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捕灭蝇装置.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265712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5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9101307.5

申请日:

1989.03.01

公开号:

CN1036686A

公开日:

1989.11.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01M1/02

主分类号:

A01M1/02

申请人:

刘英姿; 刘动

发明人:

刘英姿; 刘飞; 刘动

地址:

贵州省安顺市29号信箱张素芳转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供家庭及公共场所使用的诱捕灭蝇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无阻止已进入灭蝇装置内的苍蝇外逃的机构和促进诱捕效率的振动机构,可靠性、成功率均较差的不足。其特征是罐座置于罐盖下,罐座的上面有罩环,罐座的下面为底盘,底盘的下面为底座,底座内有振动机构,组合而成。具有诱捕灭蝇可靠性高,成功率可达100%,干净卫生、不污染环境、制造使用简便、使用寿命长、占用时间极少、可在所有需灭蝇的场合使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组合而成的、带有“V”形圆环液体槽的罐座(3)其内壁为通筒状,并置于罐盖(1)下的诱捕灭蝇装置,其特征在于,(3)内壁通筒的上面套有罩环(2),(3)的下面为底盘(4),(4)的下面为底座(5),(5)内有杠杆(6)或为自动电磁振动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诱捕灭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座(5)中有杠杆(6)的一个支点(7),在(6)的左端有一通孔(8),并套于(5)中心的小轴(9)上,底盘(4)置于(5)上,(4)的底面有凸台(10),(10)与(6)上具有通孔的一端之间有间隙,(4)的中心范围内具有凸出于(4)盘平面的凸圆凹台(11)。
3: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诱捕灭蝇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关K 1 的一端连接定时器(14),(14)上有一波段开关K 2 (14)的一端与电磁铁(15)中的线圈的一端连接,(14)的另一端与线圈的另一端并联,开关K 1 的另一端与电源E连接,弹片(16)固定于底盘(4)的底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诱捕灭蝇装置,其特征在于:罐座(3)的底部为外大内小间隔的“V”形孔隙。
5: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诱捕灭蝇装置,其特征在于:罩环(2)套于罐座(3)上的通筒外壁端,(2)的侧壁窗与罐盖(1)相通,由三根支柱(12)支撑一罩顶(13),(2)的下部外侧是一个“V”形圆环液体槽。
6: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诱捕灭蝇装置,其特征在于,罐盖(1)顶部有孔隙和把手。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公共场所及家庭使用的诱捕灭蝇装置,它包括如下几个结构特征:带有“V”形圆环液体槽的罐座(3)内壁为通筒状,并置于罐盖(1)下。

    在中国专利局出版的《实用新型专利公报》第三卷第48号中,公告了一件申请号为86205072,名称为“捕蝇瓶”的产品专利申请。它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种灭蝇工具。构成是带有贮水环的支撑件,中心为锥形通孔,并置于灯罩形的上盖内,不足之处是该瓶没有设置阻止已进入瓶内的苍蝇外逃的机构,加之无提高诱捕速率的振动机构,故成功率、可靠性均较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诱捕灭蝇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带有“V”形圆环液体槽的罐座(3),内壁为通筒状,并置于罐盖(1)下,(3)的内壁通筒上面套有罩环(2),(3)地下面为底盘(4),(4)的下面为底座(5),(5)内有杠杆(6)或由自动电磁原件组装的振动结构,组合而成。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具体措施来达到:在底座(5)中有杠杆(6)的一个支点(7),在(6)的左端有一通孔(8)并套于(5)中心的小轴(9)上,底盘(4)置于(5)上,(4)的底面有一凸台(10),(10)与(6)上具通孔的一端之间有间隙,此即机械振动机构。当轻按下(6)的右端时,(4)底面的凸台即被(6)的左端敲击一次,以此振动促使在底盘(4)上的凸圆凹台(11)区域猎食的苍蝇离开(4),经罐座(3)的内通筒、罩环(2)飞向罐盖(1)中。

    在底座(5)中可另行装置自动电磁振动机构,其结构为:开关K1的一端连接定时器(14),(14)上有一波段开关K2,(14)的一端与电磁铁(15)中的线圈的一端连接,(14)的另一端与线圈的另一端并联,开关K1的另一端与电源E连接,弹片(16)固定于底盘(4)的底面。旋转电源开关K1,电源E接通电路,在自动定时器(14)控制下,电磁铁(15)周期性循环(在3~12分钟几个档次内循环,时间由波段开关K2控制)产生磁力将弹片(16)吸引,瞬间电磁铁(15)电源断开,弹片(16)弹回,并敲击一次底盘(4)下的凸台(10),从而加速苍蝇进入罐体(1)中的速率,以实现诱捕过程自动化。

    在底盘(4)的中心范围内具有凸出于盘平面的凸圆凹台(11),其凸边以阻止苍蝇在该诱引圆内猎食后从罐座(3)下面的“V”形孔隙爬逃。

    罐座(3)置于底盘(4)上,其内通筒体与(1)、(2)相通。(3)的下部外侧是一个“V”形圆环液体槽。当飞入罐盖(1)内的苍蝇在罐中飞、爬一段时间体力耗尽后落入该槽内溺死。(3)的底部为间隔的外大内小的V形孔隙,由于诱引区域凸圆凹台(11)内有诱饵,苍蝇能方便的从底盘(4)爬过“V”形孔隙进入(11)上猎食,食后苍蝇无法展翅通过“V”形孔隙飞逃。因其喜光亮,猎食后即通过通筒体飞向光亮的(1)中,受到杠杆(6),或弹片(16)的敲击,加速苍蝇飞离(11)进入(1)中的速率。

    罩环(2)套于(3)上的通筒外壁端,(2)的侧壁窗与罐盖(1)相通。由三根支柱(12)支撑罩顶(13),其上可放置灭蝇药物,同时可阻止进入(1)中的苍蝇直接下飞。(2)的下部外侧是一个“V”形圆环液体槽,以阻止进入(1)中的苍蝇向下爬逃。

    罐盖(1)置于罐座(3)上,顶部制有把手和许多通孔隙,利于诱饵气味的扩散,促使苍蝇飞、爬到本装置外表,尽快进入(4)的凸圆凹台(11),达到诱捕目的。

    本发明各部件之间靠组合而成,其结构分为:筒易式、机械式和自动电磁振动式。不设底座(5)即为简易式。不设杠杆(6)而(5)的位置另设电磁振动装置的即为自动电磁振动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捕、灭蝇的成功率、可靠性极高,进入罐盖(1)中可达100%。

    2、干净卫生,雅观,不污染环境,占用时间极少。

    3、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泛、使用寿命长。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发明之机械式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罐盖,(2)为罩环,(3)为罐座,(4)为底盘,(5)为底座,(6)为杠杆,(7)为支点,(8)为(6)左端的通孔,(9)为(5)上的小轴,(10)为(4)底面的凸台,(11)为(4)盘底内平面的凸圆凹台,(12)为(2)上的支柱,(13)为(2)上的罩顶。

    图2是本发明之自动电磁式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罐盖(1),罩环(2),罐座(3),图中:K1为电源开关,E为电源,(14)为定时器,K2为波段开关,(15)为电磁铁,(16)为弹片,点划线中的(4)为底盘,(10)为凸台,(5)为底座。

    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述:

    图1,罐盖(1)和罩环(2)均用透明材料制成。罐座(3)、底盘(4)均用不透明且反光能力差的材料制成。底座(5)和上述各件均要求用脆性较低,经久耐用的材料制成,杠杆(6)除薄板压制外还可用竹板代替。

    图2,除开关K1、K2装在底座(5)上便于操作外,其余均装置于(5)内,用螺钉固紧。

诱捕灭蝇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诱捕灭蝇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诱捕灭蝇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诱捕灭蝇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诱捕灭蝇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供家庭及公共场所使用的诱捕灭蝇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无阻止已进入灭蝇装置内的苍蝇外逃的机构和促进诱捕效率的振动机构,可靠性、成功率均较差的不足。其特征是罐座置于罐盖下,罐座的上面有罩环,罐座的下面为底盘,底盘的下面为底座,底座内有振动机构,组合而成。具有诱捕灭蝇可靠性高,成功率可达100,干净卫生、不污染环境、制造使用简便、使用寿命长、占用时间极少、可在所有需灭蝇的场合使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