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286037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01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513732.5

申请日:

2015.08.20

公开号:

CN105155839A

公开日:

2015.12.16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4G 9/10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陈大华 范欣愉 孙雅杰 黄有平 孟姗姗 刘玲 汪丽变更后:黄险波 陈大华 范欣愉 孙雅杰 黄有平 孟姗姗 刘玲 汪丽|||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9/10申请日:20150820|||公开

IPC分类号:

E04G9/10; B27D1/00; B32B21/10; B32B21/04; B32B7/10; B32B27/04; B32B27/30; B32B27/18; B32B27/20; B32B27/06; B32B37/06

主分类号:

E04G9/10

申请人:

广州金发碳纤维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大华; 范欣愉; 孙雅杰; 黄有平; 孟姗姗; 刘玲; 汪丽

地址:

510555广东省广州市中新广州知识城九佛建设新街18号自编210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53

代理人:

伍嘉陵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及其制备方法,由于板条a的长度方向与木材生长方向一致,板条b的高度方向与木材生长方向一致,因此,不仅可以同时起到充分浸渍胶粘剂和机械支撑的作用,还能使板芯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都具有极高的力学性能且变形小,使加工完成的板芯内部不会出现分层现象,具有高模量,形成的模板不会翘曲变形;通过该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可提高模板的力学性能,使模板具有重量轻、强度高、防水抗腐蚀、易脱模的性能,循环使用次数多,可达百次以上,大大提高了建筑模板的使用寿命,降低单次使用成本。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包括板芯(1),以及分别与板芯(1)上下表面粘合为一体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芯(1)由多条木质材料形成的板条按矩阵形状粘接而成,板条为长方体状,所述板条分为板条a(6)和板条b(3),板条a(6)的长度方向与木材生长方向一致,板条b(3)的高度方向与木材生长方向一致;所述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由一层或多层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和在其中一外侧的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表面上设置的胶粘层组成,通过胶粘剂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上的胶粘层分别与板芯(1)上下两表面粘结为一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其特征在于:沿垂直板条由长与宽形成的长宽面(5)的方向,所述板芯(1)高度为1mm~300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条a(6)和板条b(3)的宽度分别为0.2mm~20mm,优选1mm~3mm。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条b(3)的条数与板条a(6)的条数比例范围为0.1~2,优选0.75~1.3。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其特征在于:板条a(6)和板条b(3)分别由一根长方体木条形成;或者板条a(6)和板条b(3)分别由多根木条通过胶粘剂以斜接或对接的方式沿板条长度方向拼接形成,斜接角度为θ<90°,对接角度为θ=90°。

6.
  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其特征在于:沿板条宽度方向,相邻板条对应的相同平面通过胶粘剂采用对接的方式粘结为一体,其对接角度为θ=90°。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由1~4层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和覆在其中一外侧的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表面的胶粘层组成,优选2~4层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所述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厚度为0.2mm~4mm,面密度为200g/m2~3200g/m2,基于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的总重量,连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20wt%~80wt%,优选45wt%~80wt%。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由连续纤维制品和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组成,所述连续纤维制品为单向纤维制品或多向纤维制品。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其特征在于:由单向纤维制品和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组成的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按角度铺设为一体,其铺设角度为90°或0°、[90°/0°]T或[0°/90°]T、[90°/0°/90°]T或[0°/90°/0°]T、[90°/0°]2T或[0°/90°]2T、[90°/0°]2s或[0°/90°]2s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纤维制品的材质为无碱玻璃纤维、中碱玻璃纤维或高碱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玄武岩纤维、碳化硅纤维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连续纤维直径为5~20μm。

11.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纤维制品为连续纤维纱、单向布。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向纤维制品为连续纤维毡、连续纤维网格布、平纹织物、斜纹织物、缎纹织物、编织物、混编织物、多轴向织物、三维织物。

13.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由聚烯烃树脂、助剂以及填料组成,基于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聚烯烃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70wt%~100wt%、助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20wt%、填料的重量百分比为0~10wt%,其中聚烯烃树脂的熔融指数范围为10g/10min~1000g/10min。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树脂为聚乙烯、聚丙烯及聚乙烯回收料、聚丙烯回收料中的一种或几种以任意比的组合。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相容剂、抗氧剂、润滑剂、抗紫外稳定剂、抗滴落剂、增塑剂、偶联剂、阻燃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16.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包括钛白粉、碳酸钙、云母粉、色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17.
  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不与板芯(1)粘结的一面上设置有表面轧纹或者无表面轧纹。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不与板芯(1)粘结的一面上设置有表面轧纹,轧纹深度范围为0.01mm~0.4mm。

19.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剂为聚氨酯、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或三聚氰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其中树脂含固量为15%~65%。

20.
  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层为纺织制品,纺织制品为机织布、针织物、编织布、多轴织物、无纺布。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层的主要成分为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再生纤维、无机纤维、混纺纤维棉麻、涤棉、涤粘、涤锦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22.
  根据权利要求7或2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层的熔点或热分解温度大于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中聚烯烃树脂的熔点。

23.
  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
1)制备板芯:将木质材料制作成长方体状的板条,所述板条分为板条a(6)和板条b(3),板条a(6)的长度方向与木材生长方向一致,板条b(3)的高度方向与木材生长方向一致,板条a(6)和板条b(3)分别由一根长方体木条形成,或者板条a(6)和板条b(3)分别由多根木条通过胶粘剂以斜接或对接的方式沿板条长度方向拼接形成,其对接角度为θ=90°,斜接角度为θ<90°,以达到板芯(1)长度尺寸要求;沿板条宽度方向:在相邻板条间通过胶粘剂以对接的形式粘接为一体,对接角度为θ=90°,以达到板芯(1)宽度尺寸要求,最终形成与板条高度一致的板芯(1);
2)制备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将连续纤维制品穿过树脂熔体中,充分浸渍后,经冷却、切边、切割收卷,形成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依次将由单向纤维制品或多向纤维制品制成的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和胶粘层顺序铺放在一起,将其放入热风恒温烘道中经120℃~260℃、30s~180s加热,随后经加压、冷却、裁边及修边,获得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
3)制备模板:在板芯(1)的上下两表面上涂胶粘剂,在涂有胶粘剂的板芯(1)的上下两表面上分别覆上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使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上的胶粘层与板芯(1)接触,置于压机中热压,热压温度为110℃~160℃,压力10MPa~20MPa,热压时间为10min~20min,形成模板。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由单向纤维制品制成的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其铺层角度可为90°或0°、[90°/0°]T或[0°/90°]T、[90°/0°/90°]T或[0°/90°/0°]T、[90°/0°]2T或[0°/90°]2T、[90°/0°]2s或[0°/90°]2s

25.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剂为聚氨酯、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或三聚氰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其中树脂含固量为15%~65%。

说明书

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模板领域,特别涉及连续纤维增强建筑模板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中采用的模板为钢模、木模、竹模、塑料模板等,其中,钢模虽然坚固,且循环使用次数多,但是,其价格昂贵、不耐腐蚀易生锈,同时,钢模重量大,不仅运输不方便,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目前,建筑施工中使用最多的是木模板或竹模板,这类模板重量轻,便于运输,且其价格便宜,但是这类模板强度低、不耐腐蚀、渗水后易开裂,且脱模难,循环使用次数很少,小于5次,另外,这类模板对木材需求量大,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近年来,为解决上述钢模、木模、竹模作为模板存在的缺陷,行业内出现了很多新型塑料模板,如木塑模板、GMT模板、中空塑料模板、发泡PVC模板等,但这些模板的价格昂贵,提高了建筑施工成本,且均存在强度低、刚性差、易变形、耐候性差等缺点,循环使用次数低,只能使用10次左右。
为解决上述模板带来的缺陷,专利201110000869.2公开了一种连续纤维涂塑带材复合增强建筑模板及其制备方法,其采用了木质定向刨花板作为板芯,板芯表面与由2~4层连续纤维涂塑带材制成的增强面层经双面热熔胶膜热压粘合在一起,从而制成增强建筑模板,所使用的热熔胶膜一面为聚丙烯树脂,另一面树脂是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树脂,依靠热熔胶膜粘接板芯和增强面层存在两个问题:1、热熔胶膜价格昂贵,大大增加了建筑施工成本;2、制备木质定向刨花板的粘胶一般是热固性胶水,与热熔胶的粘接并不牢固,长期使用会存在起泡、鼓包的现象,导致模板性能骤降。另外,由于刨花板是一种碎料板,虽然在其表面覆纤维增强面层,但仍然会存在刚性不足的问题,其刨花板内会发生分层现象,导致模板强度变差,使用寿命变短。
另一专利201310422446.9公开了一种建筑模板用层合板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板芯为普通速生木材单板、木质刨花板或密度纤维板,所述增强面层为单面覆有无纺布的纤维增强热塑性板,通过胶水将增强面层表面的无纺布与板芯粘合在一起,所述纤维增强热塑性板为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预浸料与短纤增强热塑性预浸料回料铺设而成,若使用的板芯为速生木材单板,则需要较大幅宽的单板,才可加工成为高刚性的模板,加工复杂,成本高,若使用刨花板或密度纤维板作为板芯,则其力学强度不够,板芯内易存在分层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高结构刚性、防水抗腐蚀性、易脱模、不脱层且抗摔跌破坏性能的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及其制备方法,大幅提高模板的循环使用次数,延长模板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包括板芯,以及分别与板芯上下表面粘合为一体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所述板芯由多条木质材料形成的板条按矩阵形状粘接而成,板条为长方体状,所述板条分为板条a和板条b,板条a的长度方向与木材生长方向一致,板条b的高度方向与木材生长方向一致;所述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由一层或多层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和在其中一外侧的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表面上设置的胶粘层组成,通过胶粘剂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上的胶粘层分别与板芯上下两表面粘结为一体。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1)制备板芯:将木质材料制作成长方体状的板条,所述板条分为板条a和板条b,板条a的长度方向与木材生长方向一致,板条b的高度方向与木材生长方向一致,板条a和板条b分别由一根长方体木条形成,或者板条a和板条b分别由多根木条通过胶粘剂以斜接或对接的方式沿板条长度方向拼接形成,其对接角度为θ=90°,斜接角度为θ<90°,以达到板芯(1)长度尺寸要求;沿板条宽度方向:在相邻板条间通过胶粘剂以对接的形式粘接为一体,对接角度为θ=90°,以达到板芯宽度尺寸要求,最终形成与板条高度一致的板芯;
2)制备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将连续纤维制品穿过树脂熔体中,充分浸渍后,经冷却、切边、切割收卷,形成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依次将由单向纤维制品或多向纤维制品制成的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和胶粘层顺序铺放在一起,将其放入热风恒温烘道中经120℃~260℃、30s~180s加热,随后经加压、冷却、裁边及修边,获得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
3)制备模板:在板芯的上下两表面上涂胶粘剂,在涂有胶粘剂的板芯的上下两表面上分别覆上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使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上的胶粘层与板芯接触,置于压机中热压,热压温度为110℃~160℃,压力10MPa~20MPa,热压时间为10min~20min,形成模板。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及其制备方法,模板由板芯以及分别与板芯上下表面粘合为一体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组成,其中,板芯由长度方向与木材生长方向一致的板条a和高度方向与木材生长方向一致的板条b组成,因此,可使板芯沿垂直板条长宽面的高度方向以及板条的长度方向分别与木材生长方向的轴向管细胞一致,不仅可以同时起到充分浸渍胶粘剂和机械支撑的作用,还能使板芯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都具有极高的力学性能且变形小,使加工完成的板芯内部不会出现分层现象,具有高模量,形成的模板不会翘曲变形;另外,该种模板的板芯,其对材料的尺寸、材质要求不高,无需较大宽幅的单板,材料的天然缺陷、加工使用缺陷对最终成品的性能无影响,因此,加工成本低;通过该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可提高模板的力学性能,使模板具有重量轻、强度高、防水抗腐蚀、易脱模的性能,循环使用次数多,可达百次以上,大大提高了建筑模板的使用寿命,降低单次使用成本;而由于该种模板可循环使用次数多,因此,减少了对森林的破坏,大幅降低了资源损耗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木材的树干切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板条a结构示意图(长度方向与木材生长方向一致,L为长,H为高,W为宽)。
图3为本发明板条b结构示意图(高度方向与木材生长方向一致,L为长,H为高,W为宽)。
图4为本发明模板结构示意图(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与板芯剥离)。
图5为本发明模板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板芯1,以及分别与板芯1上下表面粘合为一体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所述板芯1由多条木质材料形成的板条按矩阵形状粘接而成,板条为长方体状,所述板条分为板条a6和板条b3,板条a6的长度方向与木材生长方向一致,板条b3的高度方向与木材生长方向一致;所述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由一层或多层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和在其中一外侧的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表面上设置的胶粘层组成,通过胶粘剂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上的胶粘层分别与板芯1上下两表面粘结为一体。
沿垂直板条由长与宽形成的长宽面5的方向,所述板芯1高度为1mm~300mm,可充分发挥板芯1的力学性能。
所述板条a6和板条b3的宽度分别为0.2~20mm,优选1~3mm,可有效保证制成的板芯1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
所述板条b3的条数与板条a6的条数比例范围为0.1~2,优选0.75~1.3;保证由板条拼接形成的板芯1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
沿板条宽度方向,相邻板条的对应的相同平面通过胶粘剂采用对接的方式粘结为一体,其对接角度为θ=90°,易于加工。
板条a6和板条b3分别由一根长方体木条形成;或者板条a6和板条b3分别由多根木条通过胶粘剂以斜接或对接的方式沿板条长度方向拼接形成,斜接角度为θ<90°,对接角度为θ=90°,从而保证粘结面积大,承受剪切力时,应力分布均匀,承载能力高,而且斜接方式可有效避免接缝缺陷造成的应力集中。
所述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由1~4层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和覆在其中一外侧的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表面的胶粘层组成,优选2~4层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所述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厚度为0.2mm~4mm,面密度为200g/m2~3200g/m2,基于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的总重量,连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20wt%~80wt%,优选45wt%~80wt%,在节省用料的基础上,可有效提高模板的力学强度。
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由连续纤维制品和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组成,所述连续纤维制品为单向纤维制品或多向纤维制品,由单向纤维制品和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组成的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按角度铺设为一体,其铺设角度为90°或0°、[90°/0°]T或[0°/90°]T、[90°/0°/90°]T或[0°/90°/0°]T、[90°/0°]2T或[0°/90°]2T、[90°/0°]2s或[0°/90°]2s,可有效增强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的力学性能。所述连续纤维制品材质为无碱玻璃纤维、中碱玻璃纤维或高碱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玄武岩纤维、碳化硅纤维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连续纤维直径为5~20μm,优选无碱玻璃纤维制品,所述单向纤维制品为连续纤维纱、单向布等,所述多向纤维制品为连续纤维毡、连续纤维网格布、平纹织物、斜纹织物、缎纹织物、编织物、混编织物、多轴向织物、三维织物等。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由聚烯烃树脂、助剂以及填料组成,基于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聚烯烃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70wt%~100wt%,助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20wt%,填料的重量百分比为0~10wt%,其中聚烯烃树脂的熔融指数范围为10~1000g/10min,在此熔指范围有助于树脂对纤维制品充分浸渍,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所述聚烯烃树脂为聚乙烯、聚丙烯及聚乙烯回收料、聚丙烯回收料中的一种或几种以任意比的组合,这类树脂体系为非极性或低极性树脂,防水且易脱模。所述助剂包括相容剂、抗氧剂、润滑剂、抗紫外稳定剂、抗滴落剂、增塑剂、偶联剂、阻燃剂等功能性添加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相容剂选自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聚丙烯、异氰酸酯基接枝改性聚丙烯或丙烯酸酯接枝改性聚丙烯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所述的抗氧剂选自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或硫代二丙酸双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润滑剂选自饱和烃类(液体石蜡、固体石蜡、微晶石蜡剂低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量1000~10000)、氯化石蜡、氧化聚乙烯蜡等)、金属皂类(硬质酸钙、硬脂酸铅等)、脂肪族酰胺(乙基双硬质酰胺、N,N亚乙基双蓖麻醇酸酰胺等)、脂肪酸类(硬脂酸等)、脂肪酸酯类(硬脂酸丁酯、单硬脂酸甘油酯等)及脂肪醇类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的抗紫外光稳定剂选自苯并三唑类光稳定剂、水杨酸酯类抗紫外光稳定剂、二苯甲酮类抗紫外光稳定剂或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抗滴落剂选自纯粉型或包覆型氟类抗滴落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增塑剂选自邻苯二甲酸酯、磷酸酯、脂肪族二元酸酯、多元醇酯、环氧化合物等。所述偶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双金属偶联剂、磷酸酯偶联剂、硼酸酯偶联剂、铬络合物及其它高级脂肪酸、醇、酯的偶联剂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阻燃剂选自溴系阻燃剂(溴化亚胺、溴化聚碳酸酯、溴化聚苯乙烯、聚溴化苯乙烯、溴化环氧、溴代三嗪、四溴双酚A、八溴醚、八溴S醚、十溴二苯醚、十溴二苯乙烷等)、锑类阻燃剂(锑酸盐、三氧化二锑等锑化物)铝镁系阻燃剂(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等)、磷系阻燃剂(红磷、次磷酸盐、磷酸酯等)、氮系阻燃剂(三聚氰胺聚磷酸盐、聚磷酸盐、三聚氰胺尿酸盐等)、硼酸锌、磺酸盐、硅系阻燃体系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的填料包括钛白粉、碳酸钙、云母粉、色粉等填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不与板芯1粘结的一面上设置有表面轧纹或者无表面轧纹,若无表面轧纹,则主要作为浇筑混凝土的结构模具,脱模后得到孔隙率低且表面光滑的混凝土制品,无需后处理,易拆模,施工方便;若有表面轧纹,则主要用于浇筑混凝土墙体,轧纹深度范围为0.01mm~0.4mm,这个轧纹深度可加快混凝土中水分快速迁移到表层,拆模后形成粗糙麻面表面,有助于对墙体进行砂浆或抹灰加工。
所述胶粘层为纺织制品,纺织制品为机织布、针织物、编织布、多轴织物、无纺布,胶粘层的主要成分为天然纤维(如植物、动物、矿物纤维)、化学纤维(包括合成纤维,如涤纶、锦纶、腈纶)、再生纤维(如粘胶纤维)、无机纤维(如玻璃纤维)、混纺纤维棉麻、涤棉、涤粘、涤锦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胶粘层的熔点或热分解温度大于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中聚烯烃树脂的熔点,防止模板热压过程中,胶粘层受热熔融或分解。
所述胶粘剂为聚氨酯、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或三聚氰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其中树脂含固量为15%~65%,因木材的pH值在4~7范围内,因此,优选酚醛树脂胶或三聚氰胺胶。
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1)制备板芯:将木质材料制作成长方体状的板条,所述板条分为板条a6和板条b3,板条a6的长度方向与木材生长方向一致,板条b3的高度方向与木材生长方向一致,板条a6和板条b3分别由一根长方体木条形成,或者板条a6和板条b3分别由多根木条通过胶粘剂以斜接或对接的方式沿板条长度方向拼接形成,其对接角度为θ=90°,斜接角度为θ<90°,以达到板芯1长度尺寸要求;沿板条宽度方向:在相邻板条间通过胶粘剂以对接的形式粘接为一体,对接角度为θ=90°,以达到板芯1宽度尺寸要求,最终形成与板条高度一致的板芯1;拼接时,在横向上的两个接缝至少错开200mm,所得板芯1上所有的孔洞用锯末和聚氨酯胶水调混后进行填补,孔洞填补后进行干燥,获得干燥后的板芯1,将干燥后的板芯1放在砂光机上进行双面定厚砂光;
(2)制备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将连续纤维制品穿过树脂熔体中,充分浸渍后,经冷却、切边、切割收卷,形成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依次将由单向纤维制品或多向纤维制品制成的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和胶粘层顺序铺放在一起,将其放入热风恒温烘道中经120℃~260℃、30s~180s加热,随后经加压、冷却、裁边及修边,获得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其中,如若连续纤维制品为单向纤维制品,则由其制作形成的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可根据纤维方向按角度90°或0°、[90°/0°]T或[0°/90°]T、[90°/0°/90°]T或[0°/90°/0°]T、[90°/0°]2T或[0°/90°]2T、[90°/0°]2s或[0°/90°]2s铺设;
(3)制备模板:在板芯1的上下两表面上涂胶粘剂,在涂有胶粘剂的板芯1的上下两表面上分别覆上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使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上的胶粘层与板芯1接触,置于压机中热压,热压温度为110℃~160℃,压力10MPa~20MPa,热压时间为10min~20min,形成模板,热压完成的模板还要经过冷却、截边、包边等工序。
所述胶粘剂为聚氨酯、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或三聚氰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其中树脂含固量为15%~65%。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沿垂直板条由长与宽形成的长宽面5方向,所述板芯1高度为10mm,其中,板条a6和板条b3的宽度都为2mm,板条b3的条数与板条a6的条数比例为2,板条a6和板条b3分别由多根木条通过胶粘剂酚醛树脂以对接的方式沿板条长度方向拼接形成,对接角度为θ=90°,沿板条宽度方向,相邻板条的对应的相同平面通过胶粘剂酚醛树脂采用对接的方式粘结为一体,其对接角度为θ=90°,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的厚度为0.5mm,基于连续纤维复合增强面层的总重量,连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20wt%,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的面密度为300g/m2,其由一层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和覆在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表面的无纺布组成,一层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的铺设角度为90°,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由无碱玻璃纤维制成的连续纤维纱和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组成,连续纤维的直径为10μm,基于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聚烯烃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90wt%、助剂的重量百分比为5wt%,填料的重量百分比为5wt%,其中聚烯烃树脂的熔融指数为80g/10min,所述聚烯烃树脂为聚丙烯,助剂为抗氧剂,填料为碳酸钙;用于粘合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与板芯1的胶粘剂为三聚氰胺胶;通过上述参数的材质经加工工艺制成的模板,经力学性能测试:纵向静曲强度为35MPa,纵向弹性模量为2500MPa,横向静曲强度为19MPa,横向弹性模量为3000MPa;经耐水性Ⅰ类剥离性能测试:无变化;经6米高空垂直跌落试验:无裂纹。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板条b3的条数与板条a6的条数比例为0.75,其余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经力学性能测试:纵向静曲强度为37MPa,纵向弹性模量为2800MPa,横向静曲强度为22MPa,横向弹性模量为3100MPa;经耐水性Ⅰ类剥离性能测试:无变化;经6米高空垂直跌落试验:无裂纹。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板条b3的条数与板条a6的条数比例为0.75,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由一层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和覆在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表面的无纺布组成,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的厚度为0.5mm,基于连续纤维复合增强面层的总重量,连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45wt%,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的面密度为400g/m2,其余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经力学性能测试:纵向静曲强度为38MPa,纵向弹性模量为4000MPa,横向静曲强度为23MPa,横向弹性模量为3500MPa;经耐水性Ⅰ类剥离性能测试:无变化;经6米高空垂直跌落试验:无裂纹。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板条b3的条数与板条a6的条数比例为0.75,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由两层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和覆在其中一外侧的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表面的无纺布组成,根据纤维方向,两层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的铺设角度为[90°/0°]T或[0°/90°]T,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的厚度为0.8mm,基于连续纤维复合增强面层的总重量,连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45wt%,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的面密度为800g/m2,其余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经力学性能测试:纵向静曲强度为48MPa,纵向弹性模量为5100MPa,横向静曲强度为35MPa,横向弹性模量为4000MPa;经耐水性Ⅰ类剥离性能测试:无变化;经6米高空垂直跌落试验:无裂纹。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板条b3的条数与板条a6的条数比例为1,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由两层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和覆在其中一外侧的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表面的无纺布组成,根据纤维方向,两层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的铺设角度为[90°/0°]T或[0°/90°]T,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的厚度为0.8mm,基于连续纤维复合增强面层的总重量,连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60wt%,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的面密度为1000g/m2,其余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经力学性能测试:纵向静曲强度为55MPa,纵向弹性模量为6400MPa,横向静曲强度为37MPa,横向弹性模量为5100MPa;经耐水性Ⅰ类剥离性能测试:无变化;经6米高空垂直跌落试验:无裂纹。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中,板条b3的条数与板条a6的条数比例为1.3,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由三层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和覆在其中一外侧的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表面的无纺布组成,根据纤维方向,三层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的铺设角度为[90°/0°/90°]T或[0°/90°/0°]T,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的厚度为1.2mm,基于连续纤维复合增强面层的总重量,连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70wt%,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的面密度为1600g/m2,其余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经力学性能测试:纵向静曲强度为82MPa,纵向弹性模量为7200MPa,横向静曲强度为48MPa,横向弹性模量为5700MPa;经耐水性Ⅰ类剥离性能测试:无变化;经6米高空垂直跌落试验:无裂纹。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中,板条b3的条数与板条a6的条数比例为1.3,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由四层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和覆在其中一外侧的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表面的无纺布组成,根据纤维方向,四层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的铺设角度为[90°/0°]2T或[0°/90°]2T或[90°/0°]2s或[0°/90°]2s,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的厚度为1.6mm,基于连续纤维复合增强面层的总重量,连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80wt%,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2的面密度为2600g/m2,其余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经力学性能测试:纵向静曲强度为87MPa,纵向弹性模量为7600MPa,横向静曲强度为53MPa,横向弹性模量为6400MPa;经耐水性Ⅰ类剥离性能测试:无变化;经6米高空垂直跌落试验:无裂纹。

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及其制备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及其制备方法,由于板条a的长度方向与木材生长方向一致,板条b的高度方向与木材生长方向一致,因此,不仅可以同时起到充分浸渍胶粘剂和机械支撑的作用,还能使板芯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都具有极高的力学性能且变形小,使加工完成的板芯内部不会出现分层现象,具有高模量,形成的模板不会翘曲变形;通过该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可提高模板的力学性能,使模板具有重量轻、强度高、防水抗腐蚀、易脱模的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