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板悬挑楼梯.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279368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0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16625.2

申请日:

2012.06.28

公开号:

CN102733562A

公开日:

2012.10.17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4F 11/02申请公布日:2012101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1/02申请日:20120628|||公开

IPC分类号:

E04F11/02; E04F11/09

主分类号:

E04F11/02

申请人:

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谈丽华; 郭一峰; 江淼

地址:

215126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胜浦镇金胜路1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代理人:

王兵;王利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折板悬挑楼梯,包括梯板和平台板,所述梯板上端或下端与平台板连接,所述梯板由依次从上到下的踏步板组成,所述梯板呈风琴褶式折板,每一阶踏步板包括前段、中段和后段,每一阶踏步板的后段位于相邻上一阶踏步板前段的下方;所述梯板的板钢筋包括纵向分布筋、水平分布筋、竖向套箍和水平套箍,所述纵向分布筋等横向间隔的设置在梯板的纵向,每一阶踏步板横向设置水平分布筋,踏步板纵向设置水平套箍,每一阶踏步板的前段与相邻下一阶踏步板的后段之间设置竖向套箍,所述水平套箍和竖向套箍等横向间隔设置,且所述水平套箍和竖向套箍均与所述水平分布筋连接。本发明减薄板厚、提升建筑效果、有效满足楼梯承载力要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折板悬挑楼梯,包括梯板和平台板,所述梯板上端或下端与平
台板连接,所述梯板由依次从上到下的踏步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所
述梯板呈风琴褶式折板,每一阶踏步板包括前段、中段和后段,每一
阶踏步板的后段位于相邻上一阶踏步板前段的下方;所述梯板的板钢
筋包括纵向分布筋、水平分布筋、竖向套箍和水平套箍,所述纵向分
布筋等横向间隔的设置在梯板的纵向,每一阶踏步板横向设置水平分
布筋,踏步板纵向设置水平套箍,每一阶踏步板的前段与相邻下一阶
踏步板的后段之间设置竖向套箍,所述水平套箍和竖向套箍等横向间
隔设置,且所述水平套箍和竖向套箍均与所述水平分布筋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板悬挑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板上设
置平台水平筋和平台套箍,所述平台套箍等横向间隔设置在平台板内,
所述平台水平筋和平台套箍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板悬挑楼梯,其特征在于:最上端踏步板的
后段与平台板之间设置竖向套箍,所述平台板上设有加强板带,所述
加强板带与相邻梯板的竖向套箍连接。

说明书

折板悬挑楼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楼体,涉及一种悬挑楼梯。

背景技术

楼梯是多高层房屋建筑的竖向通道设施。楼梯设计不仅直接影响
到建筑的功能、经济及安全疏散等重大问题,在许多现代建筑中也成
为建筑师营造特殊建筑效果的重要元素。钢筋混凝土悬挑楼梯以其新
颖、轻巧、美观的空间造型和立体效果,在当代的建筑中运用越来越
广泛。目前常规的悬挑楼梯均采用的是传统的楼梯板的型式,板厚一
般较厚,使得楼梯整体建筑效果显得笨重,板厚做的太薄,又无法满
足楼梯承载力或正常使用要求。因此,需要采用一种新的梯板型式,
在保证承载力及正常使用要求的条件下,使得楼梯更轻盈美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悬挑楼梯的板厚较厚、建筑效果笨重、无法满足楼
梯承载力要求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减薄板厚、提升建筑效果、有
效满足楼梯承载力要求的折板悬挑楼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折板悬挑楼梯,包括梯板和平台板,所述梯板上端或下端与
平台板连接,所述梯板由依次从上到下的踏步板组成,所述梯板呈风
琴褶式折板,每一阶踏步板包括前段、中段和后段,每一阶踏步板的
后段位于相邻上一阶踏步板前段的下方;所述梯板的板钢筋包括纵向
分布筋、水平分布筋、竖向套箍和水平套箍,所述纵向分布筋等横向
间隔的设置在梯板的纵向,每一阶踏步板横向设置水平分布筋,踏步
板纵向设置水平套箍,每一阶踏步板的前段与相邻下一阶踏步板的后
段之间设置竖向套箍,所述水平套箍和竖向套箍等横向间隔设置,且
所述水平套箍和竖向套箍均与所述水平分布筋连接。

进一步,所述平台板上设置平台水平筋和平台套箍,所述平台套
箍等横向间隔设置在平台板内,所述平台水平筋和平台套箍连接。

再进一步,最上端踏步板的后段与平台板之间设置竖向套箍,所
述平台板上设有加强板带,所述加强板带与相邻梯板的竖向套箍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为:折板悬挑楼梯的梯板型式为同踏步一致的
折板,这一改进型发明,充分利用了踏步的有利作用,较大程度上减
薄了楼梯板的厚度。该楼梯板钢筋由梯板纵向分布筋、水平分布筋、
套箍组成;在梯板的纵向配置纵向分布筋,保证了力向两端支座传递
的基本途径;沿着踏步方向配置水平分布筋,水平分布筋和套箍形成
共同受力的骨架,保证力的有效传递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薄了
楼梯板的厚度;由于在该楼梯悬挑的平台板边界处无约束,位移较大,
在此处配置了加强板带,减小了整个楼梯的最大位移。

本发明/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改变梯板的型
式,合理的构造措施,在保证承载力及正常使用要求的条件下,使得
楼梯轻盈美观,满足建筑效果要求。该楼梯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结
构型式轻盈、外观时尚,可应用于民用、商业、工业建筑的室内、室
外楼梯。

附图说明

图1是折板悬挑楼梯的剖面图。

图2是折板悬挑楼梯的梯板的配筋图。

图3是折板悬挑楼梯的平台板的配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3,一种折板悬挑楼梯,包括梯板6和平台板7,所
述梯板6上端或下端与平台板7连接,所述梯板6由依次从上到下的
踏步板组成,所述梯板呈风琴褶式折板,每一阶踏步板包括前段、中
段和后段,每一阶踏步板的后段位于相邻上一阶踏步板前段的下方;
所述梯板的板钢筋包括纵向分布筋1、水平分布筋2、竖向套箍3和水
平套箍4,所述纵向分布筋1等横向间隔的设置在梯板的纵向,每一
阶踏步板横向设置水平分布筋2,踏步板纵向设置水平套箍4,每一阶
踏步板的前段与相邻下一阶踏步板的后段之间设置竖向套箍3,所述
水平套箍4和竖向套箍3等横向间隔设置,且所述水平套箍4和竖向
套箍3均与所述水平分布筋2连接。

进一步,所述平台板上设置平台水平筋和平台套箍,所述平台套
箍等横向间隔设置在平台板内,所述平台水平筋和平台套箍连接。

更进一步,最上端踏步板的后段与平台板之间设置竖向套箍,所
述平台板上设有加强板带5,所述加强板带5与相邻梯板的竖向套箍3
连接。对于平台板7与所述梯板6上端连接的情况,所述加强板带5
与相邻梯板的竖向套箍3连接;对于平台板与所述梯板6下端连接的
情况,所述加强板带5与相邻梯板的竖向套箍3连接。

本实施例中,此梯板型式旨在充分发挥踏步的有利作用,较好的
减薄梯板的厚度。此型式的梯板的配筋方式需采用相应的配筋型式,
如图2所示。该楼梯板钢筋由梯板纵向分布筋1、水平分布筋2、竖向
套箍3与水平套箍4组成;在梯板的纵向配置纵向分布筋1,横向配
置水平分布筋2,踏步板纵向设置水平套箍4,每一阶踏步板的前段与
相邻下一阶踏步板的后段之间设置竖向套箍3。在梯板的纵向配置纵
向分布筋1,保证了力向两端支座传递的基本途径;沿着踏步方向配
置水平分布筋2,踏步板纵向设置水平套箍4,每一阶踏步板的前段与
相邻下一阶踏步板的后段之间设置竖向套箍3,水平分布筋2和竖向
套箍3、水平套箍4形成共同受力的骨架,保证力的有效传递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薄了楼梯板的厚度。该楼梯平台板在边界处分别配
置加强板带,以此减小平台板此处的位移。

折板悬挑楼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折板悬挑楼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折板悬挑楼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折板悬挑楼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折板悬挑楼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733562A43申请公布日20121017CN102733562ACN102733562A21申请号201210216625222申请日20120628E04F11/02200601E04F11/0920060171申请人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15126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胜浦镇金胜路12号72发明人谈丽华郭一峰江淼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1代理人王兵王利强54发明名称折板悬挑楼梯57摘要一种折板悬挑楼梯,包括梯板和平台板,所述梯板上端或下端与平台板连接,所述梯板由依次从上到下的踏步板组成,所述梯板呈风琴褶式折板,每一阶。

2、踏步板包括前段、中段和后段,每一阶踏步板的后段位于相邻上一阶踏步板前段的下方;所述梯板的板钢筋包括纵向分布筋、水平分布筋、竖向套箍和水平套箍,所述纵向分布筋等横向间隔的设置在梯板的纵向,每一阶踏步板横向设置水平分布筋,踏步板纵向设置水平套箍,每一阶踏步板的前段与相邻下一阶踏步板的后段之间设置竖向套箍,所述水平套箍和竖向套箍等横向间隔设置,且所述水平套箍和竖向套箍均与所述水平分布筋连接。本发明减薄板厚、提升建筑效果、有效满足楼梯承载力要求。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1页21一种折板悬挑楼梯,包。

3、括梯板和平台板,所述梯板上端或下端与平台板连接,所述梯板由依次从上到下的踏步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梯板呈风琴褶式折板,每一阶踏步板包括前段、中段和后段,每一阶踏步板的后段位于相邻上一阶踏步板前段的下方;所述梯板的板钢筋包括纵向分布筋、水平分布筋、竖向套箍和水平套箍,所述纵向分布筋等横向间隔的设置在梯板的纵向,每一阶踏步板横向设置水平分布筋,踏步板纵向设置水平套箍,每一阶踏步板的前段与相邻下一阶踏步板的后段之间设置竖向套箍,所述水平套箍和竖向套箍等横向间隔设置,且所述水平套箍和竖向套箍均与所述水平分布筋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板悬挑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板上设置平台水平筋和平台套箍,所述平。

4、台套箍等横向间隔设置在平台板内,所述平台水平筋和平台套箍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板悬挑楼梯,其特征在于最上端踏步板的后段与平台板之间设置竖向套箍,所述平台板上设有加强板带,所述加强板带与相邻梯板的竖向套箍连接。权利要求书CN102733562A1/2页3折板悬挑楼梯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建筑楼体,涉及一种悬挑楼梯。背景技术0002楼梯是多高层房屋建筑的竖向通道设施。楼梯设计不仅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功能、经济及安全疏散等重大问题,在许多现代建筑中也成为建筑师营造特殊建筑效果的重要元素。钢筋混凝土悬挑楼梯以其新颖、轻巧、美观的空间造型和立体效果,在当代的建筑中运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常规的悬挑楼梯。

5、均采用的是传统的楼梯板的型式,板厚一般较厚,使得楼梯整体建筑效果显得笨重,板厚做的太薄,又无法满足楼梯承载力或正常使用要求。因此,需要采用一种新的梯板型式,在保证承载力及正常使用要求的条件下,使得楼梯更轻盈美观。发明内容0003为了克服已有悬挑楼梯的板厚较厚、建筑效果笨重、无法满足楼梯承载力要求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减薄板厚、提升建筑效果、有效满足楼梯承载力要求的折板悬挑楼梯。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5一种折板悬挑楼梯,包括梯板和平台板,所述梯板上端或下端与平台板连接,所述梯板由依次从上到下的踏步板组成,所述梯板呈风琴褶式折板,每一阶踏步板包括前段、中段和后段,每一。

6、阶踏步板的后段位于相邻上一阶踏步板前段的下方;所述梯板的板钢筋包括纵向分布筋、水平分布筋、竖向套箍和水平套箍,所述纵向分布筋等横向间隔的设置在梯板的纵向,每一阶踏步板横向设置水平分布筋,踏步板纵向设置水平套箍,每一阶踏步板的前段与相邻下一阶踏步板的后段之间设置竖向套箍,所述水平套箍和竖向套箍等横向间隔设置,且所述水平套箍和竖向套箍均与所述水平分布筋连接。0006进一步,所述平台板上设置平台水平筋和平台套箍,所述平台套箍等横向间隔设置在平台板内,所述平台水平筋和平台套箍连接。0007再进一步,最上端踏步板的后段与平台板之间设置竖向套箍,所述平台板上设有加强板带,所述加强板带与相邻梯板的竖向套箍连。

7、接。0008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为折板悬挑楼梯的梯板型式为同踏步一致的折板,这一改进型发明,充分利用了踏步的有利作用,较大程度上减薄了楼梯板的厚度。该楼梯板钢筋由梯板纵向分布筋、水平分布筋、套箍组成;在梯板的纵向配置纵向分布筋,保证了力向两端支座传递的基本途径;沿着踏步方向配置水平分布筋,水平分布筋和套箍形成共同受力的骨架,保证力的有效传递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薄了楼梯板的厚度;由于在该楼梯悬挑的平台板边界处无约束,位移较大,在此处配置了加强板带,减小了整个楼梯的最大位移。0009本发明/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改变梯板的型式,合理的构造措施,在保证承载力及正常使用要求的条件下,使得。

8、楼梯轻盈美观,满足建筑效果要求。该说明书CN102733562A2/2页4楼梯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结构型式轻盈、外观时尚,可应用于民用、商业、工业建筑的室内、室外楼梯。附图说明0010图1是折板悬挑楼梯的剖面图。0011图2是折板悬挑楼梯的梯板的配筋图。0012图3是折板悬挑楼梯的平台板的配筋图。具体实施方式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0014参照图1图3,一种折板悬挑楼梯,包括梯板6和平台板7,所述梯板6上端或下端与平台板7连接,所述梯板6由依次从上到下的踏步板组成,所述梯板呈风琴褶式折板,每一阶踏步板包括前段、中段和后段,每一阶踏步板的后段位于相邻上一阶踏步板前段的下方;所述。

9、梯板的板钢筋包括纵向分布筋1、水平分布筋2、竖向套箍3和水平套箍4,所述纵向分布筋1等横向间隔的设置在梯板的纵向,每一阶踏步板横向设置水平分布筋2,踏步板纵向设置水平套箍4,每一阶踏步板的前段与相邻下一阶踏步板的后段之间设置竖向套箍3,所述水平套箍4和竖向套箍3等横向间隔设置,且所述水平套箍4和竖向套箍3均与所述水平分布筋2连接。0015进一步,所述平台板上设置平台水平筋和平台套箍,所述平台套箍等横向间隔设置在平台板内,所述平台水平筋和平台套箍连接。0016更进一步,最上端踏步板的后段与平台板之间设置竖向套箍,所述平台板上设有加强板带5,所述加强板带5与相邻梯板的竖向套箍3连接。对于平台板7与。

10、所述梯板6上端连接的情况,所述加强板带5与相邻梯板的竖向套箍3连接;对于平台板与所述梯板6下端连接的情况,所述加强板带5与相邻梯板的竖向套箍3连接。0017本实施例中,此梯板型式旨在充分发挥踏步的有利作用,较好的减薄梯板的厚度。此型式的梯板的配筋方式需采用相应的配筋型式,如图2所示。该楼梯板钢筋由梯板纵向分布筋1、水平分布筋2、竖向套箍3与水平套箍4组成;在梯板的纵向配置纵向分布筋1,横向配置水平分布筋2,踏步板纵向设置水平套箍4,每一阶踏步板的前段与相邻下一阶踏步板的后段之间设置竖向套箍3。在梯板的纵向配置纵向分布筋1,保证了力向两端支座传递的基本途径;沿着踏步方向配置水平分布筋2,踏步板纵向设置水平套箍4,每一阶踏步板的前段与相邻下一阶踏步板的后段之间设置竖向套箍3,水平分布筋2和竖向套箍3、水平套箍4形成共同受力的骨架,保证力的有效传递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薄了楼梯板的厚度。该楼梯平台板在边界处分别配置加强板带,以此减小平台板此处的位移。说明书CN102733562A1/1页5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73356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