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N-混乱磺酸卟啉及其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溶性卟啉的制备,尤其涉及一种水溶性N-混乱卟啉衍生物——N-混乱磺酸卟啉及其制备。
背景技术
具有平面大∏共轭结构的卟啉化合物因其生物活性以及结构上的特殊性已经引起许多科学家及其它化学工作者的极大兴趣。经过广泛研究,卟啉衍生物已经涉及到医药、电子、替代能源等各个方面。而在癌症治疗中,卟啉化合物也常被用作为光动力疗法(PDT)的光敏试剂,并且随着光动力疗法研究的日益深入,具有适当亲水亲脂特性的光敏剂成为最具前景的光疗药物。因此,水溶性卟啉及金属卟啉化合物也引起人们的日益关注。到目前为止,已有一些水溶性卟啉化合物被用作为光动力疗法(PDT)的光敏试剂。
随着卟啉化学的发展,扩张卟啉,卟啉同分异构体等卟啉衍生物由于其独特的性质也引起人们的日益关注。N-混乱卟啉是5,10,15,20-四苯基卟啉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由于能产生单重态氧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光敏剂。但是,由于N-混乱卟啉不溶于水,很难被人体接受,使其在治疗癌症等疾病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溶性N-混乱卟啉衍生物——N-混乱磺酸卟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溶性N-混乱磺酸卟啉地制备方法。
(一)水溶性N-混乱磺酸卟啉
本发明水溶性N-混乱磺酸卟啉,其结构式如下:
混乱卟啉本身是不溶于水的有机大共轭分子,当引入磺酸根基团时,成为可溶性物质,可以显著改善其两亲性及选择性,能更好的进入体内,使其在治疗癌症等疾病中的应用得到扩展。
(二)水溶性N-混乱磺酸卟啉的制备
本发明水溶性N-混乱磺酸卟啉的制备方法,是将N-混乱卟啉溶入浓硫酸中,加热到110~130℃,恒温反应3~4小时,冷却至室温,用饱和氢氧化钠浓溶液或碳酸氢钠稀溶液调节PH至8~9,浓缩,过滤除去生成的硫酸钠;滤液浓缩后在80~100℃下干燥,得粗产品;粗产品研细后用甲醇抽提48~72h,然后蒸去甲醇,用乙酸乙酯萃取,过滤,再用乙醚洗涤、干燥即得水溶性N-混乱磺酸卟啉的纯品。
下面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紫外-可见光谱对本发明制备的产品进行检测。
1、红外光谱表征
用KBr压片法测定产品的红外光谱,图1为本发明制备的产品的红外光谱。图1中,3445.88cm-1是卟吩环上N-H伸缩振动吸收峰,是卟啉环的特征振动。1645.28,1556.55,1459.90cm-1是苯环的吸收峰;1193.08,1124.89,1040.83cm-1是-SO2吸收峰,说明苯环上的氢已经被磺酸根取代。
2、紫外-可见光谱表征:
采用Schimadzu160型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以甲醇作溶剂,测定产品的紫外光谱,紫外光谱图见图2,产品的紫外光谱数据见表1。这一结果与混乱卟啉单体的紫外-可见光谱基本一致。可见,N-混乱磺酸卟啉生成并没有改变卟啉分子的跃迁方式。
表1紫外光谱数据
3、核磁共振
采用Varian型核磁共振仪(400M)检测产品,1HNMR(CDCl3)δ:8.70(s,1H,“confused pyrrole”),8.35(s,2H pyrrole),8.27(d,2H pyrrole),8.25(d,2H pyrrole),8.20-7.60(m,16H,o,m-ph),-0.98(s,2H,NH),-2.7(s,1H,“confused pyrrole”),通过核磁氢谱的表征,进一步证明了目标产物已经形成。
综上所述,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紫外-可见光谱,说明得到目标产物。
本发明具有工艺流程短,三废污染很少,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N-混乱磺酸卟啉的红外光谱
图2为N-混乱磺酸卟啉的紫外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验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水溶性N-混乱磺酸卟啉的制备和溶解性能。
水溶性N-混乱磺酸卟啉的制备:在50ml的单颈圆底烧瓶中,将200mgN-混乱卟啉溶入4ml浓硫酸中,搅拌下加热到120℃,恒温连续反应4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小心倒入20ml冰水中。用饱和氢氧化钠浓溶液或碳酸氢钠稀溶液调节PH值为8-9,浓缩至8ml左右后,冰水冷却,过滤除去硫酸钠。用20ml甲醇洗涤虑饼至淡绿色。滤液中加入40ml甲醇,析出硫酸钠并过滤除去。旋干滤液后用80ml甲醇溶解,再次过滤除去少量硫酸钠。浓缩滤液后在100℃下干燥4小时得粗产品。研细后用100ml甲醇在索氏抽提器中抽提72h,蒸去甲醇至10ml左右,加100ml乙酸乙酯,搅拌析出沉淀,过滤得绿色固体,用乙醚洗两次,重复上述操作三次,把所得固体在100℃下干燥4小时得纯品75mg,收率22.5%。
其合成路线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