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泰宝胶囊及其生产工艺.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277201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17585.2

申请日:

1993.09.24

公开号:

CN1089503A

公开日:

1994.07.2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61K 35/78申请日:19930924授权公告日:19951115终止日期:20120924|||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61K 35/7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长沙康尔佳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湖南康尔佳药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桐梓坡西路198号变更后权利人: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桐梓坡西路198号登记生效日:20101119|||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变更项目: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肖才松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洛溪新城如意花园三街三幢之二701室 邮编: 511400变更后权利人:长沙康尔佳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桐梓坡西路198号 邮编: 410205登记生效日:2009.11.13||||||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主分类号:

A61K35/78

申请人:

肖才松;

发明人:

肖才松

地址:

511400广东省广州市番禺洛溪新城如意花园三街三幢之二7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三环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成明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急、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纯中药制剂及其生产工艺。它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比例(重量比)为:郁金7.80%、田三七3.91%、姜黄3.91%、益母草11.72%、当归3.91%、黄芪15.63%、大黄6.25%、黄芩7.80%、蜈蚣3.91%、大枣3.91%、淮山11.72%、五味子3.91%、菟丝子15.62%。该药品能化瘀通络,搜风解毒,舒肝养胃,对急、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病毒持续携带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药用安全,无毒副反应。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肝泰宝胶囊,其特征为它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比例(重量比)为:郁金7.80%、田三七3.91%、姜黄3.91%、益母草1
2: 72%、当归3.91%、黄芪15.63%、大黄6.25%、黄芩7.80%、蜈蚣3.91%、大枣3.91%、淮山11.72%、五味子3.91%、菟丝子15.62%。 2、一种肝泰宝胶囊的生产工艺,其特征为: A.取五味子用水浸泡过夜(12小时),捣烂,去皮,干燥后得种仁,碾碎种仁后置入回流罐中,加90%乙醇回流,78±1℃,原料与乙醇比为1∶4,然后用原料与乙醇比1∶2再回流两次,合并浸液,回收乙醇,烘干得五味子浸膏粉; B.按配方比例取郁金、田三七、姜黄、益母草、当归、黄芪、黄芩、蜈蚣、大枣、淮山、菟丝子混合,按药物的总量加入8倍的水煎1.5小时,然后加入用50度谷、米酒浸润6小时后烤干之大黄,继续煎煮半小时,滤过后,再按药物的总量加6倍的水煎2小时,滤过,弃药渣,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热测比重为1.20,在80℃以下干燥得余药浸膏粉; C.将五味子浸膏粉与余药浸膏粉合并,粉碎,充分搅拌,制粒,消毒,抽检,灌装即制得合格药品。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急、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纯中药制剂及其生产工艺。

    乙肝病毒的感染,是当前一项严重的社会卫生问题。目前,治疗乙肝病的药物较多,它们对改善临床症状、体征、促进肝功能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对抗乙肝病毒,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药效作用尚未得到肯定。现有某些西药制品类,如“无环鸟苷”、“干扰素”等,虽有抗乙肝病毒的作用,但因毒副作用多,甚至反而使部分肝功能恶化,且疗程长,价格昂贵,因此,难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肝降酶、抗乙肝病毒、抑制乙肝病毒去氧核糖核酸的作用,且能诱生人白细胞产生干扰素的肝泰宝胶囊及其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组成成分及各成成分的比例(重量比)为:郁金7.80%、田三七3.91%、姜黄3.91%、益母草11.72%、当归3.91%、黄芪15.63%、大黄6.25%、黄芩7.80%、蜈蚣3.91%、大枣3.91%、淮山11.72%、五味子3.91%、菟丝子15.62%。其生产工艺为:(1)取五味子用水浸泡过夜(12小时),捣烂,去皮,干燥后得种仁,碾碎种仁后置入回流罐中,加90%乙醇回流,78±1℃,原料与乙醇比为1∶4,然后用原料与乙醇比1∶2再回流两次,合并浸液,回收乙醇,烘干得五味子浸膏粉。(2)按配方比例取郁金、田三七、姜黄、益母草、当归、黄芪、黄芩、蜈蚣、大枣、淮山、菟丝子混合,按药物的总量加入8倍的水煎1.5小时,然后加入用50度谷、米酒浸润6小时后烤干之大黄,继续煎煮半小时,滤过后,再按药物的总量加6倍的水煎2小时,滤过,弃药渣,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热测比重为1.20,在80℃以下干燥得余药浸膏粉。(3)将五味子浸膏粉与余药浸膏粉合并,粉碎,充分搅拌,制粒,消毒,抽检,灌装即制得合格药品。

    实施例:(1)取500g五味子用水浸泡过夜(12小时),捣烂,去皮,干燥后得种仁,碾碎种仁后置入回流罐中,加90%乙醇2000ml回流,78℃,然后再用90%乙醇1000ml再回流两次,合并浸液,回收乙醇,烘干得60g五味子浸膏粉。

    (2)取1000g郁金、500g田三七、500g姜黄、1500g益母草、500g当归、2000g黄芪、1000g黄芩、500g蜈蚣、500g大枣、1500g淮山、2000g菟丝子混合,加入92kg水煎1.5小时,然后加入用50度谷、米酒浸润6小时后烤干之大黄800g,继续煎煮半小时,滤过后,再加69kg水煎2小时,滤过,弃药渣,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热测比重为1.20,在80℃以下干燥得12300g余药浸膏粉。

    (3)将60g五味子浸膏粉与12300g余药浸膏粉合并,粉碎,充分搅拌,制粒,消毒,抽检,灌装,制得每粒药0.3g之胶囊。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一个实施例。

    本发明能化瘀通络,搜风解毒,舒肝养胃,用于急、慢性乙肝瘀血阻络,肝郁脾困、肝肾阴虚证及HBsAg携带者的治疗。该药品对急、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病毒持续携带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对乙肝表面抗原地转阴作用明显,对于阻断肝病的慢性化发展,控制肝硬化、肝癌的发病率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且药用安全,无毒副反应。

肝泰宝胶囊及其生产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肝泰宝胶囊及其生产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肝泰宝胶囊及其生产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泰宝胶囊及其生产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泰宝胶囊及其生产工艺.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急、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纯中药制剂及其生产工艺。它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比例(重量比)为:郁金7.80、田三七3.91、姜黄3.91、益母草11.72、当归3.91、黄芪15.63、大黄6.25、黄芩7.80、蜈蚣3.91、大枣3.91、淮山11.72、五味子3.91、菟丝子15.62。该药品能化瘀通络,搜风解毒,舒肝养胃,对急、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病毒持续携带者有良好的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