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增生株系群体丰产园速成栽培技术.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267427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6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0105540.9

申请日:

1990.08.30

公开号:

CN1049083A

公开日:

1991.02.1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1993.10.20|||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毛自华文件名称:专利权终止通知书|||保护期延长|||授权|||审定||||||公开

IPC分类号:

A01G7/00; A01G17/00

主分类号:

A01G7/00; A01G17/00

申请人:

澧县城关镇成人教育总校;

发明人:

李凡金

地址:

415500湖南省澧县城关镇一完小院内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常德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霖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桑增生株系群体丰产速成栽培技术是一种便于桑农掌握的桑园栽植技术,它是将桑苗埋入预先挖好的增生沟内,然后覆盖一层地表细碎土。应用本发明栽植桑园,生产投资少,桑园成园时间短,当年形成密植桑园格局,还可出圃桑苗。本发明生产技术简单,有利于桑蚕业迅速发展,适合桑农大面积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未萌芽桑苗桑园栽植方法,其特征是将桑苗朝增生沟倾斜栽植,待桑苗成活后,将苗干平压入增生沟内,然后覆盖1~3厘米的地表细碎土。
2: 一种用已萌芽桑苗直接横埋栽植桑园的方法,其特征是增生沟茎部高,梢部低,即桑苗梢部覆盖土比茎部厚。
3: 一种用桑种子建桑园的栽植方法,其特征是待苗育成40~60厘米高时摘叶摘芯,并在苗茎基卡土使茎朝增生沟倾斜、待腋芽抽生成4~5厘米长的枝条时,再将苗茎压入增生沟内,然后复盖2~3厘米地表细碎土。
4: 按权得要求3所述的桑园栽植方法,其特征是增生沟基部高,梢部低,即桑苗梢部盖土比基部厚。
5: 按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桑园栽植方法,其特征是桑苗埋植方向与当地太阳升起和落山方向成大于0°、小于180°夹角,即桑苗埋植方向不与太阳升起和落山方向一致。
6: 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桑园栽植方法,其特征是桑苗埋植方向与春季太阳升起和落山方向的夹角为75°。
7: 按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桑园栽植方法,其特征是桑苗埋植覆盖土采用细碎的火土灰或掺土细碎火土灰。

说明书


桑增生株系群体丰产园速成栽培技术涉及桑栽植和繁育技术,也适合其它苗木的栽植和繁育。

    传统的桑建园栽植往往需要3~5年的时间才能养蚕见效,成园时间长、生产效益低。近年推广的密植速成桑园用苗量大,成本高,成园后需要间伐。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桑树栽培学》,书中介绍了一步成园栽植的接植法,插植法和埋植法。接植法以嫁接体代替桑苗,按当地桑园株行距植成桑园;插植法适合发根力强的桑品种;埋植法是将桑苗横埋,有的用此法将苗圃改成桑园,有的直接将桑苗横埋。上述三种方法虽都达到桑园速成高产的目的,但由于技术难度、成本以及桑品种各方面原因的限制,目前广大桑农还没有普遍采用。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简易桑园速成丰产栽培技术,要求既便于广大桑农掌握使用,又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根据地力和桑苗的长短确定株行距,挖好栽植穴和增生沟,施足底肥,栽法按芽苞发育情况而定,桑苗萌芽前,将其朝增生沟倾斜栽植,待桑苗成活后,将苗干平压入增生沟内,然后覆盖1~3厘米的地表细碎土;桑苗已萌芽时,将其直接横卧于苗基部高,梢部低的增生沟内,然后覆盖1~3厘米的地表细碎土。或者将桑种子按建桑园株行距每穴3~5粒播于大田,出苗后间留2苗,培育成40~60厘米高的壮苗后摘叶摘芯,在两苗茎基卡土使茎分别各自增生沟倾斜,待腋芽抽生成4~5厘米长的枝条时,把两苗茎分别压入各自增生沟内,使芽条与苗茎呈“⊥”型,然后覆盖地表细碎土2~3厘米。

    由于桑的芽节基根源体在适宜的条件下能萌发不定根,只要培管得当,一株桑苗能繁育多株桑苗。应用本发明栽桑,生产投资少,桑园成园时间短,当年不仅形成密植桑园的格局,而且可出圃一部分桑苗。本发明生产技术简单,有利于桑蚕业迅速发展,适合桑农大面积推广应用。

    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描述。

    按当地惯例定栽桑株距以保证成园后各株系行通风透气良好,根据地力和所要栽植的桑苗的长度定行距栽植桑苗,行距要保证进行增生埋条时桑苗茎干能舒展,且成园后株系大行间有1米通道为好,挖栽植穴。在桑苗一侧或两侧挖与太阳升起和落山的方向大于0°、小于180°的夹角方向地增生沟,即桑苗埋植方向不与太阳升起和落山方向一致。增生沟与春季太阳升起和落山方向的夹角推荐75°,以使阳光充分照射以后各桑株系的每棵单株。增生沟的宽度、长度和深度根据桑苗的大小、长短以及准备施基肥的多少而定,呈栽苗基部浅、梢部略深倾斜状,肥施下3~5天后,肥上覆盖2~3厘米地表土隔肥,就可将桑苗茎干顺增生沟呈根部高梢部低倾斜状压入,以抑制顶端优势,促进基芽同时萌发,然后覆盖1~3厘米地表细碎土。为保证芽节基根源体生根快,出芽整齐,芽节处最好覆盖细碎的火土灰或细碎的掺土火土灰。芽苗长至4厘米以上时,可根据建园的密度留健壮芽,疏去弱芽,壅土施肥培苗。当芽苗长至40厘米以上时,又可压入二次增生沟内并覆土,培育出二次增生苗……

    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在2~3月按本发明进行栽植,7月则可采桑养夏蚕、出圃第一批增生苗,随即将留下的近蔸苗压入二次增生沟并盖土,秋季采二次增生叶养蚕,出圃桑苗,冬末春初亦可出圃桑苗。按本发明一年四季皆可栽植桑园、繁育桑苗。当年每亩可产桑叶500~750千克、出圃桑苗10000株以上,第二年每亩可产桑叶2000~2500千克桑叶、出圃桑苗10000~15000株,以后每年可以保持第二年的经济效益。

桑增生株系群体丰产园速成栽培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桑增生株系群体丰产园速成栽培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桑增生株系群体丰产园速成栽培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桑增生株系群体丰产园速成栽培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桑增生株系群体丰产园速成栽培技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桑增生株系群体丰产速成栽培技术是一种便于桑农掌握的桑园栽植技术,它是将桑苗埋入预先挖好的增生沟内,然后覆盖一层地表细碎土。应用本发明栽植桑园,生产投资少,桑园成园时间短,当年形成密植桑园格局,还可出圃桑苗。本发明生产技术简单,有利于桑蚕业迅速发展,适合桑农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