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医用注射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储液囊的一次性注射器。 传统的玻璃注射器都是反复使用的,优点为节省开支,缺点为注射器的清洗、消毒等工作费时费力,并易造成交叉感染。近年来生产的一次性使用的塑料注射器,克服了上述缺点,但其带来的新问题是针筒、针栓仅使用一次丢弃,造成塑料、橡胶等原材料的巨大浪费,致使成本提高,增加了病人的负担。
近年来中国专利公开了两种注射器:一种申请号为90224633.X,名称为无栓注射器;一种申请号为90221005.X,名称为一次性注射器。其共同原理是直接用手挤压药腔输出药液,并利用药腔壁的回弹力抽吸药液,其优点为节约原材料,避免了针栓污染,缺点为操作欠方便,计量欠准确,药腔内易有气泡,对浓度较高的液体,抽吸比较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设计一个一次性使用的储液囊,它包括一个连接座和一个由柔性无毒薄膜制成的储液袋,连接座的前端制有注射乳头,其后端与储液袋的袋口固定连接成一体,连接座的体部外周还制有可连接注射筒的接口。
储液囊既可单独使用,作为容器替代安瓿,封装入各种药液;也可作为注射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主要是作为注射器的组成部分;为此,还设计一个与之配套的可重复使用的注射筒,注射筒前端为直筒形敞开口,并制有可与储液囊连接的连接口。使用时,将储液囊上的储液袋经敞开口置于注射筒的腔内,并将储液囊与注射筒连接,组合成一种带有液囊的注射器。设计时,应使储液袋与注射筒内壁间有一定间隙并保持密封状态,使之形成一个气压腔。气压腔内呈负压时,储液袋扩张并产生吸引力,将注射液(药液或血)吸入袋内,反之注射液则由袋内输出。
本发明的优点与积极效果在于:1、由于使用时注射溶液容纳于储液袋内,改变了注射液直接进入针筒内的传统办法,使注射筒保持清洁。因此,每次注射后丢弃的部分仅是用料很少的储液囊,这样既具有一次性注射器的优越性,又大大减少了丢弃部分的数量,可节省原材料70%左右,从而大幅度降低了成本;2、由于储液袋用非常柔软的薄膜制成,因此使用时排除气泡方便,注射液也容易排净;3、将储液袋的直径定为一种规格后,只需改变长度,就能形成多种容量规格,所以计量也比较方便;4、储液囊既可作为容器事先封装入药液替代安瓿,又能与注射筒组合,作为注射器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图1为储液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注射筒结构示意图:a为活栓式;b为无栓式。
图3为储液囊与注射筒组成的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储液囊和注射筒之间的连接方式及注射乳头的结构形式示意图。
参看图1,储液囊是由一个注塑成型的连接座(1)和一个储液袋(2)组成的,连接座(1)的前端制有注射乳头(4),其后端与储液袋(2)的袋口用热合、粘接或套接等方式固定连接成一体,连接处必须严格密封。连接座(1)的体部外周制有可与注射筒相连接的接口(3)。当储液囊作为替代安瓿封装药液的容器使用时,可将注射乳头(4)用热合、粘接或用塞子予以密封。储液袋(2)由透明、柔软的无毒薄膜制成,容量可制成所需要的各种规格。
参看图2a、b,注射筒(5)可用透明塑料注塑成型,其前端制成直筒形的敞开口(9),储液囊上的储液袋(2)可由此出入。敞开口缘还制有连接口(8),可与连接座接口(3)相连接。注射筒(5)的后端可制成两种形式:1、如图2a所示,制成直开口其腔内装有一个可以滑动的针栓(6)。为了操作灵活和密闭,针栓(6)的头部套一个橡胶活塞(7),橡胶活塞(7)的远端制成内凹形,使之与储液袋(2)的袋底形状相配合,以节省空间;2、如图2b所示,其腔内不带针栓(6),而在其后部制有一个用于连接气泵导气管(12)的导气管接头(11),用气泵代替针栓(6)。气泵可为小型电动气泵,也可为脚踏式或手动式气压装置。为便于掌握正负气压变化,也可以在注射筒(5)的腔内或腔外安装一个机械指针式或电子数显式气压表(10)。此外,为了便于调整气压,还可以在注射筒(5)的壁上开一个小孔,或再装一调压阀,操作时用手指按压即可。以上带针栓的注射筒(5)携带方便,使用灵活;而无针栓的注射筒(5)适用于比较固定的场所使用。
参看图3,由图可知,这是一个带有储液囊的注射器。储液袋(2)安放在注射筒(5)的腔内,其连接座(1)上的接口(3)可与注射筒(5)上的连接口(8)密封连接,使储液囊与注射筒(5)组合成一体,并使注射筒(5)的内壁与储液袋(2)和针栓(6)之间的间隙形成一个气压腔(13)。向后拉动针栓(6)或用气泵抽气,气压腔(13)内形成负压,储液袋(2)扩张并产生吸引力,使注射液经注射针(14)、注射乳头(4)进入储液袋(2)内,有些注射液可在药厂生产时直接装入储液袋(2)内,封闭注射乳头(4),使用时启封;向前推进针栓(6)或用气泵充气时,气压腔(13)内形成正压,迫使储液袋(2)内的注射液逐渐输出。由此可知,通过改变气压腔(13)内气压以形成正、负压力的办法,便可达到吸入和输出注射液的目的。
参看图4,由图可知,在储液囊的连接座(1)上和注射筒(5)的前端,制有相互匹配的连接口中,它们可有多种结构形式:图4a所示为螺纹连接型式:连接座(1)上制有带内螺纹的接口(3),注射筒(5)的前端制有带外螺纹的连接口(8),两者用螺纹相连;图4b为借助螺帽连接型式:将连接座(1)的体部外周制成与注射筒(5)的敞开口缘匹配的圆平面式接口(3),利用螺帽(18)上的环形台面(19),将连接座(1)的外周卡住,然后,将螺帽(18)上的内螺纹(20)与注射筒(5)上的外螺纹连接口(8)拧紧;图4C所示卡销式连接,注射筒(5)的前端制有一个或几个轴向孔,孔内放入卡销(8),轴向孔的侧面制有相对应的径向孔,孔内装入开销钮(21),连接座(1)上制有安放卡销(8)的销孔(3)。销孔(3)套到卡销(8)上,储液囊与注射筒(5)即可连接,按压开销纽(21),即可将储液囊取下。为确保密封,在以上三种连接方式的连接面之间,放置一塑料或橡胶制的密封环(16)。此外,用于组合成注射器的储液囊,其注射乳头(4)可制成多种形式:a、可安装注射针座(15)的,如图4a所示;b、可连接注射导管(17)的,如图4b所示;c、可直接装上注射针头(14)的,如图4C所示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