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缝件.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63183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83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075135.X

申请日:

2006.04.24

公开号:

CN101063370A

公开日:

2007.10.3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F13/21(2006.01); E04F13/076(2006.01)

主分类号:

E04F13/21

申请人:

日吉华株式会社;

发明人:

伊藤博

地址:

日本爱知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刘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接缝件(1)由帽形连接件(10)和接缝覆盖件(20)构成,帽形连接件(10)由被固定于建筑物骨架侧的基板(11)、和从基板(11)向表面侧突出的凸部(12)构成。接缝覆盖件(20)具备在施工时覆盖凸部(12)的顶面(12c)的接缝槽部(21)、和从其下端向下方延伸而在施工时压接于外壁板(30B)表面的下缘部(23),在下缘部(23)的背面粘贴有弹性截水件(26)。由此,能够提供制造成本低,施工容易,且能形成设计性、截水性高的接缝部的接缝件。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接缝件,其在通过从表面侧钉入固定件而在建筑物骨架侧安装外壁板的外壁施工中,被固定在上下邻接的外壁板之间,其特征是,
至少具备:在施工时压接于下侧的外壁板的表面上的上端附近的下缘部;和从该下缘部的上端向上方且向背面侧延伸的接缝槽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缝件,其特征是:
在所述下缘部的背面粘贴有弹性截水件。

3.
  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接缝件,其特征是:
所述接缝件由帽形连接件和接缝覆盖件构成,
所述帽形连接件由成为向建筑物骨架侧固定的固定面的基板、和从该基板向表面侧突出而在施工时被夹在上下外壁板的端部之间的凸部构成,
所述接缝覆盖件至少具备所述接缝槽部和下缘部,所述接缝槽部形成为:在安装了所述接缝件和上下外壁板的状态下,至少能够覆盖所述帽形连接件凸部的顶面和下侧的外壁板的上端面的形状。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缝件,其特征是:
所述接缝覆盖件的接缝槽部形成为:在安装了所述接缝件和上下外壁板的状态下,所述接缝槽部的一部分压接于所述帽形连接件凸部的顶面的尺寸。

5.
  如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接缝件,其特征是:
所述接缝覆盖件的接缝槽部形成为:在安装了所述接缝件和上下外壁板的状态下,还能够覆盖上侧的外壁板的下端面的形状,
所述接缝覆盖件还具备从所述接缝槽部的上端向上方延伸而在施工时压接于上侧的外壁板的表面的上缘部,在该上缘部的背面粘贴有弹性截水件。

6.
  如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接缝件,其特征是:
所述接缝覆盖件的接缝槽部形成为:在安装了所述接缝件和上下外壁板的状态下,仅覆盖所述帽形连接件凸部的顶面和下侧的外壁板的上端面的形状,
所述接缝覆盖件还具备从所述接缝槽部的上端向背面侧延伸的突出部,该突出部在施工时重叠到所述帽形连接件凸部的上侧的侧面。

7.
  如权利要求3~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接缝件,其特征是:
所述帽形连接件和接缝覆盖件分别由一张钢板通过钣金加工而形成。

8.
  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接缝件,其特征是:
所述接缝槽部的一部分成为向建筑物骨架侧固定的固定面。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缝件,其特征是:
通过对一张钢板进行钣金加工而形成。

说明书

接缝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建筑物外壁部分安装外壁板时固定在上下相邻的外壁板之间的接缝件。
背景技术
为提高建筑物外壁的设计性,常将实施了天然石风格/砖瓦风格等的表面图案处理之后的陶瓷类等的外壁板安装在建筑物外壁部分。外壁板的安装方法有将外壁板的长度方向作为横向(水平方向)而贴在骨架侧的横向安装法、和将外壁板的长度方向作为纵向(上下方向)而贴在骨架侧的纵向安装法。通常,采用纵向安装法的外壁板的上下端面是平面,且左右端部上形成有实部。在左右相邻的外壁板的相互接合处,进行利用实部的咬接接合,而在上下相邻的外壁板的相互接合处,在外壁板端部之间夹入适当构件。
图7是表示利用上述纵向安装法安装上的外壁板的上下接合部的一例的截面图。在该例中,在上下邻接的外壁板30A、30B之间夹持帽形连接件40的凸部42的状态下,利用钉子95将外壁板30A、30B安装在横条板91上,从帽形连接件40的上方填充密封材97。横条板91经由防水纸93而固定在柱子或者中间柱(未图示)上。帽形连接件40由成为向横条板91固定的固定面的基板41、和在基板41的表面侧突出的凸部42构成,通过使用该帽形连接件40,可以在上下外壁板30A、30B之间隔开希望的间隔。
图8a表示上下接合部的另外的施工例。在该施工例中,在上下外壁板30A、30B之间夹持中间滴水槽50而被安装。中间滴水槽50由成为向横条板91固定的固定面的基板51、在基板51的下端形成的台阶部52、以及从台阶部52的下端向表面侧延伸的滴水部53构成。如图所示,在中间滴水槽50的台阶部52上载置上侧的外壁板30A的下端,使滴水部53从上下的外壁板30A、30B之间向表面侧突出,并在该状态下从外壁板30A、30B的表面向横条板91钉入钉子95而固定。
此外,作为上述中间滴水槽50的相似例,也常采用去掉台阶部52的形状的中间滴水槽。
图8b表示上下接合部的另一个施工例(参照专利文献1)。与在图7和图8a中利用钉子95安装外壁板30A、30B相比,在图8b所示的施工例中,是通过由在上下的外壁板30A、30B之间固定的中间滴水槽60保持外壁板30A、30B的上下端部,并且使未图示的安装金属件与外壁板30A、30B的左右实部卡止而将外壁板30A、30B固定在结构骨架侧。中间滴水槽60具备成为向横条板91固定的固定面的基板61、从基板61向表面侧延伸的承载板62和滴水板64、以及从这些承载板62和滴水板64的前端分别向上方和下方延伸的两个前面板63、65。如图所示,利用承载板62和前面板63覆盖并保持上侧的外壁板30A的下端部。另外,利用滴水板64和前面板65覆盖下侧的外壁板30B的上端部。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0-160804号公报
在如图7所示的施工构造中,密封材97的耐久性成问题,有可能密封材97因被雨水浸润而出现密封材97的剥离现象。另外,由于在上下外壁板30A、30B之间填充密封材97,因此无法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接缝槽,导致接缝部的设计性上也稍稍有点问题。
在如图8a所示的施工构造中,需要调节上下外壁板30A、30B的端部之间的间隔,即需要调节外壁板30A、30B的位置,使接缝宽度成为所希望的一定的宽度,因此施工非常麻烦。另外,中间滴水槽50的滴水部53覆盖下侧外壁板30B的上端部前面,接缝槽不能成为在水平方向成一条直线状的整齐的形状,而成为上下外壁板30A、30B的表面图案被滴水部53分开的外观。
在如图8b所示的施工构造中,中间滴水槽60的形状复杂,且为支承上侧外壁板30A的重量而有必要将中间滴水槽60做成铝成形品等,从而导致了成本上升。此外,为稳定地保持外壁板30A的下端部附近,上侧的前面板63有必要具有比较大的宽度,进而导致下侧的前面板65的宽度也在外壁板30B的上端部前面露出很多,成为上下外壁板30A、30B的表面图案被明显分割的外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发明,其目的是提供制造成本低,施工容易,且能形成设计性、截水性高的接缝部的接缝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通过从表面侧钉入固定件而在建筑物骨架侧安装外壁板的外壁施工中,被固定在上下邻接的外壁板之间的接缝件,其至少具备:在施工时压接于下侧的外壁板的表面上的上端附近的下缘部;和从该下缘部的上端向上方且向背面侧延伸的接缝槽部。
在使用了本发明的接缝件的外壁施工构造中,由于接缝件的下缘部露出于外壁板的前面,而该下缘部与图8a所示的滴水部53不同,压接于外壁板表面,因此即使宽度很小,也能确切防止雨水浸入。从而,虽然接缝件的下缘部露出,但由于其宽度非常小,因此不显眼。另外,由于本发明的接缝件能通过接缝槽部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接缝槽,因此能形成设计性高的接缝部。而且,还能防止雨水浸入到上下外壁板的接合部中。此外,由于能够使本发明的接缝件具备简单形状,因此容易制造,并且,由于不像图8b所示的中间滴水槽60那样需要支承外壁板重量,因此可以使用低价的材料。
优选在所述下缘部的背面粘贴有弹性截水件,而这样可以提高下缘部与外壁板表面的密接度,能更可靠地防止雨水浸入。
在优选方式中,所述接缝件由帽形连接件和接缝覆盖件构成,所述帽形连接件由成为向建筑物骨架侧固定的固定面的基板、和从该基板向表面侧突出而在施工时被夹在上下外壁板的端部之间的凸部构成,所述接缝覆盖件至少具备所述接缝槽部和下缘部,所述接缝槽部形成为:在安装了所述接缝件和上下外壁板的状态下,至少能够覆盖所述帽形连接件凸部的顶面和下侧的外壁板的上端面的形状。本方式的接缝件可以利用帽形连接件在上下外壁板之间容易地空出希望的间隔,并能将接缝宽度一直保持在一定尺寸。另外,能够使帽形连接件和接缝覆盖件都具有简单形状,因此容易制造。
优选所述接缝覆盖件的接缝槽部形成为:在安装了所述接缝件和上下外壁板的状态下,所述接缝槽部的一部分压接于所述帽形连接件凸部的顶面的尺寸。由此,能够形成尽可能深的接缝槽,并能防止雨水从接缝槽部和帽形连接件凸部之间浸入。
在优选方式中,所述接缝覆盖件的接缝槽部形成为:在安装了所述接缝件和上下外壁板的状态下,还能够覆盖上侧的外壁板的下端面的形状,所述接缝覆盖件还具备从所述接缝槽部的上端向上方延伸而在施工时压接于上侧的外壁板的表面的上缘部,在该上缘部的背面粘贴有弹性截水件。在本方式中,能用接缝覆盖件覆盖上下外壁板的接合部整体,从而能获得使外壁板的端面不露在表面的良好外观。其中,在使用了本方式的接缝件的外壁施工构造中,除了下缘部,接缝覆盖件的上缘部也露在外壁板前面,但该上缘部与图8b中所示的前面板63不同,由于不起到保持外壁板端部的作用,因此可形成小的宽度而不显眼。
在另外的优选方式中,所述接缝覆盖件的接缝槽部形成为:在安装了所述接缝件和上下外壁板的状态下,仅覆盖所述帽形连接件凸部的顶面和下侧的外壁板的上端面的形状,所述接缝覆盖件还具备从所述接缝槽部的上端向背面侧延伸的突出部,该突出部在施工时重叠到所述帽形连接件凸部的上侧的侧面。在安装外壁板时,有时在接缝件上方会由于位置不同而存在沿垂直方向形成的纵向接缝,且雨水经过该纵向接缝而流到接缝件,但如果采用本方式的接缝覆盖件,则即使上述纵向接缝是很深的槽,也可以使留下的雨水经过接缝覆盖件表面而进一步向下流动。即,雨水不会停留在接缝件附近,防水性优越。
优选所述帽形连接件和接缝覆盖件分别由一张钢板通过钣金加工而形成,而这样能更容易制造。
在本发明的另外其他的优选方式中,所述接缝槽部的一部分成为向建筑物骨架侧固定的固定面。本方式的接缝件由单一构件构成且形状简单,因此能以更低成本制造。更优选通过对一张钢板进行钣金加工而形成所述接缝件,而这样能使制造更容易。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接缝件的制造成本低,施工容易,且能形成设计性、截水性高的接缝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接缝件的立体图;
图2中,图2a是表示使用了图1所示的接缝件的施工构造的立体图,图2b是图2a的b-b线截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方式的接缝件的立体图。
图4中,图4a是表示使用了图3所示的接缝件的施工构造的立体图,图4b是图4a的b-b线截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接缝件的立体图。
图6中,图6a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接缝件的立体图,图6b表示使用了图6a所示的接缝件的施工构造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以往的上下接合部施工构造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以往的上下接合部施工构造的另外一例的立体图;
图中:1-接缝件,10-帽形连接件,11-基板,12-凸部,20-接缝覆盖件,21-接缝槽部,23-下缘部,26-弹性截水件,30A-外壁板,30B-外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接缝件的立体图;图2a是表示使用了图1所示的接缝件的施工构造的立体图;图2b是图2a的b-b线截面图。
在图2所示的外壁施工构造中,外壁板30A、30B通过从表面侧钉入钉子95而被安装在横条板91上,并在上下的外壁板30A、30B之间固定接缝件1。接缝件1由图1所示的两个构件即帽形连接件10和接缝覆盖件20构成,且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是通过对一张钢板进行钣金加工而形成的。
首先,帽形连接件10由成为向横条板91固定的固定面的基板11、和通过将基板11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附近向表面侧弯曲而形成的凸部12构成。凸部12由上下侧面12a、12b;和将该上下侧面12a、12b相互连结的顶面12c构成,上下侧面12a、12b只相隔与在上下相邻的外壁板30A、30B的端部之间应被空出的间隔相当的距离。另外,为提高强度,基板11的上下的侧端部11a、11b在表面侧被折回。
其次,接缝覆盖件20具备由垂直板21a和从其上下端部向表面侧延伸的上板21c及下板21b构成的接缝槽部21。上板21c和下板21b,与帽形连接件凸部12的上下的侧面12a、12b相互之间的间隔相比,相隔稍小的宽度,使得在施工时上板21c和下板21b容易插入上下的外壁板30A、30B之间,且通过稍微减小接缝宽度而获得看起来自然的接缝外观。接缝覆盖件20还具备从接缝槽部2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向上方和下方延伸的上缘部25和下缘部23。上缘部25和下缘部23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各自的侧端部25a、23a向背面侧折回以提高强度。另外,在这些上缘部25和下缘部23的背面的大致整个面上粘贴了由EPDM橡胶泡沫体构成的板状的弹性截水件26。
在制造接缝覆盖件20时,通过将作为材料的钢板以剖面成コ字状的方式弯曲而形成接缝槽部21,通过将其上板21c和下板21b的前端分别向上方和下方弯曲而形成上缘部25和下缘部23。而且,将接缝覆盖件20的整个表面涂饰成希望的接缝颜色。
下面,对使用了上述的接缝件1的外壁施工方法进行说明。首先,使下侧的外壁板30B的上端面压接于帽形连接件凸部12的下侧面12b之后,从帽形连接件10下部的基板11的上面重叠外壁板30B。在该状态下从外壁板30B的表面侧钉入钉子95,固定在横条板91上。接着,使上侧外壁板30A的下端面压接于帽形连接件凸部12的上侧面12a之后,从帽形连接件10上部的基板11的上面重叠外壁板30A,并在该状态下从外壁板30A的表面侧钉入钉子95,固定在横条板91上。由于帽形连接件凸部12的高度小于外壁板30A、30B的厚度,因此在该状态下,外壁板30A、30B的表面比帽形连接件凸部12的顶面12c向前面突出。最后,使接缝覆盖件20的接缝槽部21的垂直板21a压接于凸部12的顶面12c,同时使上缘部25和下缘部23的背面分别压接于上下外壁板30A、30B表面,并在该状态下向垂直板21a拧入螺钉96而将接缝覆盖件20固定在横条板91上。在这样形成的外壁施工构造中,如图2a所示,上下外壁板30A、30B的上下接合部整体被接缝覆盖件20所覆盖,使得外壁板30A、30B的端面不会露在表面,从而得到良好外观。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方式的接缝件的立体图,图4a是表示使用了图3所示的接缝件的施工构造的立体图,图4b是图4a的b-b线截面图。在本方式的接缝件1A中,虽然也使用了与图1所示的相同的帽形连接件10,但接缝覆盖件20A与图1的不同。即,本方式的接缝覆盖件20A不具备图1所示的上板21c和上缘部25,而取而代之的是,具备从接缝槽部21的垂直板21a的上端向背面侧延伸的突出部27。该接缝覆盖件20A同样由一张钢板通过钣金加工而形成,突出部27是通过将垂直板21a的上端向背面侧垂直弯曲而形成的。另外,在本方式中,在下缘部23的背面的大致整个面上粘贴有弹性截水件26。
下面对使用了上述接缝件1A的外壁施工方法进行说明。首先,与图2所示的施工构造情况相同地,使下侧的外壁板30B的上端面压接于帽形连接件凸部12的下侧面12b之后,从帽形连接件10下部的基板11的上面重叠外壁板30B,并在该状态下从外壁板30B的表面侧钉入钉子95,固定在横条板91上。接着,在本方式中,比上侧的外壁板30A更早安装接缝覆盖件20。即,使接缝覆盖件20A的突出部27和垂直板21a的背面分别压接于帽形连接件凸部12的上侧面12a和顶面12c,同时使下缘部23的背面压接于外壁板30B的表面。并在该状态下向垂直板21a拧入螺钉96而将接缝覆盖件20A固定在横条板91上。接着,使上侧外壁板30A的下端面压接于接缝覆盖件20的突出部27之后,从帽形连接件10上部的基板11的上面重叠外壁板30A,并在该状态下从外壁板30A的表面侧钉入钉子95,固定在横条板91上。如图4a所示,在这样形成的外壁施工构造中,即使在接缝件1A的上方存在纵向接缝92的情况下,由于从纵向接缝92流下的雨水也经过接缝覆盖件20A的表面而进一步向下流动,因此不会在接缝件1A附近滞留雨水。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个方式的接缝件的立体图。在本方式的接缝件1B中,接缝件20B具有由接缝槽部21和下缘部23构成的简单形状,因此容易制造,其中,接缝槽部21仅由垂直板21a和下板21b构成。另外,在本方式中,在下缘部23背面的大致整个面上也粘贴有弹性截水件26。在施工时,可以先安装接缝覆盖件20B或者上侧的外壁板中的任何一个,其施工自由度大。
图6a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个方式的接缝件的立体图,图6b是表示使用了图6a所示的接缝件的施工构造的立体图。前面已说明的接缝件1、1A、1B都由帽形连接件和接缝覆盖件这两个构件构成,而本方式的接缝件1C则由单一构件构成,从而可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如图6a所示,接缝件1C是通过对一张钢板进行钣金加工而形成的,且由成为向横条板91固定的固定面的基板11、位于其下方的接缝槽部21、以及从接缝槽部21的下端向下方延伸的下缘部23构成。接缝槽部21由连接于基板11的下方而设置的垂直板21a、和通过将垂直板21a下端向表面侧弯曲而形成的下板21b构成,基板11和垂直板21a由连续的一张平板形成。另外,通过将下板21b的前端向下方弯曲而形成下缘部23,并在下缘部23的背面的大致整个面上粘贴有弹性截水件26。基板11和下缘部23的侧端部11a、23a分别被折回以提高强度。
在施工时,首先将下侧的外壁板30B用钉子95安装于横条板91。接着,使接缝件1C的下缘部23的背面压接于外壁板30B的表面,向垂直板21a拧入螺钉96而固定在横条板91上。最后,对上侧外壁板30A,在与下侧外壁板30B之间空出规定间隔的方式定位的状态下,从接缝件1C的基板11的上面进行重叠,并利用钉子95安装在横条板91上。而且,向横条板91固定接缝件1C时,不仅可以采用向基板11钉入钉子的方法,还可以如图6b所示地,通过在比下缘部23更近的垂直板21a的位置拧入螺钉96,而使下缘部23背面的弹性截水件26被充分挤压于外壁板30B,提高密接度。
以上,对本发明的接缝件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接缝件还可以采用上述以外的各种方式。例如,可以像如图7所示的以往的帽形连接件40那样,使帽形连接件凸部的顶面形成为曲面。另外,可以使接缝槽部的上板和下板形成为倾斜面,或者将接缝槽部整体构成为连续的曲面。此外,还可以预先在帽形连接件凸部的顶面或者接缝槽部的垂直板上形成螺钉用孔。

接缝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接缝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接缝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接缝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缝件.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接缝件(1)由帽形连接件(10)和接缝覆盖件(20)构成,帽形连接件(10)由被固定于建筑物骨架侧的基板(11)、和从基板(11)向表面侧突出的凸部(12)构成。接缝覆盖件(20)具备在施工时覆盖凸部(12)的顶面(12c)的接缝槽部(21)、和从其下端向下方延伸而在施工时压接于外壁板(30B)表面的下缘部(23),在下缘部(23)的背面粘贴有弹性截水件(26)。由此,能够提供制造成本低,施工容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