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VC的多层复合建筑塑料模板及其设计方法.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263912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3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82030.0

申请日:

2015.05.28

公开号:

CN104861394A

公开日:

2015.08.2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8L 27/06申请公布日:2015082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L 27/06申请日:20150528|||公开

IPC分类号:

C08L27/06; C08L97/02; C08K13/02; C08K3/26; C08K5/09; E04G9/05

主分类号:

C08L27/06

申请人:

天津市甘霖建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均礼

地址:

301600天津市静海县杨成庄乡政府西500米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PVC的多层复合建筑塑料模板及其设计方法。一种基于PVC的多层复合建筑塑料模板及其设计方法,其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主料:PVC为 75份,填充料:钙粉为20份、木粉为20份,助剂:稳定剂为4.3份、401为1份、175为1份、发泡调节剂为DLP-100为10份、CPE为 6份、3316为 0.3份、硬脂酸为0.3份、PE蜡为0.4份、G60为0.7份、AC发泡剂为0.5份、环氧大豆油为2份、NC发泡剂为1份。一种基于PVC的多层复合建筑塑料模板及其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树脂、秸秆、锯末等粉料加复合改性剂,高温混合处理、烘干,造粒,挤出机挤出成型,冷却机冷却定型,牵引机拉出定尺切割,工艺处理、检验包装入库,废料回收加工再生产。本发明组织紧密,质坚硬而强韧,板面平整光滑,重量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基于PVC的多层复合建筑塑料模板及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主料:PVC为 75份,填充料:钙粉为20份、木粉为20份,助剂:稳定剂为4.3份、401为1份、175为1份、发泡调节剂为DLP-100为10份、CPE为 6份、3316为 0.3份、硬脂酸为0.3份、PE蜡为0.4份、G60为0.7份、AC发泡剂为0.5份、环氧大豆油为2份、NC发泡剂为1份。

2.
  一种基于PVC的多层复合建筑塑料模板及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模板设计的方法:a、塑料模板的钢框可采用80mm×80mm×80mm角钢做边肋、8号槽钢或钢板做坚肋、5号槽钢或钢板做横肋焊接而成,塑料板材镶于钢框内,采用螺栓连接或拉铆连接,钢框与钢框之间采用销板、U形卡或专用卡具连接;b、塑料模板的边框尺寸可根据工程需要设计成任意尺寸,另配有调节模板、阴角模、阳角模、斜撑、挑架、对拉螺栓和模板夹具等;c、塑料模板的木框可采用100mm×100mm木方做边肋、50mm×100mm木方做竖肋、2根10号槽钢做背楞,塑料板材同木框采用钉钉方式连接;d、当塑料模板用于平面结构支模时,支撑架上的纵梁采用100mm×100mm木方、横梁采用50mm×50mm木方。

说明书

一种基于PVC的多层复合建筑塑料模板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用新型节能环保复合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PVC的多层复合建筑塑料模板及其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建筑模板钢竹木材用量巨大,建筑模板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具。在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模板工程一般占工程造价的20%—30%,占工期的50%左右,模板技术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造价和效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模板使用量逐年递增。
建筑模板是混凝土浇筑成形的模壳和支架,目前常用的模板有钢模板、木模板、竹胶板及钢木组合模板几种形式。钢模板造价较高,加工周期长,维护费用高。木模板及竹胶板模板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竹材,而森林的过度砍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大气污染、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频发。目前,我国年消耗木材将近5亿m3,仅建筑模板就消耗木材约1200万m3。据测算,为生产这些木模板,每年需砍伐1600万棵直径为30厘米的大树,即1万公顷森林面积。这1万公顷森林,每年可产生氧气270万吨,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360万吨,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硫1000吨,每年可吸附/阻挡粉尘12万吨。由此可见,寻找一种经济、方便耐用的模板,大力倡导模板节材代木工作迫在眉睫。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有企业在探索这种复合材料建筑模板,但由于材料技术难题一直没有攻克,此项产品开发基本上被搁置。随着高分子复合材料合成技术作为国家863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成果,经过国内一批重点高校、研究院所的专业技术人员多年的研究开发而成熟完善,复合材料模板研制工作才得以继续。我国人均每年的塑料用量约为10kg,而发达国家人均每年的塑料用量约为90kg,塑料产品的使用,在我国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与此同时,保护环境,减少白色污染,加大塑料产品的再生利用也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塑料模板应运而生。日常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白色污染”的废旧塑料、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农作物秸秆、木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锯沫都是生产塑料模板的主要原材料,倘若能够充分的开发利用,塑料模板产业定会消化掉那些路边随意丢弃的“白色污染”及农村大量的废弃农作物秸秆,将给国家和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将是以植物纤维(锯末、木屑、竹屑、稻草、麦秸、谷糠、花生壳、甘蔗渣、椰子壳、亚大麻等)为主原料生产建筑塑料模板,同钢模板、木模板、竹胶板及钢木组合模板 相比,基于PVC的多层复合建筑塑料模板的更加经济、方便耐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PVC的多层复合建筑塑料模板及其设计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PVC的多层复合建筑塑料模板及其设计方法如下:将树脂、秸秆、锯末等粉料加复合改性剂,高温混合处理、烘干,造粒,挤出机挤出成型,冷却机冷却定型,牵引机拉出定尺切割,工艺处理、检验包装入库,废料回收加工再生产;a、塑料模板的钢框可采用80mm×80mm×80mm角钢做边肋、8号槽钢或钢板做坚肋、5号槽钢或钢板做横肋焊接而成,塑料板材镶于钢框内,采用螺栓连接或拉铆连接,钢框与钢框之间采用销板、U形卡或专用卡具连接;b、塑料模板的边框尺寸可根据工程需要设计成任意尺寸,另配有调节模板、阴角模、阳角模、斜撑、挑架、对拉螺栓和模板夹具等;c、塑料模板的木框可采用100mm×100mm木方做边肋、50mm×100mm木方做竖肋、2根10号槽钢做背楞,塑料板材同木框采用钉钉方式连接;d、当塑料模板用于平面结构支模时,支撑架上的纵梁采用100mm×100mm木方、横梁采用50mm×50mm木方。
本发明进一步给出对主料和助剂的检验:
1、主料每40t检验一次。检验方法为:用天平抽取50g分3批次放入焚烧炉进行12小时焚烧,燃烧充分后,取出剩余残渣并称重。
对于芯层用料:残渣重量≤8%为合格,>8%为不合格。
对于表层用料:必须100%充分燃烧,无残渣方为合格。
2、对助剂进货渠道进行严格把关,并实地考察,按照ISO9001管理体系对供应商进行评审,要求供应商每批助剂附带质量证明书及检验报告,并根据检验规程进行复验。
本发明还给出了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具体如下:
(1)生产过程全部实现自动控制。从上料到定尺切割成型,每一环节均配备自动控制系统,只需一次调节,便可实现定型生产。
(2)首先从模口挤出,进入第一道定型抽真空板时,表面要求大部分平整,允许局部有凹凸面;进入第二道定型抽真空板时,表面初步平整没有凹凸面;进入第三道时要求绝对平整;进入第四道时达到光滑、镜面反光效果。进入定型辊时两侧板面无翘曲现象。
(3)宽度控制:用钢尺测量平面宽度后,调整两锯间距,直至达到合格标准后,锁死间距调整螺栓,保证宽度尺寸准确。
(4)长度控制:用激光点实测横切锯距离,确定长度尺寸后进行切割,保证长度尺寸准确。
多层复合建筑塑料模板具有五个优点:一是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塑料组分要求不高,旧料或混合料均可;二是可根据使用要求随机调整产品工艺和配方,从而产生不同性能 和形状的材料;三是模板材料的木、塑基料及其常用助剂安全环保,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和环境均不构成任何伤害;四是产品实现了低价值材料向高附加值产品的转移,维护费用低,使用寿命长;五是产品可100%的再生利用,能够真正实现“减量化、资源化”的循环经济模式。
本发明所获得的基于PVC的多层复合建筑塑料模板及其设计方法,已经在建筑工程中和桥梁工程中进行了实际而广泛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的特点:
1、无毒,有利于环境保护,没有产生次生危害。
2、低成本,易于实现,便于控制。
3、典型绿色化工工艺,属于环境友好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方式可以使本专业技术人员更全面的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产品物理性能检验
1、表面硬度的测定:用邵氏D硬度计在两面进行五点检测,检测数据平均值达到80度以上为合格。
2、冲击强度的测定:按《纤维增强塑料简支梁式冲击韧性试验方法》(GB/T1451-2005)的规定进行。
3、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的测定:按《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1449-2005)的规定进行。
4、加热后尺寸变化率的测定:沿板材长度边缘取边长为100mm-200mm的正方形式样3块,按《塑料模板》(JG/T418-2013)7.2.7.2的试验方法进行。
组批与抽样
1、组批:以同一原材料、同一生产工艺、同一规格,稳定连续生产的产品为一个批量。
2、抽样:板材尺寸偏差、外观质量按GB/T2828.1规定的正常检验二次抽样方案进行,检测见表1。
3、判定规则:按《塑料模板》(JG/T418-2013)8.5的判定规则进行。
4、各项物理力学性能的检测,以每2000张为一批,从抽取的样本中任取一块按上述相关检验规定进行。
表1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的检测取样表

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塑料膜板技术已在国家图书馆等工程中使用,已有成熟的成套施工技术及完整的生产工艺。非预应力的柱网或跨度<12m、预应力的跨度<15m,可以在大空间公共建筑、工业厂房建筑中应用。
主要使用工程项目有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济南图书馆、天津社科院图书馆、天津工贸中心、青岛大学、西安工业大学采用。用塑料模壳现浇的密肋楼板,与一般楼可节约钢材、混凝土30%~40%,基本不用木材,降低造价1/3,施工周期短,每层仅用6-7d。
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现在的箱梁施工,为了节省钢材,曲线部位多采用钢模,直线部位采用竹胶板或木模包铁皮,施工中要对接缝进行处理。如果采用整体塑料模板,不仅节省了钢材,降低了成本,而且会减少施工步骤,加快施工进度,箱梁的外观质量也会有很大改善。箱梁在芯模安装时,由于操作空间受到限制,施工的进度较慢,如果芯模采用带折痕的塑料模板加拆卸方便的支架会大大降低操作工人的工作强度,加快施工速度。而且,由于塑料模板的柔韧性好、脱模容易,折叠后可以轻易地从预留孔洞中抽出,这样也会加快箱梁的施工进度,减少施工人员的数量。
与传统模板对比实施方式:
产品性能对比
表2产品性能对比表


产品价格对比
表3产品价格对比表

实际使用成本计算公式:以1220mm×2440mm×12mm塑料复合模板为例,其他模板计算公式相同。
折合每张计算公式:
(销售价—销售价×回收利用率×回收率)/周转次数+打磨保养费=折合单价(元/张)。即:
(260元/张-260元/张×100%×25%)/30次+0元/次=6.5元/张。
折合每m2计算公式:折合单价(元/张)/模板面积。即:
(6.5元/张)/(1.22m×2.44m)=2.2元/m2。
由上述计算可知,同等规格的模板反复使用后的实际成本为:
建筑塑料复合模板为:2.2元/m2;木模板为:6.6元/m2;竹胶板为:6.4元/m2;钢模板为:6.4元/m2。
本发明所获得的基于PVC的多层复合建筑塑料模板其公司对原材料的供应进行了多方储备,对主料、助剂及生产过程的检验进行严格控制,并严格按照《塑料模板》(JG/T418-2013)行业标准对产品尺寸及各项物理性能进行检测,对不合格产品进行重新加工,确保产品100%合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一种基于PVC的多层复合建筑塑料模板及其设计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基于PVC的多层复合建筑塑料模板及其设计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基于PVC的多层复合建筑塑料模板及其设计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基于PVC的多层复合建筑塑料模板及其设计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PVC的多层复合建筑塑料模板及其设计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PVC的多层复合建筑塑料模板及其设计方法。一种基于PVC的多层复合建筑塑料模板及其设计方法,其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主料:PVC为 75份,填充料:钙粉为20份、木粉为20份,助剂:稳定剂为4.3份、401为1份、175为1份、发泡调节剂为DLP-100为10份、CPE为 6份、3316为 0.3份、硬脂酸为0.3份、PE蜡为0.4份、G60为0.7份、AC发泡剂为0.5份、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