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用的杀虫剂.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68138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96.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0108532.4

申请日:

1990.10.25

公开号:

CN1050123A

公开日:

1991.03.2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01N57/04; A01N25/02

主分类号:

A01N57/04; A01N25/02

申请人:

山西省万荣县荣河化工一厂;

发明人:

潘邦杰; 孙万锁

地址:

044205山西省万荣县荣河镇北环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农牧渔业部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常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杀虫农药组合物。目前,我国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多用甲拌磷。这种农药对蛴螬的防效较差,且毒性高,使用不安全。为克服这些不利因素进行了本发明。本发明是由甲拌磷、辛硫磷和填充物质所组成的复合杀虫剂,用于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表现增效,效果显著地优于单剂甲拌磷和辛硫磷,并能同时兼治蚜虫和蓟马。对人、畜毒性比甲拌磷低,使用较安全;施用时无粉尘飞扬,污染轻,有利保护田间生态平衡;且制作简单,生产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杀虫农药组合物,其特征为这种组合物由活性组分0,0-二乙基-S-(乙硫基甲基)二硫代磷酸酯(中文通用名称甲拌磷)和0,0-二乙基-0-a-氰基苯叉胺基硫逐磷酸酯(中文通用名称辛硫磷)及填充物质所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活性组分0,0-二乙基-S-(乙硫基甲基)二硫代磷酸酯和0,0-二乙基-0-a-氰基苯叉胺基硫逐磷酸酯的用量总和为5-10%,最好为10%,其余为填充物质和甲拌磷及辛硫磷中活性组分以外的物质。
3: 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0,0-二乙基-S-(乙硫基甲基)二硫代磷酸酯的用量与0,0-二乙基-0-a-氰基苯叉胺基硫逐磷酸酯的用量之比的范围为1∶9-9∶1,适宜的比例范围为1∶9-4∶6。
4: 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甲拌磷为原油或乳油,辛硫磷亦为原油或乳油。
5: 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填充物质为锯末和陶粒或市售的其它吸附力强的中性填充物质。
6: 根据权利要求1、2、5所述的组合物,在填充物质中锯末的重量与陶粒的重量比为1∶2,锯末的细度为16筛目,陶粒的细度为40筛目。
7: 这种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0,0-二乙基-S-(乙硫基甲基)二硫代磷酸酯(甲拌磷)原油或乳油及0,0-二乙基-0-a-氰基苯叉胺基硫逐磷酸酯(辛硫磷)原油或乳油相混合,搅拌,混匀,然后再与事先粉碎并混合好的干燥填充物质相混,经浸渍,拌匀即可。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制成的组合物为粉粒剂。
9: 根据权利要求7和8所制备的粉粒剂,其特征在于其中0,0-二乙基-S-(乙硫基甲基)二硫代磷酸酯的重量和0,0-二乙基-0-a-氰基本叉胺基硫逐磷酸酯的重量总和为5-10%,最好为10%,余量为 填充物质和甲拌磷及辛硫磷中活性组分以外的物质。
10: 根据权利要求7、8、9所制备的粉粒剂,其中0,0-二乙基-S-(乙硫基甲基)二硫代磷酸酯的重量与0,0-二乙基S-0-a-氰基苯叉胺基硫逐磷酸酯的重量之比的范围为1∶9-9∶1,适宜的比例范围为1∶9-4∶6。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杀虫农药组合物,特别是含两种活性组分的杀虫农药组合物。

    在农业中,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我国常用杀虫农药甲拌磷(中文通用名称)(化学名称为0,0-二乙基-S-(乙硫基甲基)二硫代磷酸酯。据新编农药手册(农业出版社;1989年,31-32页)甲拌磷属于广谱性内吸杀虫杀螨剂,具有胃毒、触杀、熏蒸和内吸传导四种作用,防治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害虫有效。但在能有效防治的地下害虫中,手册上末列出蛴螬,只列出了蝼蛄和金针虫。说明甲拌磷对蛴螬的防治效果较差。在农药使用的实践中,甲拌磷对蛴螬的防效与上述手册中记载的相符。而且,甲拌磷对人、畜的毒性高(见上述新编农药手册)使用不安全。为克服这些缺点,并同时找出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有高效的杀虫剂进行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效果高,对人、畜毒性低,且制作简单,成本低的农药。

    本发明是通过将杀虫农药甲拌磷[活性组分为0,0-二乙基-S-(乙硫基甲基)二硫代磷酸酯]和辛硫磷(中文通用名称)(活性组分为0,0-二乙基-0-a-氰基苯叉胺基硫逐磷酸酯)混合,并添加一定量的填充物质(填充剂),经过加工制作来实现的。

    本发明由活性组分0,0-二乙基-S-(乙硫基甲基)二硫代磷酸酯(甲拌磷)和活性组分0,0-二乙基-0-a-氰基苯叉胺基硫逐磷酸酯(辛硫磷)及填充物质所组成。

    发明中活性组分0,0-二乙基-S-(乙硫基甲基)二硫代磷酸酯和0,0-二乙基-0-a-氰基苯叉胺基硫逐磷酸酯的用量(按重量计)总和为5-10%,最好为10%,其余量(按重量计)为填充物质和甲拌磷及辛硫磷中活性组分以外的物质。

    在活性组分的用量中,0,0-二乙基-S-(乙硫基甲基)二硫代磷酸酯的重量与0,0-二乙基-0-a-氰基苯叉胺基硫逐磷酸酯的重量之比为1∶9-9∶1,适宜的比例范围为1∶9-4∶6。

    发明中用的甲拌磷为原油或乳油状态,辛硫磷亦为原油或乳油状态。

    填充物质为锯末和陶粒(砖末、瓦末等陶制品粉末)或市售的其他吸附力强的中性填充物质,其中锯末重和陶粒重之比为1∶2。锯末和陶粒的细度要适宜,过粗或过细均不利于药液地吸附和形成团粒。锯末的细度以16筛目为宜,陶粒的细度以40筛目为好。本发明的毒性与甲拌磷比有所降低,但仍属高毒农药。若采用乳剂形式喷洒,会严重污染环境,对人、畜不安全。用粉剂喷撒,由于有粉尘飘移,不但环境会受污染,药效也会随之降低。若使用颗粒剂,往往会因药剂粒子过大不易稀释,造成撒药不均匀。因此,本发明采用1/3  16目大粒和2/3  40目小粒的大小粒相结合的粉粒剂形式是适宜的。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是先将一定量的甲拌磷原油或乳油与一定量的辛硫磷原油或乳油相混,并搅拌均匀。然后再与事先烘干、粉碎并混合好的规定量的填充物质相混,经浸渍,搅拌,拌匀即可。制成的农药即为大小粒结合在一起的团粒状粉粒剂。其中大粒为锯末,体轻,比重小;小粒为陶粒,体重,比重大。二者均饱含药液。小粒紧密地结合在膨松的大粒的空隙中,因此,这种团粒结合紧密。每分钟经230次筛震动,共持续40分钟,大小粒仍结合在一起,无分离现象。团粒间松散性亦良好,不结块,便于干土稀释。因此,本发明适于用作土壤处理。特别适于开沟盖种施药和墩(穴)施。施药后,由于载体膨润性好,饱含原药,药量集中,在土壤中缓缓释放,形成一个防犯层,无论地下害虫嚼食土壤或咬根或者触药或受熏都会被毒死。

    用本发明进行土壤处理时,首先将粉粒剂与适量的细土或细沙或者煤渣灰相混,制成毒土。采用开沟盖种法和墩施法施药,这种方法极适于花生。具体作法是在花生播种前,先开沟浇水,待水渗下后播种,并将毒土撒在种子上,然后盖土。墩施法,是在花生出苗后的45-60天,将配制好的毒土撒入作物墩(穴)部周围的土壤上。对小麦、玉米和麻类作物可采用拌种法施药。

    本发明的外观为深棕色粉粒,各项技术指标为:

    有效成分总含量5-10%(甲拌磷与辛硫磷含量之比为1∶9-9∶1)

    水分含量  ≤3%

    PH值  5-7

    细度  90%≥通过16目筛

    密度  视密度0.37-0.41克/毫升

    可燃性  不易燃

    热稳定性  在54℃±2℃储藏14天,有效成分相对分

    解率,甲拌磷0.48-2.5%;辛硫磷为1.9

    -3.1%。

    相混性  在中性介质中稳定,遇碱易分解。

    本发明有效成分甲拌磷和辛硫磷含量的分析采用薄层-溴化法。粉粒细度测定采用HG2-896中的干筛法(16筛目)。

    本发明对雄大白鼠经口毒性LD50为44.5±9.5毫克/公斤,对雄大白鼠经皮毒性LD50为230±42毫克/公斤。对家兔皮肤无急性刺激作用,对家兔眼睛可见异物刺激作用。按“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暂行标准”属高毒农药。

    本发明对农作物地下害虫,特别是蛴螬的防放均优于甲拌磷和辛硫磷。据对拟黄毛蛴螬的LC50测定,配比为1∶9-9∶1的甲拌磷和辛硫磷的混合药液对拟黄毛蛴螬的共毒系数为598.2-8032.1,均远大于100,据复合剂联合毒性的定义“当共毒系数远大于100时,为增效作用”(《植物化学保护实验技术导论》,吴文君著,陕西科学出处社,1988年,221页)显著地表现增效。田间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的试验结果也表明,本发明的防效显著地高于甲拌磷和辛硫磷。亩用本发明40克(按有效成分计)防治花生地下害虫蛴螬和蝼蛄,防治效果为84.2%-92.9%。而25%辛硫磷微胶囊缓释剂,亩施50克(按有效成分计)的防效为45.3-63.2%,前者较后者提高药效57.1-86.9%。在花生田防治蛴螬,用盖种法亩施本发明有效成分50-60克,小区内大黑成虫金龟甲死亡4头;亩施50%辛硫磷乳油有效成分75克,死亡1.7头;亩施60%甲拌磷乳油有效成分90克,死亡3头,防效优于单剂甲拌磷和辛硫磷,并能同时兼治蚜虫和蓟马,对蚜虫的防效为81.8-100%,持效期在45-50天以上,施用本发明,对农作物植株无不良影响。在花生播种时采用开沟盖种法施药(用药量按有效成分计),亩施本发明50克-60克防治花生蛴螬,蝼蛄和金针虫,对花生的保苗效果为47.8-73.3%,比60%甲拌磷乳油(亩施60克)的保苗率高出4.0-17.8%,比50%辛硫磷乳油(亩施50克)高9.3-14.5%;保果率本发明为73.0-82.8%,比甲拌磷乳油高1.6-5.9%,比辛硫磷乳油高11.5-19.3%。

    在花生等作物播种时,用开沟盖种法将本发明按规定量一次施入,可有效地控制地下害虫的危害。若危害严重,也可分作两次施用。在生长季节进行墩施,最好选在雨前或雨后进行。天旱土干时,施药后宜浇水,以利发挥药效。施药量以亩施50克-60克为宜。

    本发明具有胃毒、触杀、熏蒸和内吸传导作用,防治蛴螬及其成虫金龟甲、蝼蛄和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均比甲拌磷和辛硫磷更为有效,并能同时兼治地上害虫蚜虫和蓟马;对人、畜毒性比甲拌磷低,使用安全;施药方法简便,无粉尘飞扬,污染轻,有利维护田间生态平衡;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价格也较廉。

    实施例1:

    取80%甲拌磷原油5.05公斤(其中活性组分4.04公斤)与80%辛硫磷原油7.55公斤(其中活性组分6.04公斤)相混,拌匀。然后再与事先准备好的干燥载体87.4公斤(含16筛目锯末1/3,40筛目陶粒2/3)相混合,经浸渍,搅拌,拌匀,即可制成有效成分为10%的粉粒剂100公斤。

    实施例1:

    将77.4%甲拌磷原油和82%辛硫磷原油分别按1∶9-9∶1的比例配成原油混合液,用丙酮作溶剂稀释,每种药液分别稀释成5-7个梯度浓度。每个浓度分别处理20-30头蛴螬。以丙酮处理和空白处理为对照,选大小基本一致,健壮,能迅速入土的三龄蛴螬为试验害虫。将试验药液用微量点滴器点于蛴螬下唇处。待丙酮挥发后,将蛴螬放入装有一定湿度土壤,并放有鲜甘薯块的罐头瓶(口径9毫米)中置于28.0-28.5℃的室温下。放置48小时后调查蛴螬的死、活虫头数,并求出死亡率,LC50值和共毒系数。结果如下:

    实施例2:

    防治花生地下害虫试验选在重砂壤土上进行。小区面积0.04亩,设4个处理,即亩施(按有效成分计)本发明30克、40克、对照农药(25%辛硫磷微胶囊缓释剂)50克和空白对照。播前,4月底调查虫口基数。每平米平均有蛴螬(以华北大黑鳃金龟及四纹丽金龟的幼虫为主)4.5头,蝼蛄(主要为华北蝼蛄)1头。5月初播种花生并施药。施药采用开沟盖种法。花生出苗后于5月下旬和6月下旬分别调查出苗情况。10月初和11月初调查防治效果。结果如下:

    实施例3:

    试验分别设在山东莱芜县和莱西县的蛴螬发生严重和有蚜虫的花生田块。用药量设亩施10%粉粒剂50克、60克和空白不施药三种。每种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0.01亩。于4月中旬或下旬播种花生,并同时用开沟盖种法施药。药后45-50天调查防效。结果除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有效外,还能兼治蚜虫(见下表)。

    实施例4:

    取86.6%甲拌磷原油和57.6%辛硫磷原油,按4∶6(以有效成分计)之比配成有效成分含量10%的花生油液。选用Wlstar健康、成年雄大鼠进行试验。设5个剂量组。每个剂量组6-10只大鼠于动物饥饿5-8小时后经口灌胃。观察并记载两周内的中毒和死亡情况。用机率单位法计算LD50。结果雄大鼠经口LD50为35-54毫克/公斤。

    实施例5:

    选用实施例4用的大鼠进行试验。设4个剂量组,每组4-6只大鼠。于脱毛后第二天选用无皮肤损伤的动物用实施例4配制的油液涂皮染毒4小时。观察并记载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用机率单位法计算LD50。结果,雄性大鼠经皮LD50为188-272毫克/公斤。最大耐受量为140毫克/公斤。最小致死量为180毫克/公斤。绝对致死量>260毫克/公斤。

一种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用的杀虫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用的杀虫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用的杀虫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用的杀虫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用的杀虫剂.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杀虫农药组合物。目前,我国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多用甲拌磷。这种农药对蛴螬的防效较差,且毒性高,使用不安全。为克服这些不利因素进行了本发明。本发明是由甲拌磷、辛硫磷和填充物质所组成的复合杀虫剂,用于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表现增效,效果显著地优于单剂甲拌磷和辛硫磷,并能同时兼治蚜虫和蓟马。对人、畜毒性比甲拌磷低,使用较安全;施用时无粉尘飞扬,污染轻,有利保护田间生态平衡;且制作简单,生产成本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