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大鼠肠道蠕虫病症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27340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90570.6

申请日:

2015.04.21

公开号:

CN104782914A

公开日:

2015.07.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K 1/16申请日:20150421|||公开

IPC分类号:

A23K1/16; A23K1/18; A23K1/14; A61K36/42; A61P33/10; A61K31/375(2006.01)N

主分类号:

A23K1/16

申请人: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发明人:

樵星芳; 陈建康; 杨扬; 张平; 胡娟; 李隆云

地址:

400065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路3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50215

代理人:

王海军; 武小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大鼠肠道蠕虫病症饲料添加剂,所述饲料添加剂的活性成份由金银花叶、南瓜子、蛹虫草发酵基质和维生素C组成;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大鼠肠道蠕虫病症饲料的添加剂,为植物成分组合物;施药后大鼠体内无化学药物残留,可以有效的降低大鼠的给药耐药性,最大限度的保证实验大鼠的质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治疗大鼠肠道蠕虫病症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添加剂的活性成份由金银花叶、南瓜子、蛹虫草发酵基质和维生素C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大鼠肠道蠕虫病症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金银花叶、南瓜子、蛹虫草发酵基质和维生素C的重量比为5-10:20-30:5-10:8-15。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治疗大鼠肠道蠕虫病症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其中还添加了辅料,辅料为麦麸、玉米粉或麦面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4.
  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治疗大鼠肠道蠕虫病症饲料的添加剂再制备具有治疗大鼠肠道蠕虫病症的饲料中的应用。

说明书

一种用于治疗大鼠肠道蠕虫病症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验动物蠕虫病毒治疗方案,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大鼠肠道蠕虫病症饲料添加的复方药物及其应用。
技术背景
实验动物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新兴学科,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支撑条件。它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学、畜牧兽医、药学等许多领域,其质量直接影响科学研究的结果和药品生产的质量。实验动物是一种有生命的实验对象,被誉为“活的试剂”、“活的仪器”,体现了实验动物在质量管理上的重要意义寄生虫对实验动物机体和实验研究均有一定危害和影响,不仅能使动物机体的生理、生化以及免疫学指标发生改变,从而严重干扰试验结果,而且还可能引起人兽共患性疾病,威胁人类的健康。
实验动物多为哺乳动物。有资料表明,哺乳动物有200余种传染病,并有半数以上可以传染给人,即所谓人兽共患疾病。我国常用实验动物人兽共患寄生虫调查已有报道。在饲养动物的环境中及动物体表、粘膜、消化道内容物和排泄物中存在大量的寄生虫,人兽共患寄生虫检出率为47%。实验大鼠分为清洁级、无特定病原体级和无菌级,其中清洁级大鼠应用最为广泛,是基础性实验与动物保种实验的首选。清洁级大鼠中必须排除体外寄生虫、弓形虫和全部蠕虫感染。对于实验动物采用药物杀虫会导致动物体内大量的药物残留;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实验结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大鼠蠕虫病症的饲料添加剂;所述饲料添加剂的活性成份由金银花叶、南瓜子、蛹虫草发酵基质和维生素C组成。
所述的金银花叶、南瓜子、蛹虫草发酵基质和维生素C的重量比为5-10:20-30:5-10:8-15。
治疗大鼠蠕虫病症的饲料添加剂中还添加了辅料,辅料为麦麸、玉米粉或麦面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所述的用于治疗大鼠肠道蠕虫病症饲料的添加剂再制备具有治疗大鼠肠道蠕虫病症的饲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大鼠肠道蠕虫病症饲料的添加剂,为植物成分组合物;施药后大鼠体内无化学药物残留,可以有效的降低大鼠的给药耐药性,最大限度的保证实验大鼠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供试样品的制备
分别根据金银花叶、南瓜子、蛹虫草发酵基质和维生素C根据5:30:5:8的重量比称取原料;将金银花叶、南瓜子、虫草发酵物(固体培养基),60℃烘箱中烘干,200-300目粉碎,再加入维生素C粉剂和载体,载体的添加量为活性成分重量3-5倍(具体量可根据饲料的情况做出调整),均匀搅拌成用于治疗大鼠肠道蠕虫病症饲料添加剂的实验Ⅰ组。
分别根据金银花叶、南瓜子、蛹虫草发酵基质和维生素C根据10:20:10:15的重量比称取原料;根据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实验Ⅱ组。
分别根据金银花叶、南瓜子、蛹虫草发酵基质和维生素C根据7:25:7:12的重量比称取原料;根据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实验Ⅲ组。
实施例2用于治疗大鼠肠道蠕虫病症饲料添加剂的活性考察
1)动物分组及处理。试验时根据感染寄生虫的种属、感染率和性别、体重、营养状况,将试验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实验Ⅰ、Ⅱ、Ⅲ组,三苯双脒阳药物对照组和性对照组,各组处理见表1。每组再均分为A、B两组,A组大鼠用于精计驱虫率试验,B组大鼠用于粗计驱虫率试验,实验Ⅰ、Ⅱ、Ⅲ组混合饲料中给药给药时间为2d。
表1实验大鼠的分组及处理

组别 大鼠数 药物 剂量/mg.kg-11 30 实验Ⅰ组 1000 2 30 实验Ⅱ组 1000 3 30 实验Ⅲ组 1000 4 30 药物对照组 10 5(ck) 10 阳性对照组 -

2)精计驱虫率试验。供试大鼠在给药前逐头直肠取粪,每日1次,连续3d;A组大鼠在给药后第4、7d各取1次用饱和盐水浮集法3检查虫卵,按属分类、鉴定、计数,计算每头大鼠每克粪便虫卵数(EPG)均值,按下式求各组精计驱虫率:

3)粗计驱虫率试验。各B组大鼠挂粪袋,逐头收集给药后24、48、72、96h期问的粪便,记录其全部重量;每次每头大鼠从全量中各取粪便10g,用清水淘洗,收集虫体,按属分类、计数。在粪便虫卵转阴后2~3d,每组随机取4头大鼠宰杀,按动物全身性蠕虫学剖检法收集胃肠道和肝、肺等赃器的虫体,判定虫体死活,按属分类,计算荷虫数(残留虫体数),求出粗计驱虫率。

4)安全性及体重增长率。给药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只的精神、活动、食欲、粪便及临床反应。试验结束时,逐头称重,计算体重增长百分率,比较差异显著性。
精计驱虫率 
给药前粪便检查结果(见表2)表明,大鼠群以感染隐匿管状线虫和四翼无刺线虫等胃肠道线虫为主,各组感染率均为100%。其他各组大鼠也基本感染短膜壳绦虫。
表2虫卵数和精计驱虫率

1)隐匿:隐匿管状线虫;2)四翼:四翼无刺线虫;3)短膜:短膜壳绦虫。
投药后第4d和第7d,统计精计驱虫率,实验Ⅰ、Ⅱ、Ⅲ组和三苯双脒阳药物对照组中隐匿管状线虫、四翼无刺线虫和短膜壳绦虫均为100%,实验Ⅲ组的短膜壳绦虫达到90%。实验Ⅱ组达到75%。
粗计驱虫率 
三苯双脒阳药物对照组投药后6h,各给药组即有隐匿管状线虫、四翼无刺线虫节和短膜壳绦虫片排出,22~24h粪便内排出大量虫体(见表3);投药48h实验Ⅰ、Ⅱ、Ⅲ组有隐匿管状线虫、四翼无刺线虫排出,其Ⅲ组中有短膜壳绦虫排出。实验Ⅰ、Ⅱ组线虫在给药后第3d开始有短膜壳绦虫排出。
阳性药物对照组和实验Ⅰ、Ⅱ、Ⅲ组给药后第6d复检粪便虫卵,全部转阴,第7d剖检通过系统检查,肝、肺均未发现虫体。胃肠道隐匿管状线虫、四翼无刺线虫和短膜壳绦虫片虫荷虫数及粗计驱虫率(见表4),除去实验Ⅱ组各给药组大鼠只体内均无虫体残留,阳性药物对照组和实验Ⅰ、Ⅲ组的粗计驱虫率均达100%,实验Ⅱ组对四翼无刺线虫节的驱虫率也达到了89%。
表3给药后的驱虫效果

表4荷虫数及粗计驱虫率

安全性及体重增长率
给药后未见任何毒副反应,剖检各赃器未见病理变化。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各组动物体重无显著差异。
从精计驱虫率试验结果分析,实验Ⅰ、Ⅱ、Ⅲ组的结果与三苯双脒阳药物接近。对于隐匿管状线虫、四翼无刺线虫和短膜壳绦虫片虫荷虫,尽管由于各组感染程度和感染率不同而有差异,但其实验Ⅰ、Ⅲ组即有很好的驱虫效果,高剂量达100%。另外,通过给药后10d对大鼠的体内化学物质残留的检测,发现实验Ⅰ、Ⅱ、Ⅲ组明显优于阳性药物对照组。

一种用于治疗大鼠肠道蠕虫病症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用于治疗大鼠肠道蠕虫病症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用于治疗大鼠肠道蠕虫病症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治疗大鼠肠道蠕虫病症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治疗大鼠肠道蠕虫病症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大鼠肠道蠕虫病症饲料添加剂,所述饲料添加剂的活性成份由金银花叶、南瓜子、蛹虫草发酵基质和维生素C组成;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大鼠肠道蠕虫病症饲料的添加剂,为植物成分组合物;施药后大鼠体内无化学药物残留,可以有效的降低大鼠的给药耐药性,最大限度的保证实验大鼠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