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桥梁预应力筋张拉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84328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3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220614.5

申请日:

2008.12.30

公开号:

CN101476392A

公开日:

2009.07.0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G 21/12公开日:20090708|||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G21/12

主分类号:

E04G21/12

申请人: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陶建山; 王吉侠; 叶 李; 张启桥

地址:

510800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建设路3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陈燕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桥梁预应力筋张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初应力及张拉力,在预应力筋的两端安装千斤顶;B.千斤顶分级加载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C.加载到达设计张拉力后,持荷5~30分钟,回油,自锚,退顶,完成第一次张拉;D.停放5~10天;E.重复步骤B和C完成第二次张拉。本混凝土桥梁预应力筋张拉方法通过对预应力筋进行两端张拉,并进行二次张拉,更好地保证了张拉后预应力筋的伸长量和有效预应力能达到设计要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混凝土桥梁预应力筋张拉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A、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初应力及张拉力,在预应力筋的两端安装千斤顶;
B、千斤顶分级加载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
C、加载到达设计张拉力后,持荷5~30分钟,回油,自锚,退顶,完成第一次张拉;
D、停放5~10天;
E、重复步骤B和C完成第二次张拉。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桥梁预应力筋张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加载分为5级加载,即依次是0.2倍、0.4倍、0.6倍、0.8倍和1倍的设计张拉力。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桥梁预应力筋张拉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所述每级加载张拉时,通过测定预应力筋的伸长量确定该级加载张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桥梁预应力筋张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锚时,先进行预应力筋一端的自锚,预应力筋另一端补至100%自锚。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桥梁预应力筋张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筋由多股钢绞线组成。

说明书

一种混凝土桥梁预应力筋张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梁段预制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桥梁预应力筋张拉方法。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由于其抗裂性好、刚度大、节省材料、减小自重、能提高构件的抗剪能力及耐疲劳性能、提高受压构件的稳定性等优点,在各项工程中得到广泛运用。然而,其施工工艺复杂,对质量要求高,对于较长的预应力筋而言,其孔道摩阻损失较大,伸长量和有效预应力往往达不到设计和规范的要求。目前,对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的预应力张拉多是采用一端张拉的方法,并且通常只采用一次张拉,采用此种方法对于预应力筋长度较大的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来说,其伸长量及有效预应力往往达不到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能更好地保证预应力筋张拉质量的混凝土桥梁预应力筋张拉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混凝土桥梁预应力筋张拉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A、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初应力及张拉力,在预应力筋的两端安装千斤顶;
B、千斤顶分级加载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
C、加载到达设计张拉力后,持荷5~30分钟,回油,自锚,退顶,完成第一次张拉;
D、停放5~10大;
E、重复步骤B和C完成第二次张拉。
所述分级加载分为5级加载,即依次是0.2倍、0.4倍、0.6倍、0.8倍和1倍的设计张拉力。
进行所述每级加载张拉时,通过测定预应力筋的伸长量确定该级加载张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所述自锚时,先进行预应力筋一端的自锚,预应力筋另一端补至100%自锚。
所述张拉过程中,使用的钢筋为多股钢绞线组成的钢筋。
以上张拉时的具体操作过程为:先在千斤顶中充油2~3cm;然后调整钢筋中钢绞线的松紧,使其受力均匀,并使张拉设备与预应力筋的孔道轴线一致;标记每根钢绞线,以便判断滑丝、滑移情况,记录工具锚夹片外露量,以便分析其内缩量;进行5次分级加载,同时测量每次加载的伸长值。
回油和自锚时的具体过程为:完成张拉后,先将千斤顶初步回油,油缸回缩,工具锚后退,工作锚夹片自动将钢绞线锚住,此过程回油应缓慢进行,从而达到自锚的目的;完成自锚后,打开千斤顶的回油和输油阀,使千斤顶主油缸继续回缩,工具锚脱开油顶口,夹片陆续从锚孔脱离出来,此时需详细检查钢绞线的情况。
退顶的具体过程为:工具锚拆出后,继续将千斤顶、限位器拆出,量取工作锚夹片的外露量。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混凝土桥梁预应力筋张拉方法通过对预应力筋进行两端张拉,并进行二次张拉,更好地保证了张拉后预应力筋的伸长量和有效预应力能达到设计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一种混凝土桥梁预应力筋张拉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A、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初应力及张拉力,在预应力筋的两端安装千斤顶;
B、千斤顶分级加载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
C、加载到达设计张拉力后,持荷5~30分钟,回油,自锚,退顶,完成第一次张拉;
D、停放5~10天;
E、重复步骤B和C完成第二次张拉。
其中,分级加载分为5级加载,即依次是0.2倍、0.4倍、0.6倍、0.8倍和1倍的设计张拉力。
进行每级加载张拉时,通过测定预应力筋的伸长量确定该级加载张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自锚时,先进行预应力筋一端的自锚,预应力筋另一端补至100%自锚。
张拉过程中,使用的钢筋为多股钢绞线组成的钢筋。
以上张拉时的具体操作过程为:先在千斤顶中充油2~3cm;然后调整钢筋中钢绞线的松紧,使其受力均匀,并使张拉设备与预应力筋的孔道轴线一致;标记每根钢绞线,以便判断滑丝、滑移情况,记录工具锚夹片外露量,以便分析其内缩量;进行5次分级加载,同时测量每次加载的伸长值。
回油和自锚时的具体过程为:完成张拉后,先将千斤顶初步回油,油缸回缩,工具锚后退,工作锚夹片自动将钢绞线锚住,此过程回油应缓慢进行,从而达到自锚的目的;完成自锚后,打开千斤顶的回油和输油阀,使千斤顶主油缸继续回缩,工具锚脱开油顶口,夹片陆续从锚孔脱离出来,此时需详细检查钢绞线的情况。
退顶的具体过程为:工具锚拆出后,继续将千斤顶、限位器拆出,量取工作锚夹片的外露量。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混凝土桥梁预应力筋张拉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混凝土桥梁预应力筋张拉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混凝土桥梁预应力筋张拉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混凝土桥梁预应力筋张拉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混凝土桥梁预应力筋张拉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桥梁预应力筋张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初应力及张拉力,在预应力筋的两端安装千斤顶;B.千斤顶分级加载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C.加载到达设计张拉力后,持荷530分钟,回油,自锚,退顶,完成第一次张拉;D.停放510天;E.重复步骤B和C完成第二次张拉。本混凝土桥梁预应力筋张拉方法通过对预应力筋进行两端张拉,并进行二次张拉,更好地保证了张拉后预应力筋的伸长量和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