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管钢板土填心围堰结构及其施工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骑管钢板土填心围堰结构及其施工工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195071A43申请公布日20130710CN103195071ACN103195071A21申请号201310098861322申请日20130325E02D19/0420060171申请人浙江省隧道工程公司地址310030浙江省杭州市古墩路673号瑞博国际科技大厦A座12楼72发明人刘刚刑洪春林道烛74专利代理机构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33233代理人王梨华陈丽霞54发明名称骑管钢板土填心围堰结构及其施工工艺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围堰结构及其施工工艺,公开了骑管钢板土填心围堰结构及其施工工艺。其包括挡墙6,挡墙6内设有第一预埋虹吸管7、第二预埋虹吸管13,第一预埋虹吸。
2、管(7)与第一虹吸钢管(4)连通,第二预埋虹吸管(13)与第二虹吸钢管(9)连通,第一钢板10连接到第一虹吸钢管4和第二虹吸钢管9的端部,第二钢板11连接到第一预埋虹吸管7和第二预埋虹吸管13的端部,第一钢板10和第二钢板11之间设有对接管14,第一钢板10和第二钢板11的距离与相邻两沟槽5的距离相等,第一钢板10和第二钢板11之间袋装粘土8的高度与相邻两沟槽5两侧顶部平齐。使其具有成本低,速度快,安全可靠的特性。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195071ACN1031950。
3、71A1/1页21骑管钢板土填心围堰结构,包括挡墙(6),挡墙(6)内设有第一预埋虹吸管(7)、第二预埋虹吸管(13),其特征在于第一预埋虹吸管(7)与第一虹吸钢管(4)连通,第二预埋虹吸管(13)与第二虹吸钢管(9)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管钢板土填心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钢板(10)连接到第一虹吸钢管(4)和第二虹吸钢管(9)的端部,第二钢板(11)连接到第一预埋虹吸管(7)和第二预埋虹吸管(13)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骑管钢板土填心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钢板(10)和第二钢板(11)之间设有对接管(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骑管钢板土填心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钢板。
4、(10)和第二钢板(11)的距离与相邻两沟槽(5)的距离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骑管钢板土填心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钢板(10)和第二钢板(11)之间袋装粘土(8)的高度与相邻两沟槽(5)两侧顶部平齐。6骑管钢板土填心围堰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将第一预埋虹吸管(7)和第二预埋虹吸管(13)端部连接上与相邻两沟槽5距离相等的第二钢板(11)之后放入挡墙(6)内,灌注柱3插入岩层12,再通过支撑梁2支撑起上部的第一虹吸钢管4、第二虹吸钢管9,第一虹吸钢管4、第二虹吸钢管9的端部连接上与相邻两沟槽5距离相等的第一钢板10,放入相邻两沟槽5内;第二步、将第一预埋虹吸管(7)、第。
5、二预埋虹吸管(13)放入对接部位,在第一钢板(10)和第二钢板(11)中间接入一段对接管(14);第三步、将第一虹吸钢管(4)和第二虹吸钢管(9)同时沉入水下,第一钢板(10)和第二钢板(11)构成围堰,在第一钢板(10)和第二钢板(11)构成的围堰内填入袋装粘土(8),填至与相邻两沟槽(5)两侧顶部的高度平。权利要求书CN103195071A1/2页3骑管钢板土填心围堰结构及其施工工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围堰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骑管钢板土填心围堰结构。本发明涉及一种围堰施工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骑管钢板土填心围堰施工工艺。背景技术0002在水下焊接虹吸钢管与预埋钢管,由于受水的影响焊接方。
6、法比陆上复杂,骑管钢板土填心围堰结构及其施工工艺,是为保证虹吸钢管与预埋钢管的无水焊接而设计的,围堰的结构和施工工艺直接影响虹吸钢管与预埋钢管焊接的质量和效率。目前的围堰结构及其施工工艺,主要是在虹吸钢管与预埋钢管周围设置堤坝之后形成围堰。该围堰结构及其施工工艺能实现虹吸钢管与预埋钢管焊接施工,但是仍存在很多缺点,如成本高、速度慢、不安全、施工方法复杂等。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成本高、速度慢、不安全、施工方法复杂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成本低、速度快、安全可靠、施工方法简单的骑管钢板土填心围堰结构及其施工工艺。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0005骑管钢。
7、板土填心围堰结构,包括挡墙,挡墙内设有第一预埋虹吸管、第二预埋虹吸管,第一预埋虹吸管与第一虹吸钢管连通,第二预埋虹吸管与第二虹吸钢管连通。施工方法简单快捷,安全可靠。0006作为优选,第一钢板连接到第一虹吸钢管和第二虹吸钢管的端部,第二钢板连接到第一预埋虹吸管和第二预埋虹吸管的端部。结构合理、安装便利。0007作为优选,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之间设有对接管。保障了施工质量。0008作为优选,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距离与相邻两沟槽的距离相等。施工安全可靠。0009作为优选,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之间袋装粘土的高度与相邻两沟槽两侧顶部平齐。结构合理紧凑。0010骑管钢板土填心围堰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001。
8、1作为优选,第一步、将第一预埋虹吸管和第二预埋虹吸管端部连接上与相邻两沟槽距离相等的第二钢板之后放入挡墙内,灌注柱插入岩层,再通过支撑梁支撑起上部的第一虹吸钢管、第二虹吸钢管,第一虹吸钢管、第二虹吸钢管的端部连接上与相邻两沟槽距离相等的第一钢板,放入相邻两沟槽内。增加围堰强度,使其更牢固;0012作为优选,第二步、将第一预埋虹吸管、第二预埋虹吸管放入对接部位,在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之间焊入一段对接管。加快施工速度,减少工作量;0013作为优选,第三步、将第一虹吸钢管和第二虹吸钢管同时沉入水下,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构成围堰,在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构成的围堰内填入袋装粘土,填至与相邻两沟槽两侧顶部的高度。
9、平齐。成本低,且结构安全稳固。0014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第一预埋虹吸管与第一虹吸钢管连通,第二预说明书CN103195071A2/2页4埋虹吸管与第二虹吸钢管连通,第一虹吸钢管、第二虹吸钢管的端部连接上与相邻两沟槽距离相等的第一钢板;第一预埋虹吸管与第二预埋虹吸管的端部连接上与相邻两沟槽距离相等的第二钢板,把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放入相邻两沟槽内,在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构成的围堰内填入袋装粘土,袋装粘土高度与相邻两沟槽两侧顶部平齐,使其具有成本低,速度快,安全可靠的特性。附图说明0015图1是骑管钢板土填心围堰的俯视图。0016图2是骑管钢板土填心围堰的纵向剖视图。0017图3是骑管钢板。
10、土填心围堰的局部放大图B。0018图4是骑管钢板土填心围堰的局部放大图A。0019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00201喇叭口、2支撑梁、3灌注柱、4第一虹吸钢管、5相邻两沟槽、6挡墙、7第一预埋虹吸管、8袋装粘土、9第二虹吸钢管、10第一钢板、11第二钢板、12岩层、13第二预埋虹吸管、14对接管。具体实施方式0021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0022实施例0023骑管钢板土填心围堰结构,包括挡墙6,挡墙6内设有第一预埋虹吸管7、第二预埋虹吸管13,第一预埋虹吸管7与第一虹吸钢管4连通,第二预埋虹吸管13与第二虹吸钢管9连通,第一钢板10连接到第一虹吸钢管4。
11、和第二虹吸钢管9的端部,第二钢板11连接到第一预埋虹吸管7和第二预埋虹吸管13的端部,第一钢板10和第二钢板11之间设有对接管14,第一钢板10和第二钢板11的距离与相邻两沟槽5的距离相等,第一钢板10和第二钢板11之间袋装粘土8的高度与相邻两沟槽5两侧顶部平齐,喇叭口1口部向下。0024骑管钢板土填心围堰施工工艺,施工步骤如下0025第一步、将第一预埋虹吸管7和第二预埋虹吸管13端部连接上与相邻两沟槽5距离相等的第二钢板11之后放入挡墙6内,灌注柱3插入岩层12,再通过支撑梁2支撑起上部的第一虹吸钢管4、第二虹吸钢管9,第一虹吸钢管4、第二虹吸钢管9的端部连接上与相邻两沟槽5距离相等的第一钢。
12、板10,放入相邻两沟槽5内;0026第二步、将第一预埋虹吸管7、第二预埋虹吸管13放入对接部位,在第一钢板10和第二钢板11之间焊入一段对接管14;0027第三步、将第一虹吸钢管4和第二虹吸钢管9同时沉入水下,第一钢板10和第二钢板11构成围堰,在第一钢板10和第二钢板11构成的围堰内填入袋装粘土8,填至与相邻两沟槽5两侧顶部的高度平齐。0028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说明书CN103195071A1/3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195071A2/3页6图3说明书附图CN103195071A3/3页7图4说明书附图CN10319507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