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乙肝的中药养生粥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6334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86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31534.X

申请日:

2015.05.08

公开号:

CN104799173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L 1/10申请日:20150508|||公开

IPC分类号:

A23L1/10; A23L1/29; A61K36/8994; A61P31/20; A61K35/644(2015.01)N

主分类号:

A23L1/10

申请人:

张钊

发明人:

宋大鹏; 张方建; 张钊

地址:

250203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相公庄镇相五村平普路54号1号楼2单元21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防治乙肝的中药养生粥,各原料如下,均为重量份:石见穿10-20、菟丝子15-25、桑葚子10-20、蜂胶2-8、栀子7-10、青皮2-4、甘草3-5、金银花5-15、葱2-6、夏枯草10-15、丹参15-25、薄荷8-17,薏苡仁20-30。该中药养生粥对乙肝效果显著,本发明药物主治肝炎,症见:发热,右胁胀痛,拒按、食欲不振,四肢无力,呕吐、头痛、眩晕,耳鸣,目赤,易怒,或吐、衄血,肢麻、全身发黄、肝脏肿大等,本发明多选用地方常见药材,价格低廉,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治乙肝的中药养生粥,其特征在于:各原料如下,均为重量份:石见穿10-20、菟丝子15-25、桑葚子10-20、蜂胶2-8、栀子7-10、青皮2-4、甘草3-5、金银花5-15、葱2-6、夏枯草10-15、丹参15-25、薄荷8-17,薏苡仁20-3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乙肝的中药养生粥,其特征在于:各原料如下,均为重量份:石见穿13-18、菟丝子18-23、桑葚子13-18、蜂胶4-6、栀子8-9、青皮2.5-3.5、甘草3.5-4.5、金银花8-13、葱3-5、夏枯草11-14、丹参18-23、薄荷10-15、薏苡仁23-28。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乙肝的中药养生粥,其特征在于:各原料如下,均为重量份:石见穿15、菟丝子20、桑葚子15、蜂胶5、栀子8.5、青皮3、甘草4、金银花10、葱4、夏枯草12.5、丹参20、薄荷13,薏苡仁25。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防治乙肝的中药养生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①将青皮和甘草洗净,切成段,将麸皮置锅内加热炒至灵活状态,投入切好的青皮和甘草,不断翻动炒1-5分钟,筛去麸皮,将炒好的青皮和甘草晾至酥脆,研磨成细末待用;
②将新鲜的大葱洗净,切成黄豆粒大小的块,用擀面杖捣成稠膏,将捣碎的稠膏物高温灭菌3-7秒后置于微波炉内烤2-6分钟,取出放凉待用;
③将步骤①-②所得药末混匀,取混合药末2-3倍的蜂蜜,将蜂蜜置于烧干的热锅内,待蜂蜜完全烧制融化时,放入混合药末,用大铁勺搅拌2-6分钟,晾凉待用;
④将石见穿、菟丝子、栀子、金银花、夏枯草、丹参和薄荷捡取杂质,磨成粉,过80-120目筛待用,将鲜桑葚子焙干,碾压成粉,将桑葚子和蜂胶混匀,加90-100℃的热水,迅速加热沸腾3-5分钟,过滤,将过筛后的细粉倒入滤液中,将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物熬20-40分钟,取干净的盘子,在盘子底部涂抹上一层香油,放凉待用;
⑤将薏苡仁淘洗3-5遍,置于电饭锅内,加薏苡仁重量3-8倍的清水,煮至沸腾,待沸腾10-20分钟后,加入步骤③-④所得物,转文火煎煮30-50分钟,按照每份100-300ml分装即得养生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养生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投入切好的青皮和甘草,不断翻动炒2-4分钟(优选的,投入切好的青皮和甘草,不断翻动炒3分钟)。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养生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将捣碎的稠膏物高温灭菌4-6秒后置于微波炉内烤3-5分钟(优选的,将捣碎的稠膏物高温灭菌5秒后置于微波炉内烤4分钟)。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养生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③取混合药末2.3-2.8倍的蜂蜜(优选的,取混合药末2.5倍的蜂蜜)。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养生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磨成粉,过90-110目筛待用(优选的,磨成粉,过100目筛待用)。

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养生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将桑葚子和蜂胶混匀,加93-98℃的热水(优选的,将桑葚子和蜂胶混匀,加95℃的热水)。

10.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养生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⑤加薏苡仁重量4-7倍的清水,煮至沸腾,待沸腾13-18分钟(优选的,加薏苡仁重量5.5倍的清水,煮至沸腾,待沸腾15分钟)。

说明书

一种防治乙肝的中药养生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乙肝中药养生粥,尤其是一种防治乙肝的中药养生粥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中医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肝大,质地为中等硬度,有轻压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异常或持续异常。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而慢性乙肝携带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无慢性肝炎症状,1 年内连续随访3 次以上血清ALT 和AST 均无异常,且肝组织学检查正常者。
病因1.家族性传播:我国乙肝高发的主要原因是家族性传播,其中以母婴垂直传播为主,母亲如果乙肝E抗原阳性,所生子女未注射乙肝疫苗,大都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而精液中可检出乙肝病毒,因此可通过性传播。这是造成我国乙肝的家庭聚集特征的主要原因。2.婴幼儿期感染病毒:最初感染乙肝的年龄与慢性乙肝有密切关系。胎儿、新生儿一旦感染乙肝病毒,约有90%~95%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儿童感染乙肝病毒,约有20%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只有3%~6%发展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状态。
3.缺乏预防意识:乙肝疫苗是阻断乙肝垂直传播的措施,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以及缺乏预防意识,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开展不够理想,使得对乙肝的预防难以贯彻,慢性病例越来越多。4.漏诊:急性期隐匿起病的无黄疸型肝炎比急性黄疸型肝炎容易发展为慢性,这与无黄疸型肝炎容易被误诊或漏诊,未得到及时诊治和休息有关。5.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病毒
肾移植、肿瘤、白血病、艾滋病、血液透析者感染乙肝易演变为慢性肝炎。乙肝发病的急性期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抵制剂治疗者,破坏患者体内的免疫平衡,容易使急性肝炎转变为慢性。6.既往有其他肝病史感染病毒者:原有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纤维化等)、血吸虫病、疟疾、结核病等,再感染乙肝病毒后,不仅容易成为慢性肝炎,且预后较差。
临床表现:本病潜伏期为6周~6个月,一般为3个月。从肝炎病毒入侵到临床出现最初症状以前,这段时期称为潜伏期。潜伏期随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人体免疫状态而长短不一。1.全身表现:患者常感身体乏力,容易疲劳,可伴轻度发热等。失眠、多梦等可能与此有关。2.消化道表现:肝炎时,肝功异常,胆汁分泌减少,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3.黄疸:病情较重时,肝功能受损,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分泌、排泄等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胆红素从尿液排出,尿液颜色变黄,是黄疸最早的表现。血液中胆红素浓度继续增加,可引起眼睛、皮肤黄染。由于胆汁酸的排出障碍,血液中胆汁酸浓度增高,过多的胆汁酸沉积于皮肤,刺激末梢神经,可引起皮肤瘙痒。4.肝区疼痛:慢性乙肝一般没有剧烈的疼痛。部分患者可有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压痛或叩击痛。如果肝区疼痛剧烈,还要注意胆道疾病、肝癌、胃肠疾病的可能性,以免误诊。5.肝脾肿大:由于炎症、充血、水肿、胆汁淤积,患者常有肝脏肿大。晚期大量肝细胞破坏,纤维组织收缩,肝脏可缩小。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早期,脾脏无明显肿大,门静脉高压时,脾脏淤血,可引起脾脏肿大。6.肝外表现:慢性乙肝,尤其是肝硬化患者面色黝黑晦暗,称肝病面容。手掌大、小鱼际显著充血称肝掌。皮肤上一簇呈放射状扩张的形如蜘蛛的毛细血管团称蜘蛛痣,其他部位也可出现。男性可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对称或不对称性的乙肝、肿痛和乳房发育,偶可误诊为乳腺癌;女性可出现月经失调、闭经、性欲减退等。这可能与肝功能减退,雌激素灭活减少,体内雌激素增多有关。
7.肝纤维化:慢性乙肝炎症长期不愈,反复发作,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而其降解活性相对或绝对不足,大量细胞外基质沉积下来形成肝纤维化。如果肝纤维化同时伴肝小叶结构的破坏(肝再生结节),则称为肝硬化。临床上难以将两者截然分开,慢性肝病由肝纤维化到肝硬化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
在现有防治乙肝的方法中,授权公告号 CN 103041015 B(申请号 201210586848.8)公开了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原料组分及重量配比制成:南蛇藤 1-6份、白芍1-6 份、两面针1-3 份、甘草1-3 份;将上述药材研末,每次服用10g。授权公告号 CN 102151319 B(申请号 201010290902.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肝炎的内服药物,其特征在于:它的制备方法:先将郁金60、厚补60、白芍60、肉桂45、甘草300、木香90、生山楂150、生莱菔子60 共粉碎过300 目筛,然后将冰片9、薄荷脑9 共研极细粉,而后将郁金60、厚补60、白芍60、肉桂45、甘草300、木香90、生山楂150、生莱菔子60 共粉碎过300 目筛的药粉和冰片9、薄荷脑9 共研极细粉混合均匀,制成胶囊剂、片剂、水泛为丸。
随着中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防治乙肝上,人们渐渐意识到了中药防治乙肝副作用小,承受痛苦小的优点,而中医治疗重视整体观念,重视综合治理,重视辨证施治,在治疗效果上更加显示出中药防治乙肝的优势。中药有治疗肝炎、调补气血,改善气血循环,软坚散结、防治乙肝的特殊功效,而且作用持久、标本兼治、无副作用、并且疗效巩固、不易复发。
发明内容
随着中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与控制乙肝上,人们渐渐意识到了中药防治乙肝症治疗过程无副作用,患者承受痛苦小,造价相对节省的优势,针对现有西医防治乙肝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防治乙肝的中药养生粥,具有易操作、疗效显著的特点,并且它采用地方上较为常见的中药材作为原料,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防治乙肝的中药养生粥,各原料如下,均为重量份:石见穿10-20、菟丝子15-25、桑葚子10-20、蜂胶2-8、栀子7-10、青皮2-4、甘草3-5、金银花5-15、葱2-6、夏枯草10-15、丹参15-25、薄荷8-17,薏苡仁20-30。
一种防治乙肝的中药养生粥,优选的方案,各原料如下,均为重量份:石见穿13-18、菟丝子18-23、桑葚子13-18、蜂胶4-6、栀子8-9、青皮2.5-3.5、甘草3.5-4.5、金银花8-13、葱3-5、夏枯草11-14、丹参18-23、薄荷10-15、薏苡仁23-28。
一种防治乙肝的中药养生粥,更佳优选的方案,各原料如下,均为重量份:石见穿15、菟丝子20、桑葚子15、蜂胶5、栀子8.5、青皮3、甘草4、金银花10、葱4、夏枯草12.5、丹参20、薄荷13,薏苡仁25。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防治乙肝的制备方法。
一种防治乙肝的中药养生粥的制备方法,主要由下述步骤制备而成:
①将青皮和甘草洗净,切成段,将麸皮置锅内加热炒至灵活状态,投入切好的青皮和甘草,不断翻动炒1-5分钟,筛去麸皮,将炒好的青皮和甘草晾至酥脆,研磨成细末待用;
②将新鲜的大葱洗净,切成黄豆粒大小的块,用擀面杖捣成稠膏,将捣碎的稠膏物高温灭菌3-7秒后置于微波炉内烤2-6分钟,取出放凉待用;
③将步骤①-②所得药末混匀,取混合药末2-3倍的蜂蜜,将蜂蜜置于烧干的热锅内,待蜂蜜完全烧制融化时,放入混合药末,用大铁勺搅拌2-6分钟,晾凉待用;
④将石见穿、菟丝子、栀子、金银花、夏枯草、丹参和薄荷捡取杂质,磨成粉,过80-120目筛待用,将鲜桑葚子焙干,碾压成粉,将桑葚子和蜂胶混匀,加90-100℃的热水,迅速加热沸腾3-5分钟,过滤,将过筛后的细粉倒入滤液中,将上述混合物熬20-40分钟,取干净的盘子,在盘子底部涂抹上一层香油,放凉待用;
⑤将薏苡仁淘洗3-5遍,置于电饭锅内,加薏苡仁重量3-8倍的清水,煮至沸腾,待沸腾10-20分钟后,加入步骤③-④所得物,转文火煎煮30-50分钟,按照每份100-300ml分装即得养生粥。
上述中药养生粥的制备方法,步骤①投入切好的青皮和甘草,不断翻动炒2-4分钟(优选的,投入切好的青皮和甘草,不断翻动炒3分钟)。
上述中药养生粥的制备方法,步骤②将捣碎的稠膏物高温灭菌4-6秒后置于微波炉内烤3-5分钟(优选的,将捣碎的稠膏物高温灭菌5秒后置于微波炉内烤4分钟)。
上述中药养生粥的制备方法,步骤③取混合药末2.3-2.8倍的蜂蜜(优选的,取混合药末2.5倍的蜂蜜)。
上述中药养生粥的制备方法,步骤④磨成粉,过90-110目筛待用(优选的,磨成粉,过100目筛待用)。
上述中药养生粥的制备方法,步骤④将桑葚子和蜂胶混匀,加93-98℃的热水(优选的,将桑葚子和蜂胶混匀,加95℃的热水)。
上述中药养生粥的制备方法,步骤⑤加薏苡仁重量4-7倍的清水,煮至沸腾,待沸腾13-18分钟(优选的,加薏苡仁重量5.5倍的清水,煮至沸腾,待沸腾15分钟)。
该中药养生粥对乙肝效果显著,本发明药物主治肝炎,症见:发热,右胁胀痛,拒按、食欲不振,四肢无力,呕吐、头痛、眩晕,耳鸣,目赤,易怒,或吐、衄血,肢麻、全身发黄、肝脏肿大等,本发明多选用地方常见药材,价格低廉,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分别为:
石见穿:又名紫参、小丹参、石大川,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华鼠尾草的全草。药性:气微,味辛、苦,性微寒。成分:全草含异丹参酚酸、紫草酚酸、迷迭香酸,双黄酮,根含水苏糖等。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该药具有化瘀散结、清热利湿的功效,用于痰喘,痈肿,湿热黄疸,肝炎等症。
桑葚子:基原:为桑科桑属植物桑的干燥果穗。成分:果穗含维生素B1、B2和胡萝卜素;其脂类的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油酸,软脂酸,硬脂酸,尚有少量辛酸,壬酸,癸酸等。药性:甘、酸、寒。归甘、肾经。功用主治:滋阴养血,生津,润肠。主治肝肾不足和血虚精亏的头晕目眩,耳鸣,须发早白,失眠,消渴,腰酸,肠燥便秘,秃疮。
菟丝子:基原:为旋花科菟丝子属植物菟丝子的全草。成分:菟丝子含生物碱、蒽醌、香豆素、黄酮、甙类、甾醇、鞣酸、糖类等。黄酮类有:槲皮素、紫云英甙、金丝桃甙;甾醇类有:胆甾醇、菜油甾醇、β-谷甾醇、豆甾醇、β-香树脂醇。 亦含微量元素如锶、钼、钙、镁、铁、锰、锌、铜等以及多种氨基酸(种子中的游离氨基酸和水解后的总氨基酸5.3%,其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占42.8%)。药性:微辛,甘,平,无毒。功用主治: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适用于肝肾不足的腰膝筋骨酸痛,腿脚软弱无力、阳痿遗精、呓语、小便频数、尿有余沥、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耳鸣耳聋以及妇女带下、习惯性流产等症。
蜂胶:蜂胶具有的抗菌、美容养颜、促进细胞再生的作用,这就注定了蜂胶在护肤品行业的重要地位,它不但能消灭真菌感染,还能够分解色素、平复皱纹、减缓衰老,加快组织细胞的再生和伤口的愈合,对痘痘遗留下的痘疤痘印也有很好疗效。近代研究证明,蜂胶所含有的丰富而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使其具有抗菌、消炎、止痒、抗氧化、增强免疫、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等多种功能,对人体有着广泛的医疗、保健作用,现已成为各国科学研究的热点,并成为新兴的保健品倍受推崇。抗菌作用。蜂胶能灭菌、杀菌、消毒、抑菌、防霉、防腐,解决了抗生素只对单一微生物起作用的缺陷,且没有副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对皮肤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抗病毒作用。蜂胶是天然的抗病毒物质,对多种病毒都有很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抗氧化作用。蜂胶被称为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能够有效清除因肥胖、过度劳累、环境污染、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和外界因素产生的过剩活性氧和自由基等废物。增强免疫力作用。人体的免疫系统容易被病毒侵害,蜂胶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抵抗病毒侵害的能力。抗癌作用。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蜂胶在抑癌抗癌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促进细胞再生作用。蜂胶能够加快组织再生和伤口的愈合。美容养颜作用。蜂胶能够分解色素、平复皱纹、减缓衰老等,是女性美容佳品。镇痛作用。蜂胶在麻醉镇痛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预防肿瘤。蜂胶中含有丰富的抗癌物质,研究证明,乙肝患者在服用蜂胶后,可缩小癌细胞且能减轻化疗、 放疗引起的副作用。抗高血压。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连续服用含非常多的黄酮类物质及具有非常强抗氧化能力的蜂胶,不仅可以减少过氧化脂质对血管的危害,防止血管硬化,而且还能有效地降低甘油三脂的含量,减少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可以降低过高的血压,防止意外事情的发生。因而,中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病人,常常服用蜂胶,对健康长寿颇有裨益。
栀子:属卫生部颁布的第l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 、高血压、糖尿病等症,清热,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青皮:味苦、辛,性温。归经归肝、胆、胃经。功能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的功效。主治用于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癖,乳痈,食积气滞,脘腹胀痛。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止咳平喘作用 甘草次酸有明显的中枢性镇咳作用,大剂量的甘草次酸可使小鼠呼吸抑制。此外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盐尚有抗炎症及抗过敏、抗肝损伤、抗促癌、抗菌、抗艾滋病毒(甘草甜素)作用。
金银花:现代研究证明,金银花含有绿原酸、木犀草素苷等药理活性成分,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等多种致病菌及上呼吸道感染致病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力,另外还可增强免疫力、抗早孕、护肝、抗肿瘤、消炎、解热、止血(凝血)、抑制肠道吸收胆固醇等,其临床用途非常广泛,可与其它药物配伍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菌痢、急性泌尿系统感染、高血压等40余种病症。
葱:葱:别名和事草、芤、菜伯、火葱、四季葱。 性味功效  辛,温,入肺、胃经。外实中空,升多降少,功专发散通阳,既能疏散风寒,发汗解肌,用于治疗伤寒、寒热头痛之轻症;又能名目、利窍、通便、通阳气而散阴寒,用于治疗气血凝聚,头昏头痛,寒凝气滞,腹胀腹痛,以及膀胱气化失司而小便不利等;此外尚具解毒、止血功能。能通阳活血、驱虫解毒、发汗解表。主治风寒感冒轻症、痈肿疮毒、痢疾脉微、寒凝腹痛、小便不利等病症,对感冒、风寒、头痛、阴寒腹痛、虫积内阻、痢疾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1.解热,祛痰:葱的挥发油等有效成分,具有刺激身体汗腺,达到发汗散热之作用;葱油刺激上呼吸道,使粘痰易于咯出。2.促进消化吸收:葱还有刺激机体消化液分泌的作用,能够健脾开胃,增进食欲。3.抗菌,抗病毒4.防癌抗癌。
夏枯草:辛、苦,寒。归经归肝、胆经。功效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主治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乳癖,乳房胀痛。
丹参:味苦,微寒。归经归心、肝经。功效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主治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薄荷:味辛,性凉。归经入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主治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温病初起,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归经归脾、胃、肺经。功能有利水渗透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作用。主治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
本发明中药养生粥基于中医中药辩症治疗的原理,治疗更加全面,病灶处给药更加迅速,药效持久,标本兼治的乙肝组方,对乙肝有极好的治疗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实施例1 一种防治乙肝的中药养生粥,各原料如下,均为重量份(每份取10g):石见穿10、菟丝子15、桑葚子10、蜂胶3、栀子7、青皮2、甘草3、金银花5、葱13、夏枯草10、丹参15、薄荷8,薏苡仁20。
防治乙肝的中药养生粥,制备步骤如下:
①将青皮和甘草洗净,切成段,将麸皮置锅内加热炒至灵活状态,投入切好的青皮和甘草,不断翻动炒1分钟,筛去麸皮,将炒好的青皮和甘草晾至酥脆,研磨成细末待用;
②将新鲜的大葱洗净,切成黄豆粒大小的块,用擀面杖捣成稠膏,将捣碎的稠膏物高温灭菌3秒后置于微波炉内烤2分钟,取出放凉待用;
③将步骤①-②所得药末混匀,取混合药末2倍的蜂蜜,将蜂蜜置于烧干的热锅内,待蜂蜜完全烧制融化时,放入混合药末,用大铁勺搅拌2分钟,晾凉待用;
④将石见穿、菟丝子、栀子、金银花、夏枯草、丹参和薄荷捡取杂质,磨成粉,过80目筛待用,将鲜桑葚子焙干,碾压成粉,将桑葚子和蜂胶混匀,加90℃的热水,迅速加热沸腾3分钟,过滤,将过筛后的细粉倒入滤液中,将上述混合物熬20分钟,取干净的盘子,在盘子底部涂抹上一层香油,放凉待用;
⑤将薏苡仁淘洗3遍,置于电饭锅内,加薏苡仁重量3倍的清水,煮至沸腾,待沸腾10分钟后,加入步骤③-④所得物,转文火煎煮30分钟,按照每份100ml分装即得养生粥。
典型病例一:邹XX,女,66岁,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人士,2007 年5 月号来诊,自述,2006 年12 份得肝炎,经济阳县人民医院用B 超检查、血检确诊为肝炎,经用中药逍遥散和治疗肝炎的西药治疗半年,目前,还是右胁胀痛,口苦,四肢无力,不愿吃饭,好急,眩晕,耳鸣,大便干,小便黄。症见:右胁拒按、胀痛,右肋下能摸到向下有3 寸肿大的肝脏,两眼发黄,舌苔腻,微黄,脉细弦,临床诊断为慢性肝炎。
服用实施例1所得养生粥,日服2次,随饭服用,每次服300ml,服7 天后再来,二诊,服7 天后再来,二诊,自述,自服该药物7 天,右胁胀痛轻了,吃饭好些了,眩晕,耳鸣,口苦,浑身没劲轻了,大便不干了,小便还黄。症见:两眼发黄轻了,右肋下可摸到向下有1 寸肿大的肝脏,舌苔腻,脉细,咐仍按以上服用方法再服14 天后再来,三诊,自述,又服14 天该药,现在能吃饭了,感觉浑身有劲,眩晕,耳鸣,口苦都好了,右胁也不胀痛了,小便还黄。症见:按右肋向 下已摸不到肝脏,还有点痛,脉已平和,舌苔薄、淡白,两眼黄已消失,咐仍按以上服用方法再服14 天后再来,四诊,自述,又服14 天该药,现在能吃饭了,自感痊愈。
实施例2  一种防治乙肝的中药养生粥,各原料如下,均为重量份(每份取10g):石见穿20、菟丝子25、桑葚子20、蜂胶8、栀子10、青皮4、甘草5、金银花15、葱18、夏枯草15、丹参25、薄荷17,薏苡仁30。
防治乙肝的中药养生粥,制备步骤如下:
①将青皮和甘草洗净,切成段,将麸皮置锅内加热炒至灵活状态,投入切好的青皮和甘草,不断翻动炒5分钟,筛去麸皮,将炒好的青皮和甘草晾至酥脆,研磨成细末待用;
②将新鲜的大葱洗净,切成黄豆粒大小的块,用擀面杖捣成稠膏,将捣碎的稠膏物高温灭菌7秒后置于微波炉内烤6分钟,取出放凉待用;
③将步骤①-②所得药末混匀,取混合药末3倍的蜂蜜,将蜂蜜置于烧干的热锅内,待蜂蜜完全烧制融化时,放入混合药末,用大铁勺搅拌6分钟,晾凉待用;
④将石见穿、菟丝子、栀子、金银花、夏枯草、丹参和薄荷捡取杂质,磨成粉,过120目筛待用,将鲜桑葚子焙干,碾压成粉,将桑葚子和蜂胶混匀,加100℃的热水,迅速加热沸腾5分钟,过滤,将过筛后的细粉倒入滤液中,将上述混合物熬40分钟,取干净的盘子,在盘子底部涂抹上一层香油,放凉待用;
⑤将薏苡仁淘洗5遍,置于电饭锅内,加薏苡仁重量8倍的清水,煮至沸腾,待沸腾20分钟后,加入步骤③-④所得物,转文火煎煮50分钟,按照每份300ml分装即得养生粥。
典型病例二:高XX,女,58岁,山东省济南市人,2006 年得肝炎,有肝炎病史8年多了,经济南市人民医院用B 超检查,血检确诊为肝炎,经用中医药治疗半年,已花去近万元钱,就是不好,口苦,四肢无力,不愿吃饭,大便干,小便黄,头痛、耳鸣,症见:右胁拒按、胀痛,右肋下能摸到肿大的肝脏,两眼发黄,舌苔腻,微黄,脉弦,临床诊断为慢性肝炎。
服用实施例2所得养生粥,日服2次,随饭服用,每次服200ml,服7 天后再来,二诊,自述,自服该药物7 天,右胁胀痛轻了,想吃饭了,头痛,耳鸣,口苦轻了,精神也好点了,大便不干了,小便还黄。症见:两眼发黄轻了,右肋下可摸到肿大的肝脏,舌苔腻,脉细弦,咐仍按以上服用方法再服21 天后再来,三诊,自述,又服10天该药,现在能吃饭了,有精神了,头痛,眩晕,耳鸣,口苦都好了,小便也不黄了。症见:按右肋还有点痛,脉已平和,舌苔薄、淡白,两眼黄已消失,咐仍按以上服用方法再服14 天后再来,四诊,自述,又服14 天该药,现在能吃饭了,感觉浑身有劲,一切都好了,下地干活也不累了,又继续服用10天作为巩固,随访至今未复发。
实施例3 :一种防治乙肝的中药养生粥,各原料如下,均为重量份(每份取10g):石见穿13、菟丝子18、桑葚子13、蜂胶4、栀子8、青皮2.5、甘草3.5、金银花8、葱14、夏枯草11、丹参18、薄荷10,薏苡仁23。
防治乙肝的中药养生粥,制备步骤如下:
①将青皮和甘草洗净,切成段,将麸皮置锅内加热炒至灵活状态,投入切好的青皮和甘草,不断翻动炒2分钟,筛去麸皮,将炒好的青皮和甘草晾至酥脆,研磨成细末待用;
②将新鲜的大葱洗净,切成黄豆粒大小的块,用擀面杖捣成稠膏,将捣碎的稠膏物高温灭菌4秒后置于微波炉内烤3分钟,取出放凉待用;
③将步骤①-②所得药末混匀,取混合药末2.3倍的蜂蜜,将蜂蜜置于烧干的热锅内,待蜂蜜完全烧制融化时,放入混合药末,用大铁勺搅拌3分钟,晾凉待用;
④将石见穿、菟丝子、栀子、金银花、夏枯草、丹参和薄荷捡取杂质,磨成粉,过90目筛待用,将鲜桑葚子焙干,碾压成粉,将桑葚子和蜂胶混匀,加90-100℃的热水,迅速加热沸腾3分钟,过滤,将过筛后的细粉倒入滤液中,将上述混合物熬25分钟,取干净的盘子,在盘子底部涂抹上一层香油,放凉待用;
⑤将薏苡仁淘洗5遍,置于电饭锅内,加薏苡仁重量4倍的清水,煮至沸腾,待沸腾13分钟后,加入步骤③-④所得物,转文火煎煮35分钟,按照每份150ml分装即得养生粥。
实施例4一种防治乙肝的中药养生粥,各原料如下,均为重量份(每份取10g):石见穿18、菟丝子23、桑葚子18、蜂胶7、栀子9、青皮3.5、甘草4.5、金银花13、葱17、夏枯草14、丹参23、薄荷15,薏苡仁28。
防治乙肝的中药养生粥,制备步骤如下:
①将青皮和甘草洗净,切成段,将麸皮置锅内加热炒至灵活状态,投入切好的青皮和甘草,不断翻动炒4分钟,筛去麸皮,将炒好的青皮和甘草晾至酥脆,研磨成细末待用;
②将新鲜的大葱洗净,切成黄豆粒大小的块,用擀面杖捣成稠膏,将捣碎的稠膏物高温灭菌6秒后置于微波炉内烤5分钟,取出放凉待用;
③将步骤①-②所得药末混匀,取混合药末2.8倍的蜂蜜,将蜂蜜置于烧干的热锅内,待蜂蜜完全烧制融化时,放入混合药末,用大铁勺搅拌5分钟,晾凉待用;
④将石见穿、菟丝子、栀子、金银花、夏枯草、丹参和薄荷捡取杂质,磨成粉,过110目筛待用,将鲜桑葚子焙干,碾压成粉,将桑葚子和蜂胶混匀,加98℃的热水,迅速加热沸腾5分钟,过滤,将过筛后的细粉倒入滤液中,将上述混合物熬35分钟,取干净的盘子,在盘子底部涂抹上一层香油,放凉待用;
⑤将薏苡仁淘洗5遍,置于电饭锅内,加薏苡仁重量7倍的清水,煮至沸腾,待沸腾18分钟后,加入步骤③-④所得物,转文火煎煮45分钟,按照每份250ml分装即得养生粥。
实施例5 一种防治乙肝的中药养生粥,各原料如下,均为重量份(每份取10g):石见穿15、菟丝子20、桑葚子15、蜂胶5.5、栀子8.5、青皮3、甘草4、金银花10、葱15.5、夏枯草12.5、丹参20、薄荷13,薏苡仁25。
防治乙肝的中药养生粥,制备步骤如下:
①将青皮和甘草洗净,切成段,将麸皮置锅内加热炒至灵活状态,投入切好的青皮和甘草,不断翻动炒3分钟,筛去麸皮,将炒好的青皮和甘草晾至酥脆,研磨成细末待用;
②将新鲜的大葱洗净,切成黄豆粒大小的块,用擀面杖捣成稠膏,将捣碎的稠膏物高温灭菌5秒后置于微波炉内烤4分钟,取出放凉待用;
③将步骤①-②所得药末混匀,取混合药末2.5倍的蜂蜜,将蜂蜜置于烧干的热锅内,待蜂蜜完全烧制融化时,放入混合药末,用大铁勺搅拌4分钟,晾凉待用;
④将石见穿、菟丝子、栀子、金银花、夏枯草、丹参和薄荷捡取杂质,磨成粉,过100目筛待用,将鲜桑葚子焙干,碾压成粉,将桑葚子和蜂胶混匀,加95℃的热水,迅速加热沸腾4分钟,过滤,将过筛后的细粉倒入滤液中,将上述混合物熬30分钟,取干净的盘子,在盘子底部涂抹上一层香油,放凉待用;
⑤将薏苡仁淘洗4遍,置于电饭锅内,加薏苡仁重量5.5倍的清水,煮至沸腾,待沸腾15分钟后,加入步骤③-④所得物,转文火煎煮40分钟,按照每份200ml分装即得养生粥。
实验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经过病理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确诊为乙肝患者,年龄在20-50之间;重要脏器组织功能基本正常。符合本研究入选标准的患者为200 例。
2、治疗方法:所制备的中药养生粥日服2次,随饭服用,每次服100-300ml
3、疗效标准:显效:常见症状基本减轻,无效:不适症状均无变化。为了验证本发明中药养生粥的效果,我们进行了药物的实验(实施例5),并精确的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和数理分析。
具体实验结果如下表:
表1:

经临床试验证明,使用本发明中药养生粥与西医防治乙肝的手段相比,起效快,治疗手段更为全面彻底,使用期间无副作用,在防治乙肝的同时,可以缓解由乙肝带来的疼痛、内分泌紊乱等症状。经临床试验证明,本发明中药药剂有效率为99%,对于乙肝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于乙肝患者来说,使用本发明中药养生粥,在有效防治乙肝的同时,还能够治疗肝硬化,因此本发明中药养生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治乙肝的药物。

一种防治乙肝的中药养生粥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防治乙肝的中药养生粥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防治乙肝的中药养生粥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治乙肝的中药养生粥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治乙肝的中药养生粥及其制备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防治乙肝的中药养生粥,各原料如下,均为重量份:石见穿10-20、菟丝子15-25、桑葚子10-20、蜂胶2-8、栀子7-10、青皮2-4、甘草3-5、金银花5-15、葱2-6、夏枯草10-15、丹参15-25、薄荷8-17,薏苡仁20-30。该中药养生粥对乙肝效果显著,本发明药物主治肝炎,症见:发热,右胁胀痛,拒按、食欲不振,四肢无力,呕吐、头痛、眩晕,耳鸣,目赤,易怒,或吐、衄血,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