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28672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0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89663.7

申请日:

2015.04.21

公开号:

CN104758499A

公开日:

2015.07.08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84申请日:20150421|||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84; A61P7/10

主分类号:

A61K36/884

申请人:

铜仁学院; 鲁道旺

发明人:

鲁道旺; 杨昌乾; 杜明莎; 罗会勇; 田秋扬

地址:

561011贵州省铜仁地区铜仁市碧江区清水大道10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由以下重量的药物组成:车前子5~20g、葶麻子5~20g、醋制的甘遂5~20g、桑白皮5~20g、连翘5~20g、醋炒的芫花5~20g、泽泻5~20g、蒿本5~20g、去油皮的巴豆5~20g、红饭豆5~20g;取以上十味药,共研末,制成丸剂、片剂、胶囊或颗粒剂。本发明的苗药复方药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化湿、泻水逐饮、消肿散结、散结行气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清水肿、黄水肿、风水肿等十种水肿病症。本发明苗族医药临床试验,已治疗各种水肿症病人几十例,疗效明显,还对此药方进行验证,有效率达100%。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药物组成:车前子5~20g、葶麻子5~20g、醋制的甘遂5~20g、桑白皮5~20g、连翘5~20g、醋炒的芫花5~20g、泽泻5~20g、蒿本5~20g、去油皮的巴豆5~20g、红饭豆5~20g;取以上十味药,共研末,制成丸剂、片剂、胶囊或颗粒剂,其中水肿病的类型包括清水肿、赤水肿、黄水肿、白水肿、黑水肿、玄水肿、风水肿、石水肿、膏水肿、气水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前子、葶麻子、醋制的甘遂、桑白皮、连翘、醋炒的芫花、泽泻、蒿本、去油皮的巴豆、红饭豆的质量比为2:1:1:1:1:1:1:1:1:1,用于治疗清水肿。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葶麻子、车前子、醋制的甘遂、桑白皮、连翘、醋炒的芫花、泽泻、蒿本、去油皮的巴豆、红饭豆的质量比为2:1:1:1:1:1:1:1:1:1,用于治疗赤水肿。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醋制的甘遂、葶麻子、车前子、桑白皮、连翘、醋炒的芫花、泽泻、蒿本、去油皮的巴豆、红饭豆的质量比为2:1:1:1:1:1:1:1:1:1,用于治疗黄水肿。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桑白皮、车前子、葶麻子、醋制的甘遂、连翘、醋炒的芫花、泽泻、蒿本、去油皮的巴豆、红饭豆的质量比为2:1:1:1:1:1:1:1:1:1,用于治疗白水肿。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翘、车前子、葶麻子、醋制的甘遂、桑白皮、醋炒的芫花、泽泻、蒿本、去油皮的巴豆、红饭豆的质量比为2:1:1:1:1:1:1:1:1:1,用于治疗黑水肿。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醋炒的芫花、车前子、葶麻子、醋制的甘遂、桑白皮、连翘、泽泻、蒿本、去油皮的巴豆、红饭豆的质量比为2:1:1:1:1:1:1:1:1:1,用于治疗玄水肿。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泽泻、车前子、葶麻子、醋制的甘遂、桑白皮、连翘、醋炒的芫花、蒿本、去油皮的巴豆、红饭豆的质量比为2:1:1:1:1:1:1:1:1:1,用于治疗风水肿。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蒿本、车前子、葶麻子、醋制的甘遂、桑白皮、连翘、醋炒的芫花、泽泻、去油皮的巴豆、红饭豆的质量比为2:1:1:1:1:1:1:1:1:1,用于治疗石水肿。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油皮的巴豆、车前子、葶麻子、醋制的甘遂、桑白皮、连翘、醋炒的芫花、泽泻、蒿本、红饭豆的质量比为2:1:1:1:1:1:1:1:1:1,用于治疗膏水肿。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红饭豆、车前子、葶麻子、醋制的甘遂、桑白皮、连翘、醋炒的芫花、泽泻、蒿本、去油皮的巴豆的质量比为2:1:1:1:1:1:1:1:1:1,用于治疗气水肿。

说明书

一种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
背景技术
中医学认为,水肿是指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等,使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
  苗族医学认为,水肿病是人体内水分过多的一种病症,它是多种疾病的一种共有症状,也可能是一种单独的疾病。其原因常常是体内气血不足,不能正常地运化水湿,排除水分。临床可见面目浮肿,胸腹肿满,四肢肿胀,尿少便溏,甚至出现皮破流水,趾缝溃烂,水流不止等症状。
  苗医水毒理论:苗医认为,毒是致病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每时每刻都在接触毒气,摄入毒气、调控毒气和排除毒气。苗医将毒分为冷、热、风、湿四种,并称为四大毒,湿毒(含水毒)为人体的四大毒之一。水肿病的病因是湿毒(水毒)所致。“水毒”主要是指由于人体水的运行系统故障,以致水的运化和排泄不正常引起的各种病变。水毒之为病症多见为体胖大、四肢肿胀、转动不灵、舌苔薄或白腻、小便长清或尿闭、胸腹闷胀、恶心呕吐,甚至浮肿、心慌等症状。
目前西医采用利尿、补充白蛋白、穿刺抽液等方法暂时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于积水病灶如井渗,今抽明长,需要多次抽液,且副作用大。多次抽水可造成电解质、蛋白质大量丢失,致使机体平衡失调,有的甚至造成炎症,使病情更快恶化,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目前中药中又没有更好疗效的治疗水肿病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水渗湿、健脾化湿、泻水逐饮的治疗水肿病的中药复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由以下重量的药物组成:车前子5~20g、葶麻子5~20g、醋制的甘遂5~20g、桑白皮5~20g、连翘5~20g、醋炒的芫花5~20g、泽泻5~20g、蒿本5~20g、去油皮的巴豆5~20g、红饭豆5~20g;取以上十味药,共研末,制成丸剂、片剂、胶囊或颗粒剂,苗族医生认为,水肿病的类型包括清水肿、赤水肿、黄水肿、白水肿、黑水肿、玄水肿、风水肿、石水肿、膏水肿、气水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前子、葶麻子、醋制的甘遂、桑白皮、连翘、醋炒的芫花、泽泻、蒿本、去油皮的巴豆、红饭豆的质量比为2:1:1:1:1:1:1:1:1:1,用于治疗清水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葶麻子、车前子、醋制的甘遂、桑白皮、连翘、醋炒的芫花、泽泻、蒿本、去油皮的巴豆、红饭豆的质量比为2:1:1:1:1:1:1:1:1:1,用于治疗赤水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醋制的甘遂、葶麻子、车前子、桑白皮、连翘、醋炒的芫花、泽泻、蒿本、去油皮的巴豆、红饭豆的质量比为2:1:1:1:1:1:1:1:1:1,用于治疗黄水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桑白皮、车前子、葶麻子、醋制的甘遂、连翘、醋炒的芫花、泽泻、蒿本、去油皮的巴豆、红饭豆的质量比为2:1:1:1:1:1:1:1:1:1,用于治疗白水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翘、车前子、葶麻子、醋制的甘遂、桑白皮、醋炒的芫花、泽泻、蒿本、去油皮的巴豆、红饭豆的质量比为2:1:1:1:1:1:1:1:1:1,用于治疗黑水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醋炒的芫花、车前子、葶麻子、醋制的甘遂、桑白皮、连翘、泽泻、蒿本、去油皮的巴豆、红饭豆的质量比为2:1:1:1:1:1:1:1:1:1,用于治疗玄水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泽泻、车前子、葶麻子、醋制的甘遂、桑白皮、连翘、醋炒的芫花、蒿本、去油皮的巴豆、红饭豆的质量比为2:1:1:1:1:1:1:1:1:1,用于治疗风水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蒿本、车前子、葶麻子、醋制的甘遂、桑白皮、连翘、醋炒的芫花、泽泻、去油皮的巴豆、红饭豆的质量比为2:1:1:1:1:1:1:1:1:1,用于治疗石水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去油皮的巴豆、车前子、葶麻子、醋制的甘遂、桑白皮、连翘、醋炒的芫花、泽泻、蒿本、红饭豆的质量比为2:1:1:1:1:1:1:1:1:1,用于治疗膏水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红饭豆、车前子、葶麻子、醋制的甘遂、桑白皮、连翘、醋炒的芫花、泽泻、蒿本、去油皮的巴豆的质量比为2:1:1:1:1:1:1:1:1:1,用于治疗气水肿。
本发明中各中药的作用机理:
车前子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用于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葶麻子泻肺降气,祛痰平喘,利水消肿,泄逐邪。
醋制的甘遂泻水逐肿,消肿散结。主治水肿,腹水,留饮结胸,癫痫,喘咳,大小便不通。
桑白皮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用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水肿等引起的咳喘,小便不利、身面浮肿、脚气肿、肾炎水肿。
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醋炒的芫花具有逐水、涤痰之功。治痰饮癖积,喘咳,水肿,胁痛,心腹症结胀满,食物中毒,疟母,痈肿。
泽泻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脂血症。
蒿本含挥发油,有镇静、镇痛、解热及抗炎作用,并能抑制肠和子宫平滑肌,还能明显减慢耗氧速度。醇提取有降压作用,对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癣菌有抗菌作用。
去油皮的巴豆能破积、逐水、涌吐痰涎,有助于治寒结便秘、腹水肿胀、寒邪食积所致的胸腹胀满急痛、大便不通、泄泻痢疾、水肿腹大、痰饮喘满、喉风喉痹、痈疽、恶疮疥癣。
红饭豆能利湿消肿(水肿,脚气,黄疸,泻痢,便血,痈肿)、清热退黄、解毒排脓。利尿作用,对心脏病和肾病、水肿患者均有益。治疗肝硬化腹水。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预防结石、健美减肥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中药复方所含的有效成分是选用车前子、葶麻子、醋制的甘遂、桑白皮、连翘、醋炒的芫花、泽泻、蒿本、去油皮的巴豆、红饭豆为原料制成。本发明的复方药味可以制成片剂、胶囊、丸剂或颗粒剂等常规剂型。本发明的中药复方药,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化湿、泻水逐饮、消肿散结、散结行气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清水肿、黄水肿、风水肿等十种水肿病症。本发明的临床试验,已治疗各种水肿症病人几十例,疗效明显,且对此药方进行验证,均获满意效果,有效率达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由以下重量的药物组成:车前子20g、葶麻子10g、醋制的甘遂10g、桑白皮10g、连翘10g、醋炒的芫花10g、泽泻10g、蒿本10g、去油皮的巴豆10g、红饭豆10g;共研末,制成丸剂。用于治疗清水肿。清水肿:从左右肋肿起,在肚。
用赤茯苓煎汤吞服,每次2-5丸(根据病情轻重),每日2-3次。愈后,再服用“收工药”三次,防止复发。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由以下重量的药物组成:车前子5g、葶麻子10g、醋制的甘遂5g、桑白皮5g、连翘5g、醋炒的芫花5g、泽泻5g、蒿本5g、去油皮的巴豆5g、红饭豆5g;取以上十味药,共研末,制成片剂。
用于治疗赤水肿。赤水肿:从舌根肿起,在心。
用赤茯苓煎汤吞服,每次2-5丸(根据病情轻重),每日2-3次。愈后,再服用“收工药”三次,防止复发。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由以下重量的药物组成:车前子9g、葶麻子9g、醋制的甘遂18g、桑白皮9g、连翘9g、醋炒的芫花9g、泽泻9g、蒿本9g、去油皮的巴豆9g、红饭豆9g;取以上十味药,共研末,制成胶囊。
用于治疗黄水肿。黄水肿:从腰肿起,在脾。
用赤茯苓煎汤吞服,每次2-5丸(根据病情轻重),每日2-3次。愈后,再服用“收工药”三次,防止复发。
实施例4
一种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由以下重量的药物组成:车前子6g、葶麻子6g、醋制的甘遂6g、桑白皮12g、连翘6g、醋炒的芫花6g、泽泻6g、蒿本6g、去油皮的巴豆6g、红饭豆6g;取以上十味药,共研末,制成颗粒剂。
用于治疗白水肿。白水肿:从脚肿起,在肺。
用赤茯苓煎汤吞服,每次2-5丸(根据病情轻重),每日2-3次。愈后,再服用“收工药”三次,防止复发。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由以下重量的药物组成:车前子7g、葶麻子7g、醋制的甘遂7g、桑白皮7g、连翘14g、醋炒的芫花7g、泽泻7g、蒿本7g、去油皮的巴豆7g、红饭豆7g;取以上十味药,共研末,制成丸剂。
用于治疗黑水肿。黑水肿:从肾囊肿起,在肾。
用赤茯苓煎汤吞服,每次2-5丸(根据病情轻重),每日2-3次。愈后,再服用“收工药”三次,防止复发。
实施例6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由以下重量的药物组成:车前子8g、葶麻子8g、醋制的甘遂8g、桑白皮8g、连翘8g、醋炒的芫花16g、泽泻8g、蒿本8g、去油皮的巴豆8g、红饭豆8g;取以上十味药,共研末,制成片剂。用于治疗玄水肿。玄水肿:从腹肿起,在外肾。
用赤茯苓煎汤吞服,每次2-5丸(根据病情轻重),每日2-3次。愈后,再服用“收工药”三次,防止复发。
实施例7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由以下重量的药物组成:车前子10g、葶麻子10g、醋制的甘遂10g、桑白皮10g、连翘10g、醋炒的芫花10g、泽泻20g、蒿本10g、去油皮的巴豆10g、红饭豆10g;取以上十味药,共研末,制成胶囊。用于治疗风水肿。风水肿:从四肢肿起,在骨。
用赤茯苓煎汤吞服,每次2-5丸(根据病情轻重),每日2-3次。愈后,再服用“收工药”三次,防止复发。
实施例8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由以下重量的药物组成:车前子5g、葶麻子5g、醋制的甘遂5g、桑白皮5g、连翘5g、醋炒的芫花5g、泽泻5g、蒿本10g、去油皮的巴豆5g、红饭豆5g;取以上十味药,共研末,制成颗粒剂。用于治疗石水肿:从肾肿起,在膀胱。
用赤茯苓煎汤吞服,每次2-5丸(根据病情轻重),每日2-3次。愈后,再服用“收工药”三次,防止复发。
实施例9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由以下重量的药物组成:车前子6.5g、葶麻子6.5g、醋制的甘遂6.5g、桑白皮6.5g、连翘6.5g、醋炒的芫花6.5g、泽泻6.5g、蒿本6.5g、去油皮的巴豆13g、红饭豆6.5g;取以上十味药,共研末,制成丸剂、片剂、胶囊或颗粒剂常规剂型。用于治疗膏水肿:从小腹肿起,在小肠。
用赤茯苓煎汤吞服,每次2-5丸(根据病情轻重),每日2-3次。愈后,再服用“收工药”三次,防止复发。
实施例10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由以下重量的药物组成:车前子9.5g、葶麻子9.5g、醋制的甘遂9.5g、桑白皮9.5g、连翘9.5g、醋炒的芫花9.5g、泽泻9.5g、蒿本9.5g、去油皮的巴豆9.5g、红饭豆19g;取以上十味药,共研末,制成颗粒剂。用于治疗气水肿。气水肿:或盛或裹,在腹。
用赤茯苓煎汤吞服,每次2-5丸(根据病情轻重),每日2-3次。愈后,再服用“收工药”三次,防止复发。
临床用药情况:
本发明采用苗族医药验方,已治疗各种水肿症病人几十例,疗效明显,经对此验方进行验证,治疗风水肿2例,石水肿2例,黄水肿1例,均获满意效果,有效率达100%。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水肿病的苗药复方,由以下重量的药物组成:车前子520g、葶麻子520g、醋制的甘遂520g、桑白皮520g、连翘520g、醋炒的芫花520g、泽泻520g、蒿本520g、去油皮的巴豆520g、红饭豆520g;取以上十味药,共研末,制成丸剂、片剂、胶囊或颗粒剂。本发明的苗药复方药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化湿、泻水逐饮、消肿散结、散结行气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清水肿、黄水肿、风水肿等十种水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