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折型防盗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盗锁,特别是一种钥匙槽为弯折形的弯折形防盗锁。
背景技术
目前,所有机械锁具的共同特点是人体直接执钥匙对锁芯进行扭转,以打开(或反锁)锁具。此类锁具虽然成本较低、方便,但小偷能凭一把起子和一把拨子具(俗称万能钥匙)就可以直接对锁子的拨子进行操拨,将锁具打开。而电子锁具,其密码亦比较容易被破解,而且造价及日常费用均比较高,普通百姓消费不起。在小偷的眼里,锁具形同虚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放弃人体直接执钥匙对锁芯进行扭转,改为间接对锁芯进行扭转而达到防盗目的弯折形防盗锁。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本发明包括有锁芯、锁体、拨子、弹簧、卡子,钥匙槽的前端为弯折形,在锁芯的前端套接有与锁芯转动的副转把,在副转把上开有与弯折形钥匙槽相配合的钥匙槽口;在锁芯与副转把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卡件装置;所用的钥匙是与钥匙槽相配合的弯折形,当副转把的钥匙槽口对准钥匙槽时,钥匙可以插入,钥匙插入钥匙槽后,转动副转把,副转把转动,副转把上的钥匙槽口转动,离开钥匙槽,副转把挡住弯折形钥匙,将钥匙保持在钥匙槽内,当副转把转动到限位卡件的限定角度后,带动锁芯转动,就可开锁。
本发明的优点一是在打开锁时,副转把使钥匙槽呈弯折形,无法以非配装钥匙及其他硬质物体对拨子进行拨动,不能打开锁子,从而达到防盗目的;二是不能以其他诸如起子之类的硬质物体插进钥匙孔,直接施以暴力扭转锁芯弄断卡子,强行打开锁子,从而达到防暴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1是本发明侧视图。
附图2是本发明正前面视图。
附图3是A-A剖面图。
附图4为B-B剖面图。
附图5是C-C剖面图。
附图6是D-D剖面图。
附图7是插入钥匙打开锁子状态下D-D剖面图。
附图8是E-E剖面图。
附图9是初始状态下F-F剖面图。
附图10是插入钥匙F-F剖面图。
附图11是插入钥匙打开锁子状态下F-F剖面图。
附图12是插入钥匙打开锁子状态下B-B剖面图。
附图13是插入钥匙C-C剖面图。
附图14插入钥匙打开锁子状态下C-C剖面图。
附图15是本发明钥匙视图。
附图16是副转把正前面视图。
附图17是副转把背面视图。
附图18是副转把侧面视图。
附图19是副转把侧面斜视图。
附图20是副转把G-G剖面图。
附图21是钥匙切除把柄后示意图。
附图22是钥匙弯折处H-H剖面图。
附图23是钥匙弯折处切除把柄后I-I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1是正转把,2是锁体,3是盖子,4是拨子,5是钥匙槽,6是副转把,7是螺丝钉,8是凹槽,9是凸柱,10是锁芯,11是弹簧,12是卡子,13是钥匙,14是钥匙槽口,15是钥匙孔。
本发明包括有锁芯10、锁体2、拨子4、弹簧11、卡子12,钥匙槽5的前端为弯折形,在锁芯10的前端套接有与锁芯10转动的副转把6,在副转把6上开有与弯折形钥匙槽5相配合的钥匙槽口14;在锁芯10与副转把6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卡件装置;所用的钥匙是与钥匙槽5相配合的弯折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限位卡件装置是在锁芯10的端面开有圆弧形凹槽8,在副转把6上有卡在凹槽8内的凸柱9,凸柱9卡在凹槽8内,由凹槽8的长度进行限位。
所述的锁芯10的端连接有盖子3,所述的副转把6是位于锁芯端面与盖子3之间;副转把6有一端从盖子3中部向外伸出。副转把6外伸部连接有正转把1。
锁芯10装卡子12和弹簧11,锁体2装拨子4和卡子12,如图6所示。
本发明的钥匙13为弯折形,如图15所示,
为了实现间接对锁芯10进行扭转,锁芯10的正前方设一对凹槽8,同时在锁芯10的正前方设一个带有两个凸柱的副转把6,副转把6上的两个凸柱9与锁芯10的两个凹槽8相扣,如图5和图9所示。副转把6以一盖子3封盖。为了便于扭转副转把6,需要在盖子3的前面再设一个正转把1,正、副转把以一螺丝钉7钉扣。在副转把6下方开有钥匙槽口14,在盖子3正对钥匙槽5处开有钥匙孔15,锁体2的钥匙槽5前端弯折处与钥匙孔15的横断面(如图22)相等,副转把6的钥匙槽口14与钥匙13弯折处切除把柄后的横断面(如图23)相等,令钥匙13能够自由插入锁体2内,而在打开锁子或反锁时副转把6将钥匙槽5挡住,使钥匙槽5呈弯折形,人体不能直接拨动拨子4。此外,为防止人为地以暴力捶打正、副转把,使副转把6上的凸柱9变形与锁芯10紧扣,人体可以通过钥匙槽口14直接拨动拨子4,直接扭转锁芯10,有机会打开锁子,令本发明失去优势,凹槽8的深度和横断面分别大于凸柱9的长度和横断面(如图9所示)。同时,凸柱9从凹槽8中央扭转到凹槽8的左边或右边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副转把6的钥匙槽口14和盖子3上的钥匙孔15以及锁体2钥匙槽5的宽度。在等待插入钥匙状态下(简称初始状态,下同),凸柱9位于凹槽8的中央,如图5所示。当往钥匙槽5插入钥匙13,如图10所示,按顺时针扭动正转把1时,副转把6跟随转动,凸柱9从凹槽8中央扭转到凹槽8边,卡住凸柱9,如图13所示。继续按顺时针扭动正转把1,副转把6继续跟随转动,凸柱9推动锁芯10跟随转动,直至打开锁子,如图7所示。此时,钥匙13被卡在钥匙槽5内,不能取出钥匙13,如图11所示。取出钥匙13时,往逆时针转动正转把1即可,具体过程与前述相反。假设以其他硬质物体打开锁子,按顺时针扭动正转把1,副转把6跟随转动,同时副转把6上的钥匙槽口14与钥匙槽5已不在同一直线上,钥匙槽5被封住,通往钥匙槽5的路只有副转把6下面的盖子3的钥匙槽孔15,但由于该路呈弯折形,无法对拨子4进行拨动,不能打开锁子,从而达到防盗目的。单从防暴的角度上讲,卡子12的直径越大,硬度越高,数目越多,钥匙13的厚度越小(相应地,钥匙槽5、钥匙槽口14、钥匙孔15的宽度越小),副转把6和盖子3的厚度越大,硬度越高,本发明的防暴性能就越高。由于本发明中钥匙13的作用仅在于拨撑卡子12和弹簧11,不像其他机械锁那样还以钥匙13为扭动工具对锁芯10扭转,因而本发明的钥匙13的厚度可以制成更薄,钥匙槽5、钥匙槽口14、钥匙孔15的宽度也相应更小,不能以其他诸如起子之类的硬质物体插进钥匙孔15,直接施以暴力扭转锁芯10弄断卡子12,强行打开锁子,从而达到防暴的目的。
本发明以单面钥匙及锁子为例进行说明。实际上,钥匙可以是双面、三面或者更多面,但只要钥匙弯折呈弯折形,锁体前面加有零件阻止人体直接对拨子进行拨动的,均属于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图9中,将钥匙13从钥匙孔15插入,经过钥匙槽口14直达钥匙槽5内,往顺时针扭动正转把1时,副转把6跟随转动,凸柱9从凹槽8中央扭转到凹槽8边,凸柱9被卡住,如图13所示。继续按顺时针扭动正转把1,副转把6继续跟随转动,凸柱9推动锁芯10跟随转动,直至打开锁子,如图7所示。取出钥匙13时,往逆时针转动正转把1即可,具体过程与前述相反。
反锁时,将钥匙13从钥匙孔15插入,经过钥匙槽口14直达钥匙槽5内,如图10所示,往逆时针扭动正转把1时,副转把6跟随转动,凸柱9从凹槽8中央扭转到凹槽8边,凸柱9被卡住。继续按顺时针扭动正转把1,副转把6继续跟随转动,凸柱9推动锁芯10跟随转动,直至反锁成功。取出钥匙13时,往顺时针转动正转把1即可,具体过程与前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