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多功能生态透水地坪.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266273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3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760831.3

申请日:

2015.11.10

公开号:

CN105350429A

公开日:

2016.02.24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C 15/00申请日:20151110|||公开

IPC分类号:

E01C15/00; A01G9/00

主分类号:

E01C15/00

申请人:

上海园林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春辉; 李嫔; 邵承齐; 钟香斌; 英正雨; 李秀美; 杨爱君

地址:

200081上海市虹口区曲阳路299号1幢8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代理人:

蒋亮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生态透水地坪,该地坪由多块再生塑料整体拼接而成,所述再生塑料整体包括再生塑料联锁(5)、再生塑料框架(6)、再生塑料底架(9)和填充物,所述的再生塑料框架(6)底部设置再生塑料底架(9),形成安装填充物的孔洞,所述再生塑料底架(9)四周设置再生塑料联锁(5),相邻再生塑料整体通过再生塑料联锁(5)互锁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具有多功能、高承载、高渗透、高绿化的特点,且在安装时简单高效,铺设后有即时效果,后期维护方便,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多功能生态透水地坪,其特征在于,该地坪由多块再生
塑料整体拼接而成,所述再生塑料整体包括再生塑料联锁(5)、再生塑料框架(6)、
再生塑料底架(9)和填充物,所述的再生塑料框架(6)底部设置再生塑料底架(9),
形成安装填充物的孔洞,所述再生塑料底架(9)四周设置再生塑料联锁(5),相
邻再生塑料整体通过再生塑料联锁(5)互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多功能生态透水地坪,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再生塑料联锁(5)、再生塑料框架(6)和再生塑料底架(9)一体成型,
其中再生塑料框架(6)由多个方形框架组成,所述的再生塑料底架(9)由与各方
形框架相匹配的方形底架组成,各方形底架与对应方形框架形成下方开口小于上方
开口的孔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多功能生态透水地坪,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填充物包括生态透水砖(7)或带土草坪块(8),根据需要选择生
态透水砖(7)或带土草坪块(8)填充在各孔洞内,形成生态透水地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多功能生态透水地坪,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生态透水砖(7)外壁四侧设有凹条(11),所述各孔洞内壁设有与所述
的凹条(11)相匹配的再生塑料凸条(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多功能生态透水地坪,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再生塑料框架(6)上表面设有防滑用再生塑料圆凸点(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多功能生态透水地坪,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再生塑料联锁(5)位于再生塑料整体的底部外侧,呈整齐排列的齿状,
使用时,相邻再生塑料整体的再生塑料联锁(5)对插互锁,使其上方相邻再生塑
料框架(6)紧密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多功能生态透水地坪,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再生塑料整体下还可依次设置生态过滤布网(4)、轻质无机复合种植土
层(3)、碎石垫层(2)和素土夯实层(1);铺设地坪时,先将所述的素土夯实层
(1)清理平整,然后铺设所述的碎石垫层(2),将碎石垫层压实平整后铺设所述
的轻质无机复合种植土层(3),将其平整后铺设所述的生态过滤布网(4),然后在
生态过滤布网(4)上铺设再生塑料整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多功能生态透水地坪,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碎石垫层(2)的原料为级配碎石。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多功能生态透水地坪,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轻质无机复合种植土层(3)的原料为无机轻石及种植土,其中无机轻
石的原料为废玻璃。

说明书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多功能生态透水地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水地坪,具体涉及一种透水率高、装卸简便、承载高的可
循环利用的多功能生态透水地坪。

背景技术

现代城市的地表多被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建筑和不透水的路面所覆盖,与自然
的土壤相比,普通的混凝土路面缺乏呼吸、吸收热量和渗透雨水的能力,随之带来
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而混凝土也因此一直被认为是破坏自然的元凶。

透水地坪作为一种新的环保型、生态型的材料,日益受到人们特别是业界的
关注。透水地坪能让雨水渗入地下,有效地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保护
城市自然水系不受破坏,具有很强的环保价值。同时,它解决了普通路面容易积水
的问题,提高行走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对于改善和恢复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是一种
创造性的材料,使人类生活与大自然可以和谐相处,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虽然透水地坪比不透水地坪有很大的环保优势,但是,目前透水地坪还存在
一些缺点,有待进一部改进,缺点一是材料不可循环利用或循环利用率低;缺点二
是功能单一,现有透水地坪只能作为道路、停车场、广场等硬质使用,不能作为绿
地功能使用;缺点三是绿化生态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作为道路、停车场、广场使
用时,没有绿化或绿化效果欠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缺点四是透水功能有待进步
一提高,目前的透水地坪虽然能透水,但是大部分透水率不高,稍大的降水就无法
及时通过地坪底部排走,还是会从地坪表面排走,透水效果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缺点五是现有透水地坪需要现场施工,施工效率不高;缺点六是施工结束后需要养
护才能使用,没有即时效果,后期维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透水率高、装
卸简便、承载高的可循环利用的多功能生态透水地坪。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多功能生态透
水地坪,由多块再生塑料整体拼接而成,所述再生塑料整体包括再生塑料联锁、再
生塑料框架、再生塑料底架和填充物,所述的再生塑料框架底部设置再生塑料底架,
形成安装填充物的孔洞,所述再生塑料底架四周设置再生塑料联锁,相邻再生塑料
整体通过再生塑料联锁互锁连接。

所述的再生塑料联锁、再生塑料框架和再生塑料底架一体成型,其中再生塑料
框架由多个方形框架组成,所述的再生塑料底架由与各方形框架相匹配的方形底架
组成,各方形底架与对应方形框架形成下方开口小于上方开口的孔洞。

所述的再生塑料框架可根据地面形状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形状,例如L型、T型
等框架,而且其中的方形框架也可根据需求变化外形,例如六边形等。

所述的填充物包括生态透水砖或带土草坪块,根据需要选择生态透水砖或带土
草坪块填充在各孔洞内,形成生态透水地坪,根据设计需要自由组合各种平面造型,
既可以作为道路、广场、停车场,还可以作为绿地、消防通道使用。

所述的生态透水砖外壁四侧设有凹条,所述各孔洞内壁设有与所述的凹条相匹
配的再生塑料凸条,使生态透水砖通过再生塑料凸条、凹条与再生塑料框架卡住,
不发生水平位移。

所述的再生塑料框架上表面设有防滑用再生塑料圆凸点,为了与在上面通行的
人、车等增加摩檫,不发生滑动。

所述的再生塑料联锁位于再生塑料整体的底部外侧,呈整齐排列的齿状,使用
时,相邻再生塑料整体的再生塑料联锁对插互锁,使其上方相邻再生塑料框架紧密
贴合。

所述的再生塑料整体下还可依次设置生态过滤布网、轻质无机复合种植土层、
碎石垫层和素土夯实层;铺设地坪时,先将所述的素土夯实层清理平整,然后铺设
所述的碎石垫层,将碎石垫层压实平整后铺设所述的轻质无机复合种植土层,将其
平整后铺设所述的生态过滤布网,然后在生态过滤布网上铺设再生塑料整体。

所述的碎石垫层的原料为级配碎石。

所述的轻质无机复合种植土层的原料为无机轻石及种植土,其中无机轻石的原
料为废玻璃,其含量为15wt%,种植土的含量为85wt%。

多功能透水地坪安装结束后,当降水气象发生时,降水降落在再生塑料框架、
生态透水砖、带土草坪块表面上,通过生态透水砖、带土草坪块排到再生塑料框架
内、再生塑料底架上,再通过再生塑料底架的漏孔排到生态过滤网布上,把降水中
的杂质颗粒过滤后迅速渗入轻质无机复合种植土中,被轻质无机复合种植土充分吸
收后,多余的降水通过(级配)碎石垫层排入地下,成为地下水的一部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废物循环利用:垫层为(级配)碎石,植物介质为轻质无机复合种植土
(无机轻石15%,种植土85%;其中无机轻石的生产原材料为日常生活中的废玻
璃),框架采用再生塑料,也是废物循环利用,填充物为草坪、生态透水砖,绿色
环保,无污染,可持续。

(2)多功能、高承载(静载实验:每个试块约15吨):透水地坪设计两种填
充材料,一种为草坪,一种透水砖,可根据设计需要自由组合各种平面造型,既可
以作为道路、广场、停车场,还可以作为绿地、消防通道使用。

(3)绿化面积高(绿化面积比例可高达72%):作为广场、停车场、消防通
道使用,可根据设计需要大大提高绿化面积,绿化生态效果得到很大提高。

(4)渗透系数高(k=3.12x10-3m/s):和卵石的渗透系数相近,透水效果相当
理想。

(5)安装简便,施工效率高:所有配件均可在工厂量产后,再运到现场简单
快速安装,施工效率非常高。

(6)即时效果佳,后期维护方便:所有配件均可在工厂量产,包含草坪也可
在苗圃量产,铺设后有即时效果,无需等待植物的生长,后期维护也只需要局部更
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可循环利用的多功能生态透水地坪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素土夯实层,2为碎石垫层,3为轻质无机复合种植土层,4为生态
过滤网,5为再生塑料联锁,6为再生塑料框架,7为生态透水砖,8为带土草坪快,
9为再生塑料底架,10为再生塑料凸条,11为凹条,12为再生塑料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
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
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在需要做多功能生态透水地坪的地方首先把基地表面清理平整,
在素土夯实1上铺设(级配)碎石垫层2,压实平整后再在(级配)碎石垫层2上
铺设轻质无机复合种植土3,轻质无机复合种植土3中含有15%的无机轻石和85%
的种植土。稍作平整再在轻质无机复合种植土3上铺设生态过滤网布4,再在生态
过滤网布4上铺设再生塑料整体。再生塑料整体内放置生态透水砖7或带土草坪块
8,生态透水砖7表面、带土草坪块8的土块表面与再生塑料整体的上表面齐平。

再生塑料整体包括再生塑料联锁5、再生塑料框架6、再生塑料底架9和填充
物,所述的再生塑料框架6底部设置再生塑料底架9,形成安装填充物的孔洞,所
述再生塑料底架)四周设置再生塑料联锁5,相邻再生塑料整体通过再生塑料联锁
5互锁连接。

其中再生塑料框架6由多个方形框架组成,所述的再生塑料底架9由与各方形
框架相匹配的方形底架组成,各方形底架与对应方形框架形成下方开口小于上方开
口的孔洞。

所述的生态透水砖7外壁四侧设有凹条11,所述各孔洞内壁设有与所述的凹
条11相匹配的再生塑料凸条10。

所述的再生塑料框架6上表面设有防滑用再生塑料圆凸点12,是为了与在上
面通行的人、车等增加摩檫,不发生滑动;

多功能透水地坪安装结束后,当降水气象发生时,降水降落在再生塑料框架6、
生态透水砖7、带土草坪块8表面上,通过生态透水砖7、带土草坪块8排到再生
塑料框架6内、再生塑料底架9上,再通过再生塑料底架9的漏孔排到生态过滤网
布4上,把降水中的杂质颗粒过滤后迅速渗入轻质无机复合种植土3中,被轻质无
机复合种植土3充分吸收后,多余的降水通过(级配)碎石垫层2排入地下,成为
地下水的一部分。

实施例2

再生塑料框架由多个六边形形框架组成,与再生塑料底架形成六边形孔洞,在
各六边形孔洞内填充生态透水砖,铺作路面使用。

并在路面两边各铺一排再生塑料整体,各再生塑料整体的六边形孔洞内填充带
土草坪块形成绿化带。其余同实施例1。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多功能生态透水地坪.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多功能生态透水地坪.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多功能生态透水地坪.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多功能生态透水地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多功能生态透水地坪.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生态透水地坪,该地坪由多块再生塑料整体拼接而成,所述再生塑料整体包括再生塑料联锁(5)、再生塑料框架(6)、再生塑料底架(9)和填充物,所述的再生塑料框架(6)底部设置再生塑料底架(9),形成安装填充物的孔洞,所述再生塑料底架(9)四周设置再生塑料联锁(5),相邻再生塑料整体通过再生塑料联锁(5)互锁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具有多功能、高承载、高渗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