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混凝土叠合框架结构体系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中的结构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
管混凝土叠合框架结构体系。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出现了各类
大跨和高层结构,这对于结构形式和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
前,大跨和高层结构采用的类型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和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由于钢和混凝土这两种材料相互作用、协同
工作,钢管混凝土、钢骨混凝土等组合结构具有承载力高、抗弯和抗
扭刚度大、抗火性能好等优点,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结构设计需求,可
以取得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效益,正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大跨和
高层结构中。大跨和高层结构作为重要大型建筑,需要其在各类灾害
中为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由于大跨和高层结构质量大,在地
震中承受的作用力也相对较大,对抗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
大跨和高层结构多为大跨、重载结构,该类结构消防难度大,对耐火
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大跨和高层结构的发展,对于结构抗
震、抗火等防灾性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于结构体系的传力路径、力
学性能等各项功能的要求更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改善大跨和重载结构自重大、抗
震性能差以及耐火性能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叠合框架结
构体系,其包括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和悬挂结构在内的任意
一种结构形式中的梁柱体系,包括框架柱,框架梁,作为梁、柱连接
节点的梁柱节点,叠合柱变截面节点和叠合柱变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和
屋盖,其中:
所述框架柱竖向设置,其内部设有柱钢管,所述柱钢管内填有柱
核心混凝土,所述柱钢管外包有柱外包混凝土,所述柱外包混凝土的
每个角沿纵向至少布置一根柱纵筋,在所述柱外包混凝土内自上到下
箍有多圈柱箍筋;
所述框架梁横向设置,其内部填有梁混凝土,在所述梁混凝土的
每个角沿横向至少布置一根梁纵筋,在所述梁混凝土内从左到右箍有
多圈梁箍筋;
所述梁柱节点设置在所述框架柱与框架梁的连接区域,所述框架
柱内的柱钢管和框架梁内的梁纵筋的连接区域内设有外加强环板,所
述柱纵筋上下贯通布置,所述柱箍筋在梁柱节点区的圈数加密;
所述框架柱包括叠合柱下柱,所述叠合柱下柱上设有叠合柱上柱
或钢管混凝土上柱,所述叠合柱下柱与叠合柱上柱通过所述叠合柱变
截面节点连接,所述叠合柱上柱的柱钢管与所述叠合柱下柱的柱钢管
通过喇叭形连接件连接,所述叠合柱上柱的柱钢管与叠合柱下柱的柱
钢管内统一浇筑柱核心混凝土;
所述叠合柱下柱与钢管混凝土上柱通过所述叠合柱变钢管混凝
土柱节点连接,所述叠合柱下柱内的柱钢管直接伸入所述钢管混凝土
上柱,所述柱钢管内统一浇筑柱核心混凝土;
所述屋盖设置在多个所述钢管混凝土上柱上。
其中,所述叠合柱下柱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叠合柱上柱的横截
面尺寸。
其中,所述屋盖包括屋面板、上弦杆、下弦杆、斜腹杆和竖杆,
所述屋面板铺设在由上弦杆组成的平面上,所述下弦杆设置在所述上
弦杆的正下方,所述竖杆设置在所述上弦杆与下弦杆的两端,用于分
别连接所述上弦杆与下弦杆,所述斜腹杆顺次间隔设置在所述上弦杆
与下弦杆之间。
其中,所述屋盖内的屋面板是混凝土楼板或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其中,所述框架柱内的柱钢管的横截面是圆形或矩形。
其中,所述外加强环板的材料是普通钢材或高强钢材。
其中,所述梁柱节点内的外加强环板向框架柱内的柱钢管内径方
向延伸,形成内加强环板。
其中,所述柱核心混凝土和柱外包混凝土及框架梁内的梁混凝土
的材料是普通混凝土或高强混凝土。
其中,所述喇叭形连接件呈上小下大的柱体,所述喇叭形连接件
的倾斜角度为15-75度。
其中,所述叠合柱下柱与叠合柱上柱的相对位置包括中心布置和
偏心布置;所述叠合柱下柱与钢管混凝土上柱的相对位置包括中心布
置和偏心布置。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钢管混凝土叠合框架结构体系,采用在柱钢管
内填有柱核心混凝土,由柱钢管对内部混凝土形成约束作用,在很大
程度上扩大了构件的轴压比适用范围,提高了构件的延性;在柱钢管
外包有柱外包混凝土,比热容大、升温慢的外包混凝土在火灾中可以
对内部的钢管和钢筋提供较好的保护作用,大大改善了结构的耐火性
能;同时,由于混凝土对钢管的保护,结构的耐久性能也相对较好;
因此,此种钢管混凝土叠合框架结构体系力学性能好,抗震、耐火、
耐久性能优越,对于大型大跨、重载、高层等结构有很好的适用性;
叠合柱变截面节点与叠合柱变钢管混凝土柱节点传力明确、构造
简单、施工方便,叠合柱变截面节点中喇叭形连接件的构造能够很好
的减小截面尺寸,适用于厂房中设有牛腿的变截面处,能够提供足够
的吊车梁布置空间;叠合柱变钢管混凝土柱节点通过变上部为钢管混
凝土柱,能提供较多的屋架布置空间,同时由于屋架以上部分荷载小,
钢管混凝土构件能够承受上部荷载,因此,该体系具有较好的整体工
作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钢管混凝土叠合框架结构体系整体结构
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柱截面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梁截面剖视图;
图4为图1的4处的节点局部示意图;
图5为图1的5处的节点局部示意图;
图6为图1的6处的节点局部示意图;
图7为图1的7处的屋盖局部示意图。
图中:1:钢管混凝土叠合框架结构体系;2:框架柱;3:框架
梁;4:梁柱节点;201:柱钢管;202:柱核心混凝土;203:柱外包
混凝土;204:柱纵筋;205:柱箍筋;301:梁混凝土;302:梁纵筋;
303:梁箍筋;401:外加强环板;5:叠合柱变截面节点;501:叠合
柱下柱;502:叠合柱上柱;503:喇叭形连接件;6:叠合柱变钢管
混凝土柱节点;601:钢管混凝土上柱;7:屋盖;701:上弦杆;702:
下弦杆;703:斜腹杆;704:竖杆;705:屋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
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
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
“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
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
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
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
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钢管混凝土叠合框架结构体系
1,其包括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和悬挂结构在内的任意一种结
构形式中的梁柱体系,其包括框架柱2,框架梁3,作为梁、柱连接
节点的梁柱节点4,叠合柱变截面节点5和叠合柱变钢管混凝土柱节
点6和屋盖7其中:
所述框架柱2竖向设置,如图2所示,其内部设有柱钢管201,
所述柱钢管201内填有柱核心混凝土202,所述柱钢管201外包有柱
外包混凝土203,所述柱外包混凝土203的每个角沿纵向至少布置一
根柱纵筋204,所述柱纵筋204应具有足够的锚固长度,在所述柱外
包混凝土203内自上到下箍有多圈柱箍筋205;由柱钢管201对内部
混凝土形成约束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构件的轴压比适用范围,
提高了构件的延性;在柱钢管201外包有柱外包混凝土203,比热容
大、升温慢的外包混凝土在火灾中可以对内部的钢管和钢筋提供较好
的保护作用,大大改善了结构的耐火性能。
所述框架梁3横向设置,如图3所示,其内部填有梁混凝土301,
在所述梁混凝土301的每个角沿横向至少布置一根梁纵筋302,在所
述梁混凝土301内从左到右箍有多圈梁箍筋303;梁混凝土301可以
有效延缓内部钢筋腐蚀,因此,该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
如图4所示,所述梁柱节点4设置在所述框架柱2与框架梁3的
连接区域,所述框架柱2内的柱钢管201和框架梁3内的梁纵筋302
的连接区域内设有外加强环板401,所述外加强环板401焊接在柱钢
管201上,必要时可布置加劲肋,所述柱纵筋204上下贯通布置,所
述柱箍筋205在梁柱节点4区的圈数加密;节点区钢筋的布置除应保
证梁端的应力可靠传递到柱端之外,还应便于混凝土的浇筑与密实
性,最后,浇灌混凝土,形成梁柱节点4。
所述框架柱2包括叠合柱下柱501,所述叠合柱下柱501上设有
叠合柱上柱502或钢管混凝土上柱601,如图5所示,所述叠合柱下
柱501与叠合柱上柱502通过所述叠合柱变截面节点5连接,所述叠
合柱上柱502的柱钢管201与所述叠合柱下柱501的柱钢管201通过
喇叭形连接件503连接,所述喇叭形连接件503能够很好的减小截面
尺寸,适用于厂房中设有牛腿的变截面处,能够提供足够的吊车梁布
置空间,所述叠合柱上柱502的柱钢管201与叠合柱下柱501的柱钢
管201内统一浇筑柱核心混凝土202,所述叠合柱下柱501内的柱纵
筋204应具有足够的锚固长度。
如图6所示,所述叠合柱下柱501与钢管混凝土上柱601通过所
述叠合柱变钢管混凝土柱节点6连接,所述叠合柱下柱501内的柱钢
管201直接伸入所述钢管混凝土上柱601,所述柱钢管201内统一浇
筑柱核心混凝土202,叠合柱变钢管混凝土柱节点6通过变上部为钢
管混凝土柱,能提供较多的屋架布置空间,同时由于屋架以上部分荷
载小,钢管混凝土构件能够承受上部荷载。因此,该体系具有较好的
整体工作性能。叠合柱变截面节点5与叠合柱变钢管混凝土柱节点6
传力明确、构造简单、施工方便。
该钢管混凝土叠合框架结构体系力学性能好,抗震、耐火、耐久
性能优越,对于大型大跨、重载、高层等结构有很好的适用性。
其中,所述叠合柱下柱501的柱钢管201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叠
合柱上柱502的柱钢管201的横截面尺寸;所述叠合柱下柱501内的柱
钢管201与所述钢管混凝土上柱601内的柱钢管201优选具有相同的外
径和厚度,也可以是所述叠合柱下柱501内的柱钢管201通过所述喇叭
形连接件503连接所述钢管混凝土上柱601内的柱钢管201。
如图7所示,所述屋盖7设置在多个所述钢管混凝土上柱601上,
屋盖7一般为工厂中预制钢屋架,所述屋盖7包括屋面板705、上弦杆
701、下弦杆702、斜腹杆703和竖杆704,通过支撑连接形成稳定的空
间体系,所述屋面板705铺设在由上弦杆701组成的平面上,所述下弦
杆702设置在所述上弦杆701的正下方,所述竖杆704设置在所述上弦
杆701与下弦杆702的两端,用于分别连接所述上弦杆701与下弦杆
702,所述斜腹杆703顺次间隔设置在所述上弦杆701与下弦杆702之
间。吊装钢屋架完毕后,安装屋面板705,并且通过有效连接措施,
如螺栓连接、焊接,与钢桁架可靠连接。屋盖7与钢管混凝土上柱601
之间应具有可靠的连接方式,如栓焊混合连接,并且应具有合理的构
造措施。
所述屋盖7内的上弦杆701、下弦杆702、斜腹杆703、竖杆704的
横截面是单角钢、双角钢组成的十字形或T形截面。
其中,所述屋盖7内的屋面板705可以是混凝土楼板或压型钢板组
合楼板。
其中,所述框架柱2内的柱钢管201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或矩形。
其中,所述外加强环板401的材料可以是普通钢材或高强钢材。
其中,所述梁柱节点4内的外加强环板401向框架柱2内的柱钢管
201内径方向延伸,形成内加强环板。
其中,所述柱核心混凝土202和柱外包混凝土203及框架梁3内的
梁混凝土301的材料可以是普通混凝土或高强混凝土。
其中,所述喇叭形连接件503呈上小下大的柱体,所述喇叭形连
接件503的倾斜角度为15-75度。
其中,所述叠合柱下柱501与叠合柱上柱502的相对位置包括中心
布置和偏心布置;所述叠合柱下柱501与钢管混凝土上柱601的相对位
置包括中心布置和偏心布置。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结构体系截面积小、刚度大、自
重轻、抗震优越、耐火和耐腐蚀性能好,同时可以减少混凝土用量,
加快施工速度,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适用于大型大跨、重载、高层
等结构的主体结构体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