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形纬纱线中含有缠结纤维 层的热粘合衬布及其制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由其表面上粘附了一层热熔聚合物连接层的支撑衬布组成的服装裁片的热粘合衬布。
一般把衬布支撑体,特别是热粘合衬布的支撑体分作两类:所谓的真正纺织支撑件和无纺支撑件。所谓真正纺织支撑件是由纱线编织或针织而得到的,而无纺支撑件是由纤维层或长丝层经结构化和固定化而得到的。
每种这类支撑件都有优点和缺点,用户要根据其衬布所要求的性质进行选择。
无纺支撑件价廉,但其纤维或长丝的方向上的分布不规则,这不仅可能表现为密度上地差别和表面的不规整度,而且表现为尺寸稳定性不够:在牵拉作用下,无纺织物会产生不可逆的变形,在使用热粘合衬布时,这会招致在其上面热粘合所述无纺支持件的裁片的稳定性不良。然后,尽管所谓真纺织支撑件价格较高,但在无纺织支撑件的上述缺点会造成严格重后果之处最好还是用它,其编织或针织的方式会造成特别是不同方向上的均匀性,这正是无纺支撑件的缺点。
但是与无纺织件相比,所谓真纺织支撑件蓬松度较小而且手感不好。
已经开展了研究要得到一种衬布支撑件,它要同时具有无纺物的蓬松度和手感,和编织或针织支撑件的结构紧密性、稳定性和非延伸性。
在法国专利FR2,645,180将一层编织或针织织物支撑件与至少一层无纺支撑件放在一起并用流本喷射植绒法将两层合在一起而做到这一点。
这种用来作为衬布的复合材料有个主要的缺点,就是其制造价格同时兼容了针织或编织品的价格与无纺物的价格。
本申请人的目标是提出一种热粘合衬布,其支撑件能满足所研究的性能,把所谓真纺支撑件和无纺支撑件的性能结合在一起,而且不具有制造成本高的缺点。此外,还力图使此支撑件有足够的弹性,使能保持此热粘合衬布有与各种给定形状的面料吻合的能力。
本发明的热粘合衬布完美地实现了此目的,所述衬布以公知的方式含有至少一层缠结的具有总体方向的无纺纤维或长丝,其表面上涂上点状热熔聚合物。其特点是它含有称为纬纱的纱线,它们是连续的变形的长纱线,它们与上述总体方向垂直地排列,并且由于纤维或长丝层的缠结,与所述纤维层连在一起。
与在法国专利FR2,645,180中所叙述和要求保护的复合体相反,本发明的衬布用支撑件不含有针织物或编织物,而只含有相互平行放置的纬纱,并且由于无纺层的结构纤维或长丝的缠结而将纬纱固定在无纺层中。
这些纬线给予本发明支撑件以与编织或针织支撑件相当的横向尺寸稳定性。在经线方向上,支撑件的附聚力与无纺织物相当,但是应该注意到,在衬布的领域内主要是要求有横向的稳定性和耐受力,因此,这并不构成特别的缺点。
此外,纬纱的线是经变形处理过的长丝。一方面,由于变形处理而产生的卷曲使无纺层有了横向的拉伸能力,这是热粘合衬布在它以给定的形状去适应它所加固的服装裁片之前所要求的性能。这种拉伸能力应表现为在纬线方向上有至少百分之几,具体为5%左右的弹性,其最大值具体可达20%左右。
另一方面,由于变形处理而产生的卷曲改善了无纺层纤维或长丝以及纬纱的多层交织状况。当涉及到由至少两根多长丝纱(第一称为芯纱,第二根称为效果纱)经空气喷射变形技术得到的高膨胀松度变形纱时,这种状态还会进一步改善。
在第一种方案中,本发明的热粘合衬布由单纯的一层缠结无纺纤维或无纺长丝构成,纬纱部分可在所述层表面看到,在所述表面上还排布了许多热熔聚合物点。
当使用这些热熔聚合物点时,该聚合物确保与它所接触的元件局部粘合:在当前的情况下,它同时涉及到纬纱缠结于其中的无纺层的纤维或长丝及用作纬纱的连续的变形纱。由此,纬纱和无纺层之间的粘合力得到了改善,这个粘合力不仅由无纺层纤维或长丝与纬纱的缠结来确保,而且也由热熔聚合物点造成的粘合来确保。
由于提供了聚合物胶合所带来的附聚力,所以当缠结作用会产生有害效果时就能相应地降低其作用。特别是当通过高压射流作用得到无纺层中纤维或长丝与纬纱的缠结时,已经注意到,这个作用有使无纺层压实的趋势,这就是说会损失其蓬松性,这可能是为了某些热粘合衬布的用途而做出的有意牺牲。同样,高压射流作用具有改变支撑件手感的倾向,使其有更干燥的性质。因此,在实现本发明的第一方案中,由于热熔聚合物点给部分显现出纬纱的无纺层表面带来了附加的附聚力,就能够显著地减少射流作用,使得到具有良好蓬松度特性及手感的热粘合衬布。当纬纱密度等于或大于每厘米3根纱时,由聚合物带来的附聚力就特别显著。
在第二种方案中,本发明的热粘合衬布包含了两层互相都配置于纬丝之上的无纺层。纬丝在两无纺层中间呈三明治状,由于与两个无纺层纤维或长丝缠结而与它们连在一起。
特别要求此第二方案具有一个为热熔聚合物点的化学整理表面,当涉及到化学精整理时,此表面尽可能地平整与规则,这就是说,这种整理面每平方厘米含有聚合物点的数目要在60个左右或更多。
在这种情况下,配置热熔聚合物点的第二无纺层的克数最好小于第一无纺层。例如,薄服装裁片的热粘合衬布的克数为50—65克/米2,第二层无纺层的克数为10—20克/米2而第一层为25—35克/米2。
作为纬纱使用的纱最好是可收缩变形纱,一层或数层无纺层的纱或长丝的缠结可通过高压射流作用来得到;在这种情况下,在射流作用之后衬布支撑件经受热收缩处理。这样还显示出增大热粘合衬布蓬松性的作用。
本发明将更好地叙述一个制造热熔衬布的实例,如附图所表明的,该衬布包括了一层与连续的变形长丝制的纬纱相缠结的无纺纤维或长丝层,在这些图中:
图1是具有单一无纺层的热粘合衬布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藉射流作用设置无纺层与纬纱的连系的装置示意图;
图3是具有两层无纺层热粘合衬布的截面示意图。
本发明的热粘合衬布(1)包括一层掺和无纺纤维(2),并与所谓纬纱的纱(3)缠结,纱(3)与无纺层(4)的总体方向D相垂直地配置。
按照本发明,纬纱(3)是连续的变形长丝纱,只是由于无纺层(4)的结构纤维(2)的缠结才使它们之间发生固结。
纬纱(3)的数量为每厘米至少3根纱,热熔聚合物点(22)被排列在无纺层(4)的表面(5)上,纬纱(3)顺着排在无纺层(4)表面上。这样,由于纤维(2)还缠结在纬线(3)的四周,使纬纱和无纺层的附聚力增强,由于点状聚合物(22),某些纤维(2′)和某些纬纱得到了表面的粘合。
图2表示的射流结合装置可实现衬布用支撑件(18)的制造。
此装置(6)包括一个无尽头传送带,这是一个绷紧在三个转鼓(8)、(9)和(10)上的金属栅网,转鼓(10)由一个图上未显示的装置驱动转动。在传送带(7)上段的上方排列着高压喂送喷射器(2)。在图2上显示了4个喷射器(11)、(12)、(13)、(14),它们在高压下喷射,其压力例如对第一发射器(11)为40巴、第二发射器(12)为60巴、第三发射器(13)为70巴以及第四发射器(14)为80巴。
在传送带(7)的上游有两组喂送装置。第一组(15)是一个第二传送带,在此传送带上由各种已知的适当手段制成由纤维(2)构成的无纺层(4)。在第二传送带(15)上纤维(2)是无附聚力的层状物,它靠吸附力来保持。
正如在图2中所清楚地显示出,第二传送带(15)必须在进口转鼓(8)的水平上放置在第一传送带(7)的上方。
第二组喂送机构(16)包括一个带有钳子或钩子的移动式纱线成层系统,它可以接纳纱线,并抓住由图上未显示的机构送入的一段纱线(3)的两端,使之处于绷紧状态并相互平行,以及送到位于(21)区域的第一根传送皮带(7)上,不在此处第二传送带放下纤维层或长丝层(4)。根据第二组喂送装置(16),和第一传送带(7)的相对速度,可以调节纱线(3)相对于给定无纺层(4)长度的密度。
在图示的实例中,无纺层(4)刚好放在纱线(3)的上方。
由纱线(3)和纤维或长丝层重叠形成的整体相继通过四个喷射器(11)、(12)、(13)和(14)的下方。从所述各喷射器喷出的水不仅直接冲击着纤维或长丝(2),而且还从传送带(7)的构件金属栅网上弹回,使层(4)中的纤维或长丝(2)相互之间产生位移。构成栅网的金属丝结构和直径都是经过选择的,当层(4)通过装有喷射器(11)至(14)的架子时,要确保有较好的交错率。在本实例中,金属丝的直径为0.5毫米,栅网的开孔率为30,这就是说,在编结的网间孔隙占整个面积的30%。
由喷射器(11)至(14)中喷出的水回收在置于传送带上段下方并正对着喷射器(11)至(14)架的吸力回收槽(17)中。由图上未标出的泵的作用,将此水循环使用。
在由层(4)及纱线(3)构成的衬布支撑件(18)中,纤维或长丝(2)相互间缠结要达到使所述层(4)产生附聚力,还要使它们在称作纬纱的纱线(3)的周围也形成缠结。
这样,此固定化的整体(18)进入干燥遂道(19),必要时进入热定形通道,这里温度调至例如110℃或180℃,然后卷成卷筒(20)的形状。
然后将此衬布支撑件逐点复盖上一种热粘合性树脂。这种化学处理布置在支撑件(18)的表面(5)上,在此表面上纬纱(3)是在最外层上的。在图2所表示的实例中,这涉及到朝着第一传送带(7)的那个表面。
藉助于雕空辊来得到树脂点的配置,树脂可以以浆状(丝网型辊筒)、也可以以粉状(摄影制版型中空雕辊)来配置。也可以藉助印刷型穿孔辊来做到这点,这时浆料送入辊内部,然后由一个刮板推动穿过内部的孔达到辊的外部。在其表面上配置了树脂点的支撑件(18)然后通过干燥隧道。
在前述的制造实例中,纤维(2)是1.5分特的聚酯纤维,层(4)的克数为25克/米2,纬纱(3)是100分特的聚酯固定加捻弯曲变形丝,纬线在层(4)上是每厘米放置6根纱。热粘合树脂是浆状聚酰胺,藉助于每平方厘米约40个孔的印刷穿孔辊将树脂布上。每个孔的直径为大约0.6毫米。
这样制得的热粘合衬布具有无纺布的篷松度和手感,同时还具有纬线编织或针织型支撑件的力学特性及尺寸稳定性。由于涂布了树脂点之后在纬纱(3)和纤维(2′)之间产生了粘合以及在支撑件(18)表面上产生的与纬纱(3)的缠结,支撑件(18)明显表现出增大的力学耐受性。
在图2中显示的装置(6)是在支撑件(18)的一个表面上产生水射流作用。最好使用具有至少两组喷射器架的装置,分别对支撑件的两个面产生作用,使得能得到纤维(2)在纬纱(3)周围有更好的缠结作用。
在图2中显示的装置只喂送一层(4)。同样的装置很容易包括第三组喂送机构,在(21)区之前正对着进入转鼓的第一传送带上送入第二层(23)。在这种情况下,纬纱(3)放置在两层(4)和(23)之间,然后组合体通过喷射器之下方。在得到的衬布支撑件中,纬纱(3)在两层(4)和(23)之间,呈三明治状,这两层的纤维或单丝相互缠结并在纬纱周围也缠结。
当热粘合树脂处理是精处理,即每平方厘米点数大约等于或超过60,要求待涂的表面完全平整及规则时,这种具有两个无纺层(4)和(23)的衬布类型有特别的使用价值。在这种情况下,配置的第二无纺层(23)要比第一无纺层薄。在前述的实例中,薄裁片的衬布大约50—65克/米2,其中化学处理层为12—14克/米2、纬纱约5—6克/米2、第一层约25—35克/米2、第二层约10—20克/米2。
纬纱(3)是变形纱,由于其天然的卷曲可得到优良的缠绕和乱交效果。这些纱可以是固捻卷曲型,但最好是由至少两根单丝纱经空气射流变形技术得到的高蓬松度变形纱,即第一根纱是所谓芯纱,第二根是效果纱,效果纱的超喂进纱要净超过轴芯纱。高蓬松度的变形纱具有卷发状的外形,发有射流作用出现时,这有利于与纤维或长丝(2)的缠绕。
纬纱(3)还可以是可收缩变形纱。在这种情况下,在干燥烘箱(19)或在随后的操作中会得到纬纱的收缩。纬纱(3)的收缩又增加了支撑件(18)的蓬松度,使所述支撑件在横向上得到更大的弹性。
无纺层可以由各种连续的纤维或长丝构成,这包括扭转型或熔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