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消口服液及其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272829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2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14040.8

申请日:

1998.06.02

公开号:

CN1198350A

公开日:

1998.11.1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61K 35/78申请日:19980602授权公告日:2003011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8.6.2|||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8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8

申请人:

陶振海;

发明人:

陶振海

地址:

110044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吉祥五路14-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辽宁利泰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刘忠达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腹水消口服液,其制造方法是:取青木香20g、当归20g、三棱20g、莪术20g,加8倍水,提取4小时,收集挥发油,药液过滤得滤液和药渣。将药渣与白花蛇舌草20g、苦参20g、半枝莲20g、金银花20g、瓜蒌皮15g、牡蛎20g、白芍20g、黄芪40g、水蛭7.5g、甘草10g混合加水,煎煮两次,过滤,得滤液。将两次滤液合并,浓缩,加乙醇静置,回收乙醇,静置,过滤,在所得药液中加入挥发油,和1000ml水,即为成品,本发明对治疗肝硬化腹水有很好疗效。

权利要求书

1: 1、腹水消口服液,由君药、臣药、佐药和使药配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君 药为白花蛇舌草、臣药为苦参、半枝莲、金银花,佐药为三棱、莪术、青木香、瓜 蒌皮、牡蛎、当归、白芍、黄芪、水蛭,使药为甘草;君药、臣药、佐药、使药的 配伍是:白花蛇舌草5-40g、苦参3.5-30g、半枝莲6-50g、金银花6-50g 、三棱5-40g、莪术5-40g、青木香5-40g、瓜蒌皮3.5-30g、牡蛎5 -40g、当归5-40g、白芍5-40g、黄芪10-80g、水蛭2-15g、甘草2.5- 20g;每100mL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不得少于7m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水消口服液,其特征是君药、臣药、佐药、使药 的最佳配伍是:白花蛇舌草20g、苦参15g、半枝莲25g、金银花25g、三棱 20g、莪术20g、青木香20g、瓜蒌皮15g、牡蛎20g、当归20g、白芍 20g、黄芪40g、水蛭7.5g、甘草10g。 3、腹水消口服液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A、按配伍比例,取青木香、当归、三棱、莪术,加6-10倍量水,提取3 -5小时,收集挥发油(1); B、将药液过滤得滤液(2)和药渣(3); C、将药渣(3)与白花蛇舌草、苦参、半枝莲、金银花、瓜蒌皮、牡蛎、白 芍、黄芪、水蛭、甘草十味药混合,加6-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过滤,得滤 液(4),再在药渣中加入3-7倍量水,煎煮1-2小时,过滤,得滤液(5); D、将滤液(2)、滤液(4)和滤液(5)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
2: 10- 1.12,放冷,加入乙醇,使醇含量达60-80%,静置16小时,过滤,回收乙醇,使 药液无醇味,药液放置16-48小时,再过滤,在所得滤液中加入挥发油(1),搅 均,加水800-2000mL,灌装,灭菌,即为成品腹水消口服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腹水消口服液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A、取青木香20g、当归20g、三棱20g、莪术20g,加8倍量水提取4 小时,收集挥发油(1); B、将药液过滤,得滤液(2)和药渣(3); C、将药渣(3)与白花蛇舌草20g、苦参20g、半枝莲20g、金银花20g、 瓜蒌皮15g、牡蛎20g、白芍20g、黄芪40g、水蛭7.5g、甘草10g混合,加8 倍量水,煎煮两小时,过滤,得滤液(4)和药渣(5),在药渣(5)中加入6 倍水,煎煮1小时,过滤,得滤液(6); D、将滤液(2)、滤液(4)和滤液(6)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2, 放冷,加入乙醇,使醇含量达到70%,静至16小时,回收乙醇,使药液无醇味, 静止24小时,过滤,在所得药液中加入挥发油(1),搅匀,加入1000毫升水, 灌装,灭菌,即为成品腹水消口服液。
3: 5- 20g;每100mL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不得少于7m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水消口服液,其特征是君药、臣药、佐药、使药 的最佳配伍是:白花蛇舌草20g、苦参15g、半枝莲25g、金银花25g、三棱 20g、莪术20g、青木香20g、瓜蒌皮15g、牡蛎20g、当归20g、白芍 20g、黄芪40g、水蛭7.5g、甘草10g。 3、腹水消口服液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A、按配伍比例,取青木香、当归、三棱、莪术,加6-10倍量水,提取3 -5小时,收集挥发油(1); B、将药液过滤得滤液(2)和药渣(3); C、将药渣(3)与白花蛇舌草、苦参、半枝莲、金银花、瓜蒌皮、牡蛎、白 芍、黄芪、水蛭、甘草十味药混合,加6-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过滤,得滤 液(4),再在药渣中加入3-7倍量水,煎煮1-2小时,过滤,得滤液(5); D、将滤液(2)、滤液(4)和滤液(5)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0- 1.12,放冷,加入乙醇,使醇含量达60-80%,静置16小时,过滤,回收乙醇,使 药液无醇味,药液放置16-48小时,再过滤,在所得滤液中加入挥发油(1),搅 均,加水800-2000mL,灌装,灭菌,即为成品腹水消口服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腹水消口服液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A、取青木香20g、当归20g、三棱20g、莪术20g,加8倍量水提取4 小时,收集挥发油(1); B、将药液过滤,得滤液(2)和药渣(3); C、将药渣(3)与白花蛇舌草20g、苦参20g、半枝莲20g、金银花20g、 瓜蒌皮15g、牡蛎20g、白芍20g、黄芪40g、水蛭7.5g、甘草10g混合,加8 倍量水,煎煮两小时,过滤,得滤液(4)和药渣(5),在药渣(5)中加入6 倍水,煎煮1小时,过滤,得滤液(6); D、将滤液(2)、滤液(4)和滤液(6)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2, 放冷,加入乙醇,使醇含量达到70%,静至16小时,回收乙醇,使药液无醇味, 静止24小时,过滤,在所得药液中加入挥发油(1),搅匀,加入1000毫升水, 灌装,灭菌,即为成品腹水消口服液。
4: 5-30g、半枝莲6-50g、金银花6-50g 、三棱5-40g、莪术5-40g、青木香5-40g、瓜蒌皮3.5-30g、牡蛎5 -40g、当归5-40g、白芍5-40g、黄芪10-80g、水蛭2-15g、甘草2.5- 20g;每100mL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不得少于7m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水消口服液,其特征是君药、臣药、佐药、使药 的最佳配伍是:白花蛇舌草20g、苦参15g、半枝莲25g、金银花25g、三棱 20g、莪术20g、青木香20g、瓜蒌皮15g、牡蛎20g、当归20g、白芍 20g、黄芪40g、水蛭7.5g、甘草10g。 3、腹水消口服液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A、按配伍比例,取青木香、当归、三棱、莪术,加6-10倍量水,提取3 -5小时,收集挥发油(1); B、将药液过滤得滤液(2)和药渣(3); C、将药渣(3)与白花蛇舌草、苦参、半枝莲、金银花、瓜蒌皮、牡蛎、白 芍、黄芪、水蛭、甘草十味药混合,加6-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过滤,得滤 液(4),再在药渣中加入3-7倍量水,煎煮1-2小时,过滤,得滤液(5); D、将滤液(2)、滤液(4)和滤液(5)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0- 1.12,放冷,加入乙醇,使醇含量达60-80%,静置16小时,过滤,回收乙醇,使 药液无醇味,药液放置16-48小时,再过滤,在所得滤液中加入挥发油(1),搅 均,加水800-2000mL,灌装,灭菌,即为成品腹水消口服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腹水消口服液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A、取青木香20g、当归20g、三棱20g、莪术20g,加8倍量水提取4 小时,收集挥发油(1); B、将药液过滤,得滤液(2)和药渣(3); C、将药渣(3)与白花蛇舌草20g、苦参20g、半枝莲20g、金银花20g、 瓜蒌皮15g、牡蛎20g、白芍20g、黄芪40g、水蛭7.5g、甘草10g混合,加8 倍量水,煎煮两小时,过滤,得滤液(4)和药渣(5),在药渣(5)中加入6 倍水,煎煮1小时,过滤,得滤液(6); D、将滤液(2)、滤液(4)和滤液(6)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2, 放冷,加入乙醇,使醇含量达到70%,静至16小时,回收乙醇,使药液无醇味, 静止24小时,过滤,在所得药液中加入挥发油(1),搅匀,加入1000毫升水, 灌装,灭菌,即为成品腹水消口服液。

说明书


腹水消口服液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治疗兼营养型功能的中药口服液及其生产方法。

    鼓胀(湿热蕴结)是由湿热伤于中焦,脾胃受损,不能升清降浊,而气血凝滞,瘀阻脉络,及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失开。气、水、血互结为患,渐成鼓胀。据美国死亡原因统计,鼓胀(肝硬化腹水)占第七位,由此可见鼓胀已成为临床常见病。由于致病原因不同,治疗亦各异。临床上虽有综合治疗鼓胀的西药及个别中成药,但效果均不甚理想,而治疗湿热所致鼓胀地中成药在市场上未见有售,故临床极需这类针对病症的药物来满足患者需求。本人曾发明了一种腹水消口服液,于95年4月27日申报了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为95110208.7。该药对治疗鼓胀有一定疗效。但为了达到无急、慢性毒性和更佳疗效,在大量临床应用基础上,对配方进行了科学调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个处方配伍得当,剂量适中,攻补兼施,无急和慢性毒性,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行气利尿功效,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腹水消口服液。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即:

    腹水消口服液,由白花蛇舌草5-40g、苦参3.5-30g、半枝莲6-50g、金银花6-50g、三棱5-40g、莪术5-40g、青木香5-40g、瓜蒌皮3.5-30g、牡蛎5-40g、当归5-40g、白芍5-40g、黄芪10-80g、水蛭2-15g、甘草2.5-20g配制成。每100mL药液中绿原酸不得少于7mg。

    其中白花蛇舌草为君药,苦参、半枝莲、金银花为臣药,三棱、莪术、青木香、瓜蒌皮、牡蛎、当归、白芍、黄芪、水蛭为佐药,甘草为使药。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行气利尿,用于治疗湿热蕴结所致鼓胀(肝硬化腹水)。

    病机与治则

    鼓胀,是据腹部膨胀如鼓而命名。临床可分气、血、水、蛊鼓。其因繁多,如饮食不节、嗜酒过度、损伤脾胃;情志抑郁、肝气不舒、失于调达、久之气滞血瘀;血吸虫犯体,失治或误治,侵及肝脏,瘀阻脉络,湿热或寒温郁久化热,停于中焦,气机不畅,气滞血瘀,均伤脏腑。今湿热犯脾,脾阳不振,健运失调,不能升清降浊,阻碍气机,肝失调达,久而郁滞化火、子盗母气、损其肾水,故肝、脾、肾均伤,乃至气、血、水瘀积于腹,以致腹部膨大、青筋暴露,而成鼓胀。《医门法律,胀病论》曰:“胀病亦不外水襄,血瘀、气结。”本病的病机是本虚而标实,虚实挟杂,故在治疗上应攻补并施,补虚不忘实,泄实不忘虚。

    方解

    白花蛇舌草,其味苦,性甘寒,具有清热、利湿、解毒之功。临床治痢疾、黄疽、痈肿等证。《广西中草药》曰:“清热解毒、活血利尿”。针对病因,故为君药。苦参苦寒,可清热燥湿杀虫、主治皮肤瘙痒、湿热黄疸等症。《本经》曰:“主心肤结气,瘕症积聚,黄疸、逐水补中除痈肿。”半枝莲清热解毒,疗咽喉肿痛,跌打损伤。金银花甘寒,清热解毒,治诸疮热毒。《本草通玄》曰:“金银花,主胀满下利,消痈散毒,补虚疗风。世人但知清毒之功、昧知胀利风虚之用,余于诸症,屡屡见效。”上三药皆为清热解毒之品,合之为用,其力更强,并将湿热之邪,从小便排之,伍君药共株病因故为臣药。三棱破血行气消积,主治气血凝滞,胁下胀痛。《本草经疏》“三棱从血药则治血、从气药则治气,治一切凝结停滞有形之坚积也。”莪术行气破血消积。《会约医钻》曰:“治气滞膨胀、气肿、水肿。”《本草图经》曰:“治积聚诸气,为最要之药。”二药相须为用,破瘀散结之力更雄。可疗一切血瘀气结的瘕症积聚。青木香舒肝理气、瓜蒌皮化痰散结,牡蛎敛阴潜阳软坚。上述之药,舒肝理气、破瘀散结,直治鼓胀。当归甘温而润,补血养血,白芍性凉而滋,补血敛阴,二药相合,辛而不过散,酸而不过收,一开一合,动静相宜,养血补血之功最良;黄芪益元气而补三焦,经曰:“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能生血”,当归味厚、补血载气,合为当归补血汤,气壮而血旺,补正以祛邪。同时以防三棱,莪术克伐之气。可谓祛邪而不伤正气。水蛭破血,逐瘀、通经。《本草汇言》水蛭逐恶血、瘀血之药。以治久病之瘀。上述之药以助君臣,治其标本共为佐药。甘草甘温,调合诸药,故为使药。上述诸药,清热解毒治其因、攻补兼施治其本,可谓扶正不留邪,攻邪而不伤正,是治疗湿热所致鼓胀的有效方剂。

    动物急性毒性、长期毒性试验

    对小白鼠1次灌胃给药的最大耐受量为66.6g/kg(折合生药量),为临床拟用量的600倍。

    腹水消口服液以5.00g/kg/d、9.99g/kg及19.98kg/d(折合生药量,分别相当于临床拟用剂量的15、30和60倍按3次/日计算或22.5、45和90倍--按2次/日计算)剂量连续灌胃给药8周,对大白鼠的生长发育、血液细胞学、血红蛋白含量和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病理解剖学检查结果,各主要脏器亦未见中毒性病理改变。

    性状:

    腹水消口服液为棕红色液体,味甘、微苦。

    本品含绿原酸(C16H18O9)每100mL不得少于7mg、PH值5.0、相对密度1.120。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20mL,一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规格:

    每支装10mL

    贮藏:

    密封,置阴凉处。

    腹水消口服液的制造工艺:

    1、按配比,取青木香、当归、三棱、莪术,加6-10倍量水,提取3-5小时,收集挥发油(1),并将药液过滤,得滤液(2)装于容器内备用,将所得药渣(3)与其余十味药混合,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6-10倍量,煎煮1-3小时,过滤,得滤液(4)装入容器备用,将所得药渣再加入3-7倍量水,煎煮1-2小时,过滤,得滤液(5)。

    2、将滤液(2)、滤液(4)和滤液(5)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2(70-80℃测),放冷,加入乙醇,使醇含量达60-80%,静置16小时,过滤,回收乙醇,药液放置16-48小时,再过滤,所得药液加入挥发油(1),搅均,加水至800-2000mL。

    为了口感好可加入甜蜜素适量,为了提高保质期可加入防腐剂苯甲酸钠适量。

    实施例:

    腹水消口服液,由白花蛇舌草20g、苦参15g、半枝莲25g、金银花25g、三棱20g、莪术20g、青木香20g、瓜蒌皮15g、牡蛎20g、当归20g、白芍20g、黄芪40g、水蛭7.5g、甘草10g配制成。

    以实施例的中草药配伍为准,说明腹水消口服液的具体制造方法:

    1、取青木香、当归、三棱、莪术,加8倍量水,提取4小时,收集挥发油(1),过滤得滤液(2)和药渣(3);

    2、将药渣(3)与其余十味药合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4),和药渣(5),将药渣(5)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得滤液(6),将滤液(4)、滤液(6)和滤液(2)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2(70-80℃测),放冷;加入乙醇,使醇含量达70%,静置16小时,过滤,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将所得药液放置24小时,过滤,得滤液(7),再将挥发油(1)加入到滤液(7)中,搅均,加水至1000mL,再过滤,灌封,灭菌,即为腹水消口服液成品。为了口感好和延长保质期,可加入适量的甜蜜素和苯甲酸钠(防腐剂)。

腹水消口服液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腹水消口服液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腹水消口服液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腹水消口服液及其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腹水消口服液及其制造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腹水消口服液,其制造方法是:取青木香20g、当归20g、三棱20g、莪术20g,加8倍水,提取4小时,收集挥发油,药液过滤得滤液和药渣。将药渣与白花蛇舌草20g、苦参20g、半枝莲20g、金银花20g、瓜蒌皮15g、牡蛎20g、白芍20g、黄芪40g、水蛭7.5g、甘草10g混合加水,煎煮两次,过滤,得滤液。将两次滤液合并,浓缩,加乙醇静置,回收乙醇,静置,过滤,在所得药液中加入挥发油,和1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