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在吸氧装置等设备上控制流体供应的流量控制阀门装置。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由非医务工作者手工操作的复苏吸氧装置。该装置具有能确保气体压力不会超过安全极限的保护设施。
现有技术中已有许多种不同的阀门,它们最大的缺点是构件太复杂或者由于它们本身的结构特性使得阀门的应用受到限制。
因此,需要有一种比较简单、可靠和经济的装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装置,这种包括磁阀的装置要能在各种不同的方式下应用,并且系统中的压力是可变的。
从一个方面来看,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流量控制阀装置,它包括:一个空腔;一个可往复移动装在空腔中地阀门件;一个被阀门件作用使之打开的流量控制阀,把高压源与阀门入口连接起来的设施;把压力可变的气体连接到空腔中的设施;有选择地把一低压气体连接到空腔中的设施;设在阀门件上的第一磁性件;设在第一磁性件的另一边并隔开一定距离的第二磁性件;第一和第二磁性件中的一个可被磁化,用来约束阀门件的运动,当可变气压达到预定的最大值时,阀门件可以克服约束力(磁场的吸力)而移动,使流量控制阀能关闭并使低压气体能连接到空腔内;当可变压力达到预定下限值时,阀门件就随磁场的吸力而移动,使流量控制制阀开启。
从另一方面来看,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复苏和吸氧装置,它包括:一个控制引入空腔气流的流量控制阀;一个由空腔内气压作用而可移动的具有一个磁性件的阀门件,该阀门件被作用在气体流量控制阀上使它移动到开启位置;一个位于空腔中的磁性件;两个磁性件之一可被磁化,其磁场作用在另一个磁性件上,用来约束可移动的阀门件的运动;可替换使用的第一和第二种进气阀,用来使第一种气体能在压力下到达气体流量控制阀,操作第一种进气阀时只有当用手按在执行位置上时才允许气体流入,而操作第二种进气阀时可使气体连续流到气体流量控制阀;使第二种气体能够进入混合仓的气体通道设施;以及与第一种进气阀结合使用的闭合设施,它在第一种进气阀操作时能将气体通道设施关断,由于第一种进气阀的操作,第一种气体能流入到一个连通面罩的连接部中;由于第二种进气阀的操作,第一种气体在流入面罩的连接部之前在混合仓内与第二种气体相混合。
从另一方面来看,本发明还从广义上提供一种既可复苏吸氧又可一般吸氧的装置,它包括:第一种气体的流量控制阀;一个在空腔内第一种气体的压力作用下克服可调磁场的约束力而可移动的阀门件,以及允许第一种气体流到第一种气体流量控制阀的两种可替换使用的进气阀,操作第一种进气阀时只有当用手按在执行位置上时才允许气体流入,这时第二种气体流入本器件混合仓的通道被切断,而当操作第二种进气阀时,可使第一种气体连续流到第一种气体的流量控制阀。
在本发明的较好的实施例中,两个磁性件之间的距离是可以变化的。在本装置的壳体内装有一个环形的托座件,可移动的阀门件就是在该托座件内定位并坐落在托座件的阀座上的,托座件可以在壳体上移动,借以改变磁性件之间的距离。
另一较好的做法是设有一个可将气体送入到第一和第二种进气阀的入口,在入口处设有一个可以控制流经那里的气流的控制阀,控制阀设有为使预定最小气体流量通过而始终开启的第一流动通道和为使气体流量不大于预定最大值所增气体流通而可以开启的第二流动通道。
本发明的一大特点是阀门便于开启放行,而可比的弹簧型阀门需要保持压力才能开启放行。另外,与现有技术系统相比,本发明的各个阀门之间的位置是相互独立的。
本发明的控制阀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包括用于离合器传动装置或热执行系统,将是可以理解的。
附图用来说明本发明的较好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本发明装置一个竖向剖面图;
图1A是在图1中从箭头A所指方向看去的一部分侧视图;
图2是在图1中沿Ⅱ-Ⅱ线的剖面图;
图3是在图1中沿Ⅲ-Ⅲ线的剖面图;
图4是图1所示氧气流量控制阀、磁性部件和镶嵌件的分解的剖面图;
图5是本装置上部的剖面图,说明在那里构造上的改进情况;
图5A是图5中流量控制阀放大后的剖面图;
图6表示如何将流量控制阀应用于氧气主干管与本装置的连接部。
图1到图3所示的装置可装在面罩(未示出)上,由连接部10与面罩内部连接,气体可从连接部11送入。第一个进氧阀12(球阀)是由按钮13驱动的;第二个进氧阀14(最好用针阀)可连续提供氧气。
在主壳体20中装着一个氧气流量控制阀21,该阀具有杆部22和头部23。杆部具有沿纵向延伸的平面可允许气体流过杆部22。有一聚四氟乙烯件24夹持着一个磁环25,阀杆22就在磁环的镶嵌件26中移动。头部23是阀门21坐落在阀座上的部分。部件24的周围是一空腔27。中心线与阀门21连成一线的还有一个阀门30,其上用螺栓28栓着一个磁性金属件29。阀门30在一可调整的阀座31内移动,该阀座31可用在壳体20内旋转的办法沿轴向移动用来预先设定磁性件29与25之间的距离。有一轻型弹簧32使阀门部件30下降与部件31的底座33保持接触。另一种办法是在镶嵌件26的孔内制出沿孔向伸展的槽,而将杆部22制成圆柱形状。
按钮13在一坐落阀门12的阀座件40中滑动,由于弹簧41的关系,阀门12总是趋向于抵压在阀座40上。按钮13的向外移动受到挡销71的限制。
图4表示一O型环39,此环使镶嵌件26和磁环25密封地装在壳体20上。
用于恢复正常呼吸即复苏时,可将按钮13推入,杆43就将阀门12顶起使它离开阀座40。氧气经连接部11,阀门12,进入空腔44,由通道45,凹槽46和通道47进入空腔48。随着阀门21的开启,氧气流过杆部22到空腔27,经过通道50、空腔51、过滤器52进入连接部10。
在空腔27中的氧气作用于阀门30,当空腔27中的压力达到允许的最大压力时,阀门30上移使阀门21能关闭。阀门21在从通道47过来的氧气流的作用下关闭。这样就结束了吸氧阶段。然后病人将废气呼出,经空腔51,通道50,空腔27、阀门30、凹进部分74和19、从排气孔53出来,气体由导流盖54转向。当呼气结束时,弹簧32使阀门部件30恢复原位,阀门21开启,接着开始下一循环。使阀门件30开始移动的压力取决于磁环25和磁性金属件29之间的距离,而该距离可由调整阀座件31来得到。
用于一般吸氧时,阀门14可以提供可控的连续流动的氧气。氧气从连接体11通过槽60、61,通道62,阀座40,进入凹槽46,再经过通道47,到达空腔48。再继续流经阀门21,进入空腔27,经过通道50,到达空腔51。在复苏方式中,当按钮13被推入时,环形座65阻塞了通向通道66和67的通路。在吸氧方式中,按钮13是在外边位置,因此空气可以流入空腔51与氧混合,然后流至连接部10,并流到空腔27。通道66在图1A中可看得更清楚,在图3中也能见到。
阀门件30按同样方法控制在空腔27中的最大氧气压力使它达到允许的最大值。在吸氧达到最大压力时,阀门30移动,将阀门21关闭。在呼出结束时,阀门件30将阀门21开启,使下一循环重新开始。呼出的废气经过空腔51,从通道67逸出。
图5示出一种可使部件31通过外套筒70的旋转进行调整的机构。该外套筒通过螺纹71与壳体20连接,并通过螺钉72固定在阀座部件31上。阀座件31将与帽73和导流盖54一起随外套筒70移动,部件31的移动可使磁环25与磁性金属件29之间的距离改变。
在图中还示出阀门21在构造上的一种改进。杆部22最好有一圆形截面,在镶嵌件26的孔34中往复移动,它与孔34之间的配合比较紧密,但可在孔中自由滑动,就在头部23的上面,在杆部22上有一段缩小的横截面35,头部23坐落在一个位在孔34扩大部分的O型环39上。镶嵌件26的下端有一凹进部分48。这里与图1中所示在壳体20中只设单个通道47不同的是,设有两个彼此分开并通到凹进部分48的孔37。在O形环39之后还设有从孔34向上延伸到空腔27的孔38。当阀门21被打开时,氧气会从孔37出来,经过头部23、O形环39、孔38,进入空腔27。杆部22被孔34导向。采用两个孔37是为了在阀门21关闭时避免任何通过单一孔或类似通道所可能产生的“射流”作用。这种构造在图5A中可以看到更为清楚。
氧气供应可以通过图6所示的控制阀,氧气供应源在入口76被连接。阀门控制件77的下端设有孔78,在其坐落在阀座上位置的上面还设有横向孔79。孔80将入口76连到一个在阀门件77下面的空腔81内。当阀门件77关闭时,它坐落在空腔81的上部周边上,但仍有一股极小气流通过孔78、79进入空腔82并从那里通过孔83到达阀门12(请看图1、2和6)。孔78和79控制着这个极小气流。当控制件77和阀门12开启时,在部件77的坐落部和空腔81的上部周边之间可以得到增大的气流、气流所可得到的最大值可通过孔83的直径来加以设定。
在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内,上述这些实施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