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伞支架盒.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269425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44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2105535.8

申请日:

1992.07.25

公开号:

CN1070093A

公开日:

1993.03.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47B61/04

主分类号:

A47B61/04

申请人:

孙毅;

发明人:

孙毅

地址:

231300安徽省舒城县城关镇大洪巷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雨伞支架盒,可以由底盒、框盖、撑杆、活板、片环、磁块、普通合叶、异形合叶中的部分部件组成若干种样式,主要部件可以注塑或压塑成型,其余为铁质小件。本雨伞支架盒可供各种雨伞放置,且伞上雨水均能够汇集盒内,适宜在家庭、办公室等场所推广,以改变目前因无专用支架而随意放置雨伞的状况。本雨伞支架盒使用方便,结构紧凑,不使用时可以折叠,进一步减少了空间占用。

权利要求书

1: 本雨伞支架盒,可以由底盒、框盖、撑杆、活板、片环、磁块、普通合叶、异形合叶中的部分部件组合成若干种样式,其特征是: a、底盒前、后两侧面均为下盒钩,后侧面内侧上有平行于底盒底面的拦板,底盒底面上有左右向排列的间隔相等的中空圆柱状的若干尖顶座 b、框盖前、后侧面均为上盖钩 c、撑杆主体部分为矩形长片,其一端有垂直于矩形长片的顶片和下轴 d、活板上有一孔口,其前、后两侧的板面上各有一列间隔相等的凸柱,活板上还有顶槽及自顶槽出发的条巷,条巷远离顶槽的一端有一圆孔 e、片状圆环所在的层面内,前臂和尾臂关于圆环对称 f、异形合叶的两轴相互垂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伞支架盒,其特征是:必要时,框盖左、右端面内侧可以各有1-2个基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伞支架盒,其特征是:必要时,活板上可以固定有1-2个磁块,在墙壁相应的位置上亦固定1-2个磁块。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伞支架盒,其特征是:上盖钩和下盒钩高度相等。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伞支架盒,其特征是:由顶片和下轴分居条巷上、下两侧,使撑杆该端与活板动连结。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伞支架盒,其特征是:孔口左右向轴线在底盒底面的射影线上分布尖顶座,片环前臂小孔扣住孔口前侧的凸柱时,尖顶座轴线所在直线穿过片环圆孔中心。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具领域,即雨伞支架盒。

    在雨天,人们撑着雨伞进入办公室或家庭,若把收起的雨伞靠墙放置,伞上雨水将流落地面;若把雨伞放入盆内或池内,则不够雅观;但把雨伞放在门外,又不免担心遗失。当前缺乏理想的室内架伞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伞支架盒,旨在消除生活中的上述不便。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方案Ⅰ:雨伞支架盒主要由底盒、框盖、撑杆、活板、片环、辅之以磁块、普通合叶,或辅之以异形合叶组成,可以解决折叠伞、非折叠伞或它们混合在一起的若干雨伞放置问题。

    框盖与底盒由上盖钩(1)和下盒钩(2)动连结,底盒可以从左端或右端单向抽出。设框盖与墙壁由普通合叶动连结,则框盖可以平端于墙壁也可以向上翻转90°贴于墙壁。撑杆与活板、与框盖均动连结。连续方法是:撑杆位于条巷(3)圆孔的正下方并与活板垂直且顶片(4)最长边与条巷(3)方向(左右向)一致时,令撑杆上穿,当顶片(4)穿过条巷(3)、下轴(5)仍在活板下方,即活板位于顶片(4)和下轴(5)之间时,令撑杆水平转动90°,由于顶片(4)、下轴(5)长度大于条巷(3)宽度,所以撑杆不会自条巷(3)再上穿或脱落,即它已与活板动连结。再用金属细轴穿过撑脚(6)轴孔和基脚(8)轴孔,使撑杆与框盖动连结,于是,撑杆只可在平行于墙壁的平面内作不大于90°的旋转。

    框盖平端于墙壁、撑杆上端位于条巷(3)有圆孔的一端时,活板停留在框盖上口平面内。当人手指作用于顶片(4)使撑颈(9)沿条巷(3)向无圆孔的另一端移动时,活板被下轴(5)自然托起逐渐上升,当顶片(4)进入顶槽(10),撑杆垂直向上。由于基崖(11)(相应于撑杆Ⅰ)或撑栓(12)(相应于撑杆Ⅱ)的阻挡,左侧的撑杆不会继续向左转动,右侧的撑杆不会继续向右转动。实际上,顶槽(10)受活板重力作用已扣住顶片(4),左、右两侧的撑杆也不可能相向倒下,所以活板与底盒底面稳定地保持距离。

    活板上开有一矩形或连通的圆形孔口(13),孔口(13)左右向轴线在底盒底面的射影上均匀地分布着若干尖顶座(14)。如在连通圆孔口(13)的情形下,每个圆心被圆柱形尖顶座(14)轴线所在的直线通过。折叠伞使用本雨伞支架盒时,将其折叠后自孔口(13)垂直插下,伞顶入尖顶座(14)的上帽(15)。由于矩形孔口(13)前后两边或圆孔口(13)外周对伞有恰当的夹持作用、上帽(15)对伞顶的限位作用及活板至底盒底面有一定距离,折叠伞将稳固地倒插于雨伞支架盒。

    片环的尾臂(16)与活板用铆钉连结,但片环绕铆钉为轴可作平贴于活板的旋转,当前臂(17)上的小眼扣住孔口(13)前侧的凸柱(18),片环即被固定,此时片环圆孔地中心被尖顶座(14)轴线所在的直线通过。非折叠伞使用本雨伞支架盒时,将其收束后,伞尖(一般为塑料尖或金属尖)自片环圆孔垂直插下,入尖顶座(14)的上帽(15)(相应于塑尖雨伞)或下帽(19)(相应于金属尖雨伞),由于较小的片环圆孔对伞(辐条段)外周有紧束作用和上帽(15)或下帽(19)对伞尖的限位作用及片环到底盒底面有一定距离,所以非折叠伞也将稳固地插在雨伞支架盒中。

    伞的重力主要由底盒承担。伞上雨水自伞布沥下并沿伞尖(伞顶)流入底盒。

    不使用本雨伞支架盒时,为了减少其空间占用,可以将其叠(套)合之。当雨伞支架盒上无伞时,把底盒从框盖一端抽出,倒去积水再插回框盖。稍拾起活板,顶槽(10)不再扣住顶片(4),左、右两侧撑杆自动相向倒下,活板随之落入框盖上口平面。托起底盒,使雨伞支架盒上翻贴于墙壁。设此时框盖由普通合叶连结且活板上装有磁块(20),在墙壁相应的位置上也已安装了磁块,则磁块之间产生引力,该引力使雨伞支架盒自我保持着贴靠墙壁的状态。底盒内即使有未倒尽的少量的水,将汇入拦板(21)和底盒底面之间的空凼,不会流出盒外濡湿墙壁。又因上盖钩(1)和下盒钩(2)高度较大,在上述过程中受手的推力作用,底盒和框盖在垂直墙壁的方向上有一定量的叠(套)合,即贴靠墙壁的雨伞支架盒外观上是一较薄的长方体。

    在以上若不使用普通合叶和磁块,以异形合叶替之,仍可达到与以上相同的效果。其中,主叶(22)固定在墙壁上,副叶(23)固定在框盖外侧上沿,即主叶(22)和副叶(23)完成普通合叶的功能。连接副叶(23)和三角叶(24)的小轴与连接副叶(23)和主叶(22)的大轴垂直。当三角叶(24)、副叶(23)在同一平面并同时和主叶(22)相贴,雨伞支架盒平端于墙壁。当雨伞支架盒上翻90°贴靠墙壁时,水平面内的副叶(23)和墙壁所在平面内的主叶(22)垂直,三角叶(24)受自身重力作用绕小轴自动转至与副叶(23)、主叶(22)均垂直的位置且其一边抵在主叶(22)上,欲引雨伞支架盒外翻的重力由此传至墙壁。此时的雨伞支架盒显然将自我保持贴靠墙壁的状态。

    底盒、框盖、活板、片环可以注塑或压塑成型,其余均为铁质体。

    实施例:以异形合叶为辅助件。框盖长300mm,宽140mm,撑杆长90mm,雨伞支架盒工作状态下总高度140mm,折叠后在垂直墙壁方向的厚度40mm。底盒最多可盛水0.65kg,可插4把雨伞,自重约0.5kg。非铁质件注塑成型。

    方案Ⅱ:本方案是方案Ⅰ的简化。雨伞支架盒主要由底盒、框盖、辅之以磁块、普通合叶或辅之以异形合叶组成。专用于解决折叠伞的放置问题。

    相对于方案Ⅰ,本雨伞支架盒结构上有如下变化:无片环、无撑杆、活板无条巷(3)无顶槽(10)无凸柱(18)、框盖无基座(7),底盒尖顶座(14)无下帽(19),且活板在框盖上口平面内与框盖连为一体,即活板成为框盖的一部分。其余同于方案Ⅰ。

    实施例:以磁块、普通合叶为辅助件。框盖长240mm,宽140mm,雨伞支架盒工作状态下高度85mm,折叠后在垂直墙壁方向的厚度50mm。底盒最多可盛水0.5kg,可插3把雨伞,自重约0.4kg。非铁质件注塑成型。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雨伞支架盒结构巧妙,部件少,可折叠,可以使雨伞方便地插入,伞上雨水能够汇集盒内。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雨伞支架盒进一步说明,其中图1-图24均与方案Ⅰ有关。

    附图1  框盖直观图

    附图2  图1的左视图

    附图3  图1的右视图

    附图4  图1的俯视图

    附图5  图4的A-A向剖视图

    附图6  图4的B-B向剖视图

    附图7  底盒直观图

    附图8  图7的俯视图

    附图9  图8的C-C向剖视图

    附图10  图8的D-D向剖视图

    附图11  活板直观图

    附图12  图11的俯视图

    附图13  连通圆形孔口的俯视图

    附图14  图12的E-E向剖视图

    附图15  图12的F-F向剖视图

    附图16  撑杆Ⅰ直观图

    附图17  图16的左(右)视图

    附图18  撑杆Ⅱ直观图

    附图19  图18的左视图

    附图20  三角叶工作状态时异形合叶示意图

    附图21  三角叶非工作状态时异形合叶示意图

    附图22  片环直观图

    附图23  叠(套)合状态的雨伞支架盒右视图

    附图24  方案Ⅰ实施例的直观图

    附图25  方案Ⅱ实施例的直观图

    1-上盖钩  2-下盒钩  3-条巷

    4-顶片  5-下轴  6-撑脚

    7-基座  8-基脚  9-撑颈

    10-顶槽  11-基崖  12-撑栓

    13-孔口  14-尖顶座  15-上帽

    16-尾臂  17-前臂  18-凸柱

    19-下帽  20-磁块  21-拦板

    22-主叶  23-副叶  24-三角叶

    图1中,4个基座(7)可与撑杆Ⅰ配合,也可与撑杆Ⅱ配合。若为前者,则免去撑栓(12);若为后者,则撑脚(6)应位于有撑栓(12)的一面与基脚(8)连结。又当撑杆Ⅰ的顶片(4)相当长(如与活板的宽接近)时,左侧的2个基脚(8)和右侧的2个基脚(8)可以各自变为1个,即位于现在本侧2个基脚(8)的中间,活板上条巷(3)的位置作相应变动。

    图1和图7对照可见,框盖平端于墙壁时,底盒自框盖左侧单向抽出或推入。会同图2和图9对照可见,上盖钩(1)和下盒钩(2)高度较大且高度相等,它们之间能够实现框盖外围在内,底盒外围在外的大幅度叠(套)合。

    根据同样道理:取以上的对称形式,底盒可以设计成自框盖右侧单向抽出。

    根据同样道理:设计上可以实现框盖四周在外、底盒四周在内的叠(套)合。实际上只有在这种情形下使用异形合叶,框盖和底盒叠(套)合后才可达到最薄。图23是其贴靠墙壁时的右侧示意图。

    图11和图12中可见,活板板面上有2个磁块(20)。其实也可用一长条片型磁块替之,其位置是:活板板面或背面左右向安装,如在孔口(13)前侧的2个条巷(3)之间。这在方案Ⅱ中作同样理解,即在框盖盖面上尽量靠近前侧面安装,以期取得框盖上磁块和墙壁上磁块之间引力的最大力矩,使雨伞支架盒最稳固地贴靠于墙壁。

    活板孔口(13)为矩形(见图11、图12)或为连通圆形(见图13),矩形前后两边之间的距离等于连通圆的直径。

    雨伞支架盒自贴靠墙壁状态下翻成平端状态,底盒受重力作用下落,则底盒底面和活板之间已获得一定距离,此时只要没有片环阻挡,折叠雨伞实际上已可自孔口(13)插下,从而使用本雨伞支架盒。这在图24中是指,活板自撑杆顶部卸下,落在框盖上口平面内时的情形。

    图24中,片环尾臂(16)由铆钉动连结在活板上,如各片环所示。另外,孔口(13)前、后两侧还各有一列很小的凸柱(18),非折叠伞拟插入雨伞支架盒时,用片环前臂(17)小孔扣住孔口(13)前侧的凸柱(18),如右边第一个片环所示;折叠伞拟插入雨伞支架盒或无伞插入雨伞支架盒时,用片环前臂(17)小孔扣住孔口(13)后侧的凸柱(18),如左边第一个片环所示。对于片环的上述两个位置,片环可以绕铆钉平贴活板旋转,从一种位置变换到另一种位置。

    图25中,长条片形磁块左右向安装在框盖盖面的下侧面。

雨伞支架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雨伞支架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雨伞支架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雨伞支架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伞支架盒.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雨伞支架盒,可以由底盒、框盖、撑杆、活板、片环、磁块、普通合叶、异形合叶中的部分部件组成若干种样式,主要部件可以注塑或压塑成型,其余为铁质小件。本雨伞支架盒可供各种雨伞放置,且伞上雨水均能够汇集盒内,适宜在家庭、办公室等场所推广,以改变目前因无专用支架而随意放置雨伞的状况。本雨伞支架盒使用方便,结构紧凑,不使用时可以折叠,进一步减少了空间占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