料,是为了使液态的燃料在一边沿着壳体100的长度方向移动一边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之后向加热管400侧供给,从而能够进行均匀的燃料的供给。
即,因为在从燃料供给构件200供给的液态的燃料直接供给到加热管400而使液态的燃料急剧气化的情况下,会由于在加热管400的内部形成的压力差而造成点火的火焰不稳定,所以,是为了使液态的燃料一边沿着壳体100的长度方向移动一边缓慢地气化而使点火的火焰稳定。
燃料供给调节部300起如下作用,即,通过使燃料供给调节部300的外表面选择性地遮挡为了连接燃料供给构件200而贯通形成在壳体100的外表面的连通孔121,从而切断向容纳空间120的内部供给的燃料。
这样的燃料供给调节部300构成为包括遮挡构件310和延伸构件320,其中,遮挡构件310以与容纳部124相同的直径形成,配置在容纳部124的内部,进行升降移动而遮挡连通孔121,延伸构件320从遮挡构件310 的上表面延伸固定长度而形成,形成为与遮挡构件310相比具有相对小的直径,配置在连通部123的内部。
在燃料供给调节部300的下部周面凸出形成有止动件340,该止动件340通过与下部帽130的台阶面131接触而限制燃料供给调节部300的下降移动。
另外,在配置于容纳部124的燃料供给调节部300的外表面具备多个密封构件311,该密封构件311防止向容纳空间120的内部供给的液态的燃料通过形成开口的壳体100的下表面向外部流出。
对防止燃料的外部流出更为有效的方式是,以沿着燃料供给调节部300的高度方向隔开固定间隔的方式配置有多个密封构件311。
在遮挡构件310的下侧和上侧分别具备多个这样的密封构件311,在下侧具备的密封构件311如上所述用于防止液态的燃料通过壳体100的下表面向外部流出,在上侧具备的密封构件311用于防止液态的燃料向喷出孔110侧移动而对点火造成不良影响。
在遮挡构件310的下表面具备向下侧延伸固定长度而形成的、以向壳体100的外部凸出的方式配置的把手构件330,从而使用者可以通过以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把手构件330来调节燃料供给调节部300的引入引出长度而选择性地切断燃料供给。
另外,可以在把手构件330相对侧的延伸构件320的端部凸出形成有能够选择性地插入到喷出孔110而使附着在喷出孔110的杂质脱离的供给燃料微调构件321。
供给燃料微调构件321的端部以能够穿透附着在喷出孔110的杂质而向喷出孔110的外部凸出的方式尖锐地形成是有效的,优选其直径形成为与喷出孔110的直径相同而能够使得附着在喷出孔110的内侧面的杂质也向喷出孔110的外部脱离。
加热管400以经由喷出孔110的上侧的方式配置,使得能够使从燃料供给构件200供给的液态的燃料气化,并且以与容纳空间120连通的方式与壳体100的外表面两侧连接,使得能够通过容纳空间120向喷出孔110 侧供给气化的燃料。
在形成有喷出孔110的壳体100的上侧具备连通构件500,在连通构件500的端部具备环形的燃烧部600,从而通过喷出孔110喷出的燃料在通过连通构件500引导到燃烧部600侧之后在燃烧部600通过另外的点火源进行点火。
通过连通构件500引导到燃烧部600侧的燃料在通过环形的燃烧部600进行点火时会一边以环形展开一边进行燃烧,因此能够使与加热对象物接触的面积扩大而迅速地对加热对象物进行加热。
利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燃烧器的喷嘴结构来对向液体燃料燃烧器侧供给的燃料的量进行微调、除去附着在喷出孔的杂质的过程如下。
首先,当通过燃料供给构件200使液态的燃料流入到容纳空间120的内部时,通过形成在燃料供给调节部300的外表面的密封构件311使供给的燃料逐渐填充容纳空间的内部而流入到加热管400的内部。
此时,供给的燃料以一边沿着壳体100的长度方向移动一边被加热至一定温度的状态流入到加热管400的内部,从而在加热管400中迅速地气化,并且不会由于燃料的突然的气化而在加热管400的内部产生压力差,使得能够稳定地供给燃料供给。
另外,供给的燃料通过连通构件500被引导到燃烧部600,在燃烧部600中通过另外的点火源一边以环形展开一边进行燃烧,从而能够遍及宽面积对加热对象物均匀地进行加热。
流入到加热管400的内部的液态的燃料会在加热管400中气化而通过加热管400的另一端重新供给到与喷出孔110连通的容纳空间120的供给部122,能够一边持续进行燃料供给一边使用燃烧器。
此时,在由于过度地供给燃料而使在燃烧器中产生的火焰不能稳定地燃烧的情况下,需要暂时切断燃料的供给,暂时切断燃料供给的方法如下。
只要抓住以向壳体100的外部凸出的方式配置的把手构件330使其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燃料供给调节部300就会沿着壳体100移动而由燃料供 给调节部300的遮挡构件310遮挡连通孔121,从而中断通过燃料供给构件200进行的燃料的供给。
在通过这样的方法暂时切断燃料供给之后持续使用燃烧器的情况下,只要使把手构件330向逆时针方向转动,遮挡构件310就会向下侧移动,并且遮挡构件310会从连通孔121脱离而使连通孔121开放,从而能够重新供给燃料而持续地使用燃烧器。
另外,在使用燃烧器时由于在喷出孔110附着有杂质而不能正常进行初始点火或者在燃烧器燃烧时产生炭黑等的情况下,当为了除去杂质而使把手构件330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在燃料供给调节部300的端部具备的供给燃料微调构件321会插入到喷出孔110的内部而脱去附着在喷出孔的杂质,从而能够进行稳定的燃烧。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举例说明,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不只限定于这样的特定实施例,可以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畴内进行适当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
110:喷出孔;
120:容纳空间;
121:连通孔;
122:供给部;
123:连通部;
200:燃料供给构件;
300:燃料供给调节部;
310:遮挡构件;
311:密封构件;
320:延伸构件;
321:供给燃料微调构件;
330:把手构件;
400:加热管;
500:连通构件;
600:燃烧部。

燃烧器喷嘴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燃烧器喷嘴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燃烧器喷嘴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燃烧器喷嘴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烧器喷嘴结构.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稳定地进行点火的燃烧器的喷嘴结构,本发明提供的燃烧器的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在上表面贯通形成有喷出孔,在内部形成有与所述喷出孔连通的容纳空间;燃料供给构件,以端部与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连通的方式连接到所述壳体,使得能够向所述容纳空间的内侧供给液态的燃料;燃料供给调节部,以可升降移动的方式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在其端部具备通过随着升降移动选择性地插入到所述喷出孔或从其脱离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设备;燃烧方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