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加添物质于湿纸浆中进行造纸的生产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加添新型施胶用絮凝剂于湿纸浆中进行中性~碱性造纸的生产工艺。 施胶用絮凝剂能使松香乳沉淀并留着在纤维上,经干燥形成胶膜,两者共同起到施胶作用。传统的酸性造纸采用松香乳为施胶剂,硫酸铝为施胶用絮凝剂,松香乳的用量不能低于纸浆绝对干重的0.6%整个生产过程只能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成浆PH在4.5~5.5,上造纸网的PH约在5.5左右,白水PH约在6.0左右,成纸PH也低于7.0。
与中性~碱性造纸相比酸性造纸存在着造纸设备有酸腐蚀现象;真空伏辊的孔眼、造纸网、毛布等易产生硫酸盐结垢或结垢堵眼,需要经常用酸、碱洗涤或更换,因而引起停机时间长,造纸网、毛布等贵重材料消耗量大,白水污染严重;同时所生产的纸张有强度低、老化快等问题。
自七十年代开始,欧美一些国家采用烷基烯酮二聚体或烯基琥珀酸酐等实现中性~碱性造纸,目前我国没有这些化工原料的工业产品生产,进口价格又昂贵。我国有些厂家虽曾采用石蜡、硬脂酸、硼酸、牛皮胶干酪素和氧化淀粉等作成石蜡胶或松香石蜡胶等施胶剂,硫酸铝为施胶用絮凝剂,羧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或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为助留剂,可使成浆PH达6.0~6.5,实现了中性造纸。但因所需化工原料品种多,成本高,该厂只用于字典和薄凸板纸等售高价和施胶度要求不高的纸张,不适宜在其它纸张上广泛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价廉和取材容易的新型施胶用絮凝剂,用于中性~碱性造纸,以提高纸张质量,防止造纸设备酸腐蚀,减少贵重材料消耗以降低成本。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在造纸生产中,按本技术领域常规工艺将造纸原料打成纸浆后,再经如下工艺流程:打后纸浆→加入松香乳→混合均匀→加入施胶用絮凝剂并调节成浆PH值→混合均匀→入成浆池→纸机抄纸。本发明施胶用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别名碱式氯化铝,化学通式为〔AL2(OH)nCL6-n〕m,式中m≤10,n为1~5}。
先在打后纸浆中加入纸浆绝对干重的0.4~1.2%的松香乳,混合均匀,再加入纸浆绝对干重0.3~2.0%,但最好为0.6~1.5%的聚合氯化铝(以AL2O3含量100%计,以下同),混合均匀后并调节成浆PH为6.0~7.2。
聚合氯化铝以液态或固态加入均可,但最好配成0.01~0.03%的溶液加入。聚合氯化铝的用量根据纸浆和生产纸张品种以及施胶剂松香乳的用量不同而不同,同时由于一般工业聚合氯化铝中AL2O3含量并不为100%,所以还应根据AL2O3具体含量决定工业聚合氯化铝的加入量。
助留剂有助于施胶胶料保留在纤维上,所以纸机抄纸过程中,可同时加入适量助留剂如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型淀粉等。亦可不加助留剂。
本发明所用松香胶可为普通松香胶、强化松香胶、分散松香胶和石蜡松香胶等。
由于采用聚合氯化铝为施胶用絮凝剂进行造纸,能使成浆pH提高到6.0~7.2,上造纸网pH提高到7.0左右,白水pH接近生产用水pH。在此中性~碱性条件下,防止了设备的酸腐蚀;能使堵塞真空伏辊孔眼的结垢自行脱落并始终保持本色,造纸网、毛布不产生结垢,从而减少清洗和更换备品的时间,贵重材料如铜造纸网,毛布的耗量下降,纸机运转时间得以延长,带来产量提高,成本下降,仅施胶用絮凝剂和铜造纸网耗量降低就能使每吨纸成本下降10~40元;纸的强度、松厚度得到改善,特别对改善草浆的脆性所起作用更为明显,使纸张地手感柔软性提高;由于纸张pH达到中性,中性纸不易老化,可延长这种纸的图书寿命;纸的强度提高,可降低打浆度,减少能耗;白水的污染程度也大大下降;中性施胶还可用碳酸钙作填料。这样有利于提高成纸白度,提高印刷的适印性,对草浆生产白度高的出口纸是极为有利的。
本发明不需增加设备,不改变工艺流程,操作方便,所需施胶用絮凝剂取材容易,价格便宜,可以广泛用于各种施胶的纸张。
下面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一种采用聚合氯化铝作施胶用絮凝剂进行中性一碱性施胶生产图画纸的方法。采用20%进口木浆和80%麦草浆为原料,按本技术领域常规工艺打成纸浆后,加入纸浆绝对干重0.4%的用普通松香胶配制的松香乳,混合均匀,再加入纸浆绝对干重5%的AL2O3含量为13%的液体工业聚合氯化铝,混合均匀,并调节成浆PH值为6.5~7.0,入成浆池,再送纸机抄纸。纸机抄纸时在纸机流浆箱加入浓度为0.01%的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作助留剂,加入量为每吨纸10kg。此实施例上造纸网pH可达7.0~7.2,白水pH值为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