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方法.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28176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72320.X

申请日:

2015.04.13

公开号:

CN104738190A

公开日:

2015.07.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C 11/10申请日:20150413|||公开

IPC分类号:

A23C11/10

主分类号:

A23C11/10

申请人:

河北承德露露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旭昌; 左爱东

地址:

067000河北省承德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区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8

代理人:

张所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方法,属于及植物蛋白饮料加工技术领域。该加工方法包括:(1),将0.1~2.5重量份杏仁、0.1~2.5重量份核桃仁、0.1~5重量份花生仁、0.1~12重量份甜味剂、0.1~1重量份复合稳定剂加入调配容器中,加水至100重量份后,搅拌混合均匀;(2),熬制;(3),在85~95℃下,依次用2~10MPa、15~40MPa的压力进行均质;(4),灌装、封口、杀菌;其中,步骤(1)所述复合稳定剂包括:0.1~0.4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0.05~0.45份碳酸氢钠或者0.02~0.45份三聚磷酸钠或者它们的组合;0.01~0.1份柠檬酸或者0.02~0.2份蔗糖脂肪酸酯或者它们的组合;步骤(1)中杏仁、核桃仁以及花生仁以糜状物或者浆液的形式加入调配容器。该加工方法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稳定性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0.1~2.5重量份杏仁、0.1~2.5重量份核桃仁、0.1~5重量份花生仁、0.1~12重量份甜味剂、0.1~1重量份复合稳定剂加入调配容器中,加水至100重量份后,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入熬制容器中,加热至沸腾后保持1~10分钟进行熬制;
步骤(3),将步骤(2)所得熬制后的混合物过滤后输送至均质容器中,在85~95℃下,依次用2~10MPa、15~40MPa的压力进行均质;
步骤(4),将步骤(3)所得均质后的混合物进行灌装、封口、杀菌后得到所述复合植物蛋白饮料;
其中,步骤(1)所述复合稳定剂包括:

0.
  1~0.4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

0.
  05~0.45份碳酸氢钠或者0.02~0.45份三聚磷酸钠或者它们的组合;

0.
  01~0.1份柠檬酸或者0.02~0.2份蔗糖脂肪酸酯或者它们的组合;
步骤(1)中所述杏仁、核桃仁以及花生仁以通过研磨制成糜状物或者通过打浆制成浆液的形式加入调配容器;所述糜状物粒径或者浆液中固体颗粒粒径为80微米以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杏仁、核桃仁以及花生仁糜状物粒径或者浆液中固体颗粒粒径为30~60微米。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均质压力依次为4~10MPa、18~35MPa。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复合稳定剂的重量份数为0.2~0.8份。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复合稳定剂包括:

0.
  1~0.4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

0.
  05~0.45份碳酸氢钠;

0.
  02~0.45份三聚磷酸钠;

0.
  01~0.1份柠檬酸;

0.
  02~0.2份蔗糖脂肪酸酯。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复合稳定剂包括:

0.
  1~0.4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

0.
  05~0.45份碳酸氢钠;

0.
  01~0.1份柠檬酸;

0.
  02~0.2份蔗糖脂肪酸酯。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复合稳定剂包括:

0.
  1~0.4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

0.
  05~0.45份碳酸氢钠;

0.
  01~0.1份柠檬酸。

8.
  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先添加碳酸氢钠,再添加柠檬酸。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灌装、封口、杀菌的具体过程为:将步骤(3)所得均质后的混合物在60~95℃下灌装到金属罐中并封口,在温度118~128℃、压力0.085~0.155MPa条件下杀菌5~40分钟。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灌装、封口、杀菌的具体过程为:将步骤(3)所得均质后的混合物在120~140℃下杀菌2~20秒,冷却后灌装到利乐包装中并封口。

说明书

一种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蛋白饮料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蛋白饮料是指以含有一定量蛋白质的植物果实或种子为原料,经过加工得到的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特别是以多种植物种子作为原料的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由于口味独特、营养丰富,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CN101406302A公开了一种以杏仁为主要原料、添加花生、板栗、薏苡仁、玉米等植物种子的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的主要步骤为:将植物种子研磨成粒径100微米以下的糜状物,与黄原胶、结冷胶、微晶纤维素纳等稳定剂混合均匀后进行熬制,熬制后在15~45MPa压力下进行均质、均质后经过灌装、封口以及杀菌后得到复合植物蛋白饮料。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本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方法得到的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在长期存放过程中会发生脂肪上浮和蛋白质沉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在长期存放过程中不发生脂肪上浮和蛋白质沉淀的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方法。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0.1~2.5重量份杏仁、0.1~2.5重量份核桃仁、0.1~5重量份花生仁、0.1~12重量份甜味剂、0.1~1重量份复合稳定剂加入调配容器中,加水至100重量份后,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入熬制容器中,加热至沸腾后保持1~10分钟进行熬制;
步骤(3),将步骤(2)所得熬制后的混合物过滤后输送至均质容器中,在85~95℃下,依次用2~10MPa、15~40MPa的压力进行均质;
步骤(4),将步骤(3)所得均质后的混合物进行灌装、封口、杀菌后得到所述复合植物蛋白饮料;
其中,步骤(1)所述复合稳定剂包括:
0.1~0.4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
0.05~0.45份碳酸氢钠或者0.02~0.45份三聚磷酸钠或者它们的组合;
0.01~0.1份柠檬酸或者0.02~0.2份蔗糖脂肪酸酯或者它们的组合;
步骤(1)中所述杏仁、核桃仁以及花生仁以通过研磨制成糜状物或者通过打浆制成浆液的形式加入调配容器;所述糜状物粒径或者浆液中固体颗粒粒径为80微米以下。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杏仁、核桃仁以及花生仁糜状物粒径或者浆液中固体颗粒粒径为30~60微米。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杏仁、核桃仁以及花生仁的总重量份数为2~8份。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甜味剂选自蔗糖、果葡糖浆、木糖醇、安赛蜜以及水苏糖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步骤(3)中,均质压力依次为4~10MPa、18~35MPa。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复合稳定剂的重量份数为0.2~0.8份。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复合稳定剂的重量份数为0.2~0.6份。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复合稳定剂包括:0.1~0.4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0.05~0.45份碳酸氢钠;0.02~0.45份三聚磷酸钠;0.01~0.1份柠檬酸;0.02~0.2份蔗糖脂肪酸酯。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复合稳定剂包括:0.1~0.4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0.05~0.45份碳酸氢钠;0.01~0.1份柠檬酸;0.02~0.2份蔗糖脂肪酸酯。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复合稳定剂包括:0.1~0.4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0.05~0.45份碳酸氢钠;0.01~0.1份柠檬酸。
优选地,步骤(1)中,先添加碳酸氢钠,再添加柠檬酸。
优选地,步骤(3)中,将步骤(2)所得熬制后的混合物用100~200目网布过滤。
进一步地,步骤(4)中灌装、封口、杀菌的具体过程为:将步骤(3)所得均质后的混合物在60~95℃下灌装到金属罐中并封口,在温度118~128℃、压力0.085~0.155MPa条件下杀菌5~40分钟。
进一步地,步骤(4)中灌装、封口、杀菌的具体过程为:将步骤(3)所得均质后的混合物在120~140℃下杀菌2~20秒,冷却后灌装到利乐包装中并封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带来的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以杏仁、核桃仁以及花生仁为原料的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方法,对上述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过程中的物料粒度、均质压力、原料配比等参数进行优化,使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加工方法得到的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呈乳白色均一状液体且该状态能够稳定地保持18个月以上,在存放过程中不发生脂肪上浮和蛋白质沉淀。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工方法还通过控制均质温度、灌装温度以及杀菌温度及时间,减少加工过程中对所述复合植物蛋白饮料营养成分的破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0.1~2.5重量份杏仁、0.1~2.5重量份核桃仁、0.1~5重量份花生仁、0.1~12重量份甜味剂、0.1~1重量份复合稳定剂加入调配容器中,加水至100重量份后,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入熬制容器中,加热至沸腾后保持1~10分钟进行熬制;
步骤(3),将步骤(2)所得熬制后的混合物过滤后输送至均质容器中,在 85~95℃下,依次用2~10MPa、15~40MPa的压力进行均质;
步骤(4),将步骤(3)所得均质后的混合物进行灌装、封口、杀菌后得到所述复合植物蛋白饮料;
其中,步骤(1)所述复合稳定剂包括:
0.1~0.4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
0.05~0.45份碳酸氢钠或者0.02~0.45份三聚磷酸钠或者它们的组合;
0.01~0.1份柠檬酸或者0.02~0.2份蔗糖脂肪酸酯或者它们的组合;
步骤(1)中所述杏仁、核桃仁以及花生仁以通过研磨制成糜状物或者通过打浆制成浆液的形式加入调配容器;所述糜状物粒径或者浆液中固体颗粒粒径为80微米以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以杏仁、核桃仁以及花生仁为原料的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方法,通过对所述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加工过程中的物料粒度、均质压力、原料配比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使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呈乳白色均一状液体,在存放过程中不发生脂肪上浮和蛋白质沉淀,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状态能够均匀、稳定地保持18个月以上。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加工工艺的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植物种子原料的粒度,将杏仁、花生仁以及核桃仁研磨成粒径80微米以下的糜状物或者打浆得到固体颗粒粒径80微米以下的浆液。如果粒径过大,则不利于在植物蛋白饮料中分散,使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状态不均一,在存放过程中容易发生脂肪上浮和蛋白质沉淀。
(2)控制均质压力。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两级压力均质的方法对复合植物蛋白饮料饮料进行均质。首先在较低的压力(2~10MPa)下使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各组分分散均匀,然后在较高的压力(15~40MPa)下使复合植物蛋白饮料中的大颗粒(或大液滴)变为小颗粒(或小液滴),进一步提高复合植物蛋白饮料中各组分分散的均匀程度。与采用单一压力进行均质的加工方法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加工方法均质效果更好,更有利于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状态长时间保持均一、稳定,而且能耗较低。此外,将均质温度控制在85~95℃,既能有效提高乳化效果,保持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均一稳定性,又能防止营养成分被破坏。
(3)优化原料配比,特别是优化了复合稳定剂的组成及配比。稳定剂对于 保持植物蛋白饮料的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添加的稳定剂的种类过多,则会影响植物蛋白饮料的口感与风味。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加工方法中提供了一种组分种类少的复合稳定剂,仅含有聚甘油脂肪酸酯、碳酸氢钠、三聚磷酸钠、柠檬酸以及蔗糖脂肪酸酯中的3~5种。其中每种组分的作用如下:
聚甘油脂肪酸酯:是一种食品乳化剂,能够使脂肪均匀地分散在植物蛋白饮料中,防止脂肪上浮;
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能够调节植物蛋白饮料的pH值,由于脂肪和蛋白质的析出与体系的pH值有关,因此添加碳酸氢钠能使植物蛋白饮料的pH值处于有利于脂肪和蛋白质均匀分散的范围。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Na+、HCO3-、CO32-等离子带有电荷,能够与脂肪、蛋白质表面所带电荷相互作用,通过达到电荷的平衡来保持植物蛋白饮料体系的稳定。此外,碳酸氢钠还具有分散的作用,能够使植物蛋白饮料各组分均匀的分散;
三聚磷酸钠:具有分散作用,能够防止植物蛋白饮料中蛋白质和其他细小颗粒沉淀。三聚磷酸钠在水中能够电离,水溶液呈弱碱性,因此,也具有调节pH值以及平衡电荷的作用;
柠檬酸:是一种三羧酸类化合物,能够调节植物蛋白饮料体系的pH值。柠檬酸还具有护色的作用,能够使植物蛋白饮料的色泽在长期存放过程中保持稳定。此外,柠檬酸同样能够电离,平衡植物蛋白饮料的电荷;如果在添加碳酸氢钠的基础上再添加柠檬酸,柠檬酸会与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更有利于植物蛋白饮料中各组分的分散,使植物蛋白饮料长时间保持稳定;
蔗糖脂肪酸酯:是一种表面活性剂,能够起到乳化脂肪的作用。
在上述的加工方法中,所述杏仁、核桃仁以及花生仁糜状物粒径或者浆液中固体颗粒粒径为30~60微米。例如,可以为35微米、40微米、45微米、50微米、55微米。如果粒径过小,不仅会增加研磨或者打浆过程中的能耗,还会由于物料与空气接触时间长导致杏仁、核桃仁以及花生仁中的营养成分被破坏。
在上述的加工方法中,杏仁、核桃仁以及花生仁这三种原料可以分别进行研磨或者打浆,然后再加入调配容器中进行混合;也可以先按照预定的比例混合后再进行研磨或者打浆得到混合植物种子糜或者混合植物种子浆液,再加入调配罐中与其他组分进行混合。这两种加工工艺对最终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性质没有明显的影响,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此没有严格地限定。
在上述的加工方法中,为了使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既具有香浓的口感又能够长时间保持稳定,步骤(2)中所述杏仁、核桃仁以及花生仁的总重量份数优选为2~8份,更优选2~5份,例如可以为2.5份、3份、3.5份、4份或者5份。如果所述杏仁、核桃仁以及花生仁的总重量份数过高,则会提高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使得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难以长时间保持稳定。
在上述的加工方法中,当所述杏仁、花生仁以及核桃仁以浆液的形式加入调配容器时,浆液中的水也包括在100重量份的复合植物蛋白饮料中。
在上述的加工方法中,步骤(1)中的甜味剂没有严格的限制,优选蔗糖、果葡糖浆、木糖醇、安赛蜜以及水苏糖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蔗糖和果葡糖浆是传统的甜味剂,甜味纯正,但是甜度较低,而且会引起血糖升高;木糖醇和水苏糖是近年来为了解决传统甜味剂会引起血糖升高这一问题而开发的新型功能性糖;安赛蜜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甜度很高,约为蔗糖的200倍。
在上述的加工方法中,步骤(3)中的两级均质压力分别优选为4~10MPa、18~35MPa。
在上述的加工方法中,步骤(1)中的复合稳定剂的重量份数优选0.2~0.8份,更优选0.2~0.6份,例如可以为0.25份、0.3份、0.35份、0.4份、0.45份、0.5份、0.55份等。
在上述的加工方法中,步骤(1)中的复合稳定剂可以是聚甘油脂肪酸酯、碳酸氢钠、三聚磷酸钠、柠檬酸以及蔗糖脂肪酸酯中任意3~5种的组合,但是发明人根据大量实验得到了以下优选的复合稳定剂的组成及配比:
(1)所述复合稳定剂包括:0.1~0.4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0.05~0.45份碳酸氢钠;0.02~0.45份三聚磷酸钠;0.01~0.1份柠檬酸;0.02~0.2份蔗糖脂肪酸酯。
更优选,0.15~0.3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0.1~0.3份碳酸氢钠;0.02~0.2份三聚磷酸钠;0.02~0.08份柠檬酸;0.02~0.1份蔗糖脂肪酸酯。
(2)所述复合稳定剂包括:0.1~0.4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0.05~0.45份碳酸氢钠;0.01~0.1份柠檬酸;0.02~0.2份蔗糖脂肪酸酯。
更优选,0.15~0.3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0.1~0.3份碳酸氢钠;0.02~0.08份柠檬酸;0.02~0.1份蔗糖脂肪酸酯。
(3)所述复合稳定剂包括:0.1~0.4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0.05~0.45份碳酸 氢钠;0.01~0.1份柠檬酸。
更优选,0.15~0.3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0.1~0.3份碳酸氢钠;0.02~0.08份柠檬酸。
(4)所述复合稳定剂包括:0.1~0.4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0.05~0.45份碳酸氢钠;0.02~0.45份三聚磷酸钠;0.02~0.2份蔗糖脂肪酸酯。
更优选,0.15~0.3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0.1~0.35份碳酸氢钠;0.02~0.2份三聚磷酸钠;0.02~0.1份蔗糖脂肪酸酯。
(5)所述复合稳定剂包括:0.1~0.4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0.02~0.45份三聚磷酸钠;0.01~0.1份柠檬酸;0.02~0.2份蔗糖脂肪酸酯。
更优选,0.15~0.3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0.02~0.2份三聚磷酸钠;0.01~0.08份柠檬酸;0.02~0.1份蔗糖脂肪酸酯。
(6)所述复合稳定剂包括:0.1~0.4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0.02~0.45份三聚磷酸钠;0.01~0.1份柠檬酸。
更优选,0.15~0.3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0.02~0.2份三聚磷酸钠;0.01~0.08份柠檬酸。
(7)所述复合稳定剂包括:0.1~0.4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0.05~0.45份碳酸氢钠;0.02~0.2份蔗糖脂肪酸酯。
更优选,0.1~0.3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0.1~0.3份碳酸氢钠;0.02~0.1份蔗糖脂肪酸酯。
(8)所述复合稳定剂包括:0.1~0.4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0.05~0.45份碳酸氢钠;0.01~0.1份柠檬酸;0.02~0.45份三聚磷酸钠;
更优选,0.15~0.3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0.1~0.3份碳酸氢钠;0.02~0.08份柠檬酸;0.02~0.2份三聚磷酸钠。
在上述的加工方法中,步骤(1)中各组分可以同时添加到调配容器中,也可以按照一定顺序添加,添加顺序没有严格的限定。发明人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发现,如果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原料中包括碳酸氢钠和柠檬酸,则先添加碳酸氢钠,再添加柠檬酸有利于提高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稳定性。步骤(1)中的各组分也可以在其他步骤添加,例如,柠檬酸也可以在熬制后添加。这样也有利于提高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稳定性。以上技术方案是发明人通过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得出的,并不希望限定于任何的理论。
在上述的加工方法中,步骤(3)中,可以用100~200目网布对步骤(2)所得熬制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
在上述的加工方法中,步骤(4)中灌装、封口、杀菌的具体过程没有严格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常识选择合适的工艺流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两种常用的灌装、封口、杀菌工艺流程:
(1)当灌装容器为金属罐时,例如两片罐、三片罐,步骤(5)中灌装、封口、杀菌的具体过程可以为:将步骤(3)所得均质后的混合物在60~95℃下灌装到金属罐中并封口,在温度118~128℃、压力0.085~0.155MPa条件下杀菌5~40分钟。
(2)当灌装容器为利乐包装时,例如利乐砖、利乐枕或者利乐包,步骤(4)中灌装、封口、杀菌的具体过程可以为:将步骤(3)所得均质后的混合物在120~140℃下进行超高温瞬时杀菌,杀菌时间2~20秒,冷却至30~50℃在无菌环境中将冷却后的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灌装到利乐包装中并封口。
在上述的加工方法中,为了得到口味更加均衡的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可以在熬制步骤之后,向熬制后的混合物中加入杏仁香精或香料、核桃仁香精或香料以及花生仁香精或香料中的至少一种进行调香。
以下实施例1~10按照本发明的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方法加工以杏仁、核桃仁以及花生仁为原料的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并对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口感、口味以及甜度进行消费者调查,对其营养成分以及稳定性进行评价。
以下实施例1~10中脂肪含量的测定按照国家标准GB/T 5009.6-2003《食品中脂肪的测定》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按照国家标准GB 5009.5-2010《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进行。
若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在存放过程中发生脂肪上浮和/或蛋白质沉淀现象,则还需对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久置复原性进行评价。久置复原性是指长时间存放,经轻微振摇后,内容物形态是否均匀一致、是否和最初所得产品一致。根据复原情况,久置复原性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其中,有结块、经摇动不复原的为较差,完全恢复均一状态的为优秀。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杏仁、核桃仁、花生仁为原料的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颗粒饱满、无虫、无霉变的杏仁去皮、脱苦后研磨成粒径40微米的糜状物,选择颗粒饱满、无虫、无霉变的核桃仁去皮、除涩后研磨成粒径40微米的糜状物,选择颗粒饱满、无虫、无霉变的花生仁去皮、除腥后研磨成粒径40微米的糜状物;依次将0.5千克杏仁糜状物、0.5千克核桃仁糜状物、2千克花生仁糜状物、7.5千克蔗糖、0.2千克聚甘油脂肪酸酯、0.15千克碳酸氢钠、0.02千克蔗糖脂肪酸脂、0.03千克三聚磷酸钠、0.02千克柠檬酸加入调配罐中,加水至100千克后,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入熬制罐中,加热至沸腾后保持10分钟进行熬制;向熬制后的混合物中添加杏仁+核桃仁+花生仁复合香精或香料进行调香;
步骤(3),将步骤(2)所得调香后的混合物用160目网布过滤后输送至均质罐中,在95℃下,依次用5MPa、30MPa的压力进行均质;
步骤(4),将步骤(3)所得均质后的混合物在90℃下灌装到马口铁三片罐中并封口,然后在温度125℃、压力0.1MPa条件下杀菌15分钟即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
本实施例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呈乳白色均一状液体。随机选择100人对该复合植物蛋白饮料饮料进行品尝,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中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品尝结果统计

对该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蛋白质和脂肪成分进行检测,并将其在温度25℃、湿度50%的环境中存放一段时间后,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实施例1中复合植物蛋白饮料营养成分及稳定性评价

从上述表1和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口感细腻顺滑、口味香浓、甜度适中,稳定性好,存放24个月仍然能够保持均一稳定地状态,没有发生脂肪上浮和蛋白质沉淀。而且,本实施例的加工方法还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杏仁、核桃仁以及花生仁的营养成分,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中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以及脂肪含量较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杏仁、核桃仁、花生仁为原料的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颗粒饱满、无虫、无霉变的杏仁去皮、脱苦后研磨成粒径50微米的糜状物,选择颗粒饱满、无虫、无霉变的核桃仁去皮、除涩后研磨成粒径50微米的糜状物,选择颗粒饱满、无虫、无霉变的花生仁去皮、除腥后研磨成粒径50微米的糜状物;依次将2千克杏仁糜状物、1千克核桃仁糜状物、3千克花生仁糜状物、12千克蔗糖、0.35千克聚甘油脂肪酸酯、0.3千克碳酸氢钠、0.06千克蔗糖脂肪酸脂、0.03千克柠檬酸加入调配罐中,加水至100千克后,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入熬制罐中,加热至沸腾后保持8分钟进行熬制;向熬制后的混合物中添加杏仁+核桃仁+花生仁复合香精或香料进行调香;
步骤(3),将步骤(2)所得调香后的混合物用150目网布过滤后输送至均质罐中,在90℃下,依次用8MPa、25MPa的压力进行均质;
步骤(4),将步骤(3)所得均质后的混合物在85℃下灌装到马口铁三片罐中并封口,然后在温度120℃、压力0.12MPa条件下杀菌20分钟即得复合植物 蛋白饮料。
本实施例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呈乳白色均一状液体。随机选择100人对该复合植物蛋白饮料饮料进行品尝,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实施例2中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品尝结果统计

对该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蛋白质和脂肪成分进行检测,并将其在温度25℃、湿度50%的环境中存放一段时间后,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表4实施例2中复合植物蛋白饮料营养成分及稳定性评价

从上述表3和表4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口感细腻顺滑、口味香浓、甜度适中。而且,本实施例的加工方法还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杏仁、核桃仁以及花生仁的营养成分,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中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以及脂肪含量较高。但是,由于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因此,在存放18个月后发生脂肪上浮和蛋白质沉淀现象,但是经过轻轻摇动后,脂肪上浮和蛋白质沉淀消失,完全恢复至初始状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杏仁、核桃仁、花生仁为原料的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颗粒饱满、无虫、无霉变的杏仁去皮、脱苦后研磨成粒径 60微米的糜状物,选择颗粒饱满、无虫、无霉变的核桃仁去皮、除涩后研磨成粒径60微米的糜状物,选择颗粒饱满、无虫、无霉变的花生仁去皮、除腥后研磨成粒径60微米的糜状物;依次将1千克杏仁糜状物、0.5千克核桃仁糜状物、2千克花生仁糜状物、3千克木糖醇、0.1千克安赛蜜、0.2千克聚甘油脂肪酸酯、0.15千克的三聚磷酸钠、0.08千克蔗糖脂肪酸脂、0.03千克柠檬酸加入调配罐中,加水至100千克后,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入熬制罐中,加热至沸腾后保持5分钟进行熬制;向熬制后的混合物中添加杏仁+核桃仁+花生仁复合香精或香料进行调香;
步骤(3),将步骤(2)所得调香后的混合物用180目网布过滤后输送至均质罐中,在75℃下,依次用2MPa、40MPa的压力进行均质;
步骤(4),将步骤(3)所得均质后的混合物在95℃下灌装到马口铁三片罐中并封口,然后在温度118℃、压力0.09MPa条件下杀菌30分钟即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
本实施例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呈乳白色均一状液体。随机选择100人对该复合植物蛋白饮料饮料进行品尝,结果如表5所示。
表5实施例3中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品尝结果统计

对该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蛋白质和脂肪成分进行检测,并将其在温度25℃、湿度50%的环境中存放一段时间后,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如表6所示。
表6实施例3中复合植物蛋白饮料营养成分及稳定性评价


从上述表5和表6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口感细腻顺滑、口味香浓、甜度适中,稳定性好,存放24个月仍然能够保持均一稳定地状态,没有发生脂肪上浮和蛋白质沉淀。而且,本实施例的加工方法还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杏仁、核桃仁以及花生仁的营养成分,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中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以及脂肪含量较高。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杏仁、核桃仁、花生仁为原料的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颗粒饱满、无虫、无霉变的杏仁去皮、脱苦后研磨成粒径70微米的糜状物,选择颗粒饱满、无虫、无霉变的核桃仁去皮、除涩后研磨成粒径70微米的糜状物,选择颗粒饱满、无虫、无霉变的花生仁去皮、除腥后研磨成粒径70微米的糜状物;依次将2千克杏仁糜状物、2千克核桃仁糜状物、4千克花生仁糜状物、9千克蔗糖、0.4千克聚甘油脂肪酸酯、0.4千克碳酸氢钠、0.08千克蔗糖脂肪酸脂、0.06千克三聚磷酸钠、加入调配罐中,加水至100千克后,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入熬制罐中,加热至沸腾后保持6分钟进行熬制;向熬制后的混合物中添加杏仁+核桃仁+花生仁复合香精或香料进行调香;
步骤(3),将步骤(2)所得调香后的混合物用130目网布过滤后输送至均质罐中,在95℃下,依次用5MPa、30MPa的压力进行均质;
步骤(4),将步骤(3)所得均质后的混合物在85℃下灌装到马口铁三片罐中并封口,然后在温度128℃、压力0.15MPa条件下杀菌5分钟即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
本实施例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呈乳白色均一状液体。随机选择100人对该复合植物蛋白饮料饮料进行品尝,结果如表7所示。
表7实施例4中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品尝结果统计

对该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蛋白质和脂肪成分进行检测,并将其在温度25℃、湿度50%的环境中存放一段时间后,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如表8所示。
表8实施例4中复合植物蛋白饮料营养成分及稳定性评价

从上述表7和表8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口感细腻顺滑、口味香浓、甜度适中。而且,本实施例的加工方法还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杏仁、核桃仁以及花生仁的营养成分,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中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以及脂肪含量较高。但是,由于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因此,在存放18个月后发生脂肪上浮和蛋白质沉淀现象,但是经过轻轻摇动后,脂肪上浮和蛋白质沉淀消失,完全恢复至初始状态。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杏仁、核桃仁、花生仁为原料的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颗粒饱满、无虫、无霉变的杏仁去皮、脱苦后研磨成粒径80微米的糜状物,选择颗粒饱满、无虫、无霉变的核桃仁去皮、除涩后研磨成粒径80微米的糜状物,选择颗粒饱满、无虫、无霉变的花生仁去皮、除腥后研磨成粒径80微米的糜状物;依次将0.5千克杏仁糜状物、0.5千克核桃仁糜状物、1千克花生仁糜状物、4千克水苏糖、0.1千克安赛蜜、0.15千克聚甘油脂肪酸 酯、0.1千克碳酸氢钠、0.02千克柠檬酸加入调配罐中,加水至100千克后,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入熬制罐中,加热至沸腾后保持5分钟进行熬制;向熬制后的混合物中添加杏仁+核桃仁+花生仁复合香精或香料进行调香;
步骤(3),将步骤(2)所得调香后的混合物用120目网布过滤后输送至均质罐中,在95℃下,依次用7MPa、35MPa的压力进行均质;
步骤(4),将步骤(3)所得均质后的混合物在95℃下灌装到马口铁三片罐中并封口,然后在温度120℃、压力0.14MPa条件下杀菌25分钟即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
本实施例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呈乳白色均一状液体。随机选择100人对该复合植物蛋白饮料饮料进行品尝,结果如表9所示。
表9实施例5中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品尝结果统计

对该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蛋白质和脂肪成分进行检测,并将其在温度25℃、湿度50%的环境中存放一段时间后,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实施例5中复合植物蛋白饮料营养成分及稳定性评价

从上述表9和表10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口感 细腻顺滑、口味香浓、甜度适中,稳定性好,存放24个月仍然能够保持均一稳定地状态,没有发生脂肪上浮和蛋白质沉淀。而且,本实施例的加工方法还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杏仁、核桃仁以及花生仁的营养成分,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中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以及脂肪含量较高。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杏仁、核桃仁、花生仁为原料的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颗粒饱满、无虫、无霉变的杏仁去皮、脱苦后研磨成粒径30微米的糜状物,选择颗粒饱满、无虫、无霉变的核桃仁去皮、除涩后研磨成粒径30微米的糜状物,选择颗粒饱满、无虫、无霉变的花生仁去皮、除腥后研磨成粒径30微米的糜状物;依次将0.8千克杏仁糜状物、1.0千克核桃仁糜状物、2.5千克花生仁糜状物、10千克蔗糖、0.3千克聚甘油脂肪酸酯、0.2千克碳酸氢钠、0.04千克三聚磷酸钠、0.05千克的蔗糖脂肪酸酯、0.02千克柠檬酸加入调配罐中,加水至100千克后,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入熬制罐中,加热至沸腾后保持10分钟进行熬制;向熬制后的混合物中添加杏仁+核桃仁+花生仁复合香精或香料进行调香;
步骤(3),将步骤(2)所得调香后的混合物用180目网布过滤后输送至均质罐中,在95℃下,依次用10MPa、35MPa的压力进行均质;
步骤(4),将步骤(3)所得均质后的混合物在130℃下进行超高温瞬时杀菌10秒,冷却至30℃后在无菌环境中灌装到利乐包中并封口,得到所述复合植物蛋白饮料。
本实施例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呈乳白色均一状液体。随机选择100人对该复合植物蛋白饮料饮料进行品尝,结果如表11所示。
表11实施例6中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品尝结果统计

对该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蛋白质和脂肪成分进行检测,并将其在温度25℃、湿度50%的环境中存放一段时间后,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如表12所示。
表12实施例6中复合植物蛋白饮料营养成分及稳定性评价

从上述表11和表12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口感细腻顺滑、口味香浓、甜度适中,稳定性好,存放24个月仍然能够保持均一稳定地状态,没有发生脂肪上浮和蛋白质沉淀。而且,本实施例的加工方法还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杏仁、核桃仁以及花生仁的营养成分,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中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以及脂肪含量较高。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杏仁、核桃仁、花生仁为原料的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颗粒饱满、无虫、无霉变的杏仁去皮、脱苦后研磨成粒径40微米的糜状物,选择颗粒饱满、无虫、无霉变的核桃仁去皮、除涩后研磨成粒径40微米的糜状物,选择颗粒饱满、无虫、无霉变的花生仁去皮、除腥后研磨成粒径40微米的糜状物;依次将1.2千克杏仁糜状物、0.8千克核桃仁糜状物、1.5千克花生仁糜状物、2千克木糖醇、2千克水苏糖、0.2千克安赛蜜、0.25千克聚甘油脂肪酸酯、0.2千克碳酸氢钠、0.04千克蔗糖脂肪酸脂加入调配罐中, 加水至100千克后,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入熬制罐中,加热至沸腾后保持7分钟进行熬制;向熬制后的混合物中添加杏仁+核桃仁+花生仁复合香精或香料进行调香;
步骤(3),将步骤(2)所得调香后的混合物用160目网布过滤后输送至均质罐中,在90℃下,依次用5MPa、35MPa的压力进行均质;
步骤(4),将步骤(3)所得均质后的混合物在125℃下进行超高温瞬时杀菌20秒,冷却至40℃后在无菌环境中灌装到利乐包中并封口,得到所述复合植物蛋白饮料。
本实施例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呈乳白色均一状液体。随机选择100人对该复合植物蛋白饮料饮料进行品尝,结果如表13所示。
表13实施例7中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品尝结果统计

对该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蛋白质和脂肪成分进行检测,并将其在温度25℃、湿度50%的环境中存放一段时间后,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如表14所示。
表14实施例7中复合植物蛋白饮料营养成分及稳定性评价

从上述表13和表14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口感细腻顺滑、口味香浓、甜度适中,稳定性好,存放24个月仍然能够保持均一稳定地状态,没有发生脂肪上浮和蛋白质沉淀。而且,本实施例的加工方法还 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杏仁、核桃仁以及花生仁的营养成分,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中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以及脂肪含量较高。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杏仁、核桃仁、花生仁为原料的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颗粒饱满、无虫、无霉变的杏仁去皮、脱苦后研磨成粒径50微米的糜状物,选择颗粒饱满、无虫、无霉变的核桃仁去皮、除涩后研磨成粒径50微米的糜状物,选择颗粒饱满、无虫、无霉变的花生仁去皮、除腥后研磨成粒径50微米的糜状物;依次将0.6千克杏仁糜状物、1.4千克核桃仁糜状物、1.8千克花生仁糜状物、8千克果葡糖浆、0.3千克聚甘油脂肪酸酯、0.15千克碳酸氢钠、0.03千克三聚磷酸钠、0.03千克柠檬酸加入调配罐中,加水至100千克后,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入熬制罐中,加热至沸腾后保持5分钟进行熬制;向熬制后的混合物中添加杏仁+核桃仁+花生仁复合香精或香料进行调香;
步骤(3),将步骤(2)所得调香后的混合物用150目网布过滤后输送至均质罐中,在85℃下,依次用8MPa、35MPa的压力进行均质;
步骤(4),将步骤(3)所得均质后的混合物在130℃下进行超高温瞬时杀菌15秒,冷却至35℃后在无菌环境中灌装到利乐包中并封口,得到所述复合植物蛋白饮料。
本实施例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呈乳白色均一状液体。随机选择100人对该复合植物蛋白饮料饮料进行品尝,结果如表15所示。
表15实施例8中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品尝结果统计

对该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蛋白质和脂肪成分进行检测,并将其在温度25℃、湿度50%的环境中存放一段时间后,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如表16所示。
表16实施例8中复合植物蛋白饮料营养成分及稳定性评价

从上述表15和表16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口感细腻顺滑、口味香浓、甜度适中,稳定性好,存放24个月仍然能够保持均一稳定地状态,没有发生脂肪上浮和蛋白质沉淀。而且,本实施例的加工方法还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杏仁、核桃仁以及花生仁的营养成分,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中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以及脂肪含量较高。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杏仁、核桃仁、花生仁为原料的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0.5千克颗粒饱满、无虫、无霉变且去皮脱苦的杏仁、0.5千克颗粒饱满、无虫、无霉变且去皮除涩的核桃仁以及2千克颗粒饱满、无虫、无霉变且去皮除腥的花生仁混合均匀后研磨成40微米的糜状物,得到复合植物种子糜;依次将所得复合植物种子糜、7.5千克果葡糖浆、0.20千克聚甘油脂肪酸酯、0.15千克碳酸氢钠、0.04千克蔗糖脂肪酸脂、0.02千克柠檬酸加入调配罐中,加水至100千克后,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入熬制罐中,加热至沸腾后保持5分钟进行熬制;向熬制后的混合物中添加杏仁+核桃仁+花生仁复合香精或香料进行调香;
步骤(3),将步骤(2)所得调香后的混合物用160目网布过滤后输送至均质罐中,在95℃下,依次用5MPa、30MPa的压力进行均质;
步骤(4),将步骤(3)所得均质后的混合物在135℃下进行超高温瞬时杀菌20秒,冷却至40℃后在无菌环境中灌装到利乐包中并封口,得到所述复合植物蛋白饮料。
本实施例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呈乳白色均一状液体。随机选择100人对该复合植物蛋白饮料饮料进行品尝,结果如表17所示。
表17实施例9中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品尝结果统计

对该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蛋白质和脂肪成分进行检测,并将其在温度25℃、湿度50%的环境中存放一段时间后,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如表18所示。
表18实施例9中复合植物蛋白饮料营养成分及稳定性评价

从上述表17和表18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口感细腻顺滑、口味香浓、甜度适中,稳定性好,存放24个月仍然能够保持均一稳定地状态,没有发生脂肪上浮和蛋白质沉淀。而且,本实施例的加工方法还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杏仁、核桃仁以及花生仁的营养成分,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中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以及脂肪含量较高。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杏仁、核桃仁、花生仁为原料的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 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1千克颗粒饱满、无虫、无霉变且去皮脱苦的杏仁、0.5千克颗粒饱满、无虫、无霉变且去皮除涩的核桃仁以及2千克颗粒饱满、无虫、无霉变且去皮除腥的花生仁混合均匀,加入50千克水后进行打浆,得到复合植物种子浆液,浆液中固体物质粒径为40微米;依次将所得复合植物种子浆液、3千克木糖醇、0.1千克安赛蜜、0.2千克聚甘油脂肪酸酯、0.2千克碳酸氢钠、0.04千克蔗糖脂肪酸脂、0.03千克柠檬酸加入调配罐中,加水至100千克后,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入熬制罐中,加热至沸腾后保持8分钟进行熬制;向熬制后的混合物中添加杏仁+核桃仁+花生仁复合香精或香料进行调香;
步骤(3),将步骤(2)所得调香后的混合物用160目网布过滤后输送至均质罐中,在95℃下,依次用5MPa、30MPa的压力进行均质;
步骤(4),将步骤(3)所得均质后的混合物在140℃下进行超高温瞬时杀菌5秒,冷却至40℃后在无菌环境中灌装到利乐包中并封口,得到所述复合植物蛋白饮料。
本实施例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呈乳白色均一状液体。随机选择100人对该复合植物蛋白饮料饮料进行品尝,结果如表19所示。
表19实施例10中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品尝结果统计

对该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蛋白质和脂肪成分进行检测,并将其在温度25℃、湿度50%的环境中存放一段时间后,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如表20所示。
表20实施例10中复合植物蛋白饮料营养成分及稳定性评价

从上述表19和表20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口感细腻顺滑、口味香浓、甜度适中,稳定性好,存放24个月仍然能够保持均一稳定地状态,没有发生脂肪上浮和蛋白质沉淀。而且,本实施例的加工方法还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杏仁、核桃仁以及花生仁的营养成分,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中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以及脂肪含量较高。
以上实施例中提供了以杏仁、核桃仁以及花生仁为原料的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方法,杏仁、核桃仁以及花生仁这三种果仁中富含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蛋白质和脂肪,尤其是所含脂肪中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加工方法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呈乳白色均一状液体。综合各实施例的消费者调查结果来看,77.5%的品尝者认为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口感很细腻顺滑、82.9%的品尝者认为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口味很香浓、84.8%的品尝者认为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甜度适中。实施例3、5、7以及10中,采用的是功能性糖(木糖醇和/或水苏糖)和人工合成甜味剂(安赛蜜)复配的甜味剂,是无糖型复合植物蛋白饮料,虽然不含蔗糖、果脯糖浆等传统甜味剂,但是口感和甜度得到了大部分消费者的认可,并且能够满足糖尿病人的需求。本发明实施例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稳定性好,状态能够均匀、稳定地保持18个月以上,不发生脂肪上浮和蛋白质沉淀。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3)中,在95℃下,用30MPa的压力进行均质。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初始状态呈乳白色均一状液体,但是在温度25℃、湿度50%的环境中存放18个月后,出现了明显的脂肪上浮和蛋白 质沉淀,轻轻摇动后,也没有完全恢复至最初状态。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两级压力进行均质,可以提高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稳定性。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1)中,所添加的复合稳定剂为:0.3千克聚甘油脂肪酸酯、0.2千克结冷胶、0.5千克微晶纤维素以及0.5千克乳酸。所添加的复合稳定剂占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比例达到了1.5%,但是将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在温度25℃、湿度50%的环境中存放12个月后,就出现了明显的脂肪上浮和蛋白质沉淀,轻轻摇动后,也没有完全恢复至最初状态。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复合稳定剂可以提高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稳定性。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加工过程中的研磨粒度、均质压力、原料配比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使所得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呈乳白色均一状液体,在存放过程中不发生脂肪上浮和蛋白质沉淀,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状态能够均匀、稳定地保持18个月以上。
以上所述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一种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一种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方法.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方法,属于及植物蛋白饮料加工技术领域。该加工方法包括:(1),将0.12.5重量份杏仁、0.12.5重量份核桃仁、0.15重量份花生仁、0.112重量份甜味剂、0.11重量份复合稳定剂加入调配容器中,加水至100重量份后,搅拌混合均匀;(2),熬制;(3),在8595下,依次用210MPa、1540MPa的压力进行均质;(4),灌装、封口、杀菌;其中,步骤(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