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荫结构物快速连接体.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281939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45586.5

申请日:

2008.07.30

公开号:

CN101377263A

公开日:

2009.03.0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16S 3/00公开日:20090304|||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16S3/00; A45B25/00; A45B25/02; A45B25/06; E04H15/58

主分类号:

F16S3/00

申请人:

马准安

发明人:

马准安

地址: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优先权:

2007.8.31 US 11/849,222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 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体,将结构物的结构肋筋连接到诸如伞具的结构物的其它肋筋或部分上。连接体包括第一与第二端,可包括一个加固肋及/或一个封闭件。第二端包括至少一个从连接体一侧延伸的凹口。凹口可包括一个配置成与伞毂或肋筋的安装件相耦合的开放端,以及一个配置成贴靠或保持安装件的封闭端。加固肋可在连接体的第一与第二端之间延伸,从而增强其强度。封闭件可偏置配置,从而允许或限制接触凹口的开放端,从而使安装件保持在其封闭端内。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连接体,可将伞具的结构肋筋连接到伞具的毂体或其它肋筋上,该连接体包括:
一个第一端,其能与结构肋筋机械性耦合;
一个第二端,其包括一个从连接体一侧延伸的第一凹口、一个从连接体该侧延伸的第二凹口、以及一个使第一凹口与第二凹口分离的加固肋,各凹口包括一个开放端及一个封闭端,开放端配置成与毂体或其它肋筋的安装件相耦合,封闭端配置成贴靠或保持安装件,加固肋在连接体的第一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用于增强连接体的结构性强度;
一个封闭件,其沿着连接体的一侧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在第一位置上,第一与第二凹口的开放端外露从而使安装件可进入凹口,在第二位置上,封闭件使安装件保持在第一与第二凹口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第一与第二凹口沿着连接体的相反侧来延伸。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第一与第二凹口是线性的。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连接体形成一个大致为多边形的截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第一与第二凹口各自形成一个凹口宽度,凹口宽度大于安装件的横截面高度,而小于安装件的横截面宽度。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第一与第二凹口的封闭端各自形成至少一个大于安装件的横截面宽度的尺寸。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第一与第二凹口的封闭端各自形成一个基本为圆形的圆周。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连接体还包括第一与第二台肩,它们邻近连接体的第二端,而且配置成贴靠或保持安装件,加固肋在连接体与第一及第二台肩之间延伸,加固肋处于第一与第二台肩之间,从而使作用在第一与第二台肩至少之一上的力由加固肋至少承受一部分。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加固肋与连接体一体形成。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封闭件配有一个具有一对向前延伸的叉形件的第一端,还配有一个叉形件收敛于内的第二端。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封闭件包括一个处于第二端的弹性件,用于使封闭件向第二位置移动。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弹性件包括一个弹簧。

13、
  一种连接体,可将结构物的第一部分连接到结构物的另一部分上,该连接体包括:
一个第一端,其能与第一部分机械性耦合;
一个第二端,其包括一个从邻近连接体第一侧的第一开口向邻近连接体第二侧的第一台肩延伸的第一凹口、一个从邻近连接体第一侧的第二开口向邻近连接体第二侧的第二台肩延伸的第二凹口、以及一个使第一凹口与第二凹口分离的加固肋,第一与第二开口配置成容纳结构物其它部分的安装件,第一与第二台肩配置成贴靠或保持安装件,加固肋在连接体的第一与第二端之间以及连接体的第一与第二侧之间延伸,用于增强连接体的结构性强度;
一个封闭件,配有一个具有一对叉形件的第一端,还配有一个叉形件收敛于内的第二端,封闭件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在第一位置上,通过第一与第二开口可接触到第一与第二凹口,在第二位置上,叉形件穿过第一与第二开口,从而阻挡通过开口来接触第一与第二凹口。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封闭件的叉形件伸入第一与第二开口内,从而封阻当封闭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接触其内。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封闭件朝向第二位置。

16、
  一种伞具,具有一个开放位置及一个封闭位置,伞具包括:
一个杆条;
一个毂体,其与杆条耦合,并有一个安装件;
一个篷面支撑框架,包括多个肋筋,各肋筋具有一个邻近杆条的第一端,以及一个至少在开放位置远离杆条的第二端;
一个连接体,包括:
一个第一端,其与一个肋筋的第一端耦合;
一个第二端,其包括一个从连接体一侧延伸的第一凹口、一个从连接体该侧延伸的第二凹口、以及一个使第一凹口与第二凹口分离的加固肋,各凹口包括一个开放端及一个封闭端,开放端的尺寸可容纳毂体的安装件,封闭端配置成贴靠或保持安装件,加固肋在连接体的第一与第二端之间延伸;
一个封闭件,其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封闭件在第二位置上至少覆盖第一与第二凹口的开放端中的一个,并在第一位置上至少露出第一与第二凹口的开放端中的一个,其中,封闭件配置成当与毂体的安装件在开放端啮合后,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并配置成当安装件邻近封闭端而且与封闭件脱离啮合后,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伞具,其特征在于,封闭件配有一个具有一对向前延伸的叉形件的第一端,还配有一个叉形件收敛于内的第二端。

18、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伞具,其特征在于,封闭件配有一个处于其第二端的弹簧,用于使封闭件移向第二位置。

19、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第一与第二凹口各自形成一种凹口宽度,凹口宽度大于安装件的横截面高度,而小于安装件的横截面宽度。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安装件形成一个具有圆形边角的多边形横截面。

21、
  一种连接体组件,用于连接遮荫结构物的第一负荷承载件与第二负荷承载结构物,该连接体组件包括:
一个支撑柱,与第二负荷承载件耦合,该支撑柱具有横截面第一尺寸及垂直于第一尺寸的第二尺寸,第二尺寸大于第一尺寸;
一个连接体,包括:
一个第一端,其能与第一负荷承载件机械耦合,以及一个第二端,其包括一个从连接体一侧延伸的凹口,凹口包括一个开放端与一个封闭端,开放端具有第一宽度,该宽度大于支撑柱的第一尺寸而小于支撑柱的第二尺寸,封闭端具有第二宽度,该宽度均大于第一与第二尺寸,从而当支撑柱处于封闭端时,可使连接体相对支撑柱旋转,当支撑柱的第二宽度与开放端大致纵向对齐时,开放端的第一宽度可使支撑柱通过开放端插入封闭端内,从而当支撑柱的第二宽度与开放端大致纵向不对齐时,可防止支撑柱相对封闭端移动。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凹口包括一个大致具有均等宽度的沟道部。

23、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第二宽度形成封闭端的一个圆周直径。

24、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第一与第二凹口及一个使第一凹口与第二凹口分离的加固肋,加固肋在连接体的第一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用于加强连接体的结构性强度。

25、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可沿着连接体一侧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的封闭件,在第一位置上,凹口的开放端外露,从而使支撑柱进入凹口内,在第二位置上,封闭件使支撑柱保持在凹口的封闭端。

26、
  一种连接体,可连接遮荫结构物的第一部分与结构物的另一部分,连接体包括:
一个第一端,其能与第一部分机械性耦合;
一个第二端,其包括一个凹口及一个加固肋,凹口从邻近连接体第一侧的开口向邻近连接体第二侧的台肩延伸,开口配置成容纳结构物其它部分的安装件,台肩配置成贴靠或保持安装件,加固肋处于连接体的第一与第二端之间以及连接体的第一与第二侧之间,用于增强连接体的结构性强度;
封闭件处于邻近其开口的凹口内,封闭件可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在第一位置上,通过开口可接触到凹口,在第二位置上,封闭件伸入凹口内,从而阻挡通过开口来接触凹口。

27、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封闭件沿着大致垂直于连接体的纵向轴线的路径来移动。

28、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封闭件与连接体的第一端枢轴耦合。

29、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封闭件与第一凹口的内表面枢轴耦合。

30、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封闭件与连接体用一整块材料来形成。

31、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第二端还包括一个第二凹口,其从邻近连接体第一侧的第二开口延伸到邻近连接体第二侧的第二台肩,加固肋使第一凹口与第二凹口分离,第二开口配置成容纳结构物其它部分的其它安装件,第二台肩配置成贴靠或保持其它安装件。

32、
  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附加的封闭件,其处于邻近其第二开口的第二凹口内。

说明书

遮荫结构物快速连接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基本涉及配有框架的遮荫结构物(比如伞具及便携遮荫篷)的互联关节,尤其涉及一种独特配置的连接件,其可接入该结构物的框架件内,从而在安装该结构物时,可快速牢固地在各工件之间进行连接。
背景技术
可迅速安装及拆卸的遮荫结构物有各种类型,比如伞具及便携遮荫篷。这种结构物通常是移动式的,对诸如室外休闲之类的活动是很有用的。这些结构物的一个主要特点在于,它们可以移动,因而使用者可迅速拆卸这种结构物,将它的部件移动到所中意的位置上,然后在中意的位置上再重新组装结构物。此外,如果不能整体拆卸,许多这类结构物也可以移动或折叠起来,从而形成更小的体积或配置,以便于存放及运输。
尤其是,大型的室外伞具及遮荫篷可用来为坐在桌子周围的人们遮荫。这种伞具可能很大,以至于在大风或其它不良天气条件下有时难以固定,遮荫篷同样也可能很大,也会受到较大的风力及其它外力的影响。
此外,这些结构物通常需要使用者移动、拆卸或改变结构物的配置。然而,即使这些结构物处于相对固定的位置上,它们的安装通常也很难,而且费力。因此,这些结构物必须配置成使用者能迅速牢固地安装。
遮荫篷及伞具通常配有一个支撑结构及由支撑结构支撑的一个篷面。支撑结构包括一个框架。由于框架一般包括多个肋筋,因而装配需要多个步骤。有时,这种结构物需要额外使用销钉、螺栓及其它紧固件,在安装支撑框架时,必须小心地将它们放置在支撑框架的所选择的位置上。
例如,遮荫篷的支撑框架一般需要采用各种工件,这些工件用螺钉、螺栓、销钉等来连接。在有些场合下,通过展开铰链连接的复合式框架,来更迅速地安装遮荫篷,在该过程中,框架向外展开并啮合定位,从而形成遮荫篷。即使这样,这种结构物也常常需要在结构物的各种位置上连接某些部件,从而使结构物稳定牢固。
发明内容
本文所述地实施方式的至少一个方面在于,诸如遮荫篷及室外伞具之类的遮荫结构物所用的连接装置可以改进,从而产生更牢固、更迅速且更可靠的连接。这种改进了的连接尤其适用于有时不易掌控的大型遮荫结构物。本文所述的实施方式的至少另一个方面在于,某些装置可能不适于组装,比如缺少承受各种遮荫结构物的操作负荷的能力,该操作负荷可能远重于部件的重量,尤其在大风条件下。这样,遮荫结构物的框架件应能迅速牢固地互相连接,从而使框架不仅能适当地支撑各结构件及篷面的重量,而且还能承受在使用该结构物时通常会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应力及其它的力。
因此,本文所述的连接件的实施方式可便于将结构物比如伞具的结构肋筋连接到结构物的毂体或其它肋筋上。连接体及肋筋可以用整块材料一体形成。连接体也可以连接肋筋的一端或双端,从而便于肋筋与其它肋筋或者毂体的连接。此外,连接体可采用一种材料或任何材料的组合来制成。例如,连接体可采用耐用塑料、金属、合成物或它们的各种组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体可包括一个第一端、一个第二端及一个封闭端。第一端可与伞肋在伞肋一端机械性耦合。连接体的第一端可与伞肋一体形成。这样,第一端可包括处于连接体的第二端与伞肋之间的部分连接体。
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二端可包括一个从连接体一侧延伸的第一凹口、以及一个从连接体该侧延伸的第二凹口。此外,第二端可包括一个使第一凹口与第二凹口分离的加固肋。各凹口可包括一个开放端及一个封闭端。开放端可配置成与毂体的安装件相耦合。开放端可配置成与其它肋筋相耦合,比如与其它肋筋相接的安装件。封闭端可配置成贴靠或保持安装件。加固肋可在连接体的第一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用于增强连接体的结构性强度。
此外,封闭件可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在第一位置上,第一与第二凹口的开放端外露从而使安装件可进入凹口,在第二位置上,封闭件使安装件保持在第一与第二凹口内。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封闭件可沿着连接体上第一与第二凹口的延伸侧来移动。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连接体可配置成:连接体的第二端包括一个从邻近连接体第一侧的第一开口向邻近连接体第二侧的第一台肩延伸的第一凹口。第二端可包括一个从邻近连接体第一侧的第二开口向邻近连接体第二侧的第二台肩延伸的第二凹口。
连接体的第二端还可包括一个使第一凹口与第二凹口分离的加固肋。这样,第一与第二开口可配置成容纳伞具的其它部分。第一与第二台肩可配置成贴靠或保持安装件。加固肋可在连接体的第一与第二端之间延伸,以增强连接体的结构性强度。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封闭件可配有一个具有一对叉形件的第一端,还配有一个叉形件收敛于内的第二端。叉形件可向前延伸,从而推动连接体的第二端,如下文所述。封闭件可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在第一位置上,通过第一与第二开口可接触到第一与第二凹口,在第二位置上,叉形件穿过第一与第二开口,从而阻挡通过开口来接触第一与第二凹口。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伞具,其可在伞具的框架上利用连接体的至少一种实施方式。伞具可具有一个开放位置与一个封闭位置,且可包括一个杆条;一个毂体、一个篷面支撑框架及至少一个连接体。毂体可配置成:可与杆条耦合,并有一个安装件。篷面支撑框架可包括多个肋筋。各肋筋可具有一个至少在开放位置远离杆条的第一端,以及一个邻近杆条的第二端。
伞具的连接体可包括一个第一端、一个第二端以及一个封闭件。连接体的第一端可与一个肋筋的第二端耦合。第二端可包括一个第一凹口及一个加固肋。第一凹口可从连接体一侧延伸,第二凹口也可从连接体该侧延伸。加固肋可配置成使第一凹口与第二凹口分离。此外,各凹口可包括一个开放端及一个封闭端,开放端的尺寸可容纳毂体的安装件,封闭端配置成贴靠或保持安装件。加固肋可在连接体的第一与第二端之间延伸。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封闭件可沿着连接体一侧(比如,连接体上第一与第二凹口的延伸侧)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封闭件可在第二位置上覆盖第一与第二凹口的开放端,并在第一位置上露出第一与第二凹口的开放端。因此,封闭件可配置成当与毂体的安装件啮合后,随着安装件在安装中穿过凹口的开放端而进入凹口,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同样,封闭端可配置成当安装件处于邻近封闭端或台肩的凹口内而且与封闭件脱离啮合后,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连接体可连接结构物的第一部分与结构物的另一部分。连接体可包括一个能与第一部分机械耦合的第一端,以及一个包括一个凹口的第二端,凹口在连接体的第一与第二侧之间延伸。凹口可包括一个开放端与一个封闭端。开放端可配置成便于使结构物的其它部分的支撑柱向凹口的封闭端转移。封闭端可配置成贴靠或保持支撑柱。开放端可形成第一宽度,封闭端可形成第二宽度,以便于支撑柱在凹口内基于基本定向及支撑柱配置来进行啮合或脱离啮合。
某些实施方式可配置成:凹口包括一个大致具有均等的第一宽度的沟道部。此外,第二宽度可形成封闭端的一个圆周直径。因此,第二宽度可大于第一宽度。
应注意的是,连接体可包括一个加固肋及/或一个封闭件。比如,连接体可还包括可将凹口分离成第一与第二凹口的加固肋。加固肋可在连接体的第一与第二端之间延伸,并使连接体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相连接,从而加强连接体的结构性强度。连接体可还包括一个可沿着能接触到容纳安装件的凹口的连接体一侧移动的封闭件。封闭件可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在第一位置上,凹口的开放端外露,从而使支撑柱进入凹口内,在第二位置上,封闭件使支撑柱保持在凹口内。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连接体可连接遮荫结构物的第一部分与结构物的另一部分。连接体可包括:一个第一端、一个第二端以及一个封闭件。第一端能与第一部分机械性耦合。第二端可包括一个凹口及一个加固肋。凹口可从邻近连接体第一侧的开口向邻近连接体第二侧的台肩延伸。开口可配置成容纳结构物其它部分的安装件。台肩可配置成贴靠或保持安装件。此外,加固肋可处于连接体的第一与第二端之间以及连接体的第一与第二侧之间,用于增强连接体的结构性强度。
封闭件可处于邻近其开口的凹口内。封闭件可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在第一位置上,通过开口可接触到凹口,在第二位置上,封闭件伸入凹口内,从而阻挡通过开口来接触凹口。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优先实施方式的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特性。所示实施方式只用于说明目的,不限定本发明。附图包括:
图1是伞具的侧视图,根据一种实施方式,伞具有一个杆条、一个毂体、一个篷面支撑框架及一个连接体。
图2是图1所示伞具毂体的详细立体图,表示连接体及与毂体相接的篷面支撑框架。
图3A是图2毂体的立体图,表示配置成与连接体啮合并处于毂体上的安装件。
图3B是图3A毂体沿着3B-3B线的剖视图,表示其上的安装件,安装件配置成与连接体啮合。
图4表示另一种实施方式,是肋筋的立体放大图,其具有一个可在一端耦合的连接体。
图5是肋筋侧视图,该实施方式有一个可在肋筋一端耦合的连接体。
图6A是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体封闭件的立体图。
图6B是图6A所示封闭件的侧视图。
图6C是图6A所示封闭件的俯视图。
图7是图4所示连接体的俯视图。
图8A是图7所示连接体的侧面剖视图。
图8B是图8A所示连接体的侧面剖视图,表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毂体安装件与连接体的封闭件啮合。
图8C是图8A所示连接体的侧面剖视图,表示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安装件与连接体的封闭件啮合,而且处于连接体的凹口之内。
图8D是图8A所示连接体的侧面剖视图,表示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体相对安装件旋转,而安装件则处于连接体的凹口之内。
图9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另一种连接体的立体图,该连接体与篷面支撑框架的肋筋一体形成,并包括一个加固肋及一对凹口。
图10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另一种连接体的立体图,该连接体与篷面支撑框架的肋筋一体形成。
图11是另一种连接体的立体图,该连接体有一个可偏转的封闭件,其与部分连接体一体形成。
图12A是连接体第一半体的内部立体图。
图12B是一种实施方式中肋筋的侧视图,其图11所示的连接体与肋筋的一端耦合。
图12C是图11-12B所示连接体沿着12C-12C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可用于诸如伞或者遮荫篷之类的结构物的各种连接体配置,从而便于迅速安全地紧固结构肋筋与毂体或结构物的其它肋筋。如下文详述,连接体可具有各种特性,从而获得结构物更可靠的连接,比如伞具毂体的安装件。
此外,连接体还可具有某些能增大它的结构稳定性及强度的特性。尤其是,这些实施方式可提供各种措施来固定连接体与其它肋筋、伞或者遮荫篷毂体,或者其它结构。具有这些特性的这些实施方式可使连接体优于用于伞具、遮荫篷及其它结构物的传统的连接体。此外,应注意的是,连接体可采用各种部件及/或组件,包括但不限于伞具、遮荫篷、桌子、显示台及其它配有互连件的负荷承载结构物。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连接体可包括一个第一端、一个第二端、一个加固肋及一个处于第一与第二端之间的封闭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端可耦合一个肋筋的一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连接体的第一端可与一个结构肋筋或者工件一体形成,从而用一个连续的整块材料来形成连接体及肋筋。
此外,连接体的第二端可包括至少一个从连接体的顶部或底部区域延伸的凹口。此外,连接体可配置成:其顶部或底部区域至少形成加固肋的一部分,且可在连接体的第一与第二端之间延伸。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部分加固肋可由连接体顶部区表面来形成,或者处于它之下。加固肋可为连接体的第二端提供稳定性,从而承载负荷及作用于其上的应力。
根据某些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措施,利用连接体凹口的几何形状来固定连接体与结构物。根据这些实施方式,连接体的凹口可包括一个开放端与一个封闭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开放端可形成为狭缝状,而且可具有相同的宽度。此外,封闭端可形成一个圆周,其尺寸及形状不同于开放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开放端的宽度小于靠近封闭端的凹口的宽度。
例如,当用于伞具支撑框架时,连接体的开放端可在其内容纳伞具毂体的一个安装件。此外,安装件可配置成形成一个独特的截面几何形状,在大致对齐的情况下,该形状只允许通过凹口的开放端来穿行。这样,在该实施方式中,当安装件容纳于开放端内、穿过凹口到达封闭端、以及相对连接体旋转时,安装件便可被接纳于凹口的封闭端内。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可通过使安装件的最大尺寸部位与凹口的开放端不对齐,来接纳该安装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可通过使安装件的最大尺寸部位相对凹口开放端的交叉平面横向对齐,而且在某些场合下纵向穿过凹口,来实现该接纳。如果需要拆卸连接体,安装件的几何形状可与凹口开放端的几何形状或狭缝的纵向轴线对齐。
这样,安装件及凹口可配置成:安装件在相对运动后被接纳于凹口的封闭端内,从而在安装件被容纳于凹口的封闭端内之后,在连接体与安装件之间旋转。
此外,连接体的某些实施方式还可包括一个封闭件,从而提供附加的第二措施,用来将安装件固定到凹口内。封闭件可沿着连接体的顶部区域,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封闭件最好配置成:在第一位置,凹口的开放端外露及/或允许安装件进入凹口内。此外,封闭件可配置成:在第二位置,封闭件覆盖及/或封堵凹口的开放端,从而减少、防止及/或预防安装件脱离凹口。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封闭件可配置成:对应于与安装件的啮合,从第二位置移向第一位置。随着安装件被压向封闭件的远端,比如封闭件紧靠连接体第二端的一端,便可发生安装件与封闭件之间的啮合。此外,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封闭件可配置成从第一位置自动弹回第二位置。通过采用一个可与封闭件成为一体或与其分离的偏置机构(比如一个弹簧),可便于实现这一点。应注意的是,可通过转移、旋转、线性及/或非线性运动,来实施封闭件的运动。
也可以利用除线性运动之外的其它方法,使安装件穿过凹口。比如,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安装件及凹口可配置成:安装件以弧状、多向线性及/或其它的运动方式来穿过凹口,从而使安装件从凹口的开放端进入其封闭端。
图1是伞具10的侧视图,有一个伞具篷面支撑框架12,包括多个伞肋筋14。伞具10包括一个用虚线表示的篷面C。伞具10还可包括一个毂体16及一个杆条18。毂体16可滑动地处于杆条18上,而且可与伞肋筋14的连接体20互连。伞肋筋14在本文中有时称为支撑肋或结构肋。此外,图示的实施方式表示一种伞肋,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结构件。为此,本实施方式不仅可用于肋筋或条状结构件,而且也可以用于平面、长条、编织、节点或其它类型的结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连接体20可配置成:使肋筋14迅速而且可靠地与毂体16耦合。为此,应注意的是,伞具10不是一种只能采用连接体20的结构物。如上所述,连接体20还可用于遮荫篷及其它遮荫结构物,比如桌子、显示台及其它采用互连件的结构物,在某些场合下,可从扁缩状态装配成扩展状态,从而更好地利用结构物。因此,尽管所示的连接体20用于伞具10,连接体20也可用于任何其它结构物。
图2是图1毂体16及与其连接的多个支撑肋筋14的详细立体图。如本文所述,支撑肋筋14的连接体20可配置成便于与毂体16旋转连接。然而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连接体20不需要对毂体16或者其它支撑肋筋14提供旋转连接。为此,连接体20可用于某些结构物,从而在各工件之间提供一种可靠迅速的互相连接,其结果是,可在各工件之间形成一种混合的相对定向。如本文所述,连接体20可配置成:对其它工件提供一种可靠的啮合,从而在连接体与工件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比如旋转运动、线性运动等。
参见图3A-3B,它们详细表示毂体16。如图所示,毂体16可包括一个中心孔30,杆条18可容纳其中(参见图1与图2)。此外,毂体16可包括从毂体16的实体34向外径向延伸的多个啮合部32。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毂体16的啮合部32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安装件36。
安装件36可处于啮合部32的内表面38上。为此,安装件36可从内表面38外伸,如图3A所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啮合部32可包括一对安装件36,其从啮合部32的内表面38外伸,并可与连接体20啮合。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安装件36形成一个基本为多边形的截面,比如矩形或其它长条状截面。安装件36可形成一个具有圆形边角的矩形截面。这样,安装件36可形成一个截面高度40及一个截面宽度42,如图3B所示。然而,安装件36也可以为圆形或其它形状的截面。在实施方式中,安装件36可以为长条状,比如第一尺寸大于与第一尺寸垂直的第二尺寸。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安装件36可具有一种带有圆形边角的矩形截面,比如圆角矩形。此外,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安装件36的截面可以是圆的正割或弦,从而形成一个平坦侧,其中,圆的半径大于相对弦中点及圆上中点垂线点的距离。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安装件36的截面可以是一种其上下长度小于半圆直径的矩形,该直径等于矩形高度,比如一种椭圆形或运动场形,如图8B-8D所示。最后,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安装件36的截面可以形成各种其它形状。
参见图4,连接体20可配置成与支撑肋筋14的第二端50耦合。为此,支撑肋筋14的至少第二端50可基本上为空心。这样,第二端50可配置成容纳至少部分连接体20。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连接体20的第一端60可以与支撑肋筋14的第二端50相耦合,如图5所示。连接体20及支撑肋筋14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压楔、销钉、螺钉、粘接剂或业内已知的其它配置及工件来连接,从而使连接体20与肋筋14在其第二端50上相耦合。
如图4所示,连接体20的截面可基本上为多边形。这样,支撑肋筋14及连接体20可基本上形成一个矩形截面。然而,连接体20及支撑肋筋14的截面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任何形状。
连接体20可包括第一端60、第二端62、封闭件64及加固肋66。某些实施方式不采用封闭件64与加固肋66中的一个或者二个都不采用。这些特性及其它方面在本文中有详述。
参见图4,连接体20还包括至少一个凹口,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包括一个第一凹口70及一个第二凹口72。第一与第二凹口70、72可从连接体20的顶部区80延伸。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与第二凹口70、72可从连接体20的顶边82向连接体20的底边84延伸。如图所示,第一与第二凹口70、72可在开放端90、92与封闭端94、96之间各自分别延伸。第一与第二凹口70、72的开放端90、92可配置成容纳毂体16的啮合部32的各安装件36。
第一与第二凹口70、72各自的尺寸可配置成:安装件36可从中从开放端90、92穿入封闭端94、96,以便于保证连接体20与其它结构物之间的可靠连接,如图2的毂体16所示。
如图5中的实施方式侧视图所示,第一凹口70可包括一个从开放端90向封闭端94延伸且基本为线性的沟道。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沟道宽度相同。然而,其它实施方式可配置成:沟道向封闭端缩小(比如:宽度缩小)。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沟道可包括切口、阶状缩小的结构、及/或其它配置。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凹口70可形成宽度缩小的第一凹口宽度100,封闭端94可形成闭合圆周102。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闭合圆周102可形成圆形,其直径104大于凹口宽度100。这样,安装件36可容纳于第一凹口70内。如下文所述,当连接体20相对安装件36旋转时,安装件36可被接纳于封闭端94的闭合圆周102内。这样便可提供一种下列装置,其用于使连接体20与主要依靠安装件36及第一凹口70的几何形状的结构物相固定。
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安装件36的横截面宽度42可大于第一凹口70的凹口宽度100,而高度40的截面则可小于凹口宽度100。因此,为了将安装件36插入第一凹口内,安装件36必须纵向插入第一凹口70的开放端90内,从而使截面高度40可被容纳于凹口宽度100内。
当安装件36穿过第一凹口70的开放端90,并到达封闭端94后,安装件36便可在封闭端94的闭合圆周102内自由旋转。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闭合圆周102的宽度直径104大于安装件36的横截面宽度42,因而安装件36可自由地相对封闭端94的闭合圆周102旋转。然而,如果安装件36相对第一凹口70的缩小部分未处于纵向位置,则安装件36将被接纳于封闭端94的闭合圆周102内,因为安装件36的横截面宽度42大于第一凹口70缩小部分的凹口宽度100。因此,安装件36不能从第一凹口70中抽出,除非它与第一凹口70适当地对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扩展状态或安装状态下,连接体20相对与其耦合的结构物(比如毂体16)的取向原则为:安装件36的高度40不与第一凹口70的缩小部分对齐。当安装件36的高度40不与第一凹口70的缩小部分对齐时,它们各自的几何形状将会阻止连接体20与毂体16(或模拟结构)意外脱离。此外,应注意的是,尽管该提示只涉及到第一凹口70,但任何这种提示均适用于第二凹口72或者其它凹口。
参见图4,连接体20的封闭件64可沿着连接体20的顶部区80来设置。封闭件64可沿着连接体20的顶边82,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从而露出并覆盖第一与第二凹口70、72。第一与第二位置在下文详述。
如图4所示,封闭件64可处于连接体20上的纵向狭槽110内。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封闭件64可配置成:在狭槽110内以线性方式纵向移动,从而覆盖或暴露,进而封堵或接触第一与第二凹口70、72的开放端90、92。此外,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狭槽110可配置成:封闭件64可坐落其内,而支撑肋筋14的第二端50则处于其上,如图5所示。
参见图6A-6C,该图表示封闭件64的一种实施方式。图6A是封闭件64的立体图,其中,封闭件64形成一个第一端120及一个第二端122。在第一端120,封闭件64可包括一对向前延伸的叉形件124。叉形件124可配置成:当封闭件64处于第二位置时,覆盖第一与第二凹口70、72各自的开放端90、92。例如,叉形件124可伸入开放端90、92内或者处于其上。利用本文所述可进行其它配置。
此外,叉形件124可配置成:包括啮合面126,该啮合面配置成使安装件36与封闭件64相啮合,这样,封闭件64可被推向第一位置,从而露出或在某些配置中暴露第一与第二凹口70、72各自的开放端90、92。尤其是,啮合面126可配置成:形成一个斜向或者锐角几何形状,从而使封闭件64沿着叉形件124的啮合面126,向其第一端120收窄。这样,安装件36相对啮合面126的横向运动可引发封闭件64的纵向运动。该啮合及运动在下文参照图8A-8D详述。
如图6B的侧视图所示,封闭件64的一种实施方式可包括一个处于其第二端122的弹性件130,比如弹簧或偏置件。为此,当封闭件64被推离第二位置时,弹性件130可接触狭槽110的内部,从而使弹性件130弯曲或者压缩,进而反抗封闭件64的纵向运动。同样,弹性件130可用来使封闭件64返回第二位置。这样,弹性件130应配置成处于连接体20的狭槽110内,从而将封闭件64推向第二位置。
弹性件130可配置成一种叶片式弹簧。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弹性件130可配置成一种弹簧,比如盘丝弹簧或者其它弹性件。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其它类型的弹性件或者各种弹簧或者偏置机构均可用于连接体20,从而用作弹性件130。
在图6A-6C所示的封闭件64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件130与封闭件64一体形成,而且与其连续。然而,弹性件130也可独立于封闭件64而单独形成。为此,弹性件130可连接到封闭件64上,或者可以简单地与封闭件64互相作用,而与其不连接。
此外,参见图6C所示的封闭件64,封闭件64的叉形件124可适当地设置成:当封闭件64坐落于连接体20上时,加固肋66可处于它们之间。如本文所述,封闭件64及连接体20的所示实施方式不限制本发明及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反,应注意的是,封闭件64可包括一个可在加固肋66之上穿过的单体不分割的第一端120。为此,如下文所述,加固肋66可配置成远离连接体20的顶边82,从而保证封闭件64上的通道,同时又确保连接体20的结构稳定性与强度。
图7是图4所示连接体20的俯视图。如本文所述,封闭件64可处于连接体20的狭槽110之内。此外,加固肋66可在封闭件64的叉形件124之间向上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固肋66连接连接体20的第二端62与连接体20本体的中心部130。图8A-8D侧面剖视图也示出了这一点。以下说明该实施方式的结构意义及长处。
如图7所示,连接体可形成第一台肩140及第二台肩142。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与第二台肩140、142可看作是连接体20的一部分,处于第一与第二凹口70、72与连接体20的第二端62之间。这样,第一与第二凹口70、72可至少部分形成第一与第二台肩140、142各自的后边界。此外,连接体20的第二端62可至少部分形成第一与第二台肩140、142的一个前边界。这样,第一与第二台肩140、142可表现为连接体20的一部分,其侧向外伸,而且其后边界形成第一与第二凹口70、72的至少一部分。如图所示,第一与第二台肩140、142还可配置成从连接体20的肘节部106处,从连接体20的底边84向上延伸。
应注意的是,安装件36被容纳于各第一与第二凹口70、72之内,各种应力及外力可通过安装件36作用于连接体20上。尤其是,安装件36可以沿连接体20的第二端62的方向,将力作用到第一与第二台肩140、142上。
这种力可产生一种弯矩,它能损坏性能稍有不良的伞具结构,如果安装件在肋筋或者连接体上作用较大的力,则会失去它的效能。本文所述的连接体的某些实施方式可配置成:配设一个加固肋,用来增强它们的强度,从而使作用于连接体上的所有的力在连接体的第二端上不产生临界负荷或过大的弯矩。这样可防止连接体在正常负荷下断裂。在正常的大负荷条件下,如果肘节部106被迫向外离开连接体,则性能稍有不良的连接体便可产生弯曲或断裂。因此,尽管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加固肋66并不重要,但加固肋66可用来增强连接体20的负荷承受能力及强度。
如果正常的大负荷作用到第一与第二台肩140、142上,则该力便会经由加固肋66,沿着连接体20来分配。因此,连接体20的肘节部106便不会像设计性能不良的产品那样,遭受到可能引起断裂的弯矩影响。相反,加固肋66可增强并加固连接体20,从而使作用于第一与第二台肩140、142上的任何力都不会造成连接体20的肘节部106的断裂。
参见图8A-8D,该图表示连接体20的各种剖面。图中,连接体20的封闭件64处于第一与第二位置上。例如,图8A表示连接体20的封闭件64处于第二位置上。图8B表示安装件36与连接体20之间相对运动后,安装件36进入第一凹口70内。如上所述,这种运动会使安装件36与封闭件64相啮合,从而使封闭件64纵向滑动或横向线性滑动,从而从第二位置滑向第一位置。当处于第一位置时,封闭件64外露,并/或可以接触到第一凹口70的开放端90。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该啮合可使封闭件64产生旋转运动。
当安装件36穿过第一凹口70并进入封闭端94的闭合圆周102后,封闭件64便可向第二位置弹回、移动或返回。这样,封闭件64便可覆盖及/或封堵第一凹口70的开放端90。因此,如图8C所示,封闭件36便被接纳于封闭端94的闭合圆周102之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上述现象发生后,封闭件64便禁止安装件36离开第一凹口70。
然而,即使封闭件64能用来禁止进入或离开第一凹口70,安装件36也会将某些力作用到封闭件64上。因此,如图8D所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安装件36及第一凹口70可配置成:安装件36的横截面宽度42大于第一凹口70的凹口宽度100,由此来阻止当安装件相对连接体20至少部分旋转时,安装件36穿过第一凹口70。
此外,第一凹口70的封闭端94的闭合圆周102可配置成:使直径104大于安装件36的最大剖面尺寸。这样,安装件36可配置成:在第一凹口70的封闭端94的闭合圆周102内自由运动,但同时又不能穿过第一凹口70的最窄部分,除非安装件36相对第一凹口70适当定向。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安装件36可配置成:在第一凹口70的封闭端94内运动,从而被接纳于或者啮合于封闭端94内。例如,安装件36可被卡入封闭端94内、被推入压合、或者被推入并超过单向运动限制机构,从而使安装件36进入封闭端94内,但同时减少或防止安装件36脱离封闭端94或者接触封闭件64。
参见图9,它表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体200的立体图。连接体200可与支撑肋筋一体形成,或者单独形成。然而在图9中,连接体200与肋筋14A一体形成。连接体200与上述的连接体20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体200不包括封闭件64。相反,在连接体200的实施方式中,可采用一个特殊配置的凹口及一个特殊配置的安装件,从而确保连接体200与结构物的连接。这样,可自主选择封闭件64。
如图9所示,连接体200可包括加固肋202、第一凹口204及第二凹口206。如上所述,第一与第二凹口204、206可配置成:第一部分208形成一种较窄的几何尺寸,安装件可从中穿过,并进入第二部分210,第二部分具有较大几何尺寸,且可容纳安装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部分210的几何尺寸可设置于内部或者是封闭的。因此,如上所述,安装件可容纳于第一与第二凹口204、206各自内。此外,随着安装件在凹口204的第二部分210内的相对旋转,便可减少及/或防止安装件脱离第二部分210。
此外如上所述,凹口204的第一部分208可配置成:形成一个比安装件的最小截面尺寸更窄的宽度。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安装件可通过凹口204的弹性变形第一部分208而被压缩,直到安装件容纳于凹口204的第二部分210内。因此,凹口204的第一部分208可恢复其小于安装件的最大截面尺寸的原窄小宽度。在该实施方式中,安装件可在凹口204的第二部分210内,相对连接体200旋转,从而对第一凹口204而言,使安装件的宽度更大,进而不能穿过第一凹口204。
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安装件可牢固地保持于凹口内。此外,加固肋202还可用来在整个连接体200上分配力,而不至于对连接体200的肘节部212产生弯矩。上述及其它长处与特性可体现于上述各种实施方式中。此外,应注意的是,尽管只涉及到一个或二个凹口,但这些特性同样适于单个凹口或双凹口。
图10是连接体30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连接体300可与支撑肋一体形成,也可以分别形成。图9中,连接体200与肋筋14B一体形成。连接体300与上述连接体20及100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体300不包括加固肋66、202。连接体300表示一种下列实施方式:特殊配置的凹口及特殊配置的安装件可用来确保连接体300与结构物的连接。此外,连接体300还可配置成省略封闭件64,尽管可自主选择封闭件64。这样,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连接体20可配置成:不采用加固肋66来形成连接体300。
如上述参照图9所述,图10的连接体300可包括一个凹口302,其可配置成:第一部分304形成一个较窄的几何尺寸,安装件可穿过它到达第二部分306,第二部分具有较大的几何尺寸,可容纳安装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部分306的几何尺寸可处于内部或者是封闭的。因此,如上所述,安装件可容纳于凹口302内。此外,随着安装件在凹口302的第二部分306内的相对旋转,可减少及/或防止安装件脱离第二部分210。
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可用于配有销型安装件的毂体,其跨越毂体啮合部的整个宽度。换言之,与图3A所示的毂体16的实施方式不同,在该实施方式中,一对安装件36从啮合部32的相反侧38外伸,而在图9所示的连接体300的实施方式中,可采用与啮合部32的两侧38连接的单个安装件。如安装件36的说明所述,该单个安装件也可形成一个与凹口302交互作用的特定截面几何尺寸。
此外如上所述,凹口302的第一部分304可配置成:形成一个小于安装件的最小截面尺寸较窄宽度。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安装件可通过凹口302的弹性变形第一部分304而被压缩,直到安装件容纳于凹口302的第二部分306内。因此,凹口302的第一部分304可恢复其小于安装件的最大截面尺寸的原窄小宽度。在该实施方式中,安装件可在凹口302的第二部分306内,相对连接体300旋转,从而对凹口302而言,安装件的宽度更大,进而不能穿过凹口302。这里所述的其它特性也适于连接体300。
参见图11-12C,该图表示连接体400的另一实施方式。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连接体400可配置成包括第一与第二半体402、404。这些半体402、404可通过注塑模压工艺来制造,然后组装形成连接体400。尽管如下文所述,连接体400可由二个以上的工件来组装,但采用二块半体402、404,可以使连接体400的设计与制造简单而且低成本。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希望的几何特性也可用于连接体400的第一与第二半体402、404。可以利用便于组装肋筋比如肋筋14的特性,来形成连接体400。例如,在图11-12C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半体402可包括一个内狭槽,该内狭槽与第二半体404的对应内狭槽匹配,从而在连接半体402、404时,形成中心孔406。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孔眼406处于连接体400的中部;然而,孔眼406可靠近一侧或另一侧,或者沿着连接体400的长度处于任何位置上。如下文详述,在增强连接体400的功能性以及与伞具结构其它部分的连接性方面,该特性及其它特性可产生显著的长处。
例如,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中心孔406的截面尺寸可足以使连接件确保连接体400与支撑肋筋远端的连接。支撑肋筋同样可采用上述的支撑肋筋,比如,支撑肋筋14或者50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支撑肋筋可包括一个外伸的空心杆或者管子。与连接体的某些其它实施方式一样,空心支撑肋筋的远端可配置成容纳连接体400的至少部分近端部408。这里的所谓“远端”表示靠近肋筋与其连接的伞杆条的位置,而近端则表示远离伞杆条的位置。例如,这里所述的肋筋远端类似于肋筋14的第二端50。
当连接体400的近端部408容纳于支撑肋筋的远端内后,可采用连接件,比如螺钉、螺栓、支撑肋筋远端的弯边、或其它紧固件或方法,来使支撑肋筋的远端与连接体400的中心孔406相啮合。这样,连接体400与支撑肋筋远端之间的相对运动便可得到限制及/或取消,从而可使连接体400更可靠地连接到支撑肋筋的远端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弯边机可在支撑肋筋的内表面上形成凹坑,从而可加强连接体与支撑肋筋的连接。例如,当近端部408容纳于用金属或其它可变形材料制成的支撑肋筋的远端内后,弯边机便可在支撑肋筋上对应于中心孔406的位置上形成凹坑。该凹坑可形成于支撑肋筋的外表面上,比如支撑肋筋的远端,而且可朝向支撑肋筋的内面向内突出,从而啮合中心孔406。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凹坑可对应于类似于中心孔406的多个孔眼,这些孔眼形成于连接体400上,而且按制造者的意愿以各种配置方式来分布。该实施方式可简化伞具的制造工艺,因为它需要较少的部件,比如螺钉及螺栓。这样,可改善伞具结构及连接体的制造性。
此外,如图11所示,连接体400的其它实施方式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沿着连接体400的近端部408来配置的外伸件410,从而便于连接体400的近端部408与支撑肋筋远端的互相连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外伸件410可沿着连接体400的近端部408的侧边大致垂直延伸。外伸件410可形成一种类似于楔型的几何形状,其可使连接体400在容纳于支撑肋筋的远端内时,产生单向运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外伸件410通过啮合支撑肋筋远端外表面上的一个或多个孔眼,来保持连接体400与支撑肋筋的连接。此外,支撑肋筋远端也可容纳于连接体400的内通道内,如果有这种设计与配置的话。这种设置可增强连接体400与支撑肋筋的连接性。相反,在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当近端部408容纳于支撑肋筋远端内时,二个半体402、404通过作用于二个半体402、404上的压力而基本固定在一起。这样,可利用各种设计及交互作用几何形状,来确保连接体400的近端部408可靠地容纳于支撑肋筋远端内。在某些场合下,支撑肋筋可产生一种作用力或耦合力,使连接体400的至少二个部件连接到一起。
根据图11所示的连接体400的实施方式,连接体400可包括一个处于第一与第二凹口422、424之间的加固肋420。如上述其它实施方式所述,加固肋420可与连接体400的至少部分近端部408及远端部426一体连接。此外,一对台肩428、430还可形成于连接体400的远端部426上。此外如上所述,第一与第二凹口422、424可配置成与毂体的安装件的几何互连。
此外,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连接体400还可包括一个封闭件440,其可处于第一凹口422的第一部分450。如下文所述,另一封闭件可处于第二凹口424的第一部分。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可使多个比如二个封闭件对称于封闭件440的纵向平面,比如沿半体402、404的平面。出于简化目的,以下只讨论封闭件440。在采用二个封闭件的实施方式中,有关封闭件440的任何说明可同样适用于处于第二凹口424的第一部分的其它封闭件。
现在仍然讨论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安装件穿过第一凹口422后,可使封闭件440偏转,从而在安装件坐落于凹口422的第二部分452内之后,返回延伸或封堵位置。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封闭件440可与连接体400的第一半体402铰链耦合,这样,封闭件440可围绕平行于连接体400的纵向轴线的轴线进行枢轴转动。例如,封闭件440可铰链连接到凹口422的第一部分450的平行于纵向轴线的侧面上。然而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封闭件440可铰链耦合于第一半体402上,从而使封闭件440可围绕垂直于连接体400的纵向轴线的轴线进行枢轴转动。例如,封闭件440可铰链连接到凹口422的第一部分450的垂直于纵向轴线的侧面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封闭件440可与连接体400一体形成。在这些实施方式中,连接体400可用弹性材料来制成,比如塑料、合成物等,从而使封闭件440从偏转位置“弹回”或“返回”到非偏转位置。
例如,如果封闭件440采用一体结构及材料选择,则当安装件进入第一凹口422的第一部分450并接触封闭件440时,便可使封闭件440从初始的非偏转、延伸、或封堵位置向内偏转。当安装件穿过第一凹口422的第一部分450,并进入第一凹口422的第二部分452后,封闭件440便可弹回或返回到它的初始非偏转位置,从而封堵或限制安装件接触第一凹口422的第一部分450。当被接纳于第一凹口422的第二部分452内后,安装件可对封闭件440施加某种力。然而,这种力将径向作用,作用方向并非使封闭件440偏转到下凹或凹陷位置。
参见图12A-C,该图表示连接体400的第一半体402。图12A是第一半体402的内侧部460的内部立体图。如上所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内侧部460可包括一个狭槽462,该狭槽纵向穿过第一半体402(一个对应的狭槽可穿过第二半体404),从而当第一半体402与第二半体404匹配时,便可形成上述的中心孔406。
如上所述,内侧部460可配置成包括多个类似的狭缝,及/或配置成当第一半体402与第二半体404配对时可集中或单独地形成其它特性。此外,第一半体402还有多个连接孔464。连接孔464可用来便于第一半体402与第二半体404的内连。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半体404可包括对应的连接销,该销从第二半体404的内侧部外伸,并配置成与第一半体402的连接孔464啮合。
此外,图12A还表示:第一半体402的内侧部460可配置成封闭件440可在内腔470内运动。这样,封闭件440可在内腔470内从延伸或者封堵位置枢轴运动到下凹或凹陷位置,而不干扰连接体400的其它部分。
此外如上所述,连接体400还可包括其它零件或部件,比如使封闭件440从它的下凹或凹陷位置转移到它的延伸或封堵位置的弹性件。这样,封闭件440可由弹性件来接触,比如弹簧或其它部件,从而当安装件穿过第一凹口422的第一部分450时,驱使封闭件440转移到下凹或凹陷位置。弹性件可以是一个弹簧或者其它部件。
所示的封闭件440是一种舌片状部件,其上端与第一凹口422的第一部分450的表面相接,而且如上所述可偏转。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封闭件440可由弹簧加截,或者可包括或耦合于一个独立偏置的机构,该机构有选择地从第一凹口422的第一部分450以侧面方式延伸或缩回,从而允许或限制安装件接触或脱离第一凹口422的第二部分452。
参见图12B,该图是连接体400的第一半体402的侧视图。如图所示,封闭件440可配置成适应第一凹口422的第二部分452的圆周几何形状。封闭件440可通过间隙482,与连接体400的第一半体422的远端部426的其它部分相分离。此外,封闭件440的下边沿472可形成为拱式,从而当处于第一凹口422的第二部分452之内时,便于安装件的枢轴或旋转运动。封闭件440的下边沿472可与第一凹口422的第二部分452的内侧壁480协同动作,从而容纳安装件。尽管上述均为各种圆周配置方式,但凹口422可以是其它的拱式形状,比如椭圆或者长圆形,或者其它非拱式形状。比如多边形或任何其它适当的形状。此外,封闭件440及下边沿472可具有对应的形状,比如拱形、沟状或者基本为直线状。
如上所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安装件包括一个特殊的截面几何形状,其可便于在凹口422的第二部分452内接纳安装件。图11-12C所示的安装件的实施方式可使连接体400利用这种几何交互作用及封闭件440的功能,来接纳安装件。
图12C是连接体400的第一半体402沿着图12B的12C-12C面的剖视图。如图所示,用实线表示的封闭件440处于延伸或者封堵位置490。此外如虚线所示,封闭件440可从延伸或者封堵位置490枢轴转动或者偏转到下凹或凹陷位置492。如上所述,封闭件440在运动到下凹或者凹陷部492时,可枢轴转动或者偏转到内侧部460的内腔470内。
如图12C所示,封闭件440可形成一个大致为三角形的剖面形状。当然也可以考虑其它形状、封闭件440与凹口422的连接点、以及相对伸入第一凹口422的第一部分450内的角度。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封闭件440可以为楔状。封闭件440最好配置成:它的下边沿472可适当地允许及/或限制安装件的运动,从而保持到第一凹口422的第二部分452之内。
此外,图12C表示封闭件440可利用铰链连接494,来耦合于连接体400的第一半体402上。如上所述,铰链连接可与连接体400及封闭件440一体形成,而且可采用弹性材料来制成,从而可使封闭件440在铰链连接494处偏转到下凹或凹陷位置492,并返回到它的延伸或者封堵位置490。铰链连接494还可使工件440围绕一个枢轴或允许旋转的其它机构来旋转。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封闭件440不与连接体400铰链连接。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弹性件,比如弹簧或者其它偏置机构,可处于内腔470内,并伸入第一凹口422的第一部分450内。这样,封闭件440便可通过偏转或被推入内腔470内,而使安装件穿入第一凹口422的第二部分452内。这种封闭件还可伸入第一凹口422的第一部分450内,从而防止安装件脱离第一凹口422。
再次参见图12B,外伸件410可沿着连接体400的第一半体402的近端部408,以相等的增量来配置。近端部408还可配置成:形成一个比连接体400的第一半体402的远端部426更窄的剖面轮廓。这样,当近端部408容纳于支撑肋筋500的远端部498内时(二者均以隐线表示),支撑肋筋500的外表面便可在连接体400的远端部426与支撑肋筋远端500的连接处,与连接体400的远端部426的外表面基本齐面。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连接体组件,用于连接遮荫结构物的第一负荷承载件与结构物的第二负荷承载件。连接体可包括一个支撑柱及一个连接体。支撑柱可与第二负荷承载件相耦合,连接体可与其连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柱可具有剖面第一尺寸,以及基本垂直于第一尺寸的第二尺寸。因此,第二尺寸可大于第一尺寸。
此外,连接体可包括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第一端可与第一负荷承载件机械性耦合。第二端可包括一个从连接体一侧延伸的凹口。凹口可包括一个开放端与一个封闭端。凹口的开放端可具有第一宽度,该宽度大于支撑柱的第一尺寸而小于支撑柱的第二尺寸。此外,凹口的封闭端可具有第二宽度,该宽度均大于第一与第二尺寸,从而当支撑柱处于封闭端时,可使连接体相对支撑柱旋转。这样,支撑柱可形成一个类似于图8B-8D所示的安装件36的剖面。如上所述,该剖面可配置成各种几何形状。
因此,凹口开放端的第一宽度可配置成:当支撑柱的第二宽度与开放端大致纵向对齐时,允许支撑柱插入凹口的开放端,并进入封闭端。此外,第一宽度可防止当支撑柱的第二宽度与开放端未大致纵向对齐时,支撑柱脱离封闭端。
尽管本文中通过某些优先实施方式与示例说明了这些发明,但业内人士应知,本发明不限于专门披露的实施方式,包括其它已变动了的实施方式及/或发明用途及其改进等。此外,尽管本文详细说明了发明的各种变动,但业内人士可基于本说明来实施处于本发明范围内的其它修改。此外,也可以进行实施方式的特定性能及方面的各种组合或分组合,而且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应理解的是,所示实施方式的各种特性及方面可组合起来或互相取代,从而形成所示发明的各种方式。因此,所述本发明的至少某些范围不应受上述专门披露的实施方式的限制。

遮荫结构物快速连接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遮荫结构物快速连接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遮荫结构物快速连接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遮荫结构物快速连接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遮荫结构物快速连接体.pdf(3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体,将结构物的结构肋筋连接到诸如伞具的结构物的其它肋筋或部分上。连接体包括第一与第二端,可包括一个加固肋及/或一个封闭件。第二端包括至少一个从连接体一侧延伸的凹口。凹口可包括一个配置成与伞毂或肋筋的安装件相耦合的开放端,以及一个配置成贴靠或保持安装件的封闭端。加固肋可在连接体的第一与第二端之间延伸,从而增强其强度。封闭件可偏置配置,从而允许或限制接触凹口的开放端,从而使安装件保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