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医用人工皮肤的生产工艺。 对人工皮肤的研究,国外于60年代曾出现最活跃时期,先后研制成聚乙醇海棉与薄膜,硅橡胶海棉、聚氨脂海棉等。由生物材料或化学合成材料或二者复合制成的膜状物或海棉状的薄片就是所谓的人工皮肤。
国内70年代以来研制了聚氨脂和猪胶原复层,以及由高分子物质合成的人工皮肤等等。
这些膜状人工皮肤载体,通常还要配合以疗法。
目前出现的人工皮肤,一般能在透气、透湿性、对创面无毒、无刺激性、无过敏、不致癌等方面满足要求。但在抗菌方面尚有不足。此外还有生产方法复杂、成本高、使用不便等缺点。
本发明考虑到目前人工皮肤的上述各种缺点,采用甲壳胺、猪皮、龟板、冰片、枯矾以及中草药为原料。其中甲壳胺和由猪皮得到的角胶朊在成膜作载体方面起作用。龟板有镇静和调节水盐代谢的作用(即养阴作用)。上面所说的中草药包括11种,它们的名称,所用的克数(总克数为305克)比例以及所起的作用如表所示。
表生地榆 30 凉血止血黄柏 30 清热解毒,凉血黄连 20 同上黄芩 30 同上大黄 30 同上紫草 15 凉血消种石榴皮 30 收敛全当归 30 补血化淤大生地 50 补血、凉血乳香 20 行气、活血、止痛没药 20 同上
本发明的工艺过程如下。
1、将一定量的甲壳胺溶于一定量的稀醋酸溶液中,制成甲壳胺胶液;
2、按表中所列的名称和数量取中草药,加水煎煑得药汁,向滤液加入止痛、止痒剂,溶后用筛过滤,得中草药煎剂;
3、将猪皮去毛脱脂,加热弃去上浮油,将此脱脂猪皮在一定量的水中煑沸,用筛过滤得角胶朊;
4、将一定量龟板碎成细片,用水洗净,加水煎煑,过滤,得龟板胶。
按上述1、2、3、4的顺序将所得的甲壳胺胶液、中草药煎剂、角胶朊和龟板胶混在一起,搅匀,成为糊状物,将此糊状物用米膜纸拉膜机制膜,即得产品。
用本品治疗烧烫伤面,不需配合其它疗法,此人工皮肤具有止痛、止痒、消肿化淤、生机活血的功能,其中的中草药以甲壳胺为载体达到了药力缓释作用,致使药效较长,无需常换,待新皮长出后,此人工皮肤随新生皮肤的角质层而脱落。此外,按本发明生产人工皮肤,材料来源容易,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可长期保存,遇伤即贴,很适合战场上急需。
用本品作过132病例,效果良好。例如有一例,背部Ⅱ度烧伤面积为16%,其中Ⅲ度占7%,没用配合药物,仅用此品15天全愈。
实施例
1、秤取60克甲壳胺(山东省威海市水产品加工厂出品)溶于500ml1%的醋酸溶液中,制成甲壳胺液;
2、按表中所列的名称和数量取中草药,共305克,按中草药与水的重量比为1∶10加水煎煑,得药汁,加入6克冰片和30克枯矾,溶后用40目筛过滤,得中草药煎剂500ml;
3、取鲜猪皮40克,去毛,脱脂,加热弃去上浮油,将所得脱脂猪皮放在1200ml水中煑沸1.5小时,用40目筛过滤,得500ml角胶朊;
4、取龟板50克,破碎成小片(1cm左右),用水洗净,放在1500ml水中煎煑2小时,用40目筛过滤,得滤液即龟板胶500ml。
按上述1、2、3、4地顺序,将所得的全部甲壳胺胶液、中草药煎剂、角胶朊和龟板胶混在一起,搅匀,成为糊状物,将此糊状物用米膜纸拉膜机(南京产)制膜,根据需要可在1-5mm范围内调整膜的厚度,稍涂甘油后,用铝箔封藏起来,即为产品。
在本实施例中,所制人工皮肤的面积为10×20cm左右,厚度为3mm,共制得130张,所需成本共为3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